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
在文章中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而止的简要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突出中心思想。
1.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2.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怎样进行环境描写呢?一、连串式描写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可以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丝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
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写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
如:《芦花荡》结尾中写到:“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
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
”把老头子复仇成功后的喜悦舒畅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三、对比式描写环境描写,还可以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这种景物的对比可以突出中心。
如:“首次看见外国,感觉是那样的新鲜,边境线上耸立着的那一个个哨所就像是一处处景点,全副武装巡逻的战士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那一块块界碑就像一面面永恒的风景。
片段一: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泼,我的心情也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畅。
阳光下,那片绿色上闪耀的晶莹的水滴,在笑着眨眼,那柔和的微风,在轻轻低语呢喃……天空那边,几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动,是不是也在耕作呢?——乐景抒乐情。
天如墨,水如泪。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哀景抒哀情片段二:用秋天校园的景物表现指定的心情或感受。
秋天的校园充满诗情画意。
树叶变黄了,也变得调皮了,时不时从树下读书的同学脸庞飘过,甚至还有几片停在同学的头发上,让人忍俊不禁。
树叶儿好像故意要与树下扫地的同学嬉戏,刚刚将地扫完,不一会儿又落满了树叶,它可真调皮呀!我爱校园秋色。
——乐景抒乐情秋天的校园让人伤感。
树叶儿全变黄了,不断地飘落下来。
校园道上满是枯叶残片,走在上面伴着吱吱的压碎升,使人心生凉意。
一阵风吹过,地上的残叶随风飞舞,让人心眼迷离。
一会儿,校园里又飘起了慢慢细雨,我心理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哀景抒哀情片段三: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
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
一陈清风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江堤边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
一群老人在堤岸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始沸腾了。
你看,那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机帆船的马达声、大轮船的汽笛声,江浪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
“呜“的一声汽笛。
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阳把江面映得通红。
此时,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到江边的岩石堆上捉螃蜞。
记叙文环境描写摘抄1、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
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
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
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
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
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2、夏天,广阔的林海变成绿色的海洋,有参天的古木,挺拔的松树,婀娜的杨柳,秀丽的白桦,独立则荫,成群则林,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这里的不仅风景秀丽、凉爽宜人,还是人们旅游避暑的好地方。
3、一阵微风吹来,似乎在告诉我们月亮出来了。
果然,我抬头一看,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探出半个脑袋,向外面观察着,直到她发现没有异常动静时,才一转身,出现在天空中。
这时,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美丽的明灯,霎时间,旖旎纯洁,光彩四溢,照得大地清晰明亮。
4、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栉风沐雨,临山观水;可以聆听鸟鸣欢歌,松涛海浪;可以感受来自田园的清新、馨香的自然之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不需要隐匿什么,也不需要雕饰什么,一切都是那样的自如、随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暂时摆脱一切烦恼,让思想进入一种脱俗而不羁的境界。
在新的时空中重新确定自我,还原自我,能将我们的身心在新的起点上复苏,让人格得到升华!5、冬天,各家门前的腊梅都挂满了枝头,紫红紫红的,十分惹人注目。
而那美丽的天堂鸟更是惹人喜爱。
兰色的“身体”、白色的“头部”、还有那橘红色的“翅膀”,就犹如仙鹤在翘首祈盼。
6、春天,生机勃勃,各种各样的植物被春天唤醒了,树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芽,小草伸了伸懒腰,从土里钻出来,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一路上欣赏着春天迷人的景色。
和煦的阳光下,我们自由自在地放着风筝,真是“草上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啊!7、冬天,雪花飘飞,令人想起唐人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概要采用综合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记叙文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记叙主要交代事实,写出人物活动,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把人物和事件概括地介绍给读者;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以及环境进行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文的一种补充,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议论是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情感。
1.记叙中的描写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离不开描写。
单纯的记叙,会使人感到平淡、枯燥、乏味,只有把记叙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外貌、神态、(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描写的角度分,又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又称景物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社会环境一般指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等。
记叙中的描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
不论人物描写还是写景状物,都要抓住主要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记叙中的说明说明是记叙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3.记叙中的议论记叙中的议论对一篇文章的意义大致有二:从文章的结构说,“议”长起过渡联系的作用;从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现文章的主题来说,“议”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叙中夹议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先叙后议,在叙后以整段的篇幅进行议论;二是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夹入一两句议论;三是先议后叙。
4.记叙中的抒情抒情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对作者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表述。
记叙文中的抒情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二要注意分寸,虚假的或夸大了的情感必然失真。
抒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