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量子物理之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和概率密度等值面图
- 格式:pdf
- 大小:7.81 MB
- 文档页数:34
计算物理期中作业题目: 氢原子中电子云的概率分布摘要:通过氢原子的波函数(,,)r ψθϕ求解氢原子中电子在(),θϕ方向立体角 d Ω 中的概率密度,然后编程进行计算并画图给出氢原子角向电子云分布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l m 给出的角向电子云分布图呈现一定规律。
关键词:氢原子,概率密度,连带勒让德多项式氢原子中电子在(),θϕ方向立体角 d Ω 中的概率为22(,,)nlm d r r drψθϕΩ⎰2220(,)()lm nl d Y R r r drθϕ+∞=Ω⎰2(,)lm Y d θϕ=Ω则立体角d Ω内的电子云角向概率密度为222(,)(cos )(cos )mim mlm l l Y P eP ϕθϕθθ==连带勒让德多项式为2/2()()(1)()m m m l l P x x P x =-则对勒让德多项式求m 次导数易得()()()mm l l md P x P x dx=[]/220(1)(22)!2!()!(2)!l mk l kmlk d l k x dxk l k l k -=--=--∑[]()/220(1)(22)!2!()!(2)!l m k l k ml k l k xk l k l k m ---=--=---∑得连带的勒让德多项式[]()/22/220(1)(22)!()(1)2!()!(2)!l m k m m l k ml l k l k P x x xk l k l k m ---=--=----∑为求解氢原子角向电子云概率密度2(cos )ml P θ编程如下程序OPEN( 1, FILE='STAR.TXT')WRITE(*,*)'请输入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READ(*,*)ZL,ZMPI=3.141DO T=0,PI,0.01R=PPP(ZL,ZM,COS(T))**2WRITE(1,*)R*COS(T),R*SIN(T)ENDDOENDFUNCTION PPP(ZL,ZM,X)PPP=PP(ZL,ZM,X)*(1.0-X*X)**(ZM/2.0)RETURNENDFUNCTION PP(ZL,ZM,X)IF(MOD((ZL-ZM),2).EQ.0) THENZLL=ZL-ZMELSEZLL=ZL-ZM-1ENDIFPP=0DO ZK=0,ZLL/2.0PP=PP+P(ZL,ZM,ZK,X)ENDDORETURNENDFUNCTION P(ZL,ZM,ZK,X)P=(-1)**ZK*F(2*ZL-2*ZK)/2**ZL/F(ZK)! /F(ZL-ZK)/F(ZL-2*ZK-ZM)*X**(ZL-2*ZK-ZM) RETURNENDFUNCTION F(ZN)F=1.0DO ZK=1.0,ZNF=F*ZKENDDORETURNEND图形结果m变化的关系(图a)电子云的1/2剖面图随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234角量数l(图b )图a各图沿y轴的旋转立体图图b的放大图Y10Y20Y21Y31Y32Y40Y41Y428642Y43结论定义m l -≡δ称之为差量子数。
原子物理课后问题——用MATLAB画出氢原子的电子概率密度图1、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对某一个待解决的物理问题(当这个物理问题可以抽象为数学问题时)建立一个概率模型,即确定某个随机事件X,使得待求问题的解等于随机事件X出现的概率或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
然后进行模拟实验,重复多次地模拟随机事件X。
最后对随机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平均,求出X出现的频数作为问题的近似解。
这就是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
具体来说:假设所要求的量x是随机变量ζ的数学期望E(ζ) ,那么近似确定x的方法是对ζ进行N 次重复抽样,产生相互独立的ζ值的序列、……、,并计算其算术平均值:根据大数定理有因此,当N充分大时,下式成立的概率为1,亦即可以用作为所求量x的估计值。
2、求解氢原子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函数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其解,则氢原子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函数:N为主量子数,决定轨道的能量,既能层,n=0、1、2、…,L为角量子数,决定轨道角动量大小,即能级,l=0、1、2、…、n-1,M为磁量子数,决定轨道角动量在磁场上方向的分量,即轨道在空间分布上的方向,m=0、±1,、±2、 (1)由课本《原子物理学》P130某些球谐函数的表达式和P134径向波函数的表达式可推出以下各能级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函数:2S能级2Px能级最大概率密度…,(即第一玻尔轨道半径)数据生成1计算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机地选取坐标点(),并计算概率密度函数ρ(r)在点()的值,是概率密度函数ρ(r)的最大值,并计算。
2.计算机产生一个0至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M。
3.将Y与M进行比较若Y≥M,则选取该点()若YM,则舍去该点()。
重复1至3重新选取坐标点,即可得到一个按ρ(r)分布的随机函数序列。
3、具体代码及结果2Px能级所需计算公式>> a0=5.29e-11;>> plot(0,0,'.r','marKerSize',32) % 显示原子核位置,’.r’为红色的点,marker是图上画上点的地方表上符号后面的size就是符号的大小>> axis([-5e-10 5e-10 -5e-10 5e-10 ]) %设置坐标轴的范围>> grid on %设置网格>> hold on>> xlabel('x');ylabel('y'); %标注xy轴>> i=1;>> while i<=3000 %设置循环PHI=2*pi*rand; %产生0到2π的随机数赋值给PHIR=9*a0*rand; %产生0到9a0的随机数赋值给RY=0.5*(1/a0).^2*R.^2*exp(2-(R/a0))*(cos(PHI)).^2; %计算Y[x,y]=pol2cart(PHI,R); %将极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M=rand;if Y>=M %设置判断hold onpoint=plot(x,y,'.g','EraseMode','none','marKerSize',5); %画出绿色的点,点不会被擦除’none’方式不做任何擦除,直接在原来图形上绘制。
氢原子电子云空间分布的可视化1 技术指标1)设计一个用户界面,从不同角度直观揭示氢原子电子云空间几率分布的规律。
要求:有用户任意输入量子数的界面;2)根据量子力学中对氢原子的求解,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径向分布概率,角向分布概率等);3)用Matlab来进行模拟;4)通过给定量子数,可以弹出绘图窗口,给出该量子态下,三维空间中氢原子中电子在空间各点的几率分布。
2 基本原理2.1 电子云模型及其量子力学实质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用现代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有波粒二象性,它不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有确定的轨道,因此画不出它的运动轨迹。
我们不能预言它在某一时刻究竟出现在核外空间的哪个地方,只能知道它在某处出现的机会有多少。
为此,就以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几率,即几率密度大小,用小黑点的疏密来表示。
小黑点密处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大,小黑点疏处几率密度小,看上去好像一片带负电的云状物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此叫电子云。
用一个波函数Ψ(x,y,z)表征电子的运动状态,并且用它的模的平方|Ψ|^2的值表示单位体积内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即几率密度,所以电子云实际上就是几率密度|Ψ|^2在空间的分布。
研究电子云的空间分布主要包括它的径向几率分布和角度几率分布两个方面。
径向分布探求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和离核远近的关系,被看作在半径为r,厚度为dr的薄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
角度分布探究电子出现的几率和角度的关系。
2.2 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电子云模型根据氢原子束缚态电子的波函数表达式Ψnlm=Rnl*Ylm,其中Rnl 和Ylm分别是径向波函数和球谐波函数,n是波函数的主量子数,l是角量子数,m是磁量子数。
径向波函数和球谐波函数均可以根据薛定谔方程求解出具体表达式,从而确定了其波函数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超强的函数编程功能和作图功能,可以作出在给定n、l、m条件下,电子的径向概率函数、角向概率分布函数和在整个空间分布的概率函数图。
浙江省温州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预测卷)完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a、b的电荷同号,B.a、b的电荷异号,C.a、b的电荷同号,D.a、b的电荷异号,第(2)题为了粗略测量月球的直径,小月同学在满月的夜晚取来一枚硬币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之恰好垂直于视线且刚刚遮住整个月亮,然后测得此时硬币到眼睛的距离为x,硬币的直径为d,若已知月球的公转周期为T,地表的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径R,以这种方法测得的月球直径为()A.B.C.D.第(3)题玻尔原子理论描述的氢原子的电子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E1、E2、E3分别表示电子处于轨道1、2、3时原子具有的能量,E k1、E k2、E k3分别表示电子处于轨道1、2、3时具有的动能,则( )A.E1>E2>E3B.E k3>E k2>E k1C.D.第(4)题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 s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 s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 )A.B.1C.2D.4第(5)题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是爱因斯坦发现的B.引力常量G的单位是C.引力常量G是比例系数,没有单位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6)题将一轻弹簧水平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相连,将小物体拉至O点由静止释放,小物体的加速度a与离开O点的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