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优缺点,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学生家庭教育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本校XX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涵盖了家庭背景、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针对部分家长的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查结果1. 家庭背景与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较为良好,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这些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也有部分家庭存在父母离异、单亲等问题,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家庭教育观念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具有较为科学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家庭教育。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存在过度溺爱、期望过高、忽视心理健康等问题。
3. 教育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采用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鼓励孩子自主探索。
同时,也有部分家长采用专制的教育方式,忽视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
4. 教育资源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源、课外辅导等。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缺乏教育资源意识,或者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资源。
四、建议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1. 加强家长教育观念的培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和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2. 建立家长互助组,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家长可以通过互助组的形式,相互交流教育心得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3. 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在当今社会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悲剧依旧上演,这对教育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有良知有责任心的教育者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学校育人的困惑,“现在的娃儿不好教”,是我们的方法少还是能力差?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
具体表现在:1、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
“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2、家长缺乏责任心。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
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初中调查活动报告范文一、活动简介本次调查活动是以实地调查方式开展的,旨在了解初中生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评价。
调查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调查时间为2022年9月1日至9月15日。
二、调查目的了解初中生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看法,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调查内容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家长陪伴时间2. 家长关注学业和兴趣培养比例3. 家庭交流情况4. 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评价5. 学生对家庭教育期望和需求四、调查结果1. 家长陪伴时间调查结果显示,46%的学生每天能与家长共度1-2小时的时间;37%的学生能与家长共度2-3小时的时间;17%的学生与家长共度时间低于1小时。
2. 家长关注学业和兴趣培养比例调查结果表明,54%的学生认为家长更关注他们的学业,而不太注重他们的兴趣培养;26%的学生觉得家长对他们的学业和兴趣培养同样重视;20%的学生认为家长更关注他们的兴趣培养,对学习不太在意。
3. 家庭交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良好的家庭交流,他们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烦恼和喜悦;23%的学生认为家庭交流较少,需要提高交流质量;2%的学生表示与父母之间几乎没有交流。
4. 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评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9%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有一定帮助;4%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
5. 学生对家庭教育期望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希望家长能更多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27%的学生期望家长在学业上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10%的学生希望家长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家长关注学习和兴趣培养要兼顾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家长更关注他们的学业。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形式与内容本次调查,本人选取了大岗镇的12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在这些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到部分农村学生家庭进行访问。
调查中,共召开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58份,访问农户50户。
调查内容主要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调查的结果1.家庭教育弱化。
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态度欠妥当。
从访问的50户学生家庭来看,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15户,占30%;放任型的25户,占50%;封闭型的7户,占14% ;教育修养型的只有3户,6%。
可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爱型,约占80%。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望城中学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民众关心的基础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已成为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基础工程,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区组成成员复杂多样。
本项调查以望城社区家长为调查对象,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调查的目的在于客观掌握社区家庭孩子教育的基本情况、基本问题,了解家长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最迫切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发挥社区为民众服务的作用,以及引发我们对教育改革最现实的思考和理解,以图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信息与策略。
二、调查对及其一般情况。
望城社区中学家长。
这部分人大多为35岁以上年龄。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是在望城社区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共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105份,回收率达81%,答卷是由实践活动小组成员经过统计客观进行总结。
四、调查时间:2011年3月五、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问题,孩子在学校教育之外是否请家教,是否参加培训班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共向家长提出了13个问题。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一)教育消费调查两大问题凸显在民意调查中,市民普遍反映孩子“成才费用”中,非自愿的补习班现象和择校费过高。
在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补课费均占所有费用的10%以上。
有的学生家长反映,个别教师平时在课堂授课中只讲基础内容,而在公休日补课班上延伸展开讲课本内容。
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学生不得已参加了补习班。
还有家长反映,学校让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补课或自习,有的老师在补课或自习的时候讲授新知识,学生不“自愿”参加补课就意味着没机会学到新知识,这样的“自愿”补习就变成了不得不去上的课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择校费最低都在总费用的三成以上,在初中阶段更达到了总费用的42.9%。
学校可以对择校生收取择校费,但教育部门对择校生的界定不够明确,使择校生的界定在一定范围内伸缩性较大,致使一些学校钻空子,将一大批学生定为择校生,收取择校费。
中学教育调查情况汇报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中学生提供教育和帮助。
调查对象包括中学生、家长和教师,共计参与调查的人数达到1000人。
以下是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汇报。
一、学习情况。
在学习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3-4小时之间,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每天学习时间超过4小时。
此外,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习上感到较大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负担过重和考试竞争压力。
二、生活情况。
在生活方面,调查显示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规律,大部分学生每天能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然而,近30%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和课业繁重。
此外,调查还发现有近40%的学生表示自己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表现为偏食和过度依赖外卖快餐。
三、心理健康情况。
在心理健康方面,调查显示超过60%的中学生表示自己存在焦虑和压力感,主要原因是学业压力和来自家庭的期望。
此外,有近20%的学生表示自己曾有过情绪低落和抑郁的情况,需要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帮助。
四、家长和教师关注度。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家长表示他们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而在教师方面,超过80%的教师表示他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情况,愿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显示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压力,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完善中学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为了检测我校中高年级学生家庭在假期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更有效地推广家庭读书活动。
二、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中高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我校学生家庭在假期课外阅读现状。
三、调查内容:主要从学生家庭的“阅读兴趣”、“阅读书籍类型”、“阅读方法”、“家长重视程度”等方面了解、分析学生家庭在假期的课外阅读情况。
同学们在认真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1、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大。
2、学生家庭阅读面窄调查表明:在调查的对象中,68%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6%的同学能经常坚持读课外书2小时以上,只有6%的学生的平均阅读时间为3小时左右。
调查得知,大部分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因而学生总的阅读量较少。
3、学生阅读方法不科学调查显示:47%的学生家庭读的书籍集中于童话与科普类,11%的学生喜欢读卡通类书籍;而阅读作文类书籍的学生只占了23%,其中多是在家长逼迫下才阅读的。
50%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14%的家长从没有带孩子到书城购书,学生家庭的藏书量不多。
4、家长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调查显示:学生的阅读方法不科学,只有24名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的同学较多,占了42%,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好词好句的积累还是比较注重的。
同学们认真地把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
调查显示,只有半数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仍有半数家长对子女阅读不够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调查建议:1、家长和老师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儿童读物给同学们欣赏。
增强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鼓励他们购买或上图书馆借阅。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的广度。
3、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好习惯。
学生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5篇学生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篇1】12月22日,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发布会,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核心数据。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在发布调查结果时介绍,此次调查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的整体状况,分析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掌握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新需求,为制定全国家庭教育工作“__”规划奠定基础。
此次调查以中小学生父母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覆盖北京、天津等28个省区市的93个市县。
调查方式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整体状况趋好。
九成左右父母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法律规定表示认同;九成以上父母自我感觉家庭关系良好,八成以上觉得自己和孩子快乐;父母对自身教育职责的认识趋于理性,家长最看重的教育责任,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孩子明辨是非”、“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家长以身作则”和“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生育观更注重家庭生活充实和自身人生美满;父母的人才观趋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且更加务实,父母首选是希望孩子成为“敬老爱幼有家庭责任感的人”,比例达到78.3%,其次是“身心健康阳光快乐的人”,达到76.1%,第三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占65.7%。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倾向性问题。
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父母最担心孩子的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人身安全问题”、“学习成绩不好”、“没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问题”、担心孩子“身体不好”和“沉迷网络”;家庭教育分工中母亲唱主角,父亲“缺位”近一半;调查还发现,目前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7成以上父母“陪孩子写作业”;部分父母缺乏对孩子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培养,父母认为孩子最差的是“家务劳动能力”。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备受关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某市几所初中为样本,随机抽取若干名中学生和其家长,共计发放580份问卷,并统计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1.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调查显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在参与调查的家长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占54%,大专及以下的家长占46%。
2. 家长对子女学习的态度家长的教育态度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调查显示,92%的家长认为子女的学习成绩是重要的;84%的家长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78%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学习之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
3.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高。
调查显示,83%的家长希望孩子考取优秀的大学;68%的家长会督促孩子参加各种获奖竞赛,提高其综合素质;62%的家长要求孩子在学校里排名前10%。
4. 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58%)采用了“以鼓励为主,以心理暗示为辅”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36%的家长采用“以惩罚为主,以严厉要求为辅”的方式;6%的家长则采用“以沟通为主,以谈心为辅”的方式。
5.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有所不同。
调查显示,72%的家长会在孩子做错事时进行批评和教育;18%的家长会施以体罚或压制孩子;10%的家长则会采用沟通和鼓励的方式进行管教。
四、分析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学生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为其提供了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
他们通常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在多个方面都有出众的表现。
但是,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思路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例如,一些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过于严厉,缺乏沟通和理解;有些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学习上的督促时缺乏科学性,过于强调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等问题。
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研报告范本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为优化与改进家庭教育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相关问题,以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2.访谈:选择了部分家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具体情况。
三、调研结果1.家庭背景根据对所选家庭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都是农民,收入较低,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困难。
70%的家庭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
2.家庭教育状况a)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80%的家长表示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认为教育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关键。
b)家庭教育方式:大部分家长采取严厉和权威的教育方式,强调孩子的遵纪守法和努力学习。
c)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普遍较为贫困,家长工作繁忙,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注。
d)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家长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机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机会。
四、存在问题从调研结果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陈旧,重视程度不同,缺乏育儿知识和家庭教育技巧;2.家庭条件有限,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3.教育资源匮乏,家长对外部教育机会的了解不足;4.缺乏家庭互动和陪伴,家长工作繁忙,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
五、建议与解决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观念的普及和提升: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班,向农村家长普及先进的育儿观念和技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2.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设施和资源,使农村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3.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为农村家长提供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巧;4.加强社会支持和互助机制:建立家庭教育互助小组,让农村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和支持,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六、结论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发布京城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然而,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个性化教育发展中心”在北京城八区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学习与家庭教育环境研究课题》的调查。
对回收到的有效问卷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总结,希望从中了解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现状,以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更科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调查时间:4月1日—6月1日调查样卷:100000份(有效问卷79608份)调查内容:问卷《中学生学习与家庭教育环境研究课题》调查范围:北京市城八区部分初中,高中的学生家长被调查者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博士不等得分标准:51-70分: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成功,可以提供很多经验。
41-50分: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法基本正确,但是不要忘记:好激动有时是不利于教育的。
31-40分:您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您对孩子的看法是否正确,尽管您有时也可能会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情况。
21-30分:您常常是不公正的,您对孩子的教育和看法容易出现偏差。
0-20分:您可能不受孩子的喜爱,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您是失败的。
问卷总体分析:一、数据分析(1)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得分最多集中在41-50分阶段,占55.3%,也就是有一半的家长的教育方法基本得当,但也有不利于教育的问题。
其次集中在31-40分阶段,占23.7%,加上31-40分以下的5%,即约有1/3的家长存在不同程度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和看法容易出现偏差,绝大部分家长处于会教育和不会教育之间。
再次为51-70分阶段,占16.1%。
这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成功,可以提供很多经验。
(2)经常能参加教育讲座的家长比例占25.2%,通过数据可看出一个特点,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的学生家长参加教育讲座的比例相对其他城区有显著增加,分别为海淀区37.8%,东城区36.7%,西城区33.5%。
石景山区和丰台区的比例最低为10.3%和9.3%约为海淀区的1/4。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普及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晚,我们越来越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工作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深化学生全面和谐学生发展。
二、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取以班级为职能部门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一)家庭状况: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本科毕业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48.7%。
(二)家庭教育现状:1、家庭教育全部投入情况:(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独生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很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明显高于与女孩共处的时间投入。
家长对孩子的学童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素质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所获取教育方法。
(5)让孩子在家做尽心尽力杂务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佐证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恰当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
但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可以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资金投入较多。
昆明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本龙本人根据区家庭教育研究会年工作计划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职责要求,带领高中组调研的成员官渡区一中的施菊香、金云生,官渡区二中的路小军,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的尚兴华,昆十七中的田昆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梅裕,共7人。
历时一个半月,调查官渡区高中家庭教育现状。
调研学校为官渡区一中、二中、职业高中、昆十七中4所学校。
调研对象为4所学校的400位高中学生家长,400名高中学生和学校抓此项工作的领导。
调研内容为学生问卷的20项内容和家长问卷的19项内容以及学校近五年来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成效、经验、存在问题、下步打算。
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学生问卷中突出的现象及问题分析问卷中突出的现象:1、与爸妈生活在一起78%,与妈妈9%,与爸爸3%,都不是6%。
2、家庭经济:不困难65%,很困难10%。
3、家长保障学习用品:能73%,不能4%。
4、有很多玩具24%,没有18%。
5、家里有电脑39%,希望有42%,没想过11%,6、爸妈积极参加学校活动44%,很少参加7%,从未参加2%。
7、爸妈与自己主动交流沟通51%,发现问题才谈,一般不听自己说明37%,从来不过问10%。
8、爸妈与交流的话题:学习成绩50%,怎么做人23%,交友情况7%,自己的困惑5%,自己的前途17%。
9、爸妈对自己学业目标的要求:博士11%,硕士5%,本科22%,大专18%,高中、中专17%,还没想7%。
10、对爸爸教育:满意44%,不太满意31%,不满意26%。
11、对妈妈教育满意37%,不太满意29%,不满意26%。
12、对爸爸希望:不要打46%,不要骂40%,要关心37%,要关心,但不过度照料33%,多交流沟通29%,压力不要太大28%,期望不要太高14%;少打牌11%,少跟妈妈吵架13%,语言文明10%。
13、对妈妈希望:不要打36%,不要骂22%,要关心30%,要关心,但不过度照料27%,多交流沟通30%,压力不要太大23%,期望不要太高20%,少打牌16%,少跟妈妈吵架15%,语言文明9%。
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孩子五岁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不合拍,使我们产生了许多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有的孩子说什么道理都好象知道但就是自控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整天口口声声说要珍惜父母血汗钱,但一进校门就大肆挥霍钱财糟蹋浪费衣物和饭菜呢?笔者结合长期观察,并翻阅大量资料进行实践研究,对此提出以下观点,以求教各位家长。
一、家庭教育现状和分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然而,老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甚至难以抵制家长朋友的一句消极的话语呢。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望子成龙”型。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
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
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
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
“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
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一)家庭状况: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二)家庭教育现状: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1. 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以探讨对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在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481份有效问卷。
2. 调查结果概述2.1 家庭教育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其中,7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的家庭注重培养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62%的中学生认为家庭注重培养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2.2 家庭学习氛围:调查结果显示,44%的中学生家庭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包括家长和兄弟姐妹都关注和鼓励学习。
同时,28%的中学生表示他们的家庭不够重视学习。
2.3 家庭关注和陪伴:绝大多数中学生表示他们的父母关注和陪伴他们的时间是充足的。
75%的中学生认为父母经常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4 家庭压力:调查结果显示,34%的中学生认为他们在家庭环境下承受了较大的学习压力。
其中,68%的中学生表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期望,并为此给予适当的压力。
3. 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大多数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良好,家庭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道德观念、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家庭学习氛围较好,并且父母在学习上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中学生认为家庭环境下学习压力较大。
因此,建议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平衡,既要重视学习,也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
同时,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适当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以上是对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希望这些调查结果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研究背景中学生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改善中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州市某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
调查结果家长对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有73.5%的家长非常重视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认为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时间分配不合理。
45.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够好,无法将充足的时间分配到孩子的教育上。
2.手段单一。
29%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只是给孩子提供了学习机会,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3.学习压力过大。
23.5%的学生表示由于家庭对学习的高期望,常常感到学习的压力很大,导致学习效果反而不理想。
优化家庭教育的建议1.合理分配时间。
家长们需要认清自己的时间规划,尽可能将时间分配到孩子的教育上,关注孩子的成长。
2.多元化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注重情感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教育游戏、亲子互动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3.降低学习压力。
家长可以通过减少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学习压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自由和自主选择权,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兴趣和乐趣,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
总结本次调查发现,家长对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优化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们合理分配时间、多元化教育方式、降低学习压力等措施。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
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
方法越来越多。
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
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
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
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
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