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医嘱审核常见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753.00 KB
- 文档页数:58
工N V e S T工g A T iO N调查研究C H工N A H E A L T H工ND U S T R Y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医嘱常见差错分析与防范申莹莹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原因,提髙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对该院2016年5—12月处方统计分析归纳。
结果审核132847份医嘱,不合理处方占504份,主要体现在溶媒选用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遗嘱录入错误,溶媒用量不当,配伍禁忌,未备注皮试结果、溶剂有限请排水等。
结论药师通过对不合理处方定期 总结归纳分析,并及时反馈于临床,可有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3(C)-0159-02DOI:10.16659/ki.l672-5654.2017.09.159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 h a rm a c y in tra v e n o u s a d m ix tu re s e rv ic e,P IV A S)出现之前,静脉药物配置洁净环境无法保障,导致配置药物受环境污染,使患者用药安全无法保障。
而P I V A S的建立可以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医嘱审核,降低不合理用药状况;通过集中配置,减少药品浪费。
从而节约医疗成本;配置药液时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可有效防护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也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性转变。
现对该院P IV A S2016年6—12月所配置品种(中药制剂,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T P N药物等)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药师参与处方审核并发现纠正不合理处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6—12月,长期医嘱132 847份。
1.2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服务与疑难精解》《新编药物学》第17版,对504份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纳,统计分析。
298条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部门,负责对医院患者进行静脉给药的药品配置和审核工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审核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效果,而医嘱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是影响审核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种类的增多,医生在开具患者用药医嘱时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比如药物选择不当、药物剂量错误、药物配伍不当等。
这些不合理用药的医嘱一旦被执行,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不合理用药医嘱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同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298条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的研究意义就在于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如何降低不合理用药率,提高医嘱质量,为医院药学服务的改善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从而提出改进策略和加强管理的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可以有效提高审核质量,减少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本研究旨在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倡导医疗机构建立规范的医嘱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监督,以保证患者得到科学、准确、安全的药物治疗。
通过研究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情况,可以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医嘱审核质量提供参考,为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承担着对医院医嘱进行审核的责任。
在医疗环境中,合理用药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PIVAS)出现之前,静脉药物配置洁净环境无法保障,导致配置药物受环境污染,使患者用药安全无法保障。
而PIVAS 的建立可以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医嘱审核,降低不合理用药状况;通过集中配置,减少药品浪费。
从而节约医疗成本;配置药液时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可有效防护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也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性转变。
现对该院PIVAS2016年6—12月所配置品种(中药制剂,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TPN 药物等)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药师参与处方审核并发现纠正不合理处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6年6—12月,长期医嘱132847份。
1.2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服务与疑难精解》《新编药物学》第17版,对504份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纳,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审核长期医嘱132847份,不合理处方有504份,所占总处方比例为0.37%。
主要有不合理溶媒选用(58份,占11.5%),超说明书用药(12份2.4%),医嘱录入错误(24份4.7%),溶媒用量不当(79份15.7%),配伍禁忌(26份5.2%),容积有限请排水(193份38.3%),来备注皮试结果(112份22.2%)等,见表1。
2.1溶媒选用不合理各种药物由于化学结构、酸碱度等的不同应选择适宜的溶媒,若溶媒选择不当,则出现沉淀、浑浊、变色、药效降低等现象。
0.9%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注射液(5%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N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是临床常用药物溶媒,若溶媒更换,会导致药物效价降低,浓度降低,结晶等。
例如:①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各种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所以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干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内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配制和调配静脉用药,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适的药物治疗。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执行医嘱时,有时会出现不合理的医嘱,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并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选择不当、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药物给药途径不合适等情况。
这些不合理医嘱一旦执行,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
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分析,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对医嘱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接收到医生开出的药物医嘱后,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结合药物的药理特点和用药指南,对医嘱进行综合评价。
如果医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与医生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寻求修改医嘱。
需要对药物的配制和调配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一旦医嘱合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进行药物配制和调配时,也需要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等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品质和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药物配制错误、标签混淆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受到伤害,因此需要对配制和调配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需要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和改进进行跟踪和总结。
一旦发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存在不合理医嘱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改进,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跟踪和总结。
通过总结干预的效果和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质量,减少不合理医嘱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分析和干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嘱的审核和评估。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当加强对医嘱的审核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审核机制和专业团队,对每一条医嘱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对于不合理的医嘱,应当及时与医生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积极寻求修改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