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与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这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今天想收集这位女作家的生平故事——《简.爱》的写作者,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从小爱读文学经典的我,不记得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曾读过了《简.爱》,但是,过了几十年后的今天,除了模糊地记得书中讲的是一位男女相爱的故事,却再也想不起整本书的详细章节和内容。
所幸,最近有闲暇再读经典。
一口气读完正本故事的畅快感贯穿于全身,读后,我总觉得要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自己一样。
写写读书笔记、后感?这当然是好主意,但,这个不着急,待我再读第二遍的时候,或是静下心来想想的时候。
此时,相比对书本中讲到的女主角的命运和故事,我更大的兴趣是写这本书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个人故事和她能写出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在《简.爱》这本书中,夏洛蒂描述的是一个名叫简.爱的孤女。
她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刚出生不久,父母便相继身亡,被寄养在盖茨海德的舅舅家里——里德先生。
舅舅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里德太太一家,甚至连仆人对待简爱的态度都很恶劣。
在那里,她的表兄及表姐妹会肆意欺辱、殴打、责骂她,连仆人都敢随意训斥简爱,却没有人帮她出头。
即使什么也没有做错,都被当成是“坏孩子”。
十岁后,简爱被送到了生存环境恶劣的寄宿学校,差点病死在那里。
她在学校呆了八年,任教两年。
终于在十八岁那年通过登报当上了家庭教师,遇到了后来的爱她的丈夫。
虽然爱情之路也满是曲折,但是终于能如愿以偿跟心爱的人在一起了。
简爱的人生终于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甚是美好!读者读完后,也长吁一口气。
纠结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可是,当我读到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故事后,却久久难以释怀。
我为她的作品折服而为她的悲苦人生唏嘘喟叹。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的索尔福德。
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是一位穷牧师,而母亲玛丽.勃朗特在她年幼的时候,便生病去世了,留下她们姐姐四个和一个弟弟。
母亲的离去,让她们的生活陷入极度艰难中。
简爱写作背景介绍《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匿名出版的一部小说。
勃朗特以筆名"康狄·贝尔" (Currer Bell)出版此书,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和她与罗切斯特爵士之间的爱情故事。
《简爱》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简爱》的写作背景与勃朗特姐妹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
勃朗特姐妹是19世纪初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们以激进、充满激情的作品而闻名。
夏洛蒂·勃朗特自幼生活在一个创作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她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位牧师,这些经历对她的写作影响深远。
勃朗特姐妹出生并生活在英格兰约克郡的哈瓦斯(Haworth)小镇。
这个小镇坐落在英国北方山区,自然环境优美而粗犷,居民以勤劳和坚韧闻名。
由于缺乏耕地和从事农业的机会,哈瓦斯的居民多数经营毗邻的森林农场以及纺织业。
这个相对封闭的小镇对于勃朗特姐妹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英国。
主人公简·爱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孤立无援,离世的父母和堂亲们对她的待遇都不友好。
简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痛苦和折磨,但她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追求知识和独立。
她决定去勃朗特擢入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为了自己的未来付出巨大努力。
在学校里,简成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女校长和家庭教师。
她过着简朴的生活,并坚持自己的信念。
她的生活彻底改变的时候,是她遇到了罗切斯特爵士。
罗切斯特是一个阴郁而复杂的人物,他雇佣简为他宠爱的女儿的家庭教师。
简和罗切斯特之间的感情在虽然面临着无数困难和考验,但最终克服了它们,两人结为夫妻。
《简爱》是一部充满了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说。
勃朗特通过主人公的坚持和追求展现了女性意志坚定,寻求平等和自由的愿望。
小说中的爱情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展现了勇敢追求爱情并战胜困难的主题。
夏洛蒂·勃朗特自身的经历以及生活在哈瓦斯小镇的环境对《简爱》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小说)《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1、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年),英国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
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
她另有作品《维莱特》(1853年)和《教师》(1857年),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生活经历写成。
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内容梗概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不久父母相继去世。
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
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
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
简·爱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
夏洛蒂勃朗特的名人励志故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那么关于作者本人大家了解多少呢?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名人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历与背景故事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夏洛蒂家境贫困,5岁时,母亲患癌症去世。
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寄宿学校。
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病死了。
这之后,夏洛蒂被父亲接回家。
15岁时她进学校读书,几年后为了维持生计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做过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而放弃了这项职业。
之后她还曾经想自己办学,但因为招不到学生只能放弃。
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1845年夏洛蒂建议和她的两个妹妹合写一本诗集,虽然出版后销量不好,但坚定了她们写作的热情。
之后她的两个妹妹分别写出了《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
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师》却没有被出版商看中(这部小说一直到她去世之后才出版)。
但之后她又写出了《简爱》,一举成名。
和她的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安恩·勃朗特因而在英国文学史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的婚15岁时,夏洛蒂进伍勒小姐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
几后,她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又在这所学校里 1电影方面(2张)了教师。
她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写作,但至此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
1836年,也就是在她20岁时,她大着胆子把自己的几首短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
然而,得到的却是这位大诗人的一顿训斥。
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伤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坚持写作。
1838年,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的学校。
第二年,她到有钱人家里担任家庭教师。
英国文学: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一、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作家,是“勃朗特三姐妹”中(艾米莉、安妮)最年长、寿命最长的一位,代表作《简爱》。
夏洛蒂成长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牧师家庭,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她们的母亲早逝,两位长姐也相继夭折,剩下的孩子们相互依靠着长大。
她们的儿童游戏是在育儿室里自编自导自演戏剧,紧挨牧师住宅的荒原是她们的精神家园。
姐妹仨相继进过寄宿学校,相对来说,夏洛蒂是最容易适应外部环境的那个。
长大后,她们都做过家庭教师,但不能忍受那种生活。
她们打算自己办一所家庭学校。
为此,夏洛蒂和艾米莉去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在那里学习法语和其它课程。
回来后,因为学校招不到学生,只好放弃这个计划。
后来,姐妹仨共同出版了一部诗集。
虽然诗集的出版没能成功,但姐妹仨都把文学创作定为未来的生活道路。
先是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妮丝·格雷》被创作出来,并被出版商接受。
1847年,《简爱》出版,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只有夏洛蒂真正享受了成名的快乐。
在夏洛蒂的弟弟去世不久,艾米莉(1848)和安妮(1849)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去世。
1854年,夏洛蒂和一位助理牧师结了婚。
但这段幸福的婚姻只维持了九个月,1855年,夏洛蒂也离开了人世。
二、《简爱》故事梗概简爱是个孤儿,从小被寄养在舅父家。
舅父死的很早,舅母和表哥对她大肆虐待。
在一次反抗后,简爱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
她在那里一呆就是八年,六年做学生,两年做老师。
简爱对单调的学校生活感到乏味,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应聘为一名家庭教师。
她工作的地点是桑菲尔德庄园,学生是一名十岁的法国女孩儿。
简爱在桑菲尔德的头三个月过得非常宁静。
后来,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回来了,这是一个很专横暴躁的人。
但几次谈话下来,简爱觉得自己和罗切斯特的精神高度契合,于是渐渐爱上了他。
简爱为舅母奔丧回来后,和罗切斯特相互吐露了真情,两人决定不顾阶级差别而结婚。
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与创作
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与创作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
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
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
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
豪渥斯是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们只能在沼泽地里游玩。
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
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4年,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里。
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
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
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
这之后,父亲不再让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学校,但那里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
她永远忘不了这段生活,后来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她又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
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与创作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
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
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
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
豪渥斯是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们只能在沼泽地里游玩。
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
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4年,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里。
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
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
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
这之后,父亲不再让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学校,但那里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
她永远忘不了这段生活,后来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她又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