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实务—庭审观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20.37 KB
- 文档页数:9
刑法庭审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刑法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人大开眼界又感慨颇多的经历啊。
一进法庭,那气氛就特别严肃,感觉空气都凝固了似的。
法官高高在上,就像个掌握着绝对权威的裁判,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谎言。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好奇。
首先是检察官发言,哇塞,那气势就像个超级英雄在控诉坏蛋一样。
检察官把犯罪事实说得那叫一个清楚明白,条理清晰得就像我上学时候数学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
各种证据就像拼图的碎片一样,被他一块一块精准地拼在一起,让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毫无遁形之处。
我当时就在想,这检察官肯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口才了得,而且逻辑思维强得就像铁桶一样,水泼不进啊。
然后就是被告的辩护人发言了。
这辩护人也不是吃素的呀,那也是巧舌如簧,试图在检察官构建的严密“城墙”上找到一些缝隙。
在强大的证据面前,感觉他有时候也有点力不从心,但还是努力地为被告争取从轻处罚的机会。
这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拔河比赛,两边都在使劲,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目标。
再看看被告,坐在那里,低着头,整个状态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以前总觉得犯罪的人都是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可这个被告看起来就像个普通人,可能这就是犯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一种警示吧。
你看,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会触犯刑法呢?这也让我意识到,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你是谁,只要触犯了红线,就得接受惩罚。
在庭审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证据的展示。
有文件、证人的证词,还有各种物证,就这么一件一件摆在面前,就像在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不容置疑。
这也让我明白了,在法律的世界里,证据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剑,能够斩断一切虚假和狡辩。
整个庭审过程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但又比戏剧更加真实和严肃。
这场庭审让我对刑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以前只是在书本上或者电视里看到一些法律条文,觉得离自己很远,但是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就像一个大网,笼罩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从法庭出来以后,我就一直在想,这刑法啊,既是对坏人的惩罚,也是对我们这些好人的保护。
庭审观察个人感悟庭审观察是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的重要研究和实践方法之一。
通过亲身参与庭审观察,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也对司法系统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个人在庭审观察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庭审观察让我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和律师们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件,进行辩论和判断。
他们对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处理结果。
因此,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积累法律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其次,庭审观察让我认识到法庭文化的重要性。
在庭审现场,法官和律师们都遵守一定的庭堂礼仪和规范,以确保庭审的正常进行。
他们言辞得体,尊重对方,注重证据的确凿性和合法性。
这种法庭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而我们作为法律从业者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职业道德,以及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力。
再次,庭审观察让我体验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通过亲眼目睹庭审过程,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法律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和律师们需要根据法律条文、相关判例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他们需要将抽象的法律规定与具体的案件实际相结合,以便作出合理的裁决。
这也提醒着我,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最后,庭审观察让我认识到司法系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而司法系统的运作需要法官、律师、辩护人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在庭审过程中,我看到了法官们公正、客观地审理案件的态度,也看到了律师们充分发挥辩护权益的职责。
这让我深信司法系统的正当性和公信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法律专业的使命和责任。
总之,庭审观察是一种宝贵的研究和实践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我对法律知识、法庭文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司法系统的重要性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法律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刑事审判法庭观后感那天,我有幸去旁听了一场刑事审判法庭的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感慨颇多的经历啊。
一走进法庭,那股严肃的气氛就像冷空气一样扑面而来,冻得我都不敢大声喘气。
整个法庭布置得规规矩矩的,法官高高在上坐在审判席,那位置就像武侠小说里掌门人的宝座一样,威严得很。
审判席正对面就是被告席,感觉那里就像一个聚光灯下的特殊角落,站在那的人浑身都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和不安。
庭审开始了,首先进来的是被告人。
哟呵,这家伙耷拉着脑袋,脚步慢悠悠的,看起来就像霜打的茄子。
我心里就想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检察官那是气场十足啊,宣读起诉书的时候,那声音洪亮得就像寺庙里的大钟被敲响,每一个字都砸在法庭里,好像在诉说着法律的威严不可侵犯。
那些犯罪事实啊,一件一件被罗列出来,听得我是目瞪口呆,这被告人干的坏事还真不少呢。
律师呢,也不甘示弱,为被告人辩护起来那是滔滔不绝。
虽然我知道这是他的工作,但我心里还是在嘀咕:“你可真能说,不过法律面前得讲证据呀。
”这律师就像一个巧舌如簧的魔术师,试图把那些对被告人不利的情况说得轻一点。
法官可没那么好糊弄,那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犀利得很。
证人出庭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
有的证人说话结结巴巴的,一看就紧张得不行,感觉他不是来作证,而是来受审的。
法官还得耐心地引导他,就像一个老师在教刚上学的小朋友说话一样。
不过这也能理解,法庭这种地方,谁来了不紧张呢?整个庭审过程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
我在下面听着,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一方面觉得被告人要是真犯了那些罪,那可真是罪有应得,法律必须严惩他,给受害者一个公道;另一方面又觉得,这庭审也是在确保不冤枉一个好人,每一个证据、每一个环节都得经过仔细的考量。
等到最后宣判的时候,整个法庭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当法官大声说出判决结果的时候,我看到被告人的身体猛地一震,不管他之前抱着什么样的侥幸心理,在这一刻,法律的判决就像一块重重的石头砸在了他的身上。
刑法庭审观后感前几天,我有幸去旁听了一场刑法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思绪万千的经历啊。
我刚走进法庭的时候,就感觉气氛特别严肃,那种庄严肃穆的劲儿就像冷空气一样,一下子把我刚在外面的那点轻松劲儿全给冻没了。
整个法庭布置得规规矩矩的,法官高高在上坐在审判席,那感觉就像游戏里的大BOSS,掌握着整个局面的生杀大权。
原告和被告两边的人也都各有各的气场。
原告那方看起来满脸都是愤怒和委屈,就好像心里憋着一团火,随时都能喷出来把被告给烧了。
被告呢,有的低着头,感觉像个霜打的茄子,有的还故作镇定,但是眼神里还是透露出一丝慌张。
被告的律师也不是吃素的,各种找漏洞、反驳。
虽然有时候我感觉他有点强词夺理,但不得不佩服他的反应速度。
就像在玩一个很激烈的辩论游戏,他总能在检察官的猛烈攻击下,找个缝儿钻出去,然后再反咬一口。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有些反驳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了,就像纸糊的盾牌,一捅就破。
整个庭审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证人了。
有的证人紧张得说话都结巴,我都替他着急,心里想着:大哥啊,你可长点心吧,这可是法庭,不是你家后院唠嗑呢。
还有的证人特别镇定,说得头头是道,那感觉就像在给大家讲故事一样,不过这个故事可关系到被告的命运啊。
在旁听的过程中,我也对刑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前觉得刑法就是一些冰冷冷的条文,离自己很远很远。
但是在法庭上看到这些条文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命运,我才明白它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时刻提醒着大家不要犯错。
那些看似枯燥的罪名,什么抢劫罪、诈骗罪之类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和家庭的故事。
而且啊,我发现法律真的是讲究证据的。
没有证据,你就算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就像你说你看到外星人了,但是没有照片、没有视频,谁会信你呢?在法庭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空口无凭可不行。
这场庭审结束后,我走出法庭,感觉像是从一个严肃的战场回到了平常的世界。
但是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啊,我们每个人都得遵守法律,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站在被告席上,接受法律的审判。
第1篇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庭审现场见证了法律的力量与公正的庄严。
这是一起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件,庭审过程严谨而庄重,让我对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庭审的观后感。
一、庭审的庄严与神圣庭审现场庄严肃穆,法庭内布置简洁大方,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证人等各司其职,气氛紧张而有序。
我站在旁听席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正义的追求。
法庭的庄严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二、法律的力量与权威庭审过程中,法官严谨公正,对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审查。
公诉人和辩护人唇枪舌剑,辩论激烈,但始终围绕法律条文展开。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对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约束力。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庭审中,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证据的审查、法律条文的适用等方面都展现了法律的权威。
这让我对法律的信仰更加坚定,对司法公正充满信心。
三、司法公正的体现庭审过程中,法官公正无私,依法审理案件。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这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庭审中,证人出庭作证,如实陈述事实。
这保证了案件的客观公正,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同时,辩护人有权为被告人进行辩护,这保证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意识的提升庭审现场,公诉人和辩护人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对案件进行深入剖析。
这让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
此外,庭审现场还让我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条文,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依法行事,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对法律工作的思考通过这次庭审,我对法律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法律工作者应当具备以下素质:1. 严谨的工作态度:法律工作者要严谨认真,对每一个案件都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2. 高尚的职业道德:法律工作者要坚守职业道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刑事庭审观摩心得
通过这次刑事庭审观摩,我深刻认识到了刑事审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庭审过程中,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等各方当事人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和公正,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在庭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例如,在辩护律师的发言中,我了解到了关于证据、事实认定等方面的知识;在法官的判决中,我了解到了关于法律适用、法律解释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此外,这次庭审观摩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刑事审判的程序和流程。
从起诉到审判,再到判决和执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程序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最后,这次庭审观摩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性和社会。
在庭审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心态和行为方式,也看到了社会对于法律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总之,这次刑事庭审观摩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刑事审判的程序和流程,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和人性的本质。
我相信这次学习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刑庭审判观后感那天去看了一场刑庭审判,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感慨颇多的经历啊。
一进法庭,那气氛就很严肃,感觉空气都像是凝固了一样。
法官高高在上坐在那儿,那气场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不怒自威。
法警站得笔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在说:“谁敢捣乱就休怪我不客气。
”被告人被带进来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他看起来有些狼狈,完全没有了平日里可能有的那种嚣张劲儿。
我就想啊,不管之前做了什么坏事,到了这儿,都得乖乖地接受法律的审判。
审判开始了,检察官那是条理清晰,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找错的侦探,把被告人的罪行一项一项地列出来,证据摆得明明白白的。
每一个证据就像一颗炮弹,直接轰向被告人。
我当时就在心里默默给检察官点赞,这专业能力,简直无敌了。
再看被告人的律师,也是很拼的。
为了自己的当事人,那是绞尽脑汁,从各种角度去辩护。
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在狂风暴雨中努力撑伞的人,虽然很努力,但有些罪行那是铁板钉钉,很难推翻啊。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证据。
这法律可真是讲究证据啊,没证据你说破天都没用。
那些证据就像是拼图的碎片,一块一块地拼凑出整个犯罪的画面。
而且这些证据的搜集得有多不容易啊,我仿佛看到警察叔叔们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一点一点地挖掘线索。
随着审判的进行,我就像是在看一场紧张刺激的悬疑剧,只不过这是真实发生的。
我的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一会儿觉得被告人真是罪有应得,一会儿又觉得法律的公正也包含了给他合理辩护的机会。
到最后法官宣判的时候,整个法庭都安静得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当法官说出判决结果,我突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法律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
不管是谁,在法律面前都得守规矩。
这场审判就像是给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告诉大家违法的事情可不能做,不然迟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法庭出来后,我就一直在想,这社会啊,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公正的法律审判,才能够正常运转。
我们每个人都得敬畏法律,就像敬畏大自然一样,不然真的会被它的“暴风雨”给打得晕头转向。
刑事法庭庭审观后感《刑事法庭庭审观后感》在观看刑事法庭庭审之前,我对法庭的印象都来源于影视作品,那种充满威严和神秘感的场景一直让我好奇又敬畏。
这次真的有机会观看一场庭审,感觉特别新奇也收获颇丰。
刚走进法庭,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扑面而来。
我看到法官高高在上地坐在审判席,法警站得笔直,整个空间充满了一种凝重的气息。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仿佛连呼吸都不敢太重。
庭审开始后,检察官先陈述案情。
那清晰的逻辑和有条理的表述让我十分钦佩,他把复杂的案件事实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在众人面前。
每一个证据的列举都很严谨,从案发现场的勘察报告,到证人的证词汇总,让我深刻意识到要将一个人定罪是需要强大且确凿的证据链的。
接着是辩护律师进行辩护。
律师的角度很独特,对证据提出了一些疑问,试图在现有的证据体系中寻找对被告人有利的部分。
当时我就想到,法律是讲究公平公正的,无论是原告方还是被告方的权益都要得到保障,都有被倾听的机会。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被告人的陈述环节。
他站在那里,满脸懊悔的样子跟我想象中的“罪犯形象”有些不一样。
他讲述自己的犯罪经过时,言语中充满着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追悔。
那个场景让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确实犯了罪,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一时的错误念头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我在想,一个人的一念之差可能就会彻底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整个庭审过程中,双方不断地出示证据、辩论。
法官认真地听着各方的陈述,偶尔会询问一些关键的问题。
从法官的身上,我看到了冷静、客观与睿智。
法官就像一个天平的操纵者,必须将正义与事实平衡起来。
看完后我明白了刑事审判的复杂性。
它不是简单地判定一个人有罪或者无罪,而是要通过一系列严谨的程序和证据的考量,才能做出公正的裁决。
这需要各个环节的专业人员秉持职业操守和公正态度。
这次观看庭审,让我对我们的司法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尊重,也让我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否则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刑事法律实务—庭审观后感篇一:刑事法律实务—庭审观后感本学期,在老师们的联系与争取下,我们有机会到泉州市丰泽区法院旁听刑事案件。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旁听席上亲身感受案件审理过程的我确实收获良多。
这种实践经验课方式和普通普通的教学方式相比,更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我们真切地了解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和步骤,有利于培养我们对案件的分析能力,增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一、案件基本事实及法律分析2021年8月11日,被告佐证因贩卖伪造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泉州市工商管理局刻字、居民身份证于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随后丰泽区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
在罪名定性上,公诉人主审控诉被告的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水印印章罪和假造居民身份证罪,并予以数罪并罚;辩护人辩称现有证据证明被告有买卖的事实,而无法证明其有伪造的行为,故主张定性为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只判处一罪。
在量刑上,辩护人向法庭提交了辩护律师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年老患病等证明,请求法院从轻处罚;公诉人认为虽然被告值得说同情,但不能因此从轻重刑。
控辩双方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激烈的辩论。
本人认为:1、依据现有证据角度看,原告明知是伪造的证件国家机关证件、印章而购买并出售给他人,由于被告和伪造者并不成立共犯,故不宜认定其为伪造全国总工会证件、印章罪。
至于其是否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同理,无法佐证被告有伪造行为,并不构成此罪名。
2、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行为,应成立进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因为其与买卖真实的人民团体证件、印章的行为一样严重侵害了证件、印章的公共信用,故宜认定为本罪。
对于其买卖伪造身份证的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虽然我国刑法没有买卖居民身份证罪这一罪名,但这并不代表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在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中,“证件”,是指有权制作的开始实施国家机关颁布的,用以证实身份、公法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其他事项的凭证,而居民身份证正是这种证件,组建故被告成立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刑事庭审观后感以前总觉得刑事庭审这种事儿,离咱普通人的生活远着呢,直到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法庭,亲身感受了一场刑事庭审,那场面,那氛围,真的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怀着既好奇又有点紧张的心情赶到了法院。
一进法院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扑面而来,让我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连脚步都放轻了许多。
庭审开始前,法庭里已经坐了不少人。
有神情严肃的检察官,有正紧张准备着的律师,还有一脸凝重的被告人家属。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默默期待着庭审的开始。
终于,法官和陪审员们入场了,所有人都起立,那一刻,整个法庭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法官那身黑色的法袍,让他看起来威严无比。
随着法官手中的法槌重重一敲,庭审正式开始。
这起案件是一起盗窃案,被告人被指控多次入室盗窃他人财物。
检察官首先宣读起诉书,那声音洪亮又清晰,每一个字都好像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起诉书里详细列举了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听得我心里一惊一乍的。
接着,被告人被带上了法庭。
他是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头发有点乱,眼神里透着一丝慌张和不安。
当法官问他对起诉书的内容有没有异议时,他的声音都在颤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有异议。
”然后就是双方律师的辩论环节,那场面,简直比电视剧里还精彩。
检察官一方拿出了各种证据,有监控录像、证人证言,还有现场勘查的照片,每一样都让人觉得这案子板上钉钉了。
可被告人的律师也不甘示弱,试图从一些细节上为被告人辩护,说被告人可能是被冤枉的,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我在下面听得那叫一个入神,眼睛紧紧盯着法庭上的每一个人,耳朵竖得直直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
在举证质证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检察官拿出了一段监控录像,画面里清晰地显示被告人在一个深夜潜入了一户人家的院子,然后翻窗进了屋子。
被告人看到这段录像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头也低了下去。
可他的律师还是咬着牙说这段录像可能有问题,要求重新鉴定。
刑事审判法庭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刑事审判法庭的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我大开眼界,又思绪万千的经历啊。
刚走进法庭,那股严肃的气氛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攥住了我。
整个法庭庄严肃穆,那布局就像是一个充满力量的“正义矩阵”。
法官高高在上,就像正义的大boss,掌控着全场的节奏。
他的法袍一穿,那威严的气场一下子就铺开了,感觉就像是游戏里那种自带光环的超强角色。
再看看两边的律师,那也是各有各的范儿。
原告律师像是斗志昂扬的战士,眼睛里都透着一种要把真相挖出来,为自己的当事人讨回公道的决心。
那说话的语气,有条有理,就像在一点点地拼凑一幅真相的拼图,每个证据都像是一块拼图碎片,被他稳稳地放在合适的位置。
被告律师呢,也不含糊,虽然感觉有点像是在防御,但也在努力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事情,就像是在一个迷宫里寻找出口,想把自己的当事人从困境里解救出来。
而被告本人,站在那儿,那表情可复杂了。
有的时候低着头,感觉像是在忏悔;有的时候又眼睛里透着一丝倔强,好像在心里默默地喊着“我不服”。
我就坐在那儿想啊,这人到底做没做坏事呢?要是真做了,那站在这儿接受审判就是他应得的;要是被冤枉了,那可真是够倒霉的。
庭审的过程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双方你来我往,抛出一个个证据,提出一个个质疑。
那些法律条文在他们嘴里就像是武林高手的招式,被熟练地运用着。
我在下面听着,有时候都有点晕头转向的。
什么“犯罪构成要件”啊,“证据链的完整性”啊,这些专业的东西就像天书一样。
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法律这玩意儿,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一切都得按照规则来,就像游戏有游戏规则一样,谁也不能乱来。
在休息的时候,我听到旁边有人小声地议论着这个案子。
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觉得被告看着就像坏人,肯定有罪;有的则觉得不能光凭长相就下结论,还是得看证据。
这就跟我们平常生活里一样,不能轻易地给别人贴标签,判断一个人有罪无罪,那可是得经过严谨的程序的。
当庭审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刑事庭审观摩心得体会【篇一:法庭观摩心得体会】法庭观摩心得体会毕业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开展了“模拟法庭”观摩与实践的活动。
当晚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模拟法庭的教室。
走进教室,就看到威严的国徽挂在墙面的正中,法台及讼诉参与人的各种桌椅均错落有致的摆放整齐,立刻给人以冷峻、严肃的感觉。
同学们走向座位安静的坐在各自的位子上,期待着本次活动的开始。
这时我们的桂老师说话了:“今天请大家来的目的是观摩一场别开生面的刑事庭牢活动,那咱们活动的参与人自然也是我们的同学们。
”这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喧哗,有的同学说:“我还以为是看真的法院开庭呢?”有的则说:“我们也是专业,能演得像吗?”就这样,大家七嘴八舌的吵开了。
此刻,老师微笑着说话了,“同学们别紧张,搞这次活动不仅仅是让大家观摩,也要求大家能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将我们多年所学与实践融合,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表演的同学亲身感受一下庭审的氛围,观摩的同学要仔细看并指出表演同学的不足之处,这样对大家来说都是有益处的嘛!”大家相互看着,心里想着老师会如何安排角色,是否会安排到自己呢?安静过后,几位老师的商议有了结果,分别让10位同学分别担任了法官、检察官、书记员、辩护人、被告人等不同角色,当然,教师也考虑到了一些细节,如我们公安系统的同学,无愧于就是法警了,律师同学就是辩护人,而我就理所当然,摇身变成了审判长,因为我从事法院刑事审判,对刑事法庭的流程比较清楚。
当一切准备就绪了,我感觉自己也有点小紧张,心跳加快等现象。
随着老师说准备开始,我用力长吸一口气,随其他同学走向了法台。
“现在开庭,宣布法庭纪律”,随着“书记员”的话音落下,模拟庭审拉下帷幕了。
本次模拟案件是非曲直起故意杀人案,被告人系一女性,被检察院指控有罪,但种种证据并不能相互印证,且证明事实不清,证据没有形成锁链,无法充分证实被告人故意杀人的罪名,故此被告人无罪。
刑事法庭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刑事法庭的庭审,那可真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戏”啊。
刚走进法庭的时候,那气氛就特别严肃,感觉空气都凝固了。
法官高高在上,穿着那身黑袍子,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特别有威严。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地方可真庄重,容不得一点马虎。
然后被告人被带进来了,他的样子看起来有点萎靡不振。
我就琢磨着,不管他是不是真犯了事,在这儿被审判肯定不好受。
公诉人那是气场十足,说话条理清晰,证据一条一条地往外摆,就像一个严谨的推理大师,在一点点地还原犯罪经过。
我听着那些证据,心里就在想,这要是在平时,得费多大劲儿才能收集得这么齐全啊。
辩护律师也不甘示弱,各种找漏洞,为被告人争取权益。
我觉得这辩护律师就像是一个在鸡蛋里挑骨头的高手,不过这也是他的职责嘛。
他从各种角度去分析那些证据,试图让法官相信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就在那儿想,这两边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你一招我一式的,还都特别厉害。
证人上场的时候,那也是紧张得不行。
我能看出来他们很害怕说错话,毕竟这是在法庭上,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判决结果。
我就特别佩服他们的勇气,不管怎样,能站在这儿说出自己知道的真相就挺了不起的。
整个庭审过程中,最让我感触深的就是法律的严谨性。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证据、每一句话都得经得起推敲。
我突然觉得,我们平时觉得法律离自己很远,其实它就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保护着我们,同时也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要是不小心犯了法,那可真得在这个法庭上接受严格的审判。
而且我还发现,这法庭上的事儿可不像电视剧演的那么简单和夸张。
现实中的庭审节奏把握得特别好,法官会让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这就像是一个天平,要确保两边的砝码都被公正地对待。
看完这场庭审,我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这做人啊,还是得老老实实遵守法律,不然真到了这法庭上,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这刑事法庭就像一个大筛子,把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都筛出来,给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这一趟真没白去,让我对法律又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刑事法律实务—庭审观后感
在观看刑事法律实务庭审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法庭的严肃和庄重。
法官、检察官、
辩护律师和被告等各方参与者都在庭审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各自的专业素养和执业精神。
他们言辞严谨、态度认真,为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和法律的适用而努力奋斗。
在庭审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程序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整个庭审过程有条不紊,
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和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尤其是在证据的出示和质证过程中,法官对证据的严格审查和双方当事人的充分辩论
让我对法律程序的公正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观看刑事法律实务庭审,我不仅对法律程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法律的
权威和尊严有了更深的感受。
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法律和秩序,以及为法
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刑事法庭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刑事法庭的审理,那可真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戏”啊。
一走进法庭,那气氛就相当严肃。
法官高高在上,就像个超级严厉的大家长,那眼神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书记员在旁边默默地做着记录,那认真的模样,感觉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螺丝钉,要牢牢地钉在记录纸上。
先说说那些律师吧。
公诉人一方那是气场十足,说话有条有理,感觉就像拿着一把把法律的利剑,要把被告人的罪行剖析得明明白白。
每一个指控都像是一颗精准的子弹,朝着对方“射击”。
而被告的律师呢,也不甘示弱,简直就是个为被告人“遮风挡雨”的超级英雄。
他们能在法律条文里找到各种可能的缝隙,为自己的当事人辩解。
有个律师说话的时候,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就像个知识渊博的魔法师,试图把那些对被告人不利的情况都变得合理化。
再看看被告人,那神态可真是各种各样。
有的垂头丧气,就像个斗败的公鸡,估计心里已经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了。
还有的呢,还在强装镇定,不过眼神里还是透着一丝慌张。
有一个被告人,在证人陈述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想从证人的话里找到什么漏洞来反驳。
证人上台的时候也特别有趣。
有的证人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就像个初次登台表演的小演员,结结巴巴地说着自己知道的情况。
而有的证人就很淡定,讲起事情来清清楚楚,就像在讲述昨天晚饭吃了什么一样平常。
整个庭审过程中,最让我觉得震撼的就是证据展示环节。
那些证据就像是一块块拼图,公诉人和律师们在法庭上争来争去,就是为了把这些拼图拼成对自己有利的画面。
有物证,书证,还有各种鉴定报告,每一个证据的出现都像是在法庭这个舞台上扔出的一个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从这次法庭观摩中,我可真是深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性。
每一句话,每一个证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辩论。
这就像一场高智商的较量,大家都在法律的规则下斗智斗勇。
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法可依的社会里,不管是谁,做了坏事都得接受法律的审判。
同时,也得佩服那些法律工作者,他们得把那些复杂的法律条文研究得透透的,才能在法庭上如此“唇枪舌战”。
第1篇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员,我有幸参加了多起刑事案件的庭审。
每一次庭审都是一场心灵与智慧的双重较量,也是一次法律精神与道德伦理的深刻碰撞。
在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司法工作的神圣与庄严,也感受到了司法审判的严谨与公正。
以下是我对刑庭庭审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司法工作的神圣与庄严刑事审判是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庭审现场,每一次宣读判决书,都是对法律权威的尊重,对犯罪行为的惩处,对受害者的抚慰。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司法工作的神圣与庄严。
首先,庭审现场庄严肃穆。
法庭内,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等各司其职,严肃认真。
法庭上的每一句发言、每一次提问、每一次辩论,都体现了法律的严谨和公正。
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司法工作的神圣与庄严。
其次,庭审过程中,法官要时刻保持公正。
公正审判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要秉持公正之心,依法审理案件,不偏不倚。
这种公正不仅体现在对被告人的审判,更体现在对受害者的关怀。
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员,必须时刻保持公正,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精神与道德伦理的碰撞刑事庭审是法律精神与道德伦理的碰撞。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精神与道德伦理的相互关系。
首先,法律精神是司法工作的灵魂。
法律精神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要始终秉持法律精神,依法审理案件。
同时,法律精神也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关注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审判公正。
其次,道德伦理是司法工作的基石。
道德伦理强调法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养。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公正、廉洁、严谨的态度对待案件。
这种道德伦理的体现,不仅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还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
在刑事庭审中,法律精神与道德伦理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被告人的审判。
观看庭审观后感前几天,我有幸去观看了一场庭审,这可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那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心里既兴奋又有点紧张。
庭审在当地的法院举行,我提前到达了法院门口,看着庄严的建筑,心中不禁升起了一股敬畏之情。
走进法庭,那种肃穆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笼罩住了。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眼睛不停地四处打量。
法庭的布置很规整,法官的席位高高在上,给人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感觉。
不一会儿,庭审就正式开始了。
这次审理的是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被指控犯了抢劫罪。
被告人被法警带进来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他。
他低着头,神情沮丧,身上穿着一件看起来有些旧的衣服,整个人显得很落魄。
检察官开始宣读起诉书,那一字一句都充满了严肃和庄重。
我竖着耳朵听着,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
起诉书里详细描述了被告人犯罪的经过,听得我是心惊胆战。
接着,就是证人出庭作证。
第一位证人是案发时的目击证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
大爷走上证人席的时候,还有点紧张,说话都有点结巴。
法官很耐心地引导他,让他慢慢说。
大爷说,那天晚上他出来遛弯,就看到被告人在路边鬼鬼祟祟的。
突然,被告人冲上去抢了一个女士的包,那女士吓得尖叫起来。
大爷说他当时都被吓懵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报了警。
大爷描述的时候,手还不停地比划着,仿佛当时的情景就在眼前。
然后是第二位证人,是被抢的那位女士。
女士看上去还心有余悸,声音都有点颤抖。
她说当时自己下班回家,正走着,突然就被人从后面拽住了包。
她死死地拉住包不肯放手,结果被被告人拖倒在地,膝盖都磕破了。
说到这里,女士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
在法庭辩论阶段,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检察官言辞犀利,列举了各种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确凿无疑。
辩护律师则试图为被告人减轻罪责,说被告人是因为生活所迫,一时糊涂才犯下了错误。
我在下面听得是津津有味,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不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关乎一个人命运的严肃场合。
被告人在最后陈述的时候,哭着说自己知道错了,后悔不已。
刑事法律实务—庭审观后感篇一:庭审观后感庭审观后感2015年4月17日,带着第一次观摩庭审的兴奋之情,我来到了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希望能通过对庭审的流程的观摩,学习到一些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也希望能进一步增加自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在我观摩的3场刑事审判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刘凯信用卡诈骗案”,这个案件大致是这样的,被告人刘凯在2012年恶意透支信用卡拖欠银行2万余元,并且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经发卡银行催收2年仍不归还,公诉人以刑法第196条第四款之规定将被告定罪,被告对于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且经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三方同意后法院决定走简易程序处理此案件,而公诉人鉴于被告被逮捕后认错态度较好且积极配合,并且其亲属朋友已在开庭前在法院的名下为其交付欠款,认为可从轻处理。
在法庭辩论环节中,辩护人声称被告人是因文化水平低且缺乏法律意识,无法辨别银行的催收电话而导致的欠款,再者被告患有严重的皮肤疾病,希望法庭能减轻罪行,反应迅速的公诉人则驳回了辩护人因被告文化水平低无法辨别而希望减刑的判罚,她认为被告人在明知自己透支使用信用卡2年后,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理应知道自己应积极的去偿还欠债而不是主观上的恶意占有,逃避。
最终,法庭的审判长结合双方意见,讲审判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呈送。
在去旁观庭审前自己也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庭审程序,主要包括开庭前准备阶段、开庭阶段、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陈述阶段、评议宣告判决阶段。
这些程序是最基础的,以前我总认为按照这些法定的程序一步步往下进行就好了,但是真正的旁听过后才深刻感受到,庭审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并且自己的知识如此匮乏,有些术语完全不懂,比如简易程序,回避原则,不可归责等等。
此外,这次的旁听的一些细节也使我看到了我国法律以及法庭工作人员对程序公正的重视,对原告和被告权利的重视,以及我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视和期望。
在开庭审理阶段,审判长也询问各方当事人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是否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各项权利;在经得大家同意走简易程序时,审判长也耐心的为大家解释简易程序的法律效应,并在此确定大家的选择;在宣告判决时也提醒公诉,被告双方在什么样的期限内若不服判决可在此上述。
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都使我们感受到了国家以及工作人员对维护公民权利、维护法律尊严、构建和谐社会所做的切实工作。
在这场庭审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就是被告人也许是为了在审判长面前更“形象生动”的展现自己患有严重的皮肤疾病,他的双手一直交错在胸前搓弄,然而,严厉风行的审判长厉声呵斥被告人,说“你面对的是一个法院,希望你能尊重法律,把你的双手放下,不在再玩弄双手了!”,这虽然只是一场庭审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这却让我为之一振,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法律之所以神圣,不仅仅是由于法院门口武警森严的戒备和法警们严格的检查,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庭审中的每一个人都讲法律二字放在心中最崇高的地位,从心底里真真正正的去敬畏法律,才能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遵守法律!总之,在这次庭审过程中我受益匪浅,这些不是在书本上,老师的口述中可以学得到的。
旁听这场诉讼我亲身目睹了庭审的基本上全部的程序,使我对刑事诉讼法的知识粗略的了解了一遍。
最精彩的应该是在当事人双方举证质证阶段,还有法庭辩论阶段。
想起了一段话:“其实做为一个公诉人,并不和香港电视剧出庭那样,跌宕起伏,字字珠玑。
法庭是辨,是事实之辩,更是法律之辩,证据之辩。
”也许律师会有带着感情色彩与事实不太关联的言辞,但是作为一个公诉人,淡定、坚定,是出庭最基本的风范。
心中的正义,便是我们国家公诉人所自信凭借的最好利剑。
蔡嘉威2015-4-18篇二:刑事诉讼模拟法庭观后感刑事诉讼模拟法庭观后感这是我上大学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庭审”,是在我们学校的人文学院的“模拟法庭”,而我是作为第三人的身份参加的,就是被告一方,第一次接触有茫然、又紧张,由于可下的功夫下得不够足,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从中的感触也是挺深的,心灵的一角还是被这庄严的法庭震撼到。
首先是开庭阶段,当我们旁听人员在观众席上坐定下来,这时候书记员讲话了。
书记员首先查明了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读了法庭规则,并请公诉人、辩护入庭,再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当审判人员就座后,当庭向审判长报告了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这里当我看到证人出庭了,我顿时心生感动。
且想偌大的一个中国,虽然法律明文规定要求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证人被“千呼万唤”都仍不出庭作证。
而这个小小的模拟法庭却让彰显了法律被付诸实践的可贵之处。
接下来,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查明了被告人的情况,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或者单位的名称、住所地、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是否曾受到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时间,是否被采取了强制措施及强制措施的种类、时间以及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
查明被告人的情况自古以来就是审判最开始的必经程序,这也是案件事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审判长宣布了案件的、起诉的案由、被告人姓名及是否公开审理,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的名单,告知了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回避,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的陈述。
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
这些看似繁琐的程序却恰恰体现了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保证着诉讼的公平正义。
第二阶段是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审判人员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当庭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核实的诉讼活动。
首先由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应该有充分证据证明,对罪名定性应该准确,而看我们同学们自己写的起诉书,听了之后,我在心中也是暗自叫好,这三年学习法律绝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活学活用。
然后是被告人陈述,再分别讯问了各个被告人,接着是控辩双方申请举证,发问、询问证人,出示物证、宣读鉴定结论或有关笔录并进行质证,再由法庭核实证据。
经过举证、质证、认证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三阶段是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控辩双方对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适用等问题提出观点,发表意见,进行论证和互相辩驳的活动。
法庭辩论先由公诉人发言,再由被害人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人自行辩护,辩护人.fwd qw.辩护,最后控辩双方进行相互辩论。
在法庭辩论过程中,控辩双方各抒己见,让案件事实在辩论过程中越发显得明朗,对如何适用法律来定性法官也是心中有素了。
第四阶段是当事人最后陈述,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评议和宣判之前,给当事人以最后陈述的权利,使其还有一次为自己充分辩解的机会。
最后就是宣判程序,由审判长宣读审判书,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并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200元,上诉于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模拟法庭上对于刑事诉讼过程的感悟,刚刚学习完民事诉讼法,我还没有完全的掌握,但是我知道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要健全,要完善,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是必然的。
我相信,在全民的努力下,中国的法制会更好的。
篇三:法官庭审行为规范——刑事诉讼普通程序有感观视频《法官庭审行为规范——刑事诉讼普通程序》有感万超法学1202班 U201216830这一视频以一起诈骗罪审判现场为例向我们展示、解说刑事诉讼普通程序规范事项。
看完视频,感觉法庭审判一系列的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庄严、肃穆的印象。
对于刑事诉讼普通程序主要有以下五个阶段:开庭准备和开庭宣判,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休庭、评议和宣判。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均包含着若干小部分,规范者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和注意事项。
这些内容在《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庭审操作规范》中均有明确的介绍,在不想在此赘述。
我将主要从这样一个指导性视频的制作目的以及其背后原因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自古以来,我国没有“按程序办事”的传统,在我国的司法制度上也似乎没有“程序”这一概念,这也使得各地法院审判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而要规范此类行为,就需要一定的程序予以规制,这也凸显了程序的价值。
季卫东老师《法律程序的意义》中也曾讲过“程序是我国制度化最重要的基石”,只有良好的程序保证,才能规范我国法治建设。
进一步讲,在司法审判中尤其是刑事司法审判中,只有保证“程序正义”才能使得“实质正义”心安理得,判决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现如今,程序已日益受到理论界、实务界的重视,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如此广阔的国家,必然还存在着许多偏远、落后的地区,那里的法治观念尚未确立,司法没有得到合理的监督,司法程序也未得到遵守,我想这样一部教育片也能够起到指导地方司法审判程序规范的作用。
那么程序为什么能够受到如此重视呢?通过观看此部教育片,以下几个方面给我印象深刻,我想这也是司法程序特别强调与重视的地方,也是司法程序必须规范的原因所在。
1、审判长必须告知被告人诉讼权利义务,并征询申请回避意见。
当时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自行辩护的权利、出示证据以及申请重新调取、勘验证据等权利。
这虽然是在开庭准备和开庭宣布中的一个环节,但这是不容忽略的,被告人有权利知道自己所应有的权利,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法庭调查阶段,即双方举证质证阶段,证据的合理性、合法性占据着核心地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刑事审判焦点就在于是证据。
因此关于证据的取得、成立,双方举证质证均需要良好的程序规范。
3、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和被告辩护人轮流发表意见,这也是刑事审判不可或缺的阶段。
4、被告人进行最后陈述,是法庭审判的一个独立阶段,不得与法庭辩论混合进行;如果被告人在最后申述中,提出新的事实、着呢根据或者提出新的辩护理由,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审判长应当恢复法庭调查,或者恢复法庭辩论。
合议庭认为审理结果不宜当庭宣判的,可以选择择日进行宣判。
5、在法官退庭及评议阶段,审判长应当交代诉权,告知被告人若不服判决可以准备相关材料进行上诉,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纵观整个刑事案件审判流程,可以感觉到法官由“审问者”变成了“听审者”,应最小程度上介入自己的主观思想。
这一职能的转变在于对被告人的认识上的进一步发展。
刑事审判案件性质重大,往往决定当事人生死、自由,“被告人”这一称呼,虽然象征着案件已经进入到审判程序,但正因为尚未审判完毕,被告人尚且不能被确定为“犯罪分子”,其应当享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其权益以及人格也应当得到合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