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校园景观植物造景
- 格式:pptx
- 大小:13.06 MB
- 文档页数:5
现代大学校园绿化建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阮霄羽(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市050026)酒吧围群而坐均可以成为迸发思想火花、融洽师生关系进行心得交流的场所。
因此看出这个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国大学高校的园林设计、建造一是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特色,不仅要传承中国先人顺乎自然的审美情趣,于清幽山水之间陶冶情操,也要追求灵活、自由的布局,创造丰富多彩、动静相宜的交往空间,体现出现代大学生活的蓬勃朝气;二是学习吸收外来先进科学的文化成分,使高校绿化、景点建设、人才培养、创新研发等诸方面集思广益相得益彰。
4注重园林小品、牌匾等的建造园林小品作为学校历史的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文化沉淀象征意义,在历届已毕业校友潜记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痕且伴随他们走过自己漫长的一生,如清华大学的“朱自清像”、“蔡元培像”等,北京交通大学“周恩来寄语碑”、“知行校训碑”等,北方工业大学的“灵秀园”、“幽微园”等。
这些看似简易实则繁奥、具有校园文化深厚底蕴的园林雕塑和小品牌匾,在点缀校园景致的同时亦有很好的励志与激励作用。
当然,随着历史长河的运行,有些要留下、新增,有些要更换、缩减,这也要讲究数量适度搭配适中原则,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往往滥用(或过多或过于密集)则适得其反。
我校近年来注意新校区校园科学绿化、景观小品建设,收效显著,它对师生健康文明成长及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5利用情景,陶冶情操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多元多层次的,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及代代传承。
而校园的植物景观精选优化建造更多的是为校园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延伸、师生身心健康的渗透促进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前不久我校处理和发生的几件事感触颇深。
一是有一名女学生入校不久,就感全身不适,整天无精打采说这儿痛那儿疼的似感病魔缠身,看了几次医生亦不见效。
这直接影响到她的心情与基础课程的学习,辅导员分析原因之后多次找她课余谈心、早晨跑步(精心选择适宜的绿茵景点安静跑道),边运动边观景边交流,摆事实讲道理,使她明事理清病根。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规划分析摘要: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
主要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原则进行简要阐述,并以天津某大学为例,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学校现状进行校园景观提升,该方案以“以绿为魂”为研究核心,将校区规划为几个功能区进行景观设计。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规划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圣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其校园环境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需求。
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各地高校不断新增、扩建,为吸引广大学子的加入,校园景观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国内比较有名的有“北大的未名湖畔”“清华的荷塘月色”“武大的樱花园”等,良好的校园景观不仅能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也能为高校建立良好的形象。
1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规划1.1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1.1.1注重视觉美感。
校园景观作为整体形象,各要素之间应按照形式美法则进行规划设计,为师生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愉悦人们的心情。
将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校园视觉美感。
(1)“多样与统一”是指将校园景观中的众多事物景象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景观,通过“多样”改变单调和乏味,通过“统一”来协调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视觉美感;(2)“对称与平衡”是以中心为轴上下或左右呈对称关系,可在视觉上起到整齐一致的效果、使得景观有秩序且对称、可呈宁静的静态之美,如行道树的排列;(3)“对比与调和”是将形成鲜明对比特征的事物、颜色、行为等进行调和,将对比因素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加强或减弱,从而达到“多样统一”的构图手法,例如花蕊颜色的对比形成百花争艳的效果;(4)“节奏与韵律”是通过景观有规律、反复的出现,从而形成一种富有律动感的视觉艺术;(5)“比例与尺度”体现了事物与参照物之间的对比关系,通过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断臂的维纳斯、就因为她身体的黄金分割给人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2]。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
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
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
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1. 人性化氛围: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
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
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
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1. 中央主景区: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
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
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天津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和绿化种植结构指导意见一、天津的立地条件天津地处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春季干旱多风,年降雨量约556mm,且多集中于夏季。
市区及其东部区域为退海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粘重、通透性差,乡土植物种类较少,城市绿化需采取工程措施,实施绿化的自然条件较差。
二、园林景观设计指导原则㈠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
自然美与几何规则美结合,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
布局构图宜自然则自然,宜规则则规则。
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㈡植物造景为主原则。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
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㈢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
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
㈣生态建园与文化建园结合原则。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又要遵循美学法则。
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
㈤以人为本原则。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
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给人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㈥地方特色原则。
从天津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设计,利用好耐盐碱植物和天津的自然水系,创造富有水乡情调和田园气息的“津味”园林。
㈦整体协调原则。
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
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
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
㈧整旧如旧原则。
《校园绿化与景观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校园环境要求的提高,校园绿化与景观建设成为了提升学校形象、改善教学环境的重要举措。
本次校园绿化与景观施工项目旨在为师生打造一个优美、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较大,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多个建筑设施。
目前校园内绿化覆盖率较低,景观布局较为单一,缺乏特色和亮点。
为了提升校园环境品质,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校决定启动校园绿化与景观施工项目。
二、施工目标1. 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营造绿色生态校园环境。
2. 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景观,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3. 为师生提供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4.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三、施工步骤(一)前期准备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2. 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校园地形、地貌、土壤、水源等情况。
3. 制定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
4.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
5. 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二)场地清理1. 清除校园内的杂草、垃圾、石块等杂物。
2. 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场地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三)土壤改良1. 对场地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酸碱度、透气性等情况。
2.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腐殖土、河沙等材料,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四)绿化种植1. 选择适合校园环境的绿化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
2. 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绿化种植,确保种植位置准确、株行距合理。
3. 对绿化植物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管理,确保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五)景观建设1. 建设校园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亭台楼阁等。
2. 铺设园路、广场等硬质景观,确保园路、广场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3. 安装景观照明设施,确保校园景观在夜间也能展现出美丽的景色。
建筑周边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摘要:从建筑环境分类、植物景观对建筑环境的作用入手,探讨了建筑环境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提出不同建筑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配植方案,并根据理论知识对虚拟的场所进行植物景观设计。
对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具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环境;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建筑环境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组优秀的建筑作品可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给人以美感。
但硬质景观终究缺乏生气,若在建筑的外部空间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柔化其生硬且呆板的线条,那就更丰富了建筑的表现力。
1 建筑环境的分类建筑环境指广义的人造景观及其环境。
它既包括建筑、构筑物环境,也包括园林中的假山、置石及道路、铺装地等。
这种环境下的绿化往往难度较大,因为既要考虑景观上软、硬两种元素的协调,又要考虑每一种元素功能的发挥。
而且,经常存在着种植环境条件较差,需要技术上予以支持等问题.1.1 建筑从建筑与绿化的关系来说,大体上可以把建筑分为3类。
第一类是建筑占绝对的主体地位。
绿化从高度来说无法与其抗衡,如城市中的小高层、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等.对此而言,设计的重点在于绿化和建筑文脉上相关性的处理。
第二类是单层、双层的小型建筑,如园林建筑小品等,这类建筑把绿化看成是其景观或功能的一部分,两者关系最密切。
在此环境中。
绿化与建筑的关系相当密切,设计时可把他们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第三类建筑是处于以上两种情况的中间者,如城市中的多层建筑,是城市中数量最多,处理起来最有难度的一种建筑。
此类建筑环境中,绿化和建筑也密不可分,设计时既要考虑建筑与绿化的整体构成,又要注意建筑各局部的绿化问题。
1.2 假山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富有特色的景观。
在现代园林中仍然富有生命力。
城市园林,古代也称城市山林,原意指“不出城廓,而可享山林之趣”。
所以,堆筑假山,必然要同时配植适宜的植物,以构成完整的城市山林景观。
1.3 道路与其他硬地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通的需要而导致了道路和硬地面的存在。
国内各高校园林专业介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该学院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园林教育基地,是一所培养园林、风景园林、旅游管理和观赏园艺建设人才的正规化学院。
学院现有园林、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园艺四个本科专业,设有园林树木、园林花卉、园林植物遗传育种、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规划、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园林制图与美术、旅游管理等九个教研室。
全院现有教职工87 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 人、教授21 人、副教授28 人、讲师和工程师27 人。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原名南京林学院,正式组建于1952 年,是一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为特色、林产工业为重点、理工文管相结合的高等院校。
学校现设有森林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化学工程、木材工业、机械电子工程、经济管理、土木工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科学技术、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南方摄影和沛县学院等13 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部、体育教育部等教学管理机构。
学校现设有本、专科专业49 个。
全院共有教职工128 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教授28 人、副教授31 人、讲师41 人、助教和实验技术人员27 人。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是全国同类系科中创建最早者(1921 年),其历史可追溯到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园艺系。
现在有园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向)、中药材三个本科以及园艺、园林花卉和观赏园艺三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
全院现有教职工61 名:其中教授15 名,副教授21 名,博士生导师9 名,硕士生导师18 名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园林学院现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了园林植物选育、繁殖与栽培,园林植物应用和园林规划与设计三个研究方向。
1 个园林本科专业。
该院设有园林植物应用、园林花卉、园林规划设计、和美术4 个教研室,1 个花卉研究所,1 个园林规划设计院和3 个实验室。
拥有野外实习基地-- 花圃和1 个资料室。
浅析无锡不同时期的园林景观对比———以无锡寄畅园和城中公园为例瞿浩钢,刘雪梅(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西青300384)简述无锡园林的发展与其特点,并以无锡市的寄畅园和城中公园为例介绍无锡的园林。
其中寄畅园是较为典型的中国江南古典园林,而城中公园则是近代公园首个自建的城市公园,通过分析设计手法和2个时期园林的特点得出其共同点与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所造成的特殊性,并叙述无锡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变化。
结合无锡现代景观园林设计趋势总结园林设计必要之处。
无锡园林;寄畅园;城中公园2.2无锡城中公园简介无锡城中公园始建于190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由民众集资建造的城市公园。
在其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多次增建、重建和改造,其作为城市园林的功能日益完善。
现位于无锡市商业中心地段与崇安寺步行街相连,周边多为大型的百货商场,人流较大,经过多次改造,现在已是无锡市的中心公园以及商业步行街之一。
城中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历史纪念性,城中公园在无锡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城中人气聚集的活动场所,城中公园见证了近百年来无锡发展的历史沧桑,并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历史遗迹。
无锡城中公园发展到21世纪初期,是无锡市市区游人聚集最为热闹的市区公园,外侧相对开放式的设计与周边商业区居民区相连接使得园内人流量较大,内部所设置的景点也主要迎合了老人和儿童的游玩需要。
整体的造园运用了中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手法,将自然的景观再现于园内,结合人造瀑布、小湖泊和假山营造了一个接近于远郊山林的自然美感,园内也多用太湖石置石造景结合江南的乡土植物,整体感觉使人放松舒适。
近10年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中公园的外貌和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周围高楼大厦林立,导致园内的整体空间感受较为压抑,随着周边商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在购物游玩时的需求,城中公园其商业步行街的功能逐渐增强,而其作为城市公园的功能逐渐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忽视。
3无锡寄畅园与城中公园对比分析3.1设计风格对比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园林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在设计风格上寄畅园与城中公园都是人工山水园林,前者通过人为的营造自然景观意境,选址在惠山山麓,倚山借景,借用惠山和锡山的景色作为园的背景,将自然与人工巧妙的结合。
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高等院校核心区域的空间组织环境、人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设计进行探讨,真正从校园的使用者角度出发,创造一个真正宜人适用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环境引言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国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新高潮。
而在众多校园规划设计中,很多人只关注理性主义规划思想所注重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空间结构、形式美学等物质空间环境方面的问题。
而当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单体建筑确定后,校园的环境规划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怎样将校园环境真正与“人”联系在一起,使环境营造更科学、更有利于使用和发展,成为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1.项目概况1.1学校简介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科优势明显,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色,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天津市属重点教学科研型大学。
学科覆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制造技术与控制、环境科学与生物化工、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数理科学等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八大学科群。
1.2位置及规模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西青区,西南外环线外侧(现华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侧)的第三高教区扩展区内,此次设计的范围主要是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包括学校的南北向轴线(教学区)与东西向轴线(人口区) ,占地约40万m2。
1.3设计目标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大学不仅应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
因此,我们这次的设计目标置城市、自然于一种张力关系,呼唤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良好的生态,体现出校园活泼的生机。
1.4设计理念1.4.1理念基础以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园总体规划为指导,贯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以生态、自然和以人为本的造景手法,将校园各部分景观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将局部景观溶入到校园的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化的大环境中去。
㊀㊀收稿日期:2020 ̄03 ̄03作者简介:牟慧君ꎬ研究生在读ꎬ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研究ꎬE ̄mail:657509212@qq comꎮ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为例牟慧君ꎬ周㊀悦ꎬ倪㊀珉(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ꎬ山东烟台㊀264000)摘㊀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ꎬ作为生态城市和生态园林建设的核心构成单元ꎬ生态校园建设是营造和改善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ꎮ构建人工植物群落ꎬ规划并配置绿地植物ꎬ既对校园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产生了决定性影响ꎬ也是建设生态校园的有效方式ꎮ该文以生态学知识和植物配置原理为依据ꎬ将山东建筑大学的月泉广场作为研究案例ꎬ在校园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指引下ꎬ对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优劣进行分析ꎬ并制定有关解决措施ꎮ关键词:生态校园ꎻ植物景观ꎻ植物配置ꎻ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S731 5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1714(2020)03 ̄0061 ̄03引㊀言在国内社会发展速度日益提升的情况下ꎬ整个社会对知识创新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ꎬ从而使得大学校园规模逐步扩大ꎬ越来越多的新校区先后出现ꎮ新建大学校园环境应该具备开放性和时代性ꎬ当前阶段ꎬ 生态 一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中ꎬ大学校园从普通的校园建设逐渐向生态校园建设发展ꎮ早在20世纪中期ꎬ西方欧美国家就开启了生态校园的建设ꎬ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ꎬ校园生态环境营造㊁节能减排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ꎮ针对该现象ꎬ生态校园景观建设的新思路产生了ꎬ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态技术的加入ꎬ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该问题ꎬ也为我国生态校园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ꎮ20世纪后期ꎬ外国生态校园理念为我国校园景观建设指出了新的方向ꎬ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ꎬ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著作文献供我们参考[1]ꎮ然而ꎬ鉴于各高校建设的差异性与广泛性ꎬ我国在生态校园规划建设的领域大多是纸上谈兵ꎬ难以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ꎬ目前的校园建设操作最多的还是植物造景方面ꎬ在校园能源自给ꎬ资源循环利用ꎬ营造宜人生态环境等技术问题上还有所欠缺[2]ꎮ本文重点研究了山东建筑大学的植物景观ꎬ借助于文献查阅ꎬ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3]ꎬ秉承建设生态校园ꎬ设计和建造植物景观的有关原则ꎬ具体分析了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ꎬ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景观和宜人的生态环境ꎮ1㊀相关概念1.1㊀生态校园概念生态校园是营造良好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ꎬ应该以校园生态环境的打造㊁校园生态系统的改良和维持为目标ꎬ将校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ꎬ以生态学㊁景观学的有关原理为依据ꎬ对环保型㊁生产型㊁观赏型㊁保健型㊁科普型和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进行统一打造ꎮ配置植物时ꎬ以植物类型㊁功能和景观特征为依据ꎬ对植物景色和季相变化进行合理调配ꎬ突出主题和色彩ꎬ对优美㊁自然且个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环境进行营造ꎬ力争实现生态㊁经济16和社会效益协调与统一ꎮ1.2㊀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在生态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发扬人本主义精神ꎬ充分关注师生们的需求ꎮ②遵循科学性原则ꎬ适地适树ꎮ③遵循艺术性原则ꎬ合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ꎬ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ꎮ④遵循景观生态性原则ꎬ既可供公众欣赏ꎬ又具备生态保护与维持功效ꎮ⑤遵循经济性原则ꎬ控制合理投入ꎬ创造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三丰收[4]ꎮ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㊀山东建筑大学的地理环境选址于济南的山东建筑大学ꎬ地理坐标117ʎEꎬ36.65ʎNꎮ在光照环境㊁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ꎬ当地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非常明显ꎬ一年有四季ꎬ存在明显的季风ꎻ春秋季节不长ꎬ冬天寒冷ꎬ夏天酷热ꎬ雨量分布相对集中ꎮ济南常见的是亚热带植物ꎬ植物物种相当丰富ꎮ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ꎬ2003年ꎬ山东建筑大学在济南东郊开发区进行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ꎮ新校区拥有200hm2多的占地面积ꎬ可容纳2 1万多名在校生ꎬ鉴于校区刚刚建设完成ꎬ校园内绿化率相对较低ꎬ新校区周边还有济南钢铁公司和济南炼油厂两大主要污染源ꎬ校园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5]ꎮ2.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现状通过学校正门便可看到月泉广场(图1)ꎬ图书馆位于广场之后ꎬ此广场为山东建筑大学的对外形象窗口ꎮ广场既具备学校师生和外来人员及车辆集散功能ꎬ也具备展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形象特征的功能ꎮ此种情况下ꎬ配置此区域的植物时ꎬ应将自然㊁简洁的特征凸显出来ꎮ以学校形象窗口身份而存在的月泉广场ꎬ配置植物时运用了横竖对比ꎬ有大面积的草坪和低矮灌木ꎬ孤植若干乔木ꎮ与硬质铺装面积相比ꎬ本区绿化面积不大ꎬ在集散人流和节日活动中比较适用[5]ꎮ㊀㊀下面由西至东介绍该区域的植物景观ꎮ西边是校园图书馆ꎬ可算作该校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ꎮ道路为半圆形ꎬ由玉兰与日本晚樱构成的树荫为景色提供了良好的意境ꎮ前置的景观是由小叶黄杨㊁紫叶小檗以及小叶扶芳藤构成的模纹花坛ꎬ配置喷泉ꎬ景色怡人ꎮ图1㊀月泉广场位置及范围图㊀㊀在主广场位置则是以中轴线形式对称的规则花坛ꎮ由西至东主要是对节白蜡花坛㊁月季坛㊁龙柏球景观坛和植物自然群落坛等ꎮ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对节白蜡花坛至东门两侧的植物自然群落坛之间的区域ꎬ是屋顶花园的设计概念ꎬ下部是同行的车道ꎬ所以在此处采用球状的龙柏球进行装点ꎬ丰富整个场地的植物景观ꎬ又可减轻地面承重的问题ꎮ与此同时植物自然群落的花坛里也很精彩ꎬ有孤植的雪松ꎬ行植的银杏ꎬ还有高大的白蜡与悬铃木等ꎬ姿态挺拔高大ꎬ具有简洁庄严又不失活泼大气的效果ꎮ该广场还具有 泉林秋色 一说ꎬ以夏末秋初新生入学时开花繁茂的植物如栾树㊁大叶女贞㊁菊花等为主ꎮ总的来说ꎬ月泉广场以文化环境型植物群落为主ꎬ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ꎬ与广场区的建筑相协调ꎬ营造出蓬勃向上的气氛ꎮ2.3㊀存在的问题虽然新校区建设不久ꎬ设计理念新颖又贯穿了生态学等相关理念ꎬ但是该校广场式的主校门区的植物景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ꎬ植物养护管理不够到位ꎬ植物长势不好ꎮ在图书馆左翼和右翼两栋楼前都设置了4块沉降式的阶梯花坛ꎬ一面向阳ꎬ一面向阴ꎬ考虑到建筑内部透光和植物造景问题ꎬ这几块区域多采用花灌木或小乔木来进行植物造景ꎬ可以看到女贞的长势相对较差ꎬ叶片干枯ꎻ忍冬和珍珠梅的长势没有得到后期的管理ꎬ肆意蔓延ꎬ有一些植物的枝条甚至延伸至主路ꎬ影响了日常的通行ꎬ破坏了其该有的意境ꎮ第二ꎬ景观地表裸露ꎮ模纹花坛处的小叶黄杨和紫叶小檗有一部分长势不良ꎬ使得26㊀第3期辽宁林业科技2020年㊀地表裸露ꎻ在东门入口处ꎬ山东建筑大学字牌花坛ꎬ只有几颗龙柏球加裸露的地表ꎻ广场中心的月季花坛ꎬ天气炎热ꎬ月季芍药萎蔫之后就再无景观可赏ꎮ第三ꎬ部分植物景观有待加强ꎮ首先ꎬ在地下通道入口处没有特殊的处理ꎬ采用一样的龙柏球造型ꎻ其次ꎬ在主广场区的植物配置多采用绿色系的植物ꎬ缺少色彩的变化ꎮ第四ꎬ缺乏乘凉休憩的地方ꎮ由于主广场都是低矮的龙柏球ꎬ没有阴凉的地方供人们休憩乘凉ꎬ所以同学只有穿行ꎬ很少停留下来ꎮ3㊀解决措施3.1㊀注重后期管理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后ꎬ应强化后期管理工作ꎬ管理得当ꎬ植物才能正常生长ꎬ绿色植物的景观功效方可得到充分发挥ꎮ后期管理涉及了施肥ꎬ浇水ꎬ防治病虫害ꎬ修剪枝叶和避免人为损伤等[5]ꎮ对于主广场上的名贵树种对节白蜡而言ꎬ应该特别谨慎地进行养护管理ꎮ对节白蜡对光和水都比较喜好ꎬ想要提升其成活率ꎬ加速其生长ꎬ首先确保土壤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ꎬ尽可能避免地上水分流失ꎮ从当地气候特点出发ꎬ运用灌根浇水方式ꎬ将主要灌溉期确定在每年的3-6月ꎬ9-11月ꎬ浇水要充分ꎬ雨季则适度减少甚至停止浇灌ꎻ高温环境下ꎬ最佳浇水时间为早上和晚上ꎬ浇水应该避开中午ꎮ浇水时应做到有干有湿[6]ꎬ不干停浇ꎬ干要浇透ꎮ雨水量较大时ꎬ将树池中的水及时排除ꎮ就抗寒工作而言ꎬ先用草绳缠绕包裹对节白蜡主干ꎬ包裹达到1 8~2m的高度ꎬ之后在草绳外部ꎬ由下至上ꎬ按照顺时针顺序ꎬ用10~20cm宽度的带状无纺布进行缠绕ꎬ做好树体防寒工作ꎮ将防风屏障设置在对节白蜡周边ꎬ或者用塑料薄膜覆盖ꎬ稻草帘子遮挡等ꎮ将温度计悬挂于风障内ꎬ对塑料薄膜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ꎬ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ꎮ及时更换模纹花坛中长势不好的植株[7]ꎮ3.2㊀提高文化氛围在主广场 泉林秋色 的映衬下ꎬ可种植碧桃和柿树ꎬ在植物景观得到丰富的同时ꎬ也体现出了山东建筑大学桃李满园的人才培养理念ꎮ与此同时ꎬ还应该普及学生的花木养护知识ꎬ在不同植物上悬挂介绍标牌ꎬ就此丰富师生园林知识ꎬ增强其保护花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ꎮ3.3㊀丰富植物景观在地下通道入口处ꎬ可以设置一些对景植物ꎬ如腊梅㊁碧桃等ꎬ既减轻了地面的承重问题ꎬ也改善了单一的龙柏球景观ꎮ其次ꎬ可以增添一些彩叶树种ꎬ如紫叶李㊁小叶黄杨等ꎬ增加整个园区色彩ꎮ3.4㊀加强垂直绿化调研结果显示ꎬ垂直绿化方式能够对学校绿化空间进行有效开发ꎬ鉴于校区刚建成不久ꎬ几乎没有屋顶绿化ꎮ应将爬山虎㊁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栽种于学校东西山墙上ꎬ就此对校园立体绿色景观进行建造ꎬ同时也能实现夏季室温的降低ꎬ对噪声进行阻隔[4]ꎮ4㊀结㊀语在时代变迁过程中ꎬ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ꎬ此种情况下ꎬ设计和建造校园植物景观ꎬ彰显出了极强的重要性ꎮ在校园环境净化㊁小气候营造方面ꎬ校园植物景观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ꎬ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ꎬ也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ꎮ参考文献:[1]李静.高校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现代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9.[2]杜惟玮ꎬ张宏伟ꎬ钟定胜.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ꎬ2005ꎬ24(3):10-12.[3]杨柳.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8.[4]芮立ꎬ丁勇.浅谈高校绿化植物配置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园林与设计ꎬ2017(14):20-22. [5]夏更寿ꎬ王加真.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绿化[J].绿色中国ꎬ2004(8):47-48.[6]张明辉.对节白蜡在岭南地区的四季管理[J].中国花卉盆景ꎬ2003.[7]赵海娟.对节白蜡的栽培与养护管理探讨[J].绿色科技ꎬ2016ꎬ5(9):12-13.(责任编辑:王月婵)36㊀第3期牟慧君等: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年㊀。
置石对景(图1),使绿地不再一览无余,行人更有探索欲;中央绿地丛植凤凰木形成观赏点,车行道旁选用羊蹄甲作为行道树,使车行道旁石凳背后有依靠,同时让在图书馆中学习的学生有景可赏;西侧半私密空间通过种植藤蔓月季绿篱替代鹅掌柴,提升绿篱高度,使其半私密性更加突出。
4结语植物景观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工作学习效率、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整体形象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占地面积一般较大,需要较完备的绿地生态系统,大学植物造景的需要在每个功能区布置恰当的植物景观来满足该区域的功能。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时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功能,让师生有更加舒适的环境体验。
(收稿:2023-06-15)参考文献:[1]成明,邵森,熊瑶.高校校园植物造景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15):79-81.[2]杨柳.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8.[3]杜思颖,朱为菊.热带高校校园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以琼台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03):32-34.[4]王梦西,徐春晓,张倩,等.芳香植物抗焦虑初探———以金边柠檬百里香为例[J].园林,2021,38(11):32-38.浅论山体绿道景观设计———以嵊州市城隍山(艇湖)游步道设计为例应罗刚(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山体绿道是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山体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更是满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
以嵊州市城隍山(艇湖)游步道设计为例,试图探讨现代城市发展中山体绿道景观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引导山体绿道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嵊州;山体;绿道;历史;文化行。
总体而言,现状道路可基本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但作为山体绿道来使用是远远不够的。
2.2节点现状城隍山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成熟完善的鹿山公园、艇湖塔、玉皇殿等人文景观,还有农田、山林、水库等自然景观。
《校园绿化与景观施工方案(植物选择与布局)》一、项目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环境的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良好的校园绿化与景观不仅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作用。
本次校园绿化与景观施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生态、美观、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二、施工目标1. 营造绿色、生态、美观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2.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良好。
3. 合理布局植物,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4.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5.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植物选择1. 乔木类(1)银杏树:树形优美,叶色金黄,秋季景观效果极佳。
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
(2)香樟树: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有驱虫、净化空气的作用。
适应性强,耐修剪,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
(3)桂花树:常绿乔木或灌木,花香味浓郁,秋季开花,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4)樱花树:春季开花,花色艳丽,花型优美,是校园中常见的观赏树种。
适应性强,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
2. 灌木类(1)红叶石楠:常绿灌木,新叶红色,色彩鲜艳,是优良的彩叶树种。
适应性强,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
(2)月季:花色丰富,花期长,是校园中常见的观赏花卉。
适应性强,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
(3)紫荆:春季开花,花色紫红,花型优美,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
(4)紫薇:夏季开花,花色艳丽,花期长,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
3. 地被植物类(1)麦冬:常绿草本植物,叶色翠绿,耐阴,是优良的地被植物。
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2)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色翠绿,花型小巧,是优良的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