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复检管理规定(整理).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9.09 KB
- 文档页数:9
化验、检测及复检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化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内控指标的要求,更好地为生产控制提供有效依据,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化验、检测部门第二条各种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指标的化验和检测均由技术部负责,公司内其它单位不具有该项职责和权威。
第三章化验、检测的操作第三条为保证化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化验、检测人员必须按照化验、检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人为改变或减少操作步骤,造成化验、检测数据的人为误差。
第四章化验、检测的取样第四条原辅材料的取样须由技术部专业检验员和相关单位共同取样,采取多点取样,混和后方可作为最终化验样品。
取样人员必须同时参加现场取样,不准代取。
第五条半成品的取样地点、频次必须按照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等要求进行,化验员必须按频次现场取样,不准代取。
第六条成品取样按内控要求执行。
第五章化验、检测的复检第七条对于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指标检测,当供方或生产车间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按照有关程序要求,可以进行复检,但只对同一试样复检,不许另外取样测试。
第八条当复检结果与原检测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按原结果执行,若测试结果超误差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后,重新检测。
检测结果以第三次复检结果为准。
第六章化验、检测的抽检第九条为保证化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技术部、企划部要建立和实行抽查制度。
第十条技术部化验员对所化验的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一定要留存样子,样子的留存结合材料及半成品有效时间,原则上留存时间应不少于4—8小时。
第十一条技术部要建立各种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化验、检测台帐,规范、准确的记录化验数据。
第十二条技术部必须建立内部抽查制度对化验、检测情况进行抽查,每天抽查不少于五个留存样,并做好抽查记录。
第十三条企划部对化验、检测情况实际不定期抽查,每周不少于三次,并做好抽查记录。
第十四条对需抽检的项目化验员不准拒作或推诿。
复检管理制度
1、分析检验过程中生产控制指标化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经复检确
认后,根据情况,及时通知生产单位部门及时送样复检。
2、化验结果异常,化验员自觉进行复检。
3、对公司采制样部门送达的复检样品及时进行复检。
4、对公司相关部门要求复检的,按照公司质量计量管理办法规定进行。
5、分析检验过程中如发生数据、设备、操作等异常情况时化验人员要及时进行复检。
6、复检过程中要注意核对试剂、试液、仪器是否异常,必要时需要对试剂重新配制,对设备进行维护标定,确认仪器、量器校正及操作过程的正确性,如:时间、加热、恒温。
7、复检后若第一次结果和第二次结果相一致,则表示初次检验结果正确无误并以此结果出具报告。
8、复检后若第一次结果和第二次结果不一致,应找出不一致的原因,若第一次检验结果错误,错误原因明确,可以第二次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若不能查明原因,应指定第二人复检。
经第二人复检,采用相近的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
9、各次复检均应做详细记录。
公司纪检监察审计部:
根据神内监建[2017]03号文件要求,巴彦淖尔公司化验室对相关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并将进行执行。
现将修改后的复检制度进行汇报(附后)。
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化验室
二〇一七年八月七日。
《见证取样和送检试件检验项目、执行标准及取样数量》
(一)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二)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三)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四)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五)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六)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七)防水材料;
(八)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
(九)沥青、沥青混合料;
(十)道路工程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十一)建筑外窗;
(十二)建筑节能工程材料
(十三)钢材及焊接材料、高强度螺栓。
复检制度
目的
建立检品复检制度,确保检验结论的准确性
范围
适合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检品复检
内容
一、检验员发现检验结果超出标准时,需首先由本人复检,应对原始数据进行复
查,确保公式、标准值和其他参数使用正确,如果确认为计算错误,纠正错误并记录在检验记录上
二、原始数据无误时,应对检验过程进行复查,调查仪器、量器操作的正确性、
时间限制(如烘烤),如果调查显示错误出现在这些程序,则原结果无效,取原样品复检,重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三、以上两项复查若均无差错,应告知第二人进行复检
四、测试指标只有一项超出标准的,可对原始样品进行复检(粉化料,生料,深
加工料只要测试不合格,即需重新取样)
五、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超出标准,需重新取样进行复检,取样前需核对取样袋
标签以免误取其他样品(原材料重新取样量应为为原始取样量的一半左右,且需避开原取样对象,重新选定取样对象。
)
六、若复检合格,可判定为合格;若复检仍旧不合格,须报告品质部负责人,做
出最终判定。
材料复检管理规定材料复检管理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准确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合理的材料复检管理规定能够规范材料复检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份关于材料复检管理的规定,该规定的目的是确保材料复检的全过程规范、有效。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材料复检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原则1.全员参与:材料复检工作由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但各部门和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并共同维护材料复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全程监控:材料复检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监控措施,确保每一次复检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完善记录:每次材料复检都需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被检材料的批次、复检操作记录、结果等,以备查阅和追溯。
三、责任与职责1.质量控制部门:(1)负责制定和修订材料复检流程,并做好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2)负责监督和检验材料复检的全过程,确保复检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负责处理材料复检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材料复检的质量。
(4)负责材料复检结果的整理和报告,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2.部门经理:(1)负责分配相关人员参与材料复检工作。
(2)负责监督和检查所辖部门参与材料复检的工作进展和有效性。
(3)负责解决材料复检过程中的问题和纠纷。
(4)负责报告材料复检结果给上级领导和质量控制部门。
3.所有参与材料复检的员工:(1)遵守材料复检流程和规定,确保每一次复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如发现材料复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向质量控制部门或部门经理汇报,并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
四、材料复检流程1.复检计划:(1)制定每月的复检计划,包括复检的材料种类、批次、数量等。
(2)将复检计划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复检的需求和计划。
2.复检操作:(1)按照复检计划进行复检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严格按照流程进行。
(2)在复检过程中,需注意材料的存放、保管和标记,以防材料混淆或受潮等情况的发生。
目的:本程序《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规定了各种物料复检的管理及要求。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种物料的复检。
职责:质量管理部、QC内容:1复验的分类分检验过程中的复验及周期复验。
2检验过程中的复验。
2.1范围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纯化水和锅炉用水。
2.2复验2.2.1样品在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结果疑问、仪器故障、停水、停电、停气),需进行复检。
2.2.2复检过程中要注意核对试剂、试液是否异常,•是否在规定有效期内,仪器,量器校正,操作的正确性,时间(加热、•恒温、灭菌)限制,确认无误则复检有效。
2.2.3复检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原因,•应再做2 次,如均合格,才可判定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须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指定第二人复检。
2.3第二人复检由资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检验后结果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若检验合格,要找出合理原因,•判定合格。
若未找出检验偏差,需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员重新取样检验。
2.4重新取样复检检验员与复检员一起检验,若合格,判定为合格;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2.5发生争议的可以多人检验同时做平行试验。
物料供货方提出异议,并拿出“合格证明”,•经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双方重新取样会检,•以会检结果做为最终判定。
3周期复检3.1原料3.1.1库存原料期满前一个月,•库管员应及时向QC请验,详细写明品名、批次、数量、复检原因、•请验时间。
3.1.2贮存期满的原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1.3复检不合格者,按不合格原料进行处理。
3.1.4请求复检的品种应按待检品挂黄色标志,暂不得使用,•待接到检验结果后,更换相应的标志。
3.2辅料3.2.1 库存辅料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应由库房向QC填写请验单,详细写明品名、批次、数量、复检原因、请验时间。
3.2.2 对接近有效期限的辅料,应通知上级主管人员,与生产部门•协调使用。
3.2.3 QC接到复检请验单,应及时抽检取样,•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复检,并将结果及时以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库房。
材料、半成品检、复检管理实施细则1.目的及范围1.1.为了规范建筑材料的管理,加强对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受控,确保工程质量,根据有关检测标准,特编写了原材、半成品复检管理规定。
1.2.适用于郑州市中原新区柳沟片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部。
2.材料取样送样管理2.1.取样和送样的人员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如业主方规定见证取样时,取样人员须在业主方代表的见证下按有关规定进行。
送样员交样时须填写《材料检验委托单》,见证取样的见证人员须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字确认。
3.材料的复检管理3.1.委托复检单位的资质必须满足国家相关要求。
3.2.质量复检主要依据采购合同约定的验收技术标准,进行物资取样送检。
抽检比例,样品取样,取样见证满足相关技术标准。
3.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列出复检材料清单及检测标准,一般情况下以下物资进场需进行质量复检:钢筋、电缆、涂料、水泥、砌块、砼、焊材、(高强螺栓)、防水材料、灌浆料、砂石料、阀门、法兰、防火材料等。
3.4.对于虞城地区使用的钢筋还须进行重量偏差的检验,此过程由物资部按相关检测标准进行取样送检。
4.复检材料清单及检测标准4.1.混凝土检测4.1.1.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砌体工程用水泥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每批进行抽样。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进场水泥至少抽取一组样品的规定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
检查数量: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取样。
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
库存材料复检规程1目的为规范材料复检流程,保证库存材料质量,防止因贮存期限、贮存环境或贮存不当等原因致使材料出现损伤或变质后未被及时发现,影响后续生产或使用。
同时要求仓库、质量部IQC 在适当时机及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检测方式对库存生产使用的材料进行复检。
2范围适用于对库存生产使用的材料在超过其规定的贮存期限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复检。
3部门职责3.1 物料仓务部:负责仓库库存材料的有效贮存,监控贮存条件,作好相应的贮存标识,严格按照有效期先后或先进先出的原则发货,对于超过贮存期限的材料及符合复检条件的相关库存物料开立复检通知单,要求质量部IQC进行库存物料的复检工作,并作好库存物料复检合格后的仓存工作。
3.2 质量部:负责对物料仓库开出的库存复检物料按有关检料规范进行复检,确保对库存复检物料作出及时的判定,出具相应的检测书面报告。
3.3 工程部:当质量部对库存物料不能作出判定时,协助其进行相应的工作。
3.4 采购部:当有需要时,配合质量部、工程部与供应商就库存物料复检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沟通与协商。
4材料复检的条件及时机4.1当库存的订制品(通用标准件除外)由于设计或工程变更而出现功能参数、尺寸、形状、外观等更改,需重新确认时;4.2当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材料不良率超出进货批量抽检风险接收范围(即确认为材料批量不合格)时;4.3当使用性能受贮存环境及时间影响较大,且超出如下使用时效的产品需使用或作报废处理前:4.3.1真空包装的电子材料库存超过2年(必须在原包装状态),管装、盒装、散装的电子材料库存超过1年或仓库日常检查时,发现元件表面或引脚氧化等时;4.3.2 钣金件、五金件、机械轴库存超过半年,或出现锈蚀或变形时;4.3.3 塑胶机械件库存超过1年,或库存出现变色或变形时;4.3.4 有胶粘要求的产品库存超过半年,或由于贮存环境变化出现粘性明显下降时。
4.4当材料的库存环境发生异常变化,使材料的使用性能可能发生变化时。
物料复检管理规程目的:掌握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在储存期内的质量情况,保证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不投入生产。
范围:适用于全部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
职责:质量管理部、物料管理部负责实施。
内容:1 原则要求1.1 对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根据其稳定性制定复检周期。
1.2 在库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须按规定妥善保管。
在储存期间如发生异样情况,应随时抽样复检。
1.3 贮存至近失效期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最迟应于储存期满前三个月抽样复检。
14 超过规定储存期限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须经抽样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
发放。
1.5 复检品种由物料管理部每月汇总,报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根据供应物料管理部汇总的复检品种进行核实,依据库存量多少、价格情况作出复检是否有价值的决定。
1.6 需复检的品种,由仓库填写请检单交质量管理部。
2 取样与复检取样员按取样管理规定进行取样,复检要求与初次检验相同。
3 复检结果处理3.1 按复检周期进行复检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经复检合格,由质量管理部发出检验报告书,并在报告书上注明新的储存期,新的储存期应为原储存期的一半,在储存期内继续使用。
3.2仓管员在相应的库存卡上记上合格检验报告单号及新储存期。
3.3 复检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管理部发出不合格检验报告书和不合格证给仓库,并由仓管员将复检不合格的物料逐件贴上红色不合格证,立即从合格品区移至不合格品库中。
4 最长贮存期:原药材为1年,饮片为1年,蜂蜜为1年,麦麸为1年,河砂为1年,醋为1年,盐为1年,黄酒为1年,糊精为1年,包装材料为1年。
Secret level机密级别:二级Applicable Dept.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仓储部、生产部目录1. 目的 (3)2. 制定依据 (3)3. 适用范围 (3)4. 职责 (3)5. 定义 (3)6. 内容 (3)6.1.物料复验期的确定 (3)6.2.复验程序 (3)7. 附件 (4)8. 附表 (4)9. 相关文件 (4)10. 编制历史和变更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掌握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在储存期内的质量情况,保证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不投入生产。
2.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六章物料与产品3.适用范围适用于原辅料、内包材及其他库存物品的复验的管理。
4.职责4.1.仓储部负责到期物料请验工作。
4.2.质量控制部负责到期物料检验工作。
4.3.质量保证部负责本规程实施监督。
5.定义N/A6.内容6.1.物料复验期的确定6.1.1.已有有效期的物料,其贮存期限截止日按生产厂家规定的有效日期执行,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如无特殊情况可不进行复验。
6.1.2.中药材细粉及中药材提取物其贮存期限为二年,在规定的贮存期内每三月进行一次微生物复验,过贮存期限不再使用。
6.1.3.质量标准中有微生物限度要求的无贮存期规定的物料(如:直接接触药品的铝箔、PVC、、PVDC、聚乙烯瓶、药用包装薄膜袋等),贮存有效期为二年;在规定的贮存期内如无特殊情况不进行复验,过贮存期限不再使用。
6.1.4.未规定有效期的外包装材料,其复验期按进库日期起计算至3年,到复验期仓库申请复验,复验后继续使用。
6.2.复验程序6.2.1.到复验期前10个工作日,向质量保证部开具《请验通知单》申请复验。
关于压力容器产品材料进厂复验和投料生产的规定为加强产品质量过程控制,避免不合格的材料投入生产,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以下规定:一、压力容器产品用料必须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购,并尽量从我公司经常使用且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处采购。
二、根据《容规》和产品技术要求不需要进行复验的,在审查材料质量证明书(或传真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图样要求后方可投料生产。
对材料质量证明书(或传真件)未到厂的材料不得投料生产。
三、对于需要进厂复验的材料应立即安排复验,原则上应在审查材料质量证明书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图样要求后和材料复验合格后才能投料生产。
对交货期十分紧急的产品:如果材料质量证明书(或传真件)已到厂,经审查材料质量证明书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图样要求,且材料由长期质量稳定的供货商提供,由计划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示,并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前提下可不等复验结果先行投料,但在封头拼缝焊接、热冲压成型前、筒节施焊纵缝前材料复验必须完成,否则不得再进行下序。
四、对于需外协成型的封头、弯管的复验1.材料由我公司运往外协厂家的材料,且材料供货商是我公司合格供方并且质量稳定的供货商,材料检查员核对质证后,公司只进行化学成分的复验。
2.材料由供货商直接发往外协厂家的封头材料,且材料供货商是我公司合格供方并且质量稳定的供货商,我公司委托外协厂家进行化学成分的复验。
但是委托工作必须是在我公司质检人员监督下进行。
3.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如果材料属首次使用或者材料供货商是新进的公司合格供方,则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复验,复验工作由公司或者外协厂家进行。
四、如果材料到厂而质量证明书(或传真件)未到厂,只可进行材料复验工作,只有当质量证明书(或传真件)到厂后,物供部按第三条有关规定办理先行投料手续,同样在封头拼缝焊接、热冲压成型前、筒节施焊纵缝前材料复验必须完成,否则不得再进行下序。
五、对于首次使用的供货商提供的材料,在复验合格以前,不允许办理先行投料手续。
***样品复检制度(试行)本制度依据《程序文件》有关内容制定.第一条目的建立样品复检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条范围样品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或者检验结果可疑的样品进行复检。
第三条职责实验室主任负责下达复检任务、检验员负责进行本人检验或第二人复检。
第四条复检程序(一)产品的复检1、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复检。
——检验过程发生异常情况(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发生人身事故,突然停水停电,环境条件发生不符合规定要求等)使检验程序中断,可能影响检验结论时;——检验值在标准极限附近易造成误判和平行检验出现疑问时;—-各级审核人员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检验人员解释不清,领导认为有复检必要时。
——委托方对检验结论提出异议.2、委托方提出异议的复检,质量负责人应参加监测。
3、复检时,原样品失效不能应用者,必须用原批次中抽取的备查样品,并填写记录。
4、复检过程中应增加平行试验数、空白试验、加标试验、质控标样验证试验等方法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5、复检过程必须严格遵照有关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执行,并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进行检测。
6、复检结果由科室主任复核。
(二)本人复检1 、样品在检验过程中平行实验不符合方法标准精密度要求,须复检重做。
2 、复检过程中要注意核对试剂、试液是否异常、是否在规定效期之内。
仪器、量器操作的正确性,加热时间限制等,确认无误则复检有效。
3 、复检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能找出原因,应再作两次,如均合格,才可判定为合格;若出现不合格,应报告实验室主任,指定第二人复检。
(三)第二人复检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检验后结果不合格,须报告实验室主任,应重新取样复检,由检验员与复检员一起复检;若合格,可判定合格;若复检不合格,须报告部门负责人,最终科学研判.(四)微生物检验项目原则不进行复检。
在未保存微生物项目检验结果证据情况下,应执行留样复检。
第五条本制度自2012年8月试行.。
物料复检管理规程目的:掌握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在储存期内的质量情况,保证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不投入生产。
范围:适用于全部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
职责:质量管理部、物料管理部负责实施。
内容:1 原则要求1.1 对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根据其稳定性制定复检周期。
1.2 在库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须按规定妥善保管。
在储存期间如发生异样情况,应随时抽样复检。
1.3 贮存至近失效期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最迟应于储存期满前三个月抽样复检。
14 超过规定储存期限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须经抽样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
发放。
1.5 复检品种由物料管理部每月汇总,报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根据供应物料管理部汇总的复检品种进行核实,依据库存量多少、价格情况作出复检是否有价值的决定。
1.6 需复检的品种,由仓库填写请检单交质量管理部。
2 取样与复检取样员按取样管理规定进行取样,复检要求与初次检验相同。
3 复检结果处理3.1 按复检周期进行复检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经复检合格,由质量管理部发出检验报告书,并在报告书上注明新的储存期,新的储存期应为原储存期的一半,在储存期内继续使用。
3.2仓管员在相应的库存卡上记上合格检验报告单号及新储存期。
3.3 复检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管理部发出不合格检验报告书和不合格证给仓库,并由仓管员将复检不合格的物料逐件贴上红色不合格证,立即从合格品区移至不合格品库中。
4 最长贮存期:原药材为1年,饮片为1年,蜂蜜为1年,麦麸为1年,河砂为1年,醋为1年,盐为1年,黄酒为1年,糊精为1年,包装材料为1年。
医院项目材料复检制度一、复检流程规范1.1 材料复检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原则,确保医院项目使用的材料质量与安全。
1.2 复检流程包括:提出复检申请、样品采集与标识、送样、检验、结果判定、报告编制与审核、结果反馈、不合格品处理等步骤。
二、复检标准与要求2.1 复检应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医院项目的特定要求进行。
2.2 复检项目应全面覆盖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确保材料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三、复检周期与时限3.1 复检周期应根据材料的性质、使用环境及项目要求确定,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
3.2 复检工作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以保证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四、复检样品管理4.1 样品采集应具有代表性,标识清晰,避免混淆。
4.2 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损坏或变质,直至复检结束。
五、复检结果与处理5.1 复检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反馈。
5.2 对于复检不合格的材料,应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六、不合格品处理程序6.1 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标识、隔离。
6.2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退货、换货、修复等措施,确保不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七、复检人员职责与资质7.1 复检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7.2 复检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复检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八、复检记录与档案管理8.1 复检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个环节的信息,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数据、结果判定等。
8.2 复检记录应妥善保存,形成完整的档案管理,以备查阅和追溯。
以上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注:本制度仅供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医院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