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
华科计算机硕士课程设置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硕士课程设置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科)计算机硕士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需求。
下面将介绍华科计算机硕士课程的设置及其特点。
一、核心课程华科计算机硕士课程设置了一系列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1. 计算机系统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2. 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和分析能力,涵盖了常见的算法设计方法和技巧,如贪心算法、动态规划、图算法等,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高级数据库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关系数据库模型、SQL语言、索引与查询优化等内容,培养学生在数据库领域的专业技能。
4. 人工智能: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选修课除了核心课程,华科计算机硕士课程还设置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
这些选修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如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等,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
1. 计算机网络: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协议,包括网络拓扑、传输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管理技能。
2. 分布式系统: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分布式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分布式系统领域的专业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课表(更新)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1)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0—1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2)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注:一、①C12表示西十二楼。
②C5表示西五楼。
③D9表示东九楼。
④D5表示东五楼。
二、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课都安排在本学期。
具体安排见《研究生公共课安排说明》
0—2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博士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注:一、①C12表示西十二楼。
②C5表示西五楼。
③D9表示东九楼。
④D5表示东五楼。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系全体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程。
0—3
研究生公共课安排说明(1)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0—4
研究生公共课安排说明(2)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0—5
研究生公共课安排说明(3)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0—6
研究生公共课安排说明(4)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0—7
排课说明: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外国语(英语)》以及《应用高等工程数学》等三门课程中“预计学生分布的情况”如果标明“(全部)”的表示是该院(系)包括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所有研究生,如果未标明“(全部)”的表示只有该院(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17-1
计算机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表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表(1)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0—1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表(2)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注:一、①13周为考试周、停课一周。
②C12表示西十二楼。
③C5表示西五楼。
④D9表示东九楼。
⑤D5表示东五楼。
二、所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外国语(英语)在2011—2012学年第2学期上课。
0—2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博士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注:一、①13周为考试周、停课一周。
②C12表示西十二楼。
③C5表示西五楼。
④D9表示东九楼。
⑤D5表示东五楼。
二、博士研究生1-4周为英语强化训练时间,不排课。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系全体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程。
0—3
研究生院公共课安排说明(1)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0—4
研究生院公共课安排说明(2)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0—5
研究生院公共课安排说明(3)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研究生院公共课安排说明(4)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0—6。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工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019─2020学年第1学期专业: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注:1. ①第18、19周为考试周,全校不排课。
②C12表示西十二楼。
③D12表示东十二楼。
④D9表示东九楼。
⑤研究生校级公共选修课不出现在院系课表中,请同学们在公共课表中查询。
2. 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与前沿实验: 理论4学时(王可嘉),实验12学时(王可嘉,刘夏铭)3. 微电子机械系统导论、先进光纤传感技术、半导体光电化学的2学时现场教学时间另行安排;激光光学2学时、 宽带光接入网4学时的习题课时间另行安排;纳米压印光电子学8-9周实验课时间和地点另行安排。
12-1课程 学分/学时先进光纤传感技术 30+2/2 鲁平,孙琪真,闫志君 光子学与光电子学 48/3彭家晖,Eknoyan, Ohannes 光通讯和光交换技术32/2 罗风光 微电子机械系统导论 30+2/2 余洪斌 量子电子学48/3 王新兵,左都罗 信息光电子技术48/3 孙军强,洪伟 光波导技术48/3 刘德明,司马朝坦 激光光学 46+2/3 陈培锋 微纳光子器件数值仿真 32/2 杨振宇,陈云天 半导体光电化学 30+2/2 陈炜,王鸣魁,申燕 飞秒激光 32/2 王可嘉,杨振刚,夏珉,熊伟,邓磊敏 机器视觉技术 32/2 曹丹华,吴裕斌宽带光接入网30+4/2 付松年,张敏明 硅基光子学 32/2 黄庆忠,郜定山 晶体材料物理32/2 徐业彬 纳米压印光电子学 24+8/2 徐智谋,王双保 光电信号处理48/3 王双保,曾延安 平面光学导论 32/2 易飞 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与前沿实验 16/1 王可嘉,刘夏铭(实验在理论课结束后与老师预约学期内任意时间) 光纤传感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 32/2 孙琪真,闫志君,徐志林矩阵论 48/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1 第一外国语(英语一) 32/2星期时间 课程名称、教室安排一上午1-2 矩阵论 4-5班 2-13周 C12- S204、N3023-4下午5-6 信息光电子技术 2-9周 D9-D309 平面光学导论 10-17周 D9-D309 7-8硅基光子学2-9周 D9-D309 量子电子学 2-9周 D9-D311 激光光学 2-8周 D9-D305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 5班 13-17周 C12- N301晚上 9-10 纳米压印光电子学 2-7周 D9-D315 光子学与光电子学 3-6周 D9-D309 二上午 1-2 光子学与光电子学 2-11周 D9-D3093-4 宽带光接入网 2-8周 D12-F301 飞秒激光 10-17周 D9-D309光纤传感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 10-17周 D9-D312 下午5-6 光电信号处理 2-9周 D9-D309 平面光学导论 10-17周 D9-D309 7-8光波导技术 2-9周 D9-C502 机器视觉技术10-17周 D9-D309晚上 9-10 信息光电子技术 2-9周 D9-D309 晶体材料物理 10-16周 D9-D309 11-12 晶体材料物理 10 D9-D309 三上午 1-2 矩阵论 4-5班 2-13周 C12- S204、N302 3-4下午5-6 信息光电子技术 2-9周 D9-D309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 5班 13-16周 C12- N301 7-8硅基光子学 2-9周 D9-D309 量子电子学 2-9周 D9-D311 晶体材料物理 10-17周 D9-D309 晚上 9-10 光电信号处理 2-9周 D9-D309 四上午 1-2 量子电子学 2-9周 D9-D311 微纳光子器件数值仿真 10-17周 D9-D3093-4 第一外国语(英语一)30-35班 2-3周,逸夫科技楼北楼- 606, 607, 609, 610, 612, 6134-17周 D9- A408、A409、A410、A411、A412、A413 光子学与光电子学 2-11周 D9-D309 下午5-6 微电子机械系统导论 2-9周 D9-D309 半导体光电化学 10-17周 D9-D309 先进光纤传感技术10-17 D9-D3107-8光波导技术 2-9周 D9-C502 飞秒激光10-17周 D9-D309晚上9-10 纳米压印光电子学 2-7周 D9-D315 光通信与光交换技术10-17周 D9-D309 激光光学 2-9周 D9-D30511-12 激光光学 2-9周 D9-D305 五上午 1-2 微电子机械系统导论 2-8周 D9-D309 微纳光子器件数值仿真 10-17周 D9-D309 3-4 光波导技术 2-9周 D12-F101 机器视觉技术10-17周 D9-D309下午 5-6 光电信号处理 2-9周 D9-D309 半导体光电化学 10-16周 D9-D309先进光纤传感技术10-16 D9-D3107-8 宽带光接入网 2-8周 D12-F301 光通信与光交换技术10-17周 D9-D309 光纤传感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 10-17周 D9-D312 六上午1-4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与前沿实验 3周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H301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工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019─2020学年第1学期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半导体芯片设计、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教学学时矩阵论48/3,自然辩证法18/1第一外国语32/2.半导体物理专题40/2.5(邹雪城、游龙),固体理论40/2.5(王耘波),信息材料与器件40/2.5(吕文中、梁飞),集成微电子器件40/2.5(徐静平,刘璐),陶瓷电子学(28+2+2)/2(傅邱云、郑志平), 纳电子物理与器件40/2.5(张道礼、张建兵),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江建军、别少伟)32/2, 信息薄膜理论与技术(28+4)/2(杨晓非,李震),CMOS混合信号电路设计(24+8)/2(余国义), IC项目管理(24+8)/2(邹志革), VLSI测试理论技术(28+4)/2(雷鑑铭),智能材料与器件(28+4)/2(朱本鹏)微制造物理与技术(32)/2(曾祥斌)集成传感器32/2张光祖、姜胜林二维原子晶体及应用(32)/2(喻研、叶镭)纳米材料与器件(28+4)/2汪小红数字系统设计(32+8)/2.5雷鑑铭功率电路拓扑与建模(24+8)/2陈晓飞现代数字电源技术(30+2)/2闵闰天线原理与设计(28+4)/2王晓川分子电子学32/2金明洪一1-2 矩阵论2-13周西十二S204、N3023-4 信息材料与器件2-9周西十二楼N408、10-11西十二S508 纳电子物理与器件12-17周西十二N407 5-6 CMOS混合信号电路设计 2-5周西十二N303 陶瓷电子学10-17周西十二N303 7-8 固体理论2-11周西十二 S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13-17周C12- N301、9-10 现代数字电源技术2-9周西十二 N408 微制造物理与技术10-17周西十二N40811-12 现代数字电源技术2-8周西十二N408 二维原子晶体及应用10-17周西十二N408二1-2 数字系统设计2-11周西十二 N407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12-15周西十二N210 3-4 信息薄膜理论与技术2-8西十二 N409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12-15周西十二 N210 VLSI测试理论技术2-9周西十二 S5075-6 集成微电子器件2-11周西十二 N4017-8 功率电路拓扑与建模1-6周西十二 N408 纳米材料与器件10-14、16-17周西十二N4059-10 集成传感器2-9周西十二N408 陶瓷电子学10-12、14-16周西十二N30311-12 天线原理与设计2-7、9周西十二N408 二维原子晶体及应用10-17周西十二N408三1-2 矩阵论2-13周西十二S204、N302、3-4 固体理论2-11周西十二 N4075-6 CMOS混合信号电路设计 2-5周西十二N303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13-16周C12- N3017-8 分子电子学2-9周西十二N406 纳电子物理与器件11-17周西十二N4079-10 半导体物理专题 2-11周西十二S301 IC项目管理 12-17周西十二 N408 11-12 半导体物理专题 2-11周西十二 S301 IC项目管理 12-17周西十二 N408四1-2 集成传感器2-9周西十二N408 微制造物理与技术10-17周西十二N408 3-4 第一外国语2-3周逸夫科技楼北楼606、607、609、610、612、613:;4-17周D9-A408、409、A410、A411、A412、A413、5-6 信息薄膜理论与技术2-8西十二N409 纳米材料与器件10-14、16-17周西十二N405 7-8 集成微电子器件2-11周西十二 N401 功率电路拓扑与建模1-6周西十二N4089-10 智能材料与器件10-16周西十二N40811-12 天线原理与设计2-7、9周西十二N408 智能材料与器件10-16周西十二N408五1-2 数字系统设计2-7周西十二N407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12-15周西十二N2103-4 信息材料与器件2-11西十二 N311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12-15周西十二 N210 VLSI测试理论技术2-7周西十二S3045-6 CMOS混合信号电路设计 2-5周西十二N303 纳电子物理与器件11-17周西十二N4077-8 分子电子学2-9周西十二N4069-1011-12注1.①研究生的公共课以研究生院公共课表为准;②博士的其他课以研究生院课表为准;③第18、19周为考试周,全校不排课。
法学理论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1 授法学学位)一、培养目标:法学硕士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根据这一总的目标,本专业培养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明素质和知识技能素质的法律教学研究人才和法律实务人才,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求真创新,有团结合作精神、坚持真理的品质和勤奋踏实的作风;具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法学理论专业知识,了解法学理论前沿以及我国法治实践的重大课题,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能胜任实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1. 法理学2. 比较法学3. 法律政治学4. 法律社会学5. 法律传媒学三、学习年限:1. 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
2. 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以提前离校,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可延长至三年半。
3. 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选定论文题目,论文开题报告应当经指导老师与导师组审阅定,论文选题应是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有理论意义或者实践意义,并且是一个真的命题而非虚假命题。
在选题、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提纲、拟定初稿和修改论文各个环节中,由指导老师给予具体指导,论文要求达到硕士学位论文应有的学术论文水平。
任何论文应当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论文的写作规范要符合国家与学校的要求。
执行学校、学院有关规定。
七、教学方法1.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个别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导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关心研究生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