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乃设九宾礼于廷 ( 在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3)况于将相乎 ( 对于 )

被 )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对
(5)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 从 (6)长于臣 ( 比 ) (7)赵尝五战于秦 ( 同 跟 ) )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三、看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 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 乘着的意思。此句的 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 “利”“便”也是对文,都 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是指有利的形势。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
六、看代入检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樊哙侧其盾以撞 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长幼之节,不可 废 D.其返汝耕桑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A.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连词 ,表承接。B.第一个“且”,况且,表递进。第二 个“且”,将要。C.两者都是结构助词,“的”。 D.两个都是语气词,但第一个表委婉语气,还是; 第二个表反诘语气,难道。)
表示责备的语气, 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由此可推断“焉” 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是疑问代词,可译 为“何、哪里”。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 季氏将伐颛臾》)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
里,是语气助词。
1、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
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 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 词,可推断“乎”与“哉”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比 较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意 义 和 用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法 题 目 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经· 东山》)
四、看语气表达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 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 也不同。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 来推断。 ①以余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 道”。
(定)主 + [状] + 谓 +(定)宾

名 、 代


动 、 形
名 、 代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在动词后,作代词;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在“所”后,组成“所 字结构”, 作动词;
4.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地点前,作动词。
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前置宾语和动词间,宾前标志 8.顷之,烟炎张天 在时间副词后,音节助词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 推断技巧
你记得高考都考哪些文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吗?
而 为 与
何 焉 之
乎 也
乃 以
其 因
且 于
若 则
所 者
1、选择题,每个选项由两句话组成,其 中的一句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要求选出选项中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文言翻译。
一、语法推断法
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 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 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语境是一只“青麻 二、看具体语境 头”(蟋蟀)藏匿 在“针针丛棘”之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 中。由此可推断 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 “焉”是兼词“于 不离篇”。 此”。“伏焉”即 “伏在那里”。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 “焉”用在疑问句中, 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下面“也”字的用法: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表判断语气
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疑问语气
3、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表感叹语气
五、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 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于南亩之农夫”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介宾短语,“于” 是介词“比”的意 是宾语前置句,“何 是定语后置句, 思。 以”即“以何”, ③何以战(《左传 · 曹刿论战》) “”“石”是中心语, “以”是介词“凭借” “铿然有声者”是定 的意思。 语,“之”是助词,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省略了宾语“之”,“与 (之)”是介宾短语,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 “与”是介词“和、跟” “被”的意思。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