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控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79.52 KB
- 文档页数:19
狂犬病宣传栏知识内容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类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
以下是关于狂犬病的一些知识内容:
1.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属于病毒科的病毒。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狗、狐狸、野兽等哺乳动物的唾液传播。
2. 潜伏期: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需要潜伏期,这个时间可以从几天到数年不等,最长可达10年。
3. 症状:狂犬病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无脑型和有脑型。
无脑型狂犬病的症状包括焦虑、失眠、发热等,而有脑型狂犬病的症状则包括行为异常、痉挛、狂躁等。
4. 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狂犬病疫苗分为人用疫苗和动物用疫苗,及时接种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健康。
5. 急救:如果被动物咬伤,特别是被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尽快就医,接受抗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6. 犬只管理:非常重要的是对犬只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养犬证登记、定期体检等,以防止狂犬病的传播。
7. 通报:如果发现疑似狂犬病的动物或患者,应立即通报相关部门,以便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和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大家可以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与了解,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狂犬病预防知识1、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
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
患了狂犬病的动物俗称疯动物,如:疯狗、疯猫、疯狼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
人患了狂犬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为百分之百(100%)。
2、狂犬病是如何患上的?狂犬病是由于人被患狂犬病的狗、猫等动物或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狂犬病毒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致病。
3、如何预防狂犬病?犬伤人后,养犬者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①最好不养犬、猫等动物;②养犬、猫等动物,应到畜牧部门给动物注射犬用狂犬疫苗进行免疫;③避免被动物咬、抓伤或舔及破损的皮肤或粘膜;④一旦被犬、猫等动物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的污血,并就地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尽快到疾控中心(原卫生防疫站)进行医疗救治。
⑤犬伤人后,养犬者应按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狂犬病目前虽无法治愈的,但完全可以预防的。
因此,被狗或猫等动物咬伤后无论重度咬伤或轻伤均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的污血(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的污血),并就地及时(几分钟内)用清水,最好是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就近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防保所或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伤口处理、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或狂犬病毒血清。
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因事而耽搁,也不应放弃。
只要没有发病,接种疫苗仍然有效。
5、注射狂犬病疫苗有无禁忌症?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有哪些优惠政策?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疫苗注射无禁忌症。
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费用,可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6、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血清后,工作、生活和饮食要注意那些问题?切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7、怎样识别疯动物?疯动物发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性情的明显改变,如忧虑或害怕,并有神经过敏。
狂犬病防治知识点总结
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传播。
该病毒会攻击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死亡。
因此,狂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以下是狂犬病防治的知识点总结。
1. 接种疫苗
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人们应该在可能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情况下接种疫苗。
例如,如果你是动物爱好者,或者你经常旅行到狂犬病流行地区,你应该接种疫苗。
此外,如果你被狗咬伤或其他动物咬伤,你也应该接种疫苗。
2.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源。
因此,人们应该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狐狸、狗、猫和蝙蝠等动物。
如果你看到这些动物,应该保持距离,并避免接触它们的唾液、血液或尿液等体液。
3. 狗的管理
狗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
因此,人们应该采取措施管理狗,包括定期接种疫苗、避免让狗接触野生动物、避免让狗漫游、避免让狗接触其他狗的唾液等。
4. 处理动物咬伤
如果你被动物咬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医生会评估你的伤口,并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如果动物已经被捕获,应该将它送往当地的动物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5.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狂犬病的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率。
政府和社区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狂犬病意识。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管理狗、处理动物咬伤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传播。
第一部分什么是狂犬病1.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俗称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和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
该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人或动物时,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伤口侵入机体而引发感染。
2.狂犬病有哪些危害?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很快,多数在3~5天即发生死亡,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可达100%,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
近几年来,全世界每年约有1 200万~1 700万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并接受医疗,约有50 000余人死于狂犬病。
我国人狂犬病的死亡数居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世界防制狂犬病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狂犬病的高度重视和警惕,促使各国相关机构深入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狂犬病的危害,以尽量减少人畜的死亡。
3.狂犬病有潜伏期吗?狂犬病有潜伏期,且潜伏期的波动很大,可从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
最短的6天最长的可达10年,甚至还有极特殊的长达30~40年。
据统计,大约有84%的潜伏期为12~99天。
4.狂犬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狂犬病流行先出现于野生动物(蝙蝠、老鼠、兔、浣熊、臭鼬、狼、狐狸等),然后波及家养动物犬、猫等动物、家畜(猪、牛和马等),最后转传给人。
人对狂犬病病毒高度敏感,人狂犬病80%—90%是由犬传播的,其次是猫和狼,也有猪和老鼠引起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另外,还需要提高对外观健康家犬的警惕性,目前这类犬中存在唾液带毒并传播狂犬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受伤的黏膜和皮肤而入侵到体内。
还有因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以及在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过程中,身体破损处接触到带有狂犬病病毒的脏器而被感染的病例。
也有吸入蝙蝠群居洞穴中含病毒的气溶胶而发生感染的报道。
5.影响狂犬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狂犬病的流行主要和下述三种因素有关。
狂犬病防控知识与普及策略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主要通过犬、猫、狐狸等哺乳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控知识,并采取有效的普及策略。
一、防控知识1. 接种疫苗: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式。
公共卫生部门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在高危地区或者执行相关工作的人群。
2. 避免与狗接触:尽量避免与不熟悉的狗接触。
如果不得不接触,慢慢地让它适应你的存在。
不要在独自和陌生的狗一起玩耍,更不要惹毛它们。
3. 杜绝流浪犬:在一些地区,很多流浪狗没有接种过疫苗,容易携带狂犬病。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流浪狗进行管理,限期内对其实施安乐死或者让它们接受必要的医学检查和疫苗接种。
4. 处理犬咬伤:如果被犬咬伤,应该立即清洁伤口,并及时去医院接受处理。
医生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二、普及策略1. 社区宣传:政府可以通过社区广播、电视和报纸等途径,在社区范围内宣传狂犬病的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
对独居老人和儿童要进行重点宣传和关爱。
2. 学校宣传:将狂犬病的防控知识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宣传和教育。
同时可以组织专家或者志愿者到校园内进行科普活动和现场讲解,以及开展防治宣传互动游戏等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防治意识。
3. 公共场所宣传:政府可以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动物园等处设立宣传板,向民众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并分享一些案例,提醒人们要警惕狗的咬伤和抓伤等危险。
4. 建立狗狗档案:政府可以建立一个狗狗档案,通过电子 ID 等技术,对养狗户进行认证和登记,建立狗狗健康档案。
并对狗狗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等必要的医疗管理,以确保人类和狗狗都能够健康、和谐的生存。
狂犬病防治知识点总结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犬、猫等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的咬伤、抓伤等伤口直接接触而感染。
为了
预防和治疗狂犬病,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狂犬病的预防。
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在受到(或可能受到)感染动物的接触和伤害后。
此外,避免接触不明野生动物和流浪
动物,不接触病死动物和污水等污染物也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传播。
2.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乏力等,这些症状通常会
持续2~4天。
之后,患者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兴奋、恐惧、烦躁、呼吸急促等,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直至死亡。
3.狂犬病的治疗。
目前还没有治愈狂犬病的药物和疗法,因此预防狂犬病的接种是最重
要的一步。
如果已经感染了狂犬病,应迅速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病免疫
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来阻止病毒的扩散。
4.狂犬病的处理。
如果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应立即用温肥皂水大面积冲洗伤口,尽可能
多地冲洗口腔、鼻腔、眼球等黏膜部位,再将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剂。
接下来,应尽快去医院接受治疗,做好伤口处理和预防措施。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治疗。
我们应当保持清洁卫生环境,避免与病死动物和野生动物接触,及时
接种和补种狂犬病疫苗,若发现感染情况,应立即处理并接受医生的
治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地享受生活。
狂犬病防控小知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狂犬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并且常常危及人类生命。
因此,对于狂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些狂犬病防控的小知识。
1. 宠物狗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
预防狂犬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注射狂犬疫苗。
宠物狗一般从3个月开始就可以接种狂犬疫苗,每年注射一次,当然更好的做法是遵照兽医的建议来定期注射疫苗,以保证宠物的安全。
2. 远离狂犬病疫区
狂犬病主要存在于野生动物和禽畜中,因此在去疫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不要随意接近病死的动物和流浪狗等。
3. 饲养宠物狗时要注意清洁卫生
饲养宠物狗的环境能否保持干净,直接影响到宠物的健康和是否患上狂犬病等疾病。
因此,在平时饲养宠物狗时,一定要保持狗舍的清洁,及时清理狗的粪便和浴液等物品,以保证宠物狗的健康。
4. 咬伤后及时就医
如果不幸被犬咬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彻底清洗,并在伤口周围涂上碘酒等消毒液,然后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一般来讲,如果咬伤的是一只有主人的宠物狗,而且它有接种狂犬疫苗的记录,那么就不必担心患上狂犬病。
但如果未知野狗咬伤,或者患者状态出现神经症状,应该审慎考虑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等相关措施。
5. 加强宣传教育
最后,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对于狂犬病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性,从而提高大众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减少疫情的发生。
例如可以让大众知道如果有宠物狗有咬伤行为,主人不仅需要给受害者出示狂犬病疫苗接种证明,而且还需要报案并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监管和处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