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系统结构示意图 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自己制作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将绿色种进阳台这是一套非常漂亮的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它的最下面是一个鱼缸。
这个鱼缸在淘宝上可以购买到并送至你的家里。
它是规格是1.2m长×0.5m宽×0.6m高,无需盖和顶,一个光缸就可以了。
鱼缸到后先在鱼缸背面贴一个背景纸,背景墙纸淘宝买,可以用双面不干胶粘在后面。
下面是一个用PP板焊接成的一个种植槽这个种植槽的规格是1.5m长×0.8m宽×0.3m高。
里面用5块隔板分成了6个小格,每个隔板的高为15cm,其中笫一块到上口边。
分隔主要是为了形成水道,让水以S型的流动。
这个种植槽的底部一半是用来做鱼缸硝化系统,水质净化硝化细菌是必不可少的,相反如果鱼缸没有硝化细系统,水是不会清澈的。
这个1.5m×0.8m×0.3m的种植槽我们这里是可以订做的。
全国各地都可以帮你物流发货(运费到付)。
也可订做各种尺寸及形状的塑料种植箱。
鱼缸与植物槽中间要做一个固定的架子。
用不锈钢方管做。
过滤种植槽要高于鱼缸15公分到20公分,以便可以进鱼缸管理鱼。
在放置过滤球之前,需在进水口处安装一个100目的过滤袋,这个过滤袋淘宝上可以买到。
买来以后把口上的圈给剪掉,然后固定在一根直径40cm的PVC管上,并将管子的**水泵进水口。
这样因为水泵压力挤出来的水就首先会经过过滤袋,所有的鱼粪垃圾等杂质就会首先在这个过滤袋里给拦截下来,起到了一个前置过滤的作用,当袋饱和时可以拿下来清洗更换,非常方便也便宜才10元左右一个,水泵压力大一点可用半年到一年。
接下去要在过滤槽里放置过滤球,在规格1.5m×0.8m×0.3m的种植槽中,所需放置的过滤球是400个左右(叠加双层)。
为什么要放过滤球呢?因为过滤球本身就是启动硝化细系统最好的一种生化过滤材料,用在我们这套鱼菜共生系统上它的作用则尤为突出。
这个球不会影响水的流速,它的展开面积非常的大,垃圾堵不死,还可改变水的流向。
鱼菜共生温室建筑设计示意图“鱼菜共生”温室是当下较合适的种养规模,温室的大小可根据你的地方大小来确定。
“鱼菜共生”温室不像家庭鱼菜共生,它有一定的面积,种养规模相对较大,真正能满足家庭日常蔬菜和鱼类的自给自足。
至于“鱼菜共生”温室有多种多样的建设形式,小农爸爸今天介绍一种相对较为简单的,仅供参考。
设计示意图这个简约“鱼菜共生”温室有三个种植区,每个区对于种植的作物是不相同的:浅根作物种植区、叶菜深水种植区、深根作物种植区。
根据这个“鱼菜共生”温室的设计,产品供应量预计如下:每周供应120-140棵叶菜每年供应136-227kg的鱼持续收获瓜果以及深根作物(如玉米等)细节说明1、鱼池;2、生化过滤系统;3、浅根作物种植区(约6平方米);4、育苗系统;5、地面空气传热(GAHT™)系统;6、大批量叶菜深水种植区(约21平方米);7、深根作物种植区。
参考图这个简约型的“鱼菜共生”温室设计示意图是较为完整的小型鱼菜系统(工程图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出),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根据其示意图,结合自己的需要,设计出合适自己的小型“鱼菜共生”温室农场,自给自足健康有机的蔬果和鱼类是投入“鱼菜共生”最大的乐趣。
做鱼菜共生最适合的大棚形式是pc阳光板温室大棚薄膜大棚VS阳光板大棚一、塑料薄膜的寿命大概只有一两年,在这一年里还要求天气状况良好,所谓“风调雨顺”,来场台风、暴雨、冰雹、大雪什么的基本上就可以回收再利用了。
考虑到由于近年温室效应导致的异常天气频发,这种突发情况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而因为这造成的损失却大大地超过当初购买阳光板的金额。
也就是说如果短期使用大棚膜还是很划算的,随着年限的增高,使用阳光板的优势就越明显,而做温室,一般不只是做5年,可能会做几十年,那么安装PC阳光板就显然比大棚膜好了。
二,阳光板透光率能达到88%,超过普通膜很多,这使得阳光板从价格和使用效果上能在种植蔬菜上进行更广泛的应用。
三,多层中空结构防滴露板材可以大大衰减了冷热空气的强烈交换,温室内处于无滴水状态,温室内雾气少,室内相对湿度长期处于80%以下,减少了对所栽植物的虫害。
迷你鱼菜共生系统制作小小3平米的鱼菜共生系统,1年可以结出100多斤瓜果蔬菜以及三四十只可以吃的鱼——的确是收获颇丰!不管是叶菜还是瓜果类,都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茁壮成长。
和土壤种植比起来,水耕的栽培方式对于城市家庭来说有诸多好处:•避免土壤中带进的虫卵;•下大雨时不会造成土壤从花盆里被冲出、阻塞阳台水管;•避免更换营养液时倒掉的废水造成的水体污染;•用养鱼的水取代营养液,回收鱼类产生的废物;•节省水;•不会因为忘记浇水或者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死掉。
有这么多好处的鱼菜共生,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什么是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1、直接漂浮法(比如艾维农庄的鱼菜共生):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
2、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如下图):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
鱼菜共生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图解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把水产养殖(Aquaculture)和水耕栽培(Hydroponics)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进行了整合,最终达到科学的互利共生,实现了“养鱼不换水而水质清澈,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小型生态共生系统。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虾排泄物的积累,水体氨氮含量不断增加,严重污染水质,最终导致养殖水产的死亡。
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通过水泵被输送到水培种植槽,经鱼粪分离过滤和硝化细菌对氨氮类物质分解成亚硝酸盐后,作为养分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平衡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佳方法。
鱼菜共生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说服力的地方有三点:第一,种植方式可自证清白。
因为鱼菜共生系统中养殖有鱼,任何农药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鱼的死亡,也会造成微生物和细菌种群的死亡,最终导致系统的崩溃。
第二,鱼菜共生不使用土壤进行栽培,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鱼菜共生系统产出的蔬菜和水产重金属残留都远低于传统的土壤栽培。
第三,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能够完整的保留水生根系,如果鱼菜农场带根配送的话,消费者很容易识别出蔬菜的来源,可以有效避免消费者对蔬菜的来源产生质疑。
鱼菜共生系统中能够提高植物栽培产出效率,是一种清洁、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要搞好鱼菜共生系统就需要遵循以下六大规则:1.合理选择饲养池。
鱼池是鱼菜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使用耐久耐晒的塑料或玻璃水箱,池底平坦以便清洁。
2.良好的通风和循环水。
这套系统需要使用水泵,要保持水体在种植和养殖两个部分间保持循环流动,从而确保水体洁净、细菌成活和植物健康生长。
对于系统耗电而言,小型家庭户的鱼菜系统电费是很低的,一般选用的水泵不超过20W;大型商业化的鱼菜共生系统可以考虑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以节约成本。
系统中养的是可以食用的罗非鱼(黑色和红色均是)。
至于种植的植物是挺水特强的铜钱草,其实也可以种植空心菜,相信长势是同样茂盛。
这样的系统可以当景观,可以陶冶情操,同时可以获得健康的食材!
这套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为了坚固耐用,全部采用了不锈钢制作。
养殖桶采用圆形地排
设计,这个结构功能以后分期解释说明。
硝化处理仓,内部设计比较复杂!同时能做到过滤,排污,增氧,硝化处理!
种植槽就是一个简单的不锈钢水槽,从硝化仓出来的水经过种植槽被植物吸收净化后直接进入鱼池!
以上就是小型鱼菜系统的简单图文介绍!接下来的会逐步介绍如何建造这个鱼菜系统的细节!包括鱼池的设计,硝化仓的设计,冬季的保温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并动手制作,同
时也可以交流探讨,共同成长进步!。
最简单的鱼菜共生系统,鱼池、植床、虹吸
曾经有人问过小农爸爸,其实鱼菜共生系统是否一定要过滤系统呢?我觉得,如果植床足够大,足够多,养鱼的数量适当控制,是可以不用过滤系统的。
就如这位胡子大哥的鱼菜系统,一个鱼缸,六个植床,鱼粪分配起来不会有太多的淤积,在植床内即可硝化分解,再放入适量的蚯蚓,帮助分解多余的鱼粪。
一个鱼缸整齐的配备六个植床,种植空间增加了,没有前置过滤,也就无需增加额外的维护。
鱼缸内的鱼粪分配给六个植床,是可以完全分解的,再加上放入适量的蚯蚓(仅在潮汐式虹吸系统种植床内放蚯蚓,深水栽培严禁放蚯蚓),基本不会有太多的残留。
鲶鱼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是比较合适的,他们生命力极强,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无需过多的管理和特殊的照顾。
六个植床,胡子大哥并没有设置前置过滤,而是鱼缸的水直接排入植床中,通过植床进行硝化吸收,作物生长也是非常的旺盛。
胡子大哥开心地在他自己的系统前合照。
简洁、整齐、高效是鱼菜共生系统的最直接理念。
当然,根据需求,如果搭建复杂、大型的鱼菜共生小农场,建议务必增加前置、后置过滤系统,确保水质的优良。
当前最为先进可行的鱼菜共生模式(该模式特别适合阳台)对鱼菜共生已进行了约十年的研究实践,一直在寻求实用高效,技术简约,易被普通市民接受的新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观察及运用反馈。
把各种模式进行总结并作出利敝评价,推出较适合市民阳台屋顶或者小面积生产者运用的鱼菜共生模式。
鱼菜共生在国内与国际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技术,科研生产者已近十多年的摸索,但为什么没有正真的走向产业化,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常规的鱼菜共生如鱼与菜结合的漂浮栽培或者管道化水培与养鱼的结合,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养鱼与水培的结合,该模式水的缓冲性不好,水质的波动大,而且水中的鱼粪排泄物发酵硝化转化的效率低,因为蔬菜吸收的得以离子矿质营养为主,鱼排泄物及饲料残渣得通过发酵分解才能被根系吸收,而在水环境情况下这个进程缓慢而效率低,所以常出现,水质已恶化而菜又得不到充分的养分,造成鱼与菜都生长不良。
虽然也在系统中大家也都设计了用固体基质海绵或者石砾为材料的硝化槽或桶,但其生物分解的承载能力还是有限的。
所以大多以漂池或者管道水培与养鱼结合的系统鱼与菜的生物生态效果都不理想,而且适合栽培的品种有限,大多以适水性好的生菜与空心菜为主。
早十年前该系统我们也作了比较长时间的运用研究,而未能正真推广。
用户对于菜与鱼之间的动态变化也难以掌握,如果栽培系统有较大的缓冲性,两者之间的动态波动就会变小,这样水质变化与菜的生长就会趋于稳定。
2.以基质培与养鱼结合的鱼菜共生系统,这种系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技术可靠性大,而且水质处理的好,植物也长得好,但生产运用时所涉及的基质体量大而且又有一定的承重,实现立体化高效化有一定难度,所这基质型的鱼菜共生大多用于瓜果或者本本经济植物的栽培,如果栽培叶菜种植表面积较小,土地利用率低。
基质型鱼菜共生大多设计种植槽,以陶粒或者豌豆大小的砾石作基质,鱼排泄物在基质上滤化矿化发酵的效果好,植物能充分获取养分,而水中的有机物又能快速过滤与发酵转化,水质保持良好,植物又少有缺肥现象,再者植物的动态变化,基质又有很好的缓冲性与生物承载力,不会出现系统水质的波动而影响鱼的生长,做到鱼长好瓜果植物蔬菜也能生长良好。
迷你鱼菜共生系统制作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迷你鱼菜共生系统制作小小3平米的鱼菜共生系统,1年可以结出100多斤瓜果蔬菜以及三四十只可以吃的鱼——的确是收获颇丰!不管是叶菜还是瓜果类,都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茁壮成长。
和土壤种植比起来,水耕的栽培方式对于城市家庭来说有诸多好处:避免土壤中带进的虫卵;下大雨时不会造成土壤从花盆里被冲出、阻塞阳台水管;避免更换营养液时倒掉的废水造成的水体污染;用养鱼的水取代营养液,回收鱼类产生的废物;节省水;不会因为忘记浇水或者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死掉。
有这么多好处的鱼菜共生,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什么是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1、直接漂浮法(比如艾维农庄的鱼菜共生):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
鱼菜共生技术要点技术概述: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种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详见下图。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具有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防盗;抑菌;景观工程等优势。
鱼菜共生池塘物质循环流程图增产增效情况: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80%。
以重庆为例, 2012年推广面积近4万亩,亩产水产品1303.3千克,蔬菜923.9千克,亩均收入16616.3元,较项目实施前增加了36.6%,亩利润为4889.2元,是项目实施前亩均利润的134.5%,其中蔬菜增收达到1040.5元/亩。
项目实施前后亩均投入方面,除了物价因素导致饲料、塘租等投入上涨外,其全年节约水电投入57.6%、药物投入65%、人工费用投入20.6%,间接增加渔民收入583.5元/亩.年。
广西、北京等地通过鱼菜共生技术,通过蔬菜增收、降低成本收入直接经济效益也达到600元以上。
技术要点:一.池塘养殖技术要点池塘养殖以池塘“一改五化”技术为核心,“一改”指改造池塘基础设施,“五化”包括水质环境洁净化、养殖品种良种化、饲料投喂精细化、病害防治无害化、生产管理现代化等。
(1)改造池塘基础设施小塘改大塘:将用于成鱼养殖不规范的小塘并成大塘,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面积10-20亩为宜。
浅塘改深塘:通过塘坎加高、清除淤泥实现池塘由浅变深,使成鱼塘水深保持2.0~2.5米,鱼种池水深1.5米左右,鱼苗池水深在0.8~1.2米。
迷你鱼菜共生系统制作小小3平米的鱼菜共生系统;1年可以结出100多斤瓜果蔬菜以及三四十只可以吃的鱼——的确是收获颇丰不管是叶菜还是瓜果类;都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茁壮成长..和土壤种植比起来;水耕的栽培方式对于城市家庭来说有诸多好处:•避免土壤中带进的虫卵;•下大雨时不会造成土壤从花盆里被冲出、阻塞阳台水管;•避免更换营养液时倒掉的废水造成的水体污染;•用养鱼的水取代营养液;回收鱼类产生的废物;•节省水;•不会因为忘记浇水或者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死掉..有这么多好处的鱼菜共生;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什么是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1、直接漂浮法比如艾维农庄的鱼菜共生: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2、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如下图: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经由硝化床过滤而相对清洁的水再循环入水培蔬菜或雾培蔬菜生产系统作为营养液;用水循环或喷雾的方式供给蔬菜根系吸收;经由蔬菜吸收后又再次返回养殖池;以形成闭路循环..这种模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系统稳定..3、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系统连接如本文将要介绍的DIY: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种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种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环即可..大多用于瓜果等较为高大植物的基质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质必须选质豌豆状大小的石砾或者陶粒;这些基质滤化效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而影响水循环;不宜用普通无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这些基质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导致系统的生态平衡破坏..4、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种植床;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再从另一端返还叫集回流至养殖池;这样废水在防水布铺设下无渗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滤化废液;同样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作用;有点类似自然的的沼泽湿地系统..如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采用该系统设计..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注意的是鱼及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普通蔬菜与常规养殖密度情况下;一般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家庭式的鱼菜共生体系;一般只需2-3立方水体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积;就可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及鱼产的消费需要;是一种极适合城市或农村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与趋势..新车间创始人李大维正在推广适合家庭的鱼菜共生方法;来听听他在“一席”的演讲吧李大维一席演讲:“鱼便便的魔力”DIY鱼菜共生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小型的鱼菜共生设备制作方法来自李大维简单的鱼菜共生可以丛身边容易取得的材料做;这里用简单的宜家箱子加上五金店容易买到的PVC水管;和淘宝上淘的水泵和陶粒花鸟市场也买得到..准备的材料•宜家的Samla箱子;•小水泵;•PVC管子:2条直径2公分;长13.5公分的PVC管;1条直径1.5公分;长16公分;一个2公分的弯头..制作步骤1、在上面的箱子打洞;开两个2公分直径的孔:2、管子接到盒子上:这两根管子一根是进水;另外一根是排水..上面有弯头的是进水用的;另外一根是排水的:注意到这个管子上在盒子的内侧接近底部的地方有钻了一个洞;这个洞在进水停止的时候能完全把水排干:3、连接水泵:把16公分的1.5公分直径的管子连接到水泵上:4、安装水泵:水泵固定在箱子的底下;1.5公分的输水管套到上面箱子的2公分有弯头的管子里面;水就透过水泵到上面的箱子里面:5、加入陶粒:系统加水和喂鱼透过排水的那根管子;为了避免管子太小不好喂食和加水;加一个漏斗方便投放食物和加水:6、把植物种植到箱子里面:植物放到这个箱子里面有两个方法:•标准的水耕方式;把植物的根直接放入陶粒里面;•利用土壤虹吸的特性;把底下有排水洞的花盆直接放到陶粒上稍微接触到水面;透过虹吸的作用;会均匀的保持土壤的潮湿;上面陶粒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培养硝化菌;硝化菌需要水分和空气;所以要用潮汐的方式让陶粒那一层有干和潮的过程;最简单的一个做法是把水泵接在定时器上;半个小时开;半个小时关..这个箱子大概是20升左右的水在里面;可以养大概10条的8厘米左右小金鱼和一条清道夫..。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一、背景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制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兴旺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场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制止水库网箱养鱼;市也先后发布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方法?,明确规定:“制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制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
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场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本钱,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展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明华等,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
鱼类排泄物供应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
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效劳。
到达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本钱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到达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到达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鱼菜共生系统设计图:浮板和管道结合,不用陶粒,搭建维护
皆容易
小农爸爸介绍过的鱼菜共生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介质床(利用陶粒、火山石、珊瑚石等),有很多人会觉得麻烦,而且有部分打算在家庭搭建鱼菜系统的,介质的清洗和清理,都是个头疼的问题。
所以,今天小农爸爸特意设计一套无需介质,利用浮板和管道进行种植的鱼菜共生系统,供大家参考。
侧面设计图
此次设计的鱼菜共生系统,主要采用3块浮板和12根水培管道,一个鱼池,一个过滤池,一个集水池。
整套系统的搭配很简单,浮板在下方,管道在上方,顶部安装遮阳网。
这样底部浮板的植物需要的光照也不会被遮挡太多。
背面设计图
整套鱼菜共生系统的关键点是过滤池,过滤池要严肃对待,在这套设计图里,我计划使用内外两层的过滤。
鱼池的水先到中间紫色的毛刷桶,在经过紫色桶外围的珊瑚石过滤后,按顺序溢流到浮板种植区,最后从集水池抽到水培管到,最后回流到鱼池(初步设想,欢迎讨论)。
俯视图
这套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图,鱼池、过滤池、种植池均可考虑使用水泥和砖建造,一方面坚固耐用,另一方面尺寸较好控制,美观大方。
浮板采用泡沫板或者珍珠棉等浮水材质,水培管到可以使用圆形或者方形的PVC管。
整套系统均不需要使用陶粒,对于几十平方的面积来说,后续的维护比较容易,搭建也较为方便。
家庭式鱼菜共生系统可以这么玩
就50个平方米,鱼池5米×6米、水深0.8,实际养殖水体30立方米左右,池边一圈为40厘米宽、50厘米高的潮汐种植槽,靠左右围墙边1.2米以上也是潮汐种植槽,前墙是瓜果种植器专种瓜果。
鱼池与水面平的三个边用钢管做80厘米宽的亲水平台,可走人观鱼,亲水平台前两端放二个摩天菜柱,可种250棵菜,丝瓜、葫芦、冬瓜满满高挂,叶子给下面的鱼遮阴遮阳。
鱼池配备一台神奇的六角过滤器和一台鱼粪、虾粪残饵收纳器,用一台300瓦5500流量的泵,全园用电不到500瓦,全月用电不超过400度,0.7元/度,月电费280元。
六角过滤器出水口配4支小川无能耗混氧器,另外就不需要配气泵了,如鱼密度高于每立方120斤时,必须增加一台100瓦左右的静音增氧泵。
小园运行无水声,不扰民,可混养鱼虾及甲鱼,不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都在你自己掌控之中,可养到3千斤鱼,多放些鱼苗及品种,长到150克以上就开吃,今天吃鲈鱼明天吃鲫鱼,鱼天天在长,你天天可吃自家的鱼,小园的菜足可供应三四个小家,食材安全就从这开始,一园在手医院少走。
小园投资预算:供参考
一,建池30平方米×600元/平方米,18000元。
二,潮汐种植槽,35米×550元/米=19250元,包括硝化球及种植基质和潮汐发生器。
三,瓜果种植器3组×3000元/组=9000元。
四,六角过滤器一台22000元。
五,收纳箱一套13000元。
六,混氧器4台×700元/台=2800元。
七,瓜果钢丝网及地面处理12000元。
八,安装调试电器等道配件等估15000元。
一款实用型垂直种植模式的鱼菜共生系统中国农业硅谷一款实用型垂直种植模式的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是未来农业有机耕作的主要模式,也是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把种植与养殖有机的整体,成为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共生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果。
采用该系统可以为菜篮子打造一个完整的营养支持系统,既有鱼产出为人们提供蛋白营养,又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蔬果营养,也是未来人们移居外星或者开拓人类新空间的主要食物支持系统。
更是融合城市建设的一种实用型都市农业耕作新方式,以往介绍的大多鱼菜耕作系统大多以平面或者叠加方式构建为主,而这里介绍的一种模式,可以轻松的构建垂直立体模式,所占的耕作空间最小化,利用最大化。
特点适合范围较小的阳台或者庭院进行DIY自制作。
所用材料简单,装配方便:1.用钢架建模,建成立柱式框架2.然后于钢架框内围网覆膜建成微型养殖池3.再于立式钢加的中上端绑缚PVC栽培管即行,采用微型直流小水泵进行水循环灌溉4.PVC管四周均匀开设定植孔,开孔方式与原打孔开洞不同,采用切割刀横切5.再于切口上方用热吹风机软化PVC材质,用力摁压,让切口上方的PVC材质内凹而形成半月形定植孔。
这种定植孔不会造成灌溉水向外溢流的优点,保持管道清洁,与蔬菜根茎的干爽。
PVC管材以白色的大口径管为宜,开好定植口后,再于内部填充过滤陶粒,接上循环泵与灌溉管即成,启动时,水泵提水从PVC管顶部下灌,再后由尾端弯头回落至养殖水池。
水泵可以连接定时器,实现间歇自动灌溉。
该款设计,适合空间小的家居环境,如果光照不足处,还可以于围管中心位置安装补光灯,达到高效化的补光效果。
该系统效率高,适合叶菜及药草的家庭栽培。
占地面积小而且空间利用达到最佳化,维护简单而实用。
具体见下图:垂直鱼菜共生系统尾端弯管回流口蔬菜生长良好围管中心可安装补光灯。
初学者一学就会的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就是通过在池塘或是水池中通过养鱼和无土栽培结合的一种共生模式,鱼释放出富含营养成分的废物,这些废物成为作物吸收的天然肥料。
通过互补,作物为鱼类提供了清洁的纯净水,这就是完美的共生关系。
鱼菜共生的出现给那些无法获得耕地和水的人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
鱼菜共生系统经济价值非常高。
鱼菜共生中的水被回收,哪怕在干旱季节也可以生产农作物,使用鱼菜共生模式有很多令人兴奋的好处,例如提高用水效率,无需土壤,生长更快和降低病虫害。
鱼菜共生不受自然环境的侵蚀,所以是一项可以长期经营的事业,还可以提高生长空间和利润,无论种植者身在何处,高产量和低运营成本的结合都是使利益最大化的秘诀。
鱼菜共生有三种不同的养殖模式:深水养殖(DWC),营养膜技术(NFT)和培养基床。
在DWC系统中,将农作物种植在漂浮在富含营养的水之上的泡沫筏中,并在固体废物到达植物之前将其过滤掉。
使用NFT,缓慢移动的水会汇入狭窄的通道,然后循环回到鱼缸。
过滤设备用于清除生物废物中的水,然后将其再循环。
DWC和NFT通常在商业环境中使用。
培养基床只是装满多孔岩石(通常是粘土颗粒)的容器,鱼缸中的水被泵入容器中。
可以连续抽水,也可以通过注满水和排干容器来抽水。
泄洪方法(也称为潮起潮落)易于维护。
在为水产养殖池挑选鱼之前,养殖者必须考虑当地水源的质量,可用的饲料来源以及向当地市场出售鱼是否可行。
有多种食用和观赏鱼可供选择,包括罗非鱼,鳟鱼,blue,边缘,锦鲤和金鱼。
不同的鱼需要不同的温度和饲料才能生存,因此请确保将鱼与正确的环境和预期目的匹配。
例如,如果种植者对吃鱼不感兴趣,则锦鲤和金鱼等观赏品种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比某些可食用的物种容易护理。
俗话说完事开头难,刚开始的种植者可以从信誉良好的销售商那里获得合适尺寸的系统,以确保没有设备故障。
建议那些想进行商业交易的人不要建立自己的装置,因为很难确认自制系统的尺寸是否正确,或者再利用的容器不会将化学物质浸入水中。
迷你鱼菜共生零碎建造之杨若古兰创作小小3平米的鱼菜共生零碎,1年可以结出100多斤瓜果蔬菜和三四十只可以吃的鱼——的确是收获颇丰!不管是叶菜还是瓜果类,都可以在鱼菜共生零碎中茁壮成长.和土壤莳植比起来,水耕的栽培方式对于城市家庭来说有诸多好处:•防止土壤中带进的虫卵;•下大雨时不会形成土壤从花盆里被冲出、梗阻阳台水管;•防止更换养分液时倒掉的废水形成的水体净化;•用养鱼的水取代养分液,回收鱼类发生的废物;•节省水;•不会由于健忘浇水或者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死掉.有这么多好处的鱼菜共生,究竟有什么奇妙呢?什么是鱼菜共生零碎?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本来完整分歧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将来可持续轮回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无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无效方法.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闭锁轮回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轮回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零碎,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接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莳植槽三者之间构成一个闭路轮回.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莳植槽(或床)之间不构成闭路轮回,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莳植零碎而不构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弥补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取该模式.根据莳植部分的技术差别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1、直接漂浮法(比方艾维农庄的鱼菜共生):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类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成绩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呵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力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2、养殖水体与莳植零碎分离(如下图):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无机滤物的分解硝化.经由硝化床过滤而绝对清洁的水再轮回入水培蔬菜或雾培蔬菜生产零碎作为养分液,用水轮回或喷雾的方式供给蔬菜根系接收,经由蔬菜接收后又再次返回养殖池,以构成闭路轮回.这类模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力高,零碎波动.3、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零碎连接(如本文将要介绍的DIY):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轮回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类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莳植槽或容器构成轮回即可.大多用于瓜果等较为高大植物的基质栽培,需留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质必须选质豌豆状大小的石砾或者陶粒,这些基质滤化后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而影响水轮回,不宜用普通无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这些基质因排水欠好而容易导致零碎的生态平衡破坏.4、水生蔬菜零碎:这类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零碎,分歧的地方在于养殖与莳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莳植床,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再从另一端返还叫集回流至养殖池,如许废水在防水布铺设下无渗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滤化废液,同样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感化,有点类似天然的的池沼湿地零碎.如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采取该零碎设计.鱼菜共生技术道理简单,实际操纵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具体的实践操纵中,需留意的是鱼及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普通蔬菜与惯例养殖密度情况下,普通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家庭式的鱼菜共生体系,普通只需2-3立方水体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积,就可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及鱼产的花费须要,是一种极适合城市或农村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将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与趋势.新车间创始人李大维正在推广适合家庭的鱼菜共生方法,来听听他在“一席”的演讲吧!李大维一席演讲:“鱼便便的魔力”DIY鱼菜共生我们本人在家也能够做小型的鱼菜共生设备!(建造方法来自李大维/zh)简单的鱼菜共生可以丛身边容易取得的材料做,这里用简单的宜家箱子加上五金店容易买到的PVC水管,和淘宝上淘的水泵和陶粒(花鸟市场也买得到).筹办的材料•宜家的Samla箱子;•小水泵;•PVC管子:2条直径2公分,长13.5公分的PVC管;1条直径1.5公分,长16公分;一个2公分的弯头.建造步调1、在上面的箱子打洞,开两个2公分直径的孔:2、管子接到盒子上:这两根管子一根是进水,另外一根是排水.上面有弯头的是进水用的,另外一根是排水的:留意到这个管子上在盒子的内侧接近底部的地方有钻了一个洞,这个洞在进水停止的时候能完整把水排干:3、连接水泵:把16公分的1.5公分直径的管子连接到水泵上:4、安装水泵:水泵固定在箱子的底下,1.5公分的输水管套到上面箱子的2公分有弯头的管子里面,水就透过水泵到上面的箱子里面:5、加入陶粒:零碎加水和喂鱼透过排水的那根管子,为了防止管子太小欠好喂食和加水,加一个漏斗方便投放食物和加水:6、把植物莳植到箱子里面:植物放到这个箱子里面有两个方法:•尺度的水耕方式,把植物的根直接放入陶粒里面;•利用土壤虹吸的特性,把底下有排水洞的花盆直接放到陶粒上稍微接触到水面,透过虹吸的感化,会均匀的坚持土壤的湿润;上面陶粒次要的感化是为了培养硝化菌,硝化菌须要水分和空气,所以要用潮汐的方式让陶粒那一层有干和潮的过程,最简单的一个做法是把水泵接在定时器上,半个小时开,半个小时关.这个箱子大概是20升摆布的水在里面,可以养大概10条的8厘米摆布小金鱼和一条清道夫.。
“鱼菜共生”系统结构示意图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选择
小农爸爸之前介绍过“鱼菜共生”系统,可能很多看官都认为“鱼菜共生”系统只有一种,其实它有三种不同的结构,第一种是利用虹吸系统和植床;第二种是利用立体管,鱼池的水直接流动;第三种是利用泡沫浮板,将植物直接种植在鱼池水面上。
利用虹吸系统的“鱼菜共生”利用虹吸系统和植床这个鱼菜系统优点是养鱼的水会比较干净,不需要更换,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需要的材料较多,并且要达到平衡需要有一定的种养殖基础知识。
设计示意图家庭阳台小型鱼菜共生系统天台小型鱼菜共生系统直流式“鱼菜共生”系统
这种鱼菜系统的有点是操作简单,只需要将鱼池里的水直接用沉水马达抽入种植管道中,让它一直循环就可以了,缺点是水质较难清洁。
设计示意图
筏式“鱼菜共生”筏式的意思就是直接用泡沫板漂浮在鱼池水面上种植,植物就种植在泡沫板上,植物直接吸收鱼池水中的养分,这种鱼菜系统有点事操作更简便,成活率高,缺点是美观性差。
小农爸爸是比较推荐利用虹吸来制作鱼菜系统的,因为这样既具有观赏性,又能达到吃健康蔬菜和鱼的目的,当然,朋
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合适的系统。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