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昌市2018年度林业生态建设任务表2.许昌市2018年度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任务表
- 格式:pdf
- 大小:125.61 KB
- 文档页数:2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16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16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许政〔2015〕7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许昌市2016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11月23日许昌市2016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彰显我市林业生态优势,依据《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豫政〔2013〕42号)和《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许政〔2014〕26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五型许昌”、实现“富民兴许”的目标要求,全面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和《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
坚持绿色发展,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依法治林,壮大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化,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林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为建设美丽许昌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总任务16.79万亩,其中造林任务10.635万亩(山区及平原沙荒营造林工程6.25万亩,“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0.85万亩,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0.425万亩,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0.11万亩,特色经济林建设工程1.4万亩,林产工业原料林0.4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1.2万亩);林业育苗任务0.8万亩,森林抚育任务4.86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0.2122万亩;城区新增绿地808.15亩,续建绿地1670亩,提升改造绿地379.19亩。
82 2018, V ol.38, No.09※林业科学农业与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木材资源逐渐供不应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储备林政策正在一步步推行。
我国实行储备林政策,是为了改善我国木材资源紧缺的局面,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然而,目前储备林政策正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内容。
我国森林供给能力也无法满足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
因此,急需进一步细致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我国储备林项目建设成效。
1 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1.1 储备林建设模式多样2012年国家开始在湖北等7个省区试点国家储备林建设,到2015年12月底为止,试点地区扩大到湖南、福建等15个省区,财政补助资金达18亿元。
从试点项目情况看,目前国家储备林建设主要采用的4种形式,分别是“统贷统还、融资担保、契约管理、按期还款”的广西模式,“分贷分还、借用管还、政府回购、委托代建”的天津模式,“市级统筹、市县分担、平台运作、合同管理”的张家口模式,以及“域外转型、产业升级、促进改革、保障民生”的吉林森工模式。
这4种模式都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优势,通过贷款融资,保障了国家储备林的基础建设,为推动储备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储备林项目监督管理逐步规范2016年,国家制定了《国家储备林核查办法》,该办法明确指出,对国家储备林实行全过程管理。
2017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储备林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对国家储备林科学管理、规范运行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目前,我国对储备林实行4种管理制度,分别为合同契约管理、分级管理、代储管理及采伐分类管理。
合同契约管理规范了我国储备林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实现机制;分级管理和代储管理,明确规定了国家、省级和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分级行使管理权的制度;采伐分类管理确定了储备林采伐龄级、区域、数量。
国家储备林的监督制度逐步规范。
1.3 森林资源存量形势严峻我国森林资源从龄组结构看,中幼林面积占比较大,而大、特径级木材较为缺乏,主要依赖于进口。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前言木材是绿色、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50%,针阔叶珍稀珍贵用材和大径级用材呈资源结构性短缺态势。
立足国内林地资源空间,构建总量稳定、结构明确、质量提高、调度有序、重点布局的国家储备林体系,是实现高价值树种立木资源增值储备、国际战略资源风险储备、珍稀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储备以及无形生态产品储备的重要途径,对建设生态文明、建成全面小康和美丽中国具有战略意义。
根据《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35年)》、《贵州省十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0年)》、《国家储备林划定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为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我项目设计单位组织项目实施区技术人员,对项目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范围、建设内容、地点、各地类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和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营造林技术水平及经验,编制了本项目实施方案。
1第一章基本情况1、工程概要:二、项目名称:XXX(林场)2019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3、主管单位:凯里市国有林场四、建设单位:XXX五、建设地点:凯里市经济开发区下司镇翁港村六、建设性质:新建七、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工程投资计划下达的建设任务及建设内容(按省林业厅下达计划填写)。
工程实践建设总规模(分建设类型),其中:新造林面积(分树种);现有林改培面积(分树种)。
八、建设期限:2019年—2023年十、工程建设单位概略简要阐述工程建设单位的丛林资源情况,突出体现资源培养特征、技术队伍和经营能力。
第二章总体思路一、目的意义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增加林木资源储备为核心,以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质量为主线,以水光热条件好、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及技术力量强的林场或林业专2业协作组织、林业大户为重点,通过增加活立木储备,增加珍稀树种用材林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国家储备林基地,为全面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奠定基础。
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施建议储备林建设,主要包括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及配套设施建设等。
集约人工林栽培和现有林改培中,涉及种植树种的选择。
种植树种选择,除需根据XX市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在《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中选择外,还需考虑其所选树种的市场价值,能够为本项目带来较大经济收益。
除木材的采伐带来的收益,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是储备林项目的另一主要收益来源。
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加入适宜当地种植的林下经济作物,一方面可以增加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提供更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通过不同层次的植物种植,发挥林地的最大效益;除此之外,适合的经济作物,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XX省“十四五”林下中药材产业规划》中提出XX为三七、滇黄精、滇重楼重点品种布局区,《XX市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好林下经济,因此,本次项目策划,可将林下经济作为的种植作为重点之一。
《XX市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全市“一中心、三带、五群”的林草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好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野生菌、观赏苗木、竹藤产业等七个重点产业,支持巩固提升木材加工、林化工、林(竹)浆纸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探索发展壮大观赏苗木产业发展,打造全省具有影响力的观赏苗木基地、产业园、产业小镇主题公园和交易市场。
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放管服”改革,聚集发展要素,加强宣传招商和科技支撑,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最终目的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根据XX市的规划,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野生菌、观赏苗木、竹藤产业等七个产业为重点发展领域。
本次项目策划,可将XX市重点规划及市场相结合,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产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向其上游和下游延伸,实现国家储备林建设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14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13•【字号】许政[2013]52号•【施行日期】2013.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14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许政[2013]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许昌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许昌市2014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3年11月13日许昌市2014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生态许昌建设步伐,持续提升全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依据《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五型许昌”、实现“富民兴许”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和花木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抓好三个重大水利项目生态林地配套工程建设,持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许昌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全市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造林任务15.18万亩(其中三个重大水利项目配套绿化工程1.48万亩,新增花卉苗木面积3万亩,生态廊道建设1.68万亩,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2.43万亩,山区及平原沙荒营造林工程5.38万亩,社区绿化美化工程0.36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0.475万亩,林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0.375万亩),完成花卉苗木老基地提升改造2万亩、林业育苗1.6万亩、中幼龄林抚育4.05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0.55万亩,城区新增绿地690.2亩、改造绿地62.2亩。
三、重点工作(一)全面打造林水一体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紧紧围绕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搞好配套绿化、美化,打造“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林水一体生态景观系统。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12.31•【文号】林规发〔2015〕192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的通知林规发〔2015〕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的精神,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的重要意义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的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全面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林业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要工作。
国家储备林制度是全面保护天然林的重要配套制度,是发挥财政金融合力、创新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保障制度,也是大型营造林工程实现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的样板先行制度,对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批示精神,我局启动实施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同时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建立储备林制度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这是保障和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大步骤和关键举措,各地各单位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
二、科学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我局正在组织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明确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南适宜地区、京津冀地区及东北地区六大区域的国家储备林建设目标和任务。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11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0.28•【字号】许政[2010]71号•【施行日期】2010.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11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许政[2010]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许昌市2011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许昌市2011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许昌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许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振兴规划》,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林业生态许昌的目标,认真实施《许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振兴规划》,大力调整花木种植结构,强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生态廊道、村镇绿化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年度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一)全市总体任务全市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造林任务17.81万亩。
其中,新增花卉苗木面积5万亩(含鲜切花1.3万亩),完成老基地完善改造任务10万亩;城郊森林及环城林带建设6500亩,生态廊道建设2.16万亩,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3.13万亩,山区生态体系建设5.6万亩,村镇绿化1.27万亩;完成林业育苗1.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任务23.08万亩;完成补植补造2.72万亩;城区新增绿地2595.45亩,改造绿地696.37亩。
做好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善提高工作,强化林权登记发证,年底前,山区林权证发放工作要全部完成,平原区发证比例达到95%以上。
积极开展集体林权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
2027年)规划表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林业厅
•【公布日期】2018.09.11
•【字号】豫林函﹝2018﹞120号
•【施行日期】2018.09.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
年)规划表的函
豫林函〔2018〕12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的通知》(豫政〔2018〕28号)要求,现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的重点工程规划表、重点项目规划表和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实现各项目标。
附件:《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中的重点工程规划表、重点项目规划表和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河南省林业厅
2018年9月11日。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许昌市2009年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
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许政[2009]41号
【发布部门】许昌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8.24
【实施日期】2009.08.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许昌市2009年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许政[2009]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42.04万亩,为年度计划任务的111.8%,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表彰先进,促进工作,市政府决定对2009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3个县(市)、18个乡(镇、办)、24个林业生态村(社区)和33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再立新功。
各级各部门要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生态许昌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2009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附件
2009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先进县(市):3个
襄城县人民政府
长葛市人民政府
鄢陵县人民政府
二、先进乡(镇、办):18个
禹州市神垕镇政府。
国家储备林划定及后期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建议摘要:国家储备林是指为了保护国家的树木资源,促进国家树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项目。
本文根据2015 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国家储备林核查结果介绍我国储备林的划定及后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国家保障制度不健全,林业资源缺口较大、投入资金不足等等,从而指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进行国家储备林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划定;后期管理;问题与建议引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出现木材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实施储备林政策。
国家储备林是指列入了《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由国家统一动用、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多种不同树种的树木资源,其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材的需求,缓解对大型木材资源短缺的矛盾,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要切实抓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工作,需要全面掌握其任务的实施情况,并实时进行客观评价,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效果。
但是,国家储备林政策目前还是前期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
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划定、存在问题基础上,指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1、国家储备林划定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国家林业局部属了全国储备林建设项目工作, 2014 年编制了《国家储备林划定办法( 试行) 》,建立起“国家储备林划定管理信息系统”。
然后各省纷纷根据《国家储备林划定办法( 试行) 》要求,通过“国家储备林划定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各省储备林的划定结果。
但在划定国家储备林的过程中,出现了储备林划定条件和标准执行不严,导致部分面积不符合要求;储备林上报质量普遍不高,导致成果准确性较差;管理政策衔接不到位,导致公益林和天然林比例较高等问题,这都增加了了后期管理的难度。
2、存在的问题(1)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施需要非常大的建设资金作为支持,但是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力量来独立如此大规模的储备林建设。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2.28•【字号】许政[2008]18号•【施行日期】2008.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许政[2008]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问责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二月二十八日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问责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切实强化责任,保证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加快实现生态许昌建设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许昌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问责制,是指市人民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承担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办)行政主要负责人(包括主持工作的副职),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职责范围内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进展迟缓、成效低下,严重影响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全局的行为,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坚持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对应,教育与惩诫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相关责任人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一)对本地区、本部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组织不力,未认真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工作进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二)不认真落实林木产权机制,不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造林质量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三)利用职务之便,购买、使用人情苗、关系苗,致使造林苗木质量低下,或利用苗木购销以权谋私的;(四)经核实验收,未完成年度造林任务的;(五)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的;(六)在植树造林数据统计、迎检待查等工作环节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七)违反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要求,发生决策失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重大浪费和损失的;(八)未完成花卉苗木年度生产任务和林业育苗年度生产任务的;(九)发生重、特大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压案不查,或支持、包庇、怂恿重大林业违法犯罪行为的;(十)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未及时、妥善、有效实施扑救、除治工作,处置失当造成不良后果或重大损失的;(十一)挤占、截留、挪用各类林业专项资金的;(十二)未正确履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职责的其他情形。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8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正文:----------------------------------------------------------------------------------------------------------------------------------------------------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8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省辖市、有关县(市)林业局:按照《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滚动编制省级2018-2020年财政规划的通知》(豫财预〔2017〕205号)要求,为认真做好2018年度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的申报和预算细化工作,现将《河南省2018年林业科技兴林、林木种质资源、林业科技推广、林下经济发展、林业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2、3、4、5、6,以下简称《项目指南》)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2018年是实施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要本着满足和服务于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河南省“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项目安排,按照《项目指南》规定的内容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项目申报;市、县林业、财政部门应对上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二、根据《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53个贫困县本次不需申报科技兴林、林木种质资源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涉及53个贫困县的资金省级将按照“因素法”测算分配,不再确定具体项目,相关资金可由贫困县统筹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建设。
同时,省级将确保用于贫困县的相关资金占比不低于2017年度用于贫困县资金比例。
各地林业部门也要结合当前林业扶贫工作实际,按照《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林办〔2016〕116号)要求,加大对全省 53个贫困县的支持力度。
三、各项目申报单位要认真填报《河南省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标准文本》(见附件7),将填制好的项目标准文本以林业、财政两部门联合行文的形式上报省辖市林业、财政部门;省辖市林业、财政部门组织论证并审核同意后,于9月15日前联合行文向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申报(一式三份)。
河南许昌国家储备林基地河南许昌国家储备林基地
河南许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位于建安区陈曹乡关庄村,面
积约5000亩,总投资约2亿元。
项目栽植有美国红枫、元宝枫、北栾、银杏、白皮松等15个主打国储林树种,其他国储林树种50个,苗木总数量约50万株,发展林+药、林+花、林+蔬、林+菌、林+畜等林下经济,同步建设生态旅游项目,目前已经完成苗木栽植。
近年来,许昌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实现了开窗见绿、推门进园,许昌市林木覆盖率达到了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