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营运资本变动分析与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协调企业资金的协调关系,从财务报表上来看,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平衡式之中,我们知道: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将其代入总平衡式变换,便得: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将该式再变换,可得:非流动负债 - 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1)这一公式的经营含义是,企业长期性资金来源(非流动负债)被企业长期性资产占用(非流动资产)之后,剩余的部分(其差额),在数值上便等于企业经营活动资金占用(流动资产),被企业经营活动派生的资金来源(流动负债)满足之后,不足的部分。
换句话说,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企业提供的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由企业长期性资金相互平衡之后的富裕部分来满足的。
我们将长期性资金来源与长期资金占用之间存在的这个差额,称为营运资本。
即:营运资本=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2)由于非流动负债是企业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不需要还的资金,因此企业的营运资本,也是企业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不需要归还,供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使用的资金,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经营活动的资本金(并不是企业的资本金)。
如果我们将形成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的活动称为投资活动,将形成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活动叫融资活动,那么,企业的营运资本,也就是由企业的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共同决定的。
营运资本所反映的,是企业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之间资金的数量关系。
如果企业的营运资本为正,则说明企业融资活动保证了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企业投融资活动协调。
如果企业营运资本为负,则表示企业的投资活动所需要或占用的资金,没有足够的长期性资金来保证,缺少的部分必然来自于企业的流动负债。
企业的实现利润(也称其为内源融资),在利润分配之前进入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因此利润的增加,直接表现为非流动负债的增加,也即表现为营运资本的增加。
第六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年度单 选多 选判断简答计算综合总分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2018年10月221572018年04月221215115242017年10月2212121/4392017年04月22121592016年10月11121215102016年04月2212159本章考情一、企业营运能力的内涵(P165)(一)含义(1)企业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反映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 ,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
(2)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系资产周转快流动性强带来更多收益二、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内容(P166)★★1.影响企业营运能力的因素(1)外部因素:企业的行业特性、经营背景(例如:商品零售业)(2)内部因素:企业的资产管理政策与方法:①企业资产结构的安排会影响到资产的营运能力;②对单个资产项目的管理政策也会影响到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越严格,收款的速度会越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
★★2.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反映资产周转快慢的指标一般有周转率和周转天数两种形式。
(1)周转率含义:代表一定时期内资产完成的循环次数计算公式:资产周转率(次数)=计算期的资产周转额/计算期资产平均占用额(2)周转天数含义:代表资产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资产周转期(天数)= 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率(次数)第二节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一、企业营运能力的内涵★★★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1)概念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指从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的全过程。
(2)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注意1】对于外部分析人员无法获得企业赊销收入的具体数据,可以用所有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代替赊销收入净额。
营运资金管理及财务知识分析概论(DOC 11页)第十章营运资金概论(六章上)一、判断题。
1.营运资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2.一般而言,短期资金的筹集风险要比长期资金风险小。
3.拥有大量现金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尽量多的拥有现金。
4.企业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既能带来较多的收益,又能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5.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比较多,流动负债比较少,说明偿债能力较弱。
6.当长期资金的利息率和短期资金的利息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会较多地利用长期资金,较少地使用流动负债。
7.保守型筹资组合策略是将部分长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
8.在资产总额和筹资组合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C.和承担风险的能力2.下列关于短期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期投资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和有价证券投资B.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虽然能带来较好的收益,但会增加该企业的财务风险C.短期投资是指各种准备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1年的其他投资D.企业对于短期投资的持有越多越好3.在企业做出筹资组合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风险与成本、行业性质、经营规模、利息率状况B.风险与成本、企业收益、经营规模、资产负债率大小C.风险成本、行业性质、经营水平、资产负债率大小D.风险与成本、企业收益、经营规模、利息率状况4.下列关于短期资金的长期资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短期资金的风险比长期资金要小B.公司采用无到期日的普通股来融资,风险较小C.长期资金的利息率较高,所以在利息成本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D.长期资金的成本比短期资金要低三.多项选择题1. 营运资金的特点有()A.营运资金的来源较固定,比较有保证B.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C.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易变现性D.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E.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2. 下列关于营运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营运资金是企业占有流动资产上的资金B.营运资金就是毛营运资金,是指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C.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D.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余额E.营运资金的管理既包括流动资产的管理,又包括流动负债的管理3. 企业资产组合应该考虑的因素有()A.风险B.利息率变化C.经营规模对资产组合的影响D.企业所处的行业E.报酬的高低4. 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A.认真分析成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B.在保证成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资金C.企业应准确确认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以正确确认营运资金的数量D.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E.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5. 利息率状况对企业筹资组合的影响是()A.一般来说,由于长期资金的利息率高,因此企业较少使用长期资金,使用短期资金较多B.当长期资金的利息率和短期资金的利息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会较多地利用长期资金,而较少使用流动负债C.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利息率的波动都很大,不易确定D.当长期资金利息率远远高于短期资金利息率时,会促使企业较多地利用流动负债,以降低资金成本E.利息率对企业的筹资组合没有影响6. 企业的筹资组合策略有()A.长期的筹资组合B.正常的筹资组合C.冒险的筹资组合D.短期的筹资组合E.报仇的筹资组合7. 关于筹资组合的策略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的筹资组合遵循的是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的原则B.冒险的筹资组合策略的资金成本较低,能减少利息支出,增加企业收益C.保守的筹资组合是将部分长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D.保守的筹资组合是将部分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E保守的筹资组合风险较小,但成本较高,会使企业的利润减少5.下列关于企业资产组合说法正确的是()A.持有大量流动资产可以降低风险B.流动资产持有太多,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C.持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可以降低风险D.固定资产持有太多,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E.风险大的企业资产组合,可能的投资报酬率也较大;风险小的企业资产组合,可能的投资报酬率也比较小6.企业的资产组合的策略一般有()A.简单的资产组合B.适中的资产组合C.冒险的资产组合D.保守的资产组合E.复杂的资产组合7.假设某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流动资产的正常需要量一般占销售额的40%,正常的保险储备量占销售额的10%,则根据适中的资产组合策略,当销售额为200万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的流动资产应为100万元B.企业的流动资产应为50万元C.企业的保险储备量应为40万元D.企业的保险储备量应为20万元8.不同的资产组合对企业报酬和风险的影响主要有()A.较多地投资于流动资产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但会减少企业的盈利B.流动资产投资过多,而固定资产又相对不足,会使企业成产能力减少C.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会造成企业的风险增加,盈利减少D.企业采用比较冒险的资产组合,会使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上升第十章营运资金概论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 9.√ 10.× 11.× 12.× 13.× 14.√ 15.×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B5.C6.A7.B三、多项选择题1.BCDE2.ACDE3.ABCDE4.ABDE5.BD6.BCE7.ABDE8.ABE9. BCD 10.ADE 11.ABE第十一章流动资产(六章下)一、判断题1、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是交易的动机和谨慎的动机。
《财务诊断》课程笔记第一章财务诊断概述一、财务诊断的性质1. 定义:财务诊断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以识别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
2. 目的:财务诊断旨在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提供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的建议。
3. 对象:财务诊断的对象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财务政策、财务活动等。
二、财务诊断的程序1. 收集和整理财务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财务政策、财务活动等。
2. 分析财务信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
3. 识别问题和风险:在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识别出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的建议。
三、财务诊断的方法1.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2. 财务指标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3. 财务政策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政策(如筹资政策、投资政策、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等)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管理。
4. 财务活动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如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活动等)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活动。
第二章企业筹资管理诊断一、企业筹资资金需要量的诊断1. 定义:企业筹资资金需要量诊断是指对企业筹资需求的合理性、适度性进行评估。
2. 目的:确保企业筹集的资金能够满足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偿债活动的需要。
3. 方法:a. 营运资金需求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营业现金流、存货、应收账款等,评估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
b. 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分析:通过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确定项目的资金需求。
c. 偿债资金需求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等,评估企业的偿债资金需求。
第1篇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财务状况,提高经营效益,本报告将对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企业概况某企业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近年来,企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净利润却呈下降趋势,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
三、财务诊断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流动资产分析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逐年增长,其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主要指标也呈现增长态势。
这表明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具备一定的流动性。
然而,存货周转率较低,说明企业存货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存货周转率低可能导致资金占用过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非流动资产分析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非流动资产总额逐年增长,但增速较慢。
这说明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较为谨慎。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近年来,企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因素有关。
(2)成本费用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从利润表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成本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说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然而,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速较快,表明企业在市场营销和管理方面投入较大。
此外,财务费用也呈上升趋势,说明企业在融资渠道和资金成本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净利润分析近年来,企业净利润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成本费用上升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所致。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从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这表明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具备一定的现金流入能力。
从营运资本增减的变化分析企业筹资协调情况企业的结构性资产长期占用企业的资金,而企业的结构性负债是企业长期占用资金的主要来源。
企业的结构性负债不但要保证企业的长期资金占用,而且还应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资金,这就是企业的结构性资金平衡,它要求企业长期筹资活动的协调。
企业的长期筹资活动的协调性通常用营运资本指标来判断。
在通常情况下,营运资本减少,表明企业资金趋向紧张,重点要考察企业的筹资协调情况。
营运资本减少,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如果营运资本低于企业正常水平,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供应不足,将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可能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其次营运资本减少,企业长期占用资金增多或者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减少,企业的稳定性降低、风险增加,从而使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降低。
正常情况下,营运资本减少,需要企业筹集资金,但是要在弄清营运资本减少的原因的基础上再作出决定。
造成营运资本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结构性资产投资增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的增加。
如果企业营运资本的减少只是企业结构性资产的增加,而并没有引起销售收入或利润的增加,则说明企业资金形势恶化,筹资决策失误。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及时进行资金结构调整,压缩投资项目或出售固定资产。
如果企业营运资本的减少是为了将资金投入到更加盈利的产品或行业中去,用目前的经营风险增加来换取企业长期经营效益的提高,这种减少应当给予肯定和再筹资支持。
二是结构性负债筹资减少,包括资本公积金和资本公益金减少、企业出现亏损或归还长期借款等情况。
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产生企业的总投资(资金占用)大于总筹资(资金来源),营运资本减少的情况。
如果企业营运资本的减少是长期借款、所有者权益等有关项目的变化造成的,则要对各种资金来源渠道的筹资成本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融资、筹资渠道的利弊有所了解,然后才能结合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承担风脸的能力来确定和判断是否应该筹资。
一般而言,吸收新资本对那些负债累累、经济效益不佳、需要调整资产结构的企业最适宜,因资本投入投资者承担亏损风险,企业无利息支出和归还实收资本的负担。
营运资金变动分析观点杂锦营运资金变动楼主提出的几个问题确实是目前DCF方法中遇到的难题,下面谈一下本人的理解,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批评指证。
第一,营运资金的预测中要想做到即合理又方便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从其定义上看,其最合理的估算方法即是用未来的流动资产估计值减流动负债的估计值的差值。
而这种方法不是很方便的一种方法,而且由于货币资金的特殊性(它即属于流动资产也是现金流的最终表现结果),使这种方法不得不面对循环求解的困境,从而也影响到最终估算结果的准确性。
中最方便的方法是用(部分)流动资产一定比例来估算营运资金,但这种方法又看上去似乎又缺贬理论的支持。
但实事上,后一种方法是可取的。
营运资金占(部分)流动资产的比例完全可以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只是我们要将营运资金由时点数变为期间数,这个过程其实是比较难的。
第二,WACC中的目标资本结构的问题,也是评估实践中经常出问题的地方。
主要问题在于大家对于目标资本结构的理解存在问题。
目标资本结构是被评估企业处于稳定经营状态下的最终资本结构,但企业处于稳定经营期的一个显著判断要素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行业平均资本结构相似。
第三,在被评估企业达到稳定期后,理论上要求其固定资产的净值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由此决定了此时的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将与存量固定资产更新支出应该保持一致,而且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应该与经济使用寿命相当。
第四,企业特有风险可以取负值,这在理论上没有问题。
但有一点要明确,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既保持竞争优势又能保证低风险的行业一定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这已经不是DCF研究的范围。
第五,被评估企业一直处于低水平盈利状况,其实是一种很不正常的事情,应该进行仔细的分析。
如果出现收益法评估结论远低于成本法结论的情况,原因很可能是被评估企业存在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或溢余资产,就如楼主所说,企业的固定资产未并达到设计能力,处于低水平的运转状况,这本身就是一种功能性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