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82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学校阆中市木兰镇中心学校主讲人周静班级课题公民基本义务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依法治国理念,弘扬十九大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能力目标:学习、了解十九大精神,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
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践行依法治国理念,弘扬十九大精神,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基本义务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 2 页第 3 页导入新课①思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习宪法宣誓思考思考,交流讨论思考并回让学生了解宪法精神,让学生知道遵守宪法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通过图片、提问和讲解,让学生掌握遵守宪法法律的必要性和具体表现,并学会在日常生第 4 页答问题。
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活中践行依法治国理念。
通过观看视频,然后提问遵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么做?。
通过观看图片,然后提问进行讨论,让学生知道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在生活第 5 页辨析,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中要学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弘扬十九大精神。
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活学活用。
第 6 页板书第 7 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公民基本义务》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难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讨论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每组提出几点建议,分享给全班同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义务的概念和意义认识不够清晰,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价值。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引导学生关注公民基本义务这一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履行了公民基本义务,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知道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增强宪法意识和义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履行义务的好习惯,提高积极自觉依法履行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基本义务是必须要履行的,理解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与他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法律。
【教学环节】一、漫画导入【多媒体呈现】教师点拨: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是公民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这四幅漫画分别体现和反映了公民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小公民,要从小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好习惯。
那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呢?二、探究新知(一)遵守宪法和法律活动一: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材料二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
由于能力平平、工作态度不端正、业绩始终靠后,他将被解聘。
为泄愤,黄某将自己工作中复制下来的涉密内容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
在“存货”快用光后,他又设法去策反老同事、伺机从同在涉密单位工作的妻子和姐夫处获取机密。
此案告破后,黄某原来就职的单位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
在黄某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的15万余份资料中,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
最终,黄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其妻子及姐夫因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分别判处5年、3年有期徒刑。
问题:(1)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公民的哪一基本义务?(2)材料二中黄某因间谍罪被判刑的原因是什么?(3)这两则材料共同启示我们应如何履行这一义务?要求:师生一起朗读材料一,邀请一位学生朗读材料二,略作停顿引发全班思考,在小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教师请个别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
八下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课题 4.1公民基本义务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认同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道德修养: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法治观念:要增强法治观念和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
健全人格: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重点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宪法连线这说明了什么?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导入新课,能起到前后过度的极佳效果。
讲授新课什么是公民和公民基本义务义务的区分观看视频: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腐败分子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义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哪些危害?2.为什么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呢?观看图片,猜测公民的几项义务思考每个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
先从总体上让学生试着猜想,从而引导学生往下的具体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的表现。
3、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教师总结:4.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1)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两个方面?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公民又应该怎样做?5.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和要求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表现:热闻点评:决不允许你分裂我的国家观看材料并思考:是什么促使王小姐单枪匹马硬钢“港独”分子?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在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在行动案例 一览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当兵不是儿戏,拒服兵役后果严重。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1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一节《公民基本义务》是本套教材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介绍。
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培养学生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3.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公民履行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3.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深化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宪法讲解法:讲解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宪法的相关资料,用于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分析,深化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讲解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对于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履行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公民基本义务法治教学设计军费总额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依旧稳坐世界第二位。
请问同学们,这一万多亿军费是从哪里来的?活动五:依法纳税关键词:税财政收入:税利债费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财政部于2018年1月25日举行发布会,发布了2017年财政收支情况。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330亿元。
从主要支出科目情况看:教育支出3025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7286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6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600亿元;节能环保支出5672亿元。
这些财政支出和你有关系吗?我们应该怎样履行纳税义务?违法行为: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后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探究与分享李某开了一家餐馆,当年县地税局几次通知其申报纳税,但李某拒不申报。
年底,县地税局稽查核定该餐馆欠缴税款5万元,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的决定。
李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其它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公民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同事,树立起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公民义务的履行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
板书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1教学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能力目标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法律。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视剧《守卫者·浮出水面》是一部都市谍战剧,该剧讲述了三岛市潜艇基地正在总装一艘新型号潜艇,这个消息让D国情报机构打探到了。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认识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明白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尚显模糊,法治意识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增强法治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认识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明白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认识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义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的基本义务条款,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随后,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尚不全面。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些公民义务的实践,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因此,本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认识公民基本义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
2.公民如何履行基本义务。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参与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然后提出问题:“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义务的。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本课与第三课公民权利呼应,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既要维护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另一方面,就本节课而言,第一框内容是开启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的必要条件。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帮助学生形成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之后,对于宪法已经有所了解,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理解了公民权利要依法行使等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及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公民的义务仍不甚了解。
本节课在讲解基本义务时,将主要帮助学生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条例,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的内容及涵义。
2、结合具体案例和自身实际,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3、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宪法法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内容及涵义。
难点: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任务一、通过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条例,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的内容及涵义。
课堂导入漫画“厚此薄彼”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社会现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公民基本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不深,对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升公民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帮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4.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公民基本义务的实际意义。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选取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典型案例。
3.教学多媒体: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4.课堂练习题:设计有关公民基本义务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的基本义务条款,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1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及其范围。
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掌握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法律依据和具体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义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激发他们自觉履行义务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成为自觉履行国家法律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及其范围。
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及其履行方式。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重要性和履行方式,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某公民因违法犯罪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这位公民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公民基本义务。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范围(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即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权力和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包括政治义务、经济义务、文化义务和社会义务等方面,涵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范围?”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模拟体现公民基本义务的场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范围,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下《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重在帮助学生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
本节课“公民基本义务”,通过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的法定义务,了解履行这些义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知道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增强义务意识。
2.【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八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受到这样成长环境影响,学生的权利意识很强,但是对自己所应履行的义务却缺乏相应的认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
尤其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更是知之甚少,或是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学目标】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梵净山游客刻字行为”,了解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生活中自觉做到遵守宪法和法律;通过观看奢香夫人的事迹和公民义务测试,知道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生活中自觉做到维护国家利益;通过小帅与军人的聊天,知道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通过分析“吃贵州烙锅是否要开发票”,明确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知道违反该义务的后果,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履行义务的意义。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通过“2023年贵州文旅全年总收入全国第一”引入去贵州研学旅行这一话题,依托研学旅行这一载体,设置四站:1.登梵净山,观游客万象——2.听奢香夫人,看巾帼英雄——3.路遇青年,展军人英姿——4.吃贵州烙锅,探依法纳税,分别对应本课阐述的四方面公民基本义务。
由于本课知识比较琐碎,所以设置了一个研学旅行的四站,使之更有逻辑性,通过“身边小事”来使学生明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离我们并不遥远,帮助学生增强义务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这一章节位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履行这些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公民义务的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履行这些义务。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提高他们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公民基本义务的问题,并激发他们主动履行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公民义务的思考。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讨论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公民基本义务的履行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过程。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并在下一节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