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陵河大桥设计及施工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54.97 KB
- 文档页数:2
坝陵河大桥是一座横跨坝陵河的重要桥梁,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介绍:
结构设计:坝陵河大桥的结构设计是关键的技术之一。
它涉及桥梁的跨度、主梁形式、桥墩布置和桥面结构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河流的水位变化、河道地质条件、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础设计:坝陵河大桥的基础设计至关重要,涉及桥墩和桥台的基础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础设计需要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土壤条件,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深度,以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施工技术:大型桥梁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坝陵河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桥梁拆除、桥墩和桥梁主体的施工、预应力张拉等关键技术。
施工方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
抗风设计:坝陵河大桥通常需要考虑强风区的抗风设计。
这包括在桥梁设计中考虑风荷载、抗风稳定性分析,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如加强桥梁的刚度、设置风向导流板等,以确保桥梁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防腐技术:由于桥梁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中,坝陵河大桥可能会受到腐蚀的影响。
因此,防腐技术在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选用耐腐蚀材料、合理的防腐涂层和防腐处理工艺,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这些关键技术在坝陵河大桥的设计和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确保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久。
坝陵河大桥简介1000字
【实用版】
目录
1.坝陵河大桥的背景和建设意义
2.坝陵河大桥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3.坝陵河大桥的建设过程和难点
4.坝陵河大桥的成就和影响
正文
坝陵河大桥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跨越坝陵河大峡谷,是一座连接镇宁县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重要桥梁。
该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交通条件,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坝陵河大桥的设计和结构特点独具特色。
大桥全长 1564 米,主跨560 米,桥面宽度 27 米,是一座钢桁梁悬索桥。
坝陵河大桥的设计采用了当时国际先进的悬索桥技术,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缆采用预应力钢绞线,使得大桥结构更加稳定,安全性能更高。
在建设过程中,坝陵河大桥遇到了诸多难点。
首先,由于大桥跨越的地形复杂,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次,大桥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当地的财政压力较大。
然而,在政府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坝陵河大桥的建设顺利推进。
坝陵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于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镇宁县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之间的交通时间,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
其次,坝陵河大桥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坝陵河大桥的建设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之,坝陵河大桥作为一座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重要桥梁,其建设对于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图设计阶段系列专题研究报告之一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省镇宁至胜境关公路第三合同段坝陵河大桥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送审稿)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二○○四年十二月项目名称: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省镇宁至胜境关公路坝陵河大桥专题名称: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业主单位: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专题承担单位: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管院长:谢绍林孟凡超主管总工程师:裴永炜庞颂贤项目负责人:张浩彭运动技术负责人:刘秀伟陈晓东参加人员:付德奎苟天红范爱国何旭东陆永坤刘爱昌冯啉吴福强安永宁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 (2)1.3执行标准及工作依据 (2)1.4已有成果及资料 (3)1.5勘察工作布设及完成情况 (3)1.5.1控制点、线测量定位 (3)1.5.2工程地质钻探 (5)1.5.3岩、土试样采取及试验 (6)1.5.4钻孔电磁波CT (6)1.5.5钻孔数字摄像 (6)1.6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7)2.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9)2.1自然地理 (9)2.1.1气象 (9)2.1.2水文 (9)2.2地层与岩性 (10)2.3地质构造 (11)2.4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性 (12)2.4.1新构造运动 (12)2.4.2地震活动性 (13)3.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15)3.1地形、地貌 (15)3.2岩土组构及工程特征 (17)3.3岩土体单元划分及工程特性 (20)3.4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2)3.5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23)3.5.1统计方法及精度评述 (23)3.5.2统计成果 (23)3.6岩溶 (34)3.6.1桥址区岩溶现象综述 (34)3.6.2 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 (38)3.6.3 桥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40)3.7水文地质条件 (41)4. 基础方案分析与评价 (43)4.1基础方案选择 (43)4.2基础设计参数的确定 (44)5.结论与建议 (46)5.1结论 (46)5.2建议 (47)附图目录附图1 坝陵河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勘察地质图1:5000 附图2 坝陵河大桥东岸工程地质图1:2000 附图3 坝陵河大桥西岸工程地质图1:2000 附图4 坝陵河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勘察地质纵剖面图1:2000 附图5 坝陵河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勘察地质横断面图1:500附图6 坝陵河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勘察钻孔地质柱状图1:300~400附表目录坝陵河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勘察岩石试验成果表1.前言1.1工程概况沪瑞国道主干线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一横(GZ65),是西南地区通往华东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
坝陵河大桥设计及施工概况坝陵河大桥设计及施工概况镇胜公路坝陵河北盘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周平坝陵河大桥位于贵州省关岭县与黄果树风景区交界处,地处黔西地区高原重丘区,是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宁至胜景关高速公路(简称“镇胜高速”)上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一座特大型桥梁,是目前国内首座跨千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跨度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
大桥西岸地势陡峭,东岸地势较缓,河谷深切达400~600m,桥面至常水位高约370m。
坝陵河大桥跨越坝陵河大峡谷,山高谷深,跨度大,采用何种桥型,成了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
设计期间,设计单位不仅对桥位进行了方案比选,还作了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三种桥型的设计,并对同桥型不同跨径的桥梁进行了综合分析。
设计了主跨220m及268m的多跨连续刚构方案以及主跨400m三塔斜拉桥和主跨450m 两塔斜拉桥方案。
由于连续刚构桥方案有数个桥墩高达300m,斜拉桥塔高达430m,高墩、高塔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较大,下部结构施工工期相对较长;上部结构因采用整体式箱梁,节段重,施工难度大。
经过对多个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综合比选,最终决定采用主跨为1088m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目前,坝陵河大桥两岸主塔(东岸高185.788m,西岸高201.316m)、锚碇(东岸为重力式锚,西岸为隧道锚)已完工;主桥上部结构完成主、散索鞍安装,完成全桥432根主缆架设、紧缆和索夹安装,正准备进行上构钢桁加劲梁安装工作。
大桥于8月初进行两岸塔前首、次节段的整体吊装,9月中旬完成桥面吊机上桥并成功实施首、次节段桥面板吊装,标志着上部结构安装的关键工序——钢桁加劲梁架设的序幕已拉开。
工程特点:1、国内最大跨度钢桁加劲梁悬索桥2、大跨径悬索桥第一次使用桥面吊机施工3、规模世界第一隧道锚4、世界桥梁建设史上首次采用飞艇牵引先导索二○○八年十月七日。
坝陵河特大桥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坝陵河特大桥的施工方案。
坝陵河特大桥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是一座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主要用于连通两岸交通,缩短通行距离,提升交通效率。
本文将包括以下内容:•项目背景介绍•施工目标和要求•施工方案概述•施工流程和步骤•安全和质量控制•预期成果和效益2. 项目背景介绍坝陵河特大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目的是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保证安全和高效。
该桥将承担日常车流量大、交通流动性要求高等挑战,因此施工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3. 施工目标和要求3.1 施工目标•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建造一座符合交通标准的特大桥梁•保证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无事故发生•控制工期,确保工期按计划完成•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桥梁长期稳定使用3.2 施工要求•桥梁结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并具备相关工程经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施工进度必须按计划进行,并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4. 施工方案概述4.1 方案选择基于实际需求和可行性研究,确定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方案。
该方案具有结构稳定性好、自重轻和施工周期短的优势,适用于当前项目的施工要求。
4.2 施工方式考虑到特大桥梁的复杂性和项目工期的限制,采用了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
具体而言,将桥梁拆解成若干个组件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和拼接。
这种施工方式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5. 施工流程和步骤5.1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准备、设备调配、施工材料采购等。
5.2 基础施工阶段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基础的施工工作,包括桥墩基础的施工、桥台基础的施工等。
5.3 桥梁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桥梁主体结构的施工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拼接组装等。
贵州坝陵河大桥一 工程简介坝陵河大桥是交通部重点控制工程,是拟建的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它起于顺镇宁城北,止于滇黔省界的胜境关,是上海至瑞丽道主干线贵州境内的重要路段之一。
它距黄果树景区仅6公里,桥型结构为悬索桥,主跨1088米,全长1564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桁加劲悬索桥。
坝陵河大桥的建成将成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标志性建筑。
大桥横跨坝陵河大峡谷,桥面与谷底高差375米,峡谷两岸地势陡峭,地形变化急剧,起伏很大,峡谷宽约2000米,深切达600米,为亚洲同类型桥梁之最。
二 建设条件坝陵河大桥距离黄果树风景区约7km ,属黄果树风景区范围。
贵州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位于贵州高原西部斜坡地带,西高东低位溶蚀、剥蚀。
线位又处于北盘江流域中游,由于流水长期侵蚀,地面相当破碎,河谷附近起伏较大。
在桥位区域,由于受安庄断层和关岭县城以西的上木咱断裂的影响,使该区域形成高差悬殊的深切河谷地形,即以黄果树为代表的众多高差悬殊的瀑布。
坝陵河大桥地处黔西地区的高原重丘,该地区地形变化急剧,起伏很大,高速公路在关岭县东北跨越坝陵河峡谷,峡谷两岸地势陡峭,河谷深切达400-600m 。
三 桥型方案的选择主桥方案为:悬索桥跨越能力大,造型优美、规模宏伟,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型式之一。
两索塔设在两岸较高处,桥塔的施工难度大大降低,但由于坝陵河两岸地势陡峭,河窄水浅,没有实施安装主桥钢箱梁的吊装条件。
因此主桥的加劲梁采用钢桁架加劲梁,桥板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引桥方案为:40m 和50m 等跨等梁高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
四 主要工程特点1. 世界级隧道锚西岸锚碇采用隧道锚,锚洞轴线总长74.34m ,后锚室左、右隧洞最小净距7m ;锚洞断面尺寸:洞口m 8.1010⨯,洞底m m 2521⨯;锚洞轴线倾斜度45度,底面倾角达52度,锚塞体浇筑混凝土数量2.3万方。
坝陵河大桥简介坝陵河大桥位于贵州省黔西地区高原重丘区,是沪瑞国道主干线上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
该桥为主跨1088米的单跨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梁全长2237米,桥面至坝陵河水面370米,是目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是贵州有史以来修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
贵州坝陵河特大桥位于关岭县关索镇,镇胜高速公路上,主桥为1088米钢桁架悬索桥,桥梁全长2237米,桥面至坝陵河水面370米,全桥使用各类钢材约6.5万吨,用了80万个螺栓组,总投资14.8亿元,引桥采用5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东岸引桥长940.4米,西岸引桥长200米,,全桥浇筑混凝土约25万方,使用各类钢材约6.5万吨。
因大桥跨越关岭大峡谷,经国内外桥梁专家考察、论证,该桥最终确定为利用桥面吊机从索塔处向跨中逐段拼装钢桁梁就位的方案。
坝陵河大桥跨越坝陵河峡谷,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东塔高186米,西塔高201米,河谷两岸地势陡峭,地形起伏很大,河谷深达400至600米。
坝陵河大桥东接壮美的黄果树大瀑布、西临三国索马古道、南毗神秘的红岩天书、北靠滴水滩瀑布,建成后成为了黄果树风景区的又一道举世瞩目的风景。
该大桥为双向四车道,设计年限为一百年,桥梁抗风设计标准也按百年一遇的最大风速——每秒25.90米设计。
全桥投资14.8亿元人民币,为目前省内交通建设独立大桥投资之最。
大桥荣誉5个“第一”在高山峡谷区修建如此大跨度桥梁,世界建桥史尚属第一;西岸隧道式锚碇长74.34米,为世界第一大隧道锚;东岸重力式锚碇混凝土浇筑方量达81662立方米,位居国内第一;全桥长2257米,为山岭重丘国内第一长桥;全桥投资14.8亿元人民币,为目前省内交通建设独立大桥投资之最。
5个“首次”世界首次采用3节间架设桥梁;桥面吊机为国内首次采用技术;为提升桥梁颤振稳定性,该抗风措施系国内首次采用;机制山砂200米以上的高塔混凝土为国内首次;移动模架施工为贵州省桥梁建设首次采用。
贵州坝陵河大桥一 工程简介坝陵河大桥是交通部重点控制工程,是拟建的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它起于顺镇宁城北,止于滇黔省界的胜境关,是上海至瑞丽道主干线贵州境内的重要路段之一。
它距黄果树景区仅6公里,桥型结构为悬索桥,主跨1088米,全长1564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桁加劲悬索桥。
坝陵河大桥的建成将成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标志性建筑。
大桥横跨坝陵河大峡谷,桥面与谷底高差375米,峡谷两岸地势陡峭,地形变化急剧,起伏很大,峡谷宽约2000米,深切达600米,为亚洲同类型桥梁之最。
二 建设条件坝陵河大桥距离黄果树风景区约7km ,属黄果树风景区范围。
贵州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位于贵州高原西部斜坡地带,西高东低位溶蚀、剥蚀。
线位又处于北盘江流域中游,由于流水长期侵蚀,地面相当破碎,河谷附近起伏较大。
在桥位区域,由于受安庄断层和关岭县城以西的上木咱断裂的影响,使该区域形成高差悬殊的深切河谷地形,即以黄果树为代表的众多高差悬殊的瀑布。
坝陵河大桥地处黔西地区的高原重丘,该地区地形变化急剧,起伏很大,高速公路在关岭县东北跨越坝陵河峡谷,峡谷两岸地势陡峭,河谷深切达400-600m 。
三 桥型方案的选择主桥方案为:悬索桥跨越能力大,造型优美、规模宏伟,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型式之一。
两索塔设在两岸较高处,桥塔的施工难度大大降低,但由于坝陵河两岸地势陡峭,河窄水浅,没有实施安装主桥钢箱梁的吊装条件。
因此主桥的加劲梁采用钢桁架加劲梁,桥板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引桥方案为:40m 和50m 等跨等梁高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
四 主要工程特点1. 世界级隧道锚西岸锚碇采用隧道锚,锚洞轴线总长74.34m ,后锚室左、右隧洞最小净距7m ;锚洞断面尺寸:洞口m 8.1010⨯,洞底m m 2521⨯;锚洞轴线倾斜度45度,底面倾角达52度,锚塞体浇筑混凝土数量2.3万方。
坝陵河大桥设计关键技术介绍
坝陵河大桥是位于中国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和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之间的横跨长江支流坝陵河的公路桥梁。
该桥设计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桥梁类型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
1. 桥梁类型选择:坝陵河大桥采用了斜拉桥结构。
斜拉桥具有跨度大、刚度好、抗风抗震等优点,适合长跨度、深槽谷地形的建设。
2. 结构设计:斜拉桥的结构设计要考虑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坝陵河大桥的主跨长达1090米,设计采用了45米+96米+410米+96米+45米的跨径分布方案。
此外,斜拉桥的索、筋杆、桁架等构件的大小、位置、数量、连接等方面都需要精确计算,确保桥梁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3. 施工工艺:坝陵河大桥的施工要考虑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
在钢梁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对钢材的质量、尺寸、焊接缺陷等进行严格检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同时,在索、筋杆等构件的安装过程中,也需要确保各组件的精确定位和连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坝陵河大桥的设计关键技术涉及桥梁类型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结合,确保设计的可行性
和安全性。
坝陵河特大桥墩身液压自爬模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坝陵河特大桥是连接两座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墩身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的质量和工期。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本文提出了一种液压自爬模施工方案。
二、施工技术方案1.液压自爬模介绍液压自爬模是一种可以根据桥墩形状自动调整的施工模具。
其特点是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适用于各种复杂桥墩形状的施工。
2.施工步骤为了实现液压自爬模施工方案,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准备,确定施工方案和流程。
- 搭建模具: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液压自爬模具。
- 液压控制: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自动调整模具形状,保证施工的准确性。
- 浇筑混凝土:在模具调整到位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 拆除模具: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具,完成桥墩身的施工。
三、施工优势1.提高效率:液压自爬模施工方案可以自动调整模具形状,节省了调整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2.保证准确性:液压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模具的调整,保证了桥墩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适应性强:液压自爬模可以根据不同桥墩形状进行调整,适应性强,可以满足各种桥梁施工需求。
四、施工安全1.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液压自爬模的操作流程。
2.安全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置。
五、总结坝陵河特大桥墩身液压自爬模施工方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桥墩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在今后的桥梁施工中,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一、概况坝陵河大桥为主跨1088米双塔单跨双铰悬索桥,加劲梁为钢桁梁,悬索跨径组成为268m+1088m+228m。
全桥纵坡变坡点设置在主跨中央,为非对称双向纵坡,分别为2.2%及-1.0%,主桥桥面高程呈东低西高,主跨全垮设置曲线半径为34km 的竖曲线。
二、施工测量特点由于悬索桥的施工特点,在加劲梁架设各个阶段中消除误差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主缆一旦架设完成,不可能靠架设阶段的跟踪调整来实现设计的主缆线型。
作为悬索桥最主要的受力构件,主缆一旦架设完毕,就无法再调整其线型。
另外,本桥采用骑跨式吊索,与箱梁采用销铰连接,因此吊索长度也无法进行调整。
所以必须在架设前进行精确的预测计算和精确的测量控制,将主要的误差消除在构件架设之前,而在架设过程中则需要精确控制一期恒载及二期恒载重量,确保恒载重与理论预测值相差无几,方能达到成桥线型及内力与设计值在容许的范围内。
三、施工几何测量上部结构的施工是悬索桥施工的关键阶段,需进行大量的施工测量及监控测量。
为保证施工监控测量的精确及达到复核的目的,在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上部构造局部测量控制点。
由于悬索桥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线形测量均需与桥址处温度场同时进行。
施工阶段的几何测量包括塔顶偏位测量、基准索股安装线形测量、主缆安装线形测量、索夹安装位置放样及复核测量、梁段吊装过程主缆和加劲梁线形控制测量、二恒铺装完成后全桥线型测量、临时铰处钢桁梁张口角度测量等内容。
对于悬索桥架设施工阶段的测量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控单位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才能较好地完成。
由于线形测量对测量基准点、测量时机、测量温度的限制,三方不可能同时展开工作,因此几何测量工作以施工单位为主,监控共同参与指导,监理单位参与监督的方式进行,其中施工单位进行日常施工所需要的测量,监理及监控单位对关键施工阶段的测量进行抽测或随同监测。
此外监控还需要根据施工控制的需要对具体测量项目的测量时间、测量精度及测量方法提出具体的方案及要求,并对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阶段施工参数,形成施工线形测量监控报告。
坝陵河大桥简介1000字摘要:一、坝陵河大桥背景及地理位置1.坝陵河大桥建设的背景2.坝陵河大桥地理位置及重要性二、坝陵河大桥的设计与建设1.坝陵河大桥的设计理念2.坝陵河大桥的建设过程3.坝陵河大桥的主要技术特点三、坝陵河大桥的成就与影响1.坝陵河大桥的成就2.坝陵河大桥对当地经济及交通的影响四、坝陵河大桥的未来展望1.坝陵河大桥在未来的发展机遇2.坝陵河大桥在未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正文:坝陵河大桥位于我国某地,跨越坝陵河,是一座具有重大意义的交通枢纽。
本文将详细介绍坝陵河大桥的背景、设计与建设、成就及影响以及未来展望。
一、坝陵河大桥背景及地理位置坝陵河大桥建设的背景源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
坝陵河大桥位于我国某重要交通枢纽,对于地区间的联系和物资流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坝陵河大桥的设计与建设坝陵河大桥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力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创造独特的地标性建筑。
在建设过程中,坝陵河大桥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坝陵河大桥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创新性的拱形设计以及高效的施工技术等。
三、坝陵河大桥的成就与影响坝陵河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某地区的交通效率,为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坝陵河大桥还荣获了多项国内外建筑奖项,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实力和水平。
四、坝陵河大桥的未来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坝陵河大桥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然而,坝陵河大桥在未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压力增加、维护成本上升等。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不断优化管理策略,确保坝陵河大桥的安全运行,并发挥其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作用。
总之,坝陵河大桥作为我国某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展示了现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还对地区经济及交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坝陵河大桥简介
坝陵河大桥(Balinghe Bridge),是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连接东西两岸的高速通道,位于坝陵河水道之上,是上海—昆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0)重要组成部分。
坝陵河大桥于2005年4月18日动工兴建;于2009年5月18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09年12月23日通车运营。
坝陵河大桥西起关岭立交,上跨坝陵河水道,东至320国道;线路全长2237米,主桥长1088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2005年4月18日,坝陵河大桥动工兴建。
2006年4月18日,坝陵河大桥完成西索塔承台浇筑工程。
2007年8月30日,坝陵河大桥进行先导索装设工作。
2009年3月29日,坝陵河大桥进行钢桁梁的架设工作;5月18日,坝陵河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12月23日,坝陵河大桥通车运营。
坝陵河大桥的建成使两岸通行车程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4分钟,不仅极大方便两岸群众,更实现了贵州与云南两省高速公路快速连接;该桥的建成,使贵阳至昆明的行车里程缩短一个小时,仅需5小时到达。
坝陵河大桥设计及施工概况
镇胜公路坝陵河北盘江大桥建设指挥部
周 平
坝陵河大桥位于贵州省关岭县与黄果树风景区交界处,地处黔西地区高原重丘区,是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宁至胜景关高速公路(简称“镇胜高速”)上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一座特大型桥梁,是目前国内首座跨千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跨度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
大桥西岸地势陡峭,东岸地势较缓,河谷深切达400~600m,桥面至常水位高约370m。
坝陵河大桥跨越坝陵河大峡谷,山高谷深,跨度大,采用何种桥型,成了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
设计期间,设计单位不仅对桥位进行了方案比选,还作了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三种桥型的设计,并对同桥型不同跨径的桥梁进行了综合分析。
设计了主跨220m及268m的多跨连续刚构方案以及主跨400m三塔斜拉桥和主跨450m两塔斜拉桥方案。
由于连续刚构桥方案有数个桥墩高达300m,斜拉桥塔高达430m,高墩、高塔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较大,下部结构施工工期相对较长;上部结构因采用整体式箱梁,节段重,施工难度大。
经过对多个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综合比选,最终决定采用主跨为1088m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目前,坝陵河大桥两岸主塔(东岸高185.788m,西岸高201.316m)、锚碇(东岸为重力式锚,西岸为隧道锚)已完工;主桥上部结构完成主、散索鞍安装,完成全桥432根主缆架设、紧缆和索夹安装,正准备进行上构钢桁加劲梁安装工作。
大桥于8月初进行两岸塔前首、次节段的整体吊装,9月中旬完成桥面吊机上桥并成功实施首、次节段桥面板吊装,标志着上部结构安装的关键工序——钢桁加劲梁架设的序幕已拉开。
工程特点:
1、国内最大跨度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2、大跨径悬索桥第一次使用桥面吊机施工
3、规模世界第一隧道锚
4、世界桥梁建设史上首次采用飞艇牵引先导索
二○○八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