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第二代APU平台
- 格式:doc
- 大小:921.50 KB
- 文档页数:2
温故而知新回顾AMD历代APU家族和英特尔相比,AMD在笔记本领域始终没能占到主导地位,在绝大多数普通用户心里的存在感很低。
那么,难道是AMD不重视移动处理器的发展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AMD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在移动站场的努力。
从群龙乱舞到APU一统江湖在很多年以前,PC领域(台式机笔记本)还是奔腾一统江湖,而Mobile Pentium则是英特尔专门针对笔记本定制的移动芯片。
面对越来越红火的笔记本市场,AMD自然也不能闲着,于是就以“龙”之名,和英特尔展开了军备竞赛。
以速龙之名反击在AMD历史上,首个能与Pentium抗衡的处理器来自Athlon (速龙)家族,而Athlon XP-M和Athlon 64-M则是该家族的低功耗移动版(图1),用来和Mobile Pentium抢生意。
为了规范笔记本市场,英特尔抢先提出了迅驰平台概念,强调CPU、芯片组和无线网卡都是笔记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一时间,“这款笔记本迅驰了吗”成为用户最常用的疑问句。
多条飞龙出击迅驰平台发布之后,AMD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就被市场边缘化了。
为了抢回客户,AMD也在笔记本领域提出了“平台”的概念(比如Kite、Puma、Tigris、Danube、Yukon等),只是没有学习英特尔迅驰强行捆绑Intel自家的芯片组和无线网卡,而是允许OEM厂商搭配第三方芯片组和无线网卡,较高的自由度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
同时,AMD凭借Turion(炫龙),一举将笔记本处理器领进了64位时代(图2),随后还先后推出了移动版的闪龙(Sempron,定位低端,对手为赛扬M)和羿龙(Phenom,定位高端,对手为酷睿),至此多条以飞龙命名的处理器,就组成了AMD移动家族的豪华产品线。
迈入融聚时代AMD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一个问题,CPU性能固然重要,但在以游戏为代表的多媒体体验上,更强的GPU才是王道。
考虑到英特尔有自家的集成显卡技术,虽然(在当时)性能极为孱弱,但也能满足办公和基础娱乐的需求。
APUAMD新APU展示APU中文名字叫加速处理器,是AMD融聚理念的产品,它第一次将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晶片上,它同时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最新独立显卡的处理性能,支持DX11游戏和最新应用的“加速运算”,大幅提升电脑运行效率,实现了CPU与GPU真正的融合。
2011年1月,AMD将推出一款革命性的产品AMD APU,是AMD Fusion 技术的首款产品。
另外,APU是辅助动力装置、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机械装甲步兵和反扒同盟的英文缩写。
目录1.APU:未来CPU和GPU的真正融合——AMDAPU,全称是“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加速处理器,它是融聚了CPU与GPU功能的产品,电脑上两个最重要的处理器融合,相互补足,发挥最大性能。
2010年2月,AMD高级副总裁兼技术事业部总经理Chekib Akrout先生给国内的媒体带来了处理器产品线上的最新进展--“APU”,APU是AMD 将于2011年投向市场的全新产品类型,它是现有CPU和GPU产品的深度融合,AMD计划用APU来开创桌面、移动以及企业多个领域的全新格局。
据Chekib Akrout所述,APU能够完美融合CPU在复杂顺序计算和GPU 在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双重优势,通过硬件调度逻辑和软件层完美均衡CPU 和GPU的负载,把性能从目前多核CPU的水平基础上明显提高一个档次。
“最好的CPU和最好的GPU组成了APU!”Chekib这样评价APU。
AMD新APU对比图AMD的APU将使用业内的通用接口进行应用层面的构建,包括OpenCL和DirectX Compute,AMD已经推出了支持前者的AMD Stream SDK v2.0;而唯一完全支持后者的API是DX11,现在只有AMD的GPU支持DX11。
Chekib 称在2010年正式上市的产品中,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了解APU技术特性的情况下,按照现在的经验继续开发新的内容。
浅谈APU新技术XXX(XXX计算机通信与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摘要:APU是AMD“融聚未来”理念的产品,它第一次将CPU和GPU做在一个晶片上。
第一代的APU采用改进版的K10 CPU核心和HD 6000系列的图形芯片,上市后销量不俗,已然是绝对的市场主力。
而最新的第二代APU,核心代号为“Trinity”,又将有那些方面的改变呢?关键字:APU;CPU;GPU;Discussion on the new technology of APUZHOUYa-wei 41005 14(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Qinhuangdao, Henan, Pingdingshan)Abstract: APU is AMD "melt together the future" concept of the product, it will be the first of CPU and GPU on a single chip.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PU uses an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K10 CPU core and HD 6000 Series graphics chips, after appearing on the market sales, is the absolute main force of the market.A new second generation of core APU, codenamed "Trinity", there will be those aspects of change? Keywords: APU; CPU; GPU;0 引言APU(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字叫加速处理器,是AMD“融聚未来”理念的产品,它第一次将中央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晶片上,它同时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最新独立显卡的处理性能,支持DX11游戏和最新应用的“加速运算”,大幅提升了电脑运行效率,实现了CPU与GPU真正的融合。
轻薄笔记本电脑、超低功耗场合等,这个系列的处理器T D P典型值均为A M D锐龙5000系列移
动处理器产品解析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有三个产品系列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和上代产品定位对比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在架构和设计上的优势 AMD介绍新处理器的功耗改进情况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型号一览
AMD解释“HX”产品的定位,不锁倍频是其最大优点。
HS家族的“扛把子”—AMD锐龙9 5950HS处理器。
AMD不锁倍频的“HX”系列的次顶级产品—AMD锐龙9 5950HX处理器。
AMD解释“HS”产品的定位。
AMD展示U系列处理器的特性和定位 AMD锐龙7 5800U处理器是AMD今年在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上的主打产品 AMD展示锐龙7 5800U的电池续航时间AMD宣称U系列产品是目前性能最高的面向超轻薄笔记本的超低功耗产品
AMD还介绍了新的处理器在内存控制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情况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架构简图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改用Zen 3架构,
缓存设计也做了重大改进。
AMD解释自己在设计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时的一些背景故事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在安全方面的改进情况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使用了新的CPPC技术
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使用了更为自由和高效率的电压控制技术 虽然GPU部分架构没有改变,但是AMD还是尽可能挖掘了GPU部分的性能。
AMD锐龙9 5900HX处理器搭配RTX 3080 Laptop GPU的游戏性能情况由于性能提升,有大量的游戏笔记本电脑选择AMD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
AMD Fusion APU处理器已经频频露面,不过配套的平台芯片组却相当低调,直到今天我们才获悉其完整的型号、规格表。
AMD APU处理器首批分为两大部分,其中超低功耗平台Brazos包括两个子系列Zacate E系列、Ontario C系列,明年年初发布,高性能平台Sabine、Lynx,分别面向移动和桌面,均搭载32nm Llano,明年年中推出。
由于AMD APU集成了图形核心、内存控制器、UVD解码引擎,配套的芯片组“Hudson”简化为单芯片设计,被称为“Fusion Controller H ub”(Fusion控制器中心),简称FCH,将分为七种不同版本,分别针对三个市场领域。
Hudson PCH的这七个版本有一些特性是相通的,比如时钟发生器、最高四通道HD Audio音频控制器、四条PCI-E x1 GPP通道、APU风扇控制(基于SB-TSI输入)、消费级红外线、MCTP管理组件传输协议(类似SB710通过SMBus总线支持)。
面向笔记本的有三个版本Hudson-M1、Hudson-M2、Hudson-M3,规格依次提高,其中第一款对应Ontario处理器、Brazos平台,后两款则是Llano APU处理器、Sabine平台。
Hudson-M1已经率先出货,首批APU平台产品中使用的基本都是它,不过其规格也是最弱的:没有网络功能,支持六个SATA 6Gbps接口但没有RAID磁盘阵列模式,PCI-E x1 GPP通道仅是PCI-E 1.0规范,没有DP UMI总线,没有USB 3.0接口,也没有SD控制器(支持最大3 2GB容量的SDHC存储卡)、VGA DAC(不支持VGA输出)、PCI控制器(不支持PCI插槽)。
Hudson-M2因为面向主流市场,功能特性就丰富多了,集成千兆以太网MCA并支持节能以太网技术(EEE),支持RAID 0/1,总线接口为P CI-E 1.0 x4+DP UMI,可提供四个USB 3.0、十个USB 2.0、两个USB 1.1接口,六个SATA 6Gbps接口,还有SD控制器、VGA DA C,但依然不支持PCI总线。
2019-Trinity是什么-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Trinity是什么
电脑是当今时代必备的工具,人们生活中少不了电脑。
最新发布的AMD Trinity APU基于GlobeFoundry 32nm工艺,CPU部分基于第二代Bulldozer“推土机”x86架构,代号Piledriver“打桩机”,支持原生
USB3.0等特性。
AMD将自己的APU产品最低功耗降至17W,这也使得APU在低功耗产品中有了相当的优势。
由此,其产品线分布得更为完整了。
Trinity是什么
或许AMD Trinity APU依旧难以赶上Intel在桌面平台的性能水平,但是它在移动平台的表现说不定能让Intel感到紧张和威胁。
相比LIano,AMD Trinity APU提升了高清媒体加速器的性能,而GPU流处理器数量则由之前的400个减少到384个,但这并不代表其图形性能会降低,因为它的频率由444MHz提升到686MHz。
GPU部分依然支持DX11。
何为APU、Llano以及他们能做什么?APU全称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字为加速处理器,是AMD融聚理念的产品,它第一次将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晶片上,它同时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最新独立显卡的处理性能,支持DX11游戏和最新应用的“加速运算”,大幅提升电脑运行效率,实现了CPU 与GPU真正的融合。
APU颇受DIY爱好者的关注AMD高级副总裁兼技术事业部总经理Chekib Akrout早在2010年初就向世界正式公开了AMD最新产品APU的概念,并称其为CPU与GPU产品的深度融合之作。
据其所述,APU 完美地融合了CPU复杂顺序计算与GPU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双重优势,通过硬件调度逻辑和软件层均衡CPU与GPU的负载。
当然这也是AMD与ATI共通开发出的产品结晶。
支持DX11特性也使得APU内部独显核心的价值大大提升。
用户只需购买一块APU处理器即可享受到流畅的游戏体验。
AMD高级副总裁兼技术事业部总经理Chekib Akrout在APU真正面世之前AMD所提供的驱动当中,就可以看到一些为这方面努力而进行的尝试。
只是对GPU上的通用计算来说,必须将与CPU共通的运行层进行模型移动。
简言以蔽之,就是要为CPU能和GPU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工作而进行改动。
32nm APU Llano特性一览如果就是把GPU当作CPU来进行双子搭配工作的话,那么以后就不用单独为GPU补装驱动程序了。
如此一来,为了GPU能够像CPU那样进行工作,即时编译部分就需要增添额外的指令模式以及指令库并把他们转换成驱动层所进行的GPU基础命令集。
AMD Fusion 任务处理在AMD关于GPU的扩张计划当中,CPU和GPU进行同列运算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随着GPU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所有的系统技术中,要以GPU为核心(进行考虑)。
”Chuck Moore 说道。
这样,既然单核心的时候可以达成CPU和GPU的内存空间的合理共用的话,那么多核心时多线程任务处理时也应该把GPU和CPU作为同一等级利用。
值得收藏:AMD APU全部型号、规格汇总迄今为止,AMD A系列主流APU已经进化了三代(更确切地说是两代半),分别是Llano、Tri nity、Richland。
相比于Intel庞大复杂的产品线,AMD提供的型号一直都不是很多,但要想全部记住、分清它们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不少特殊型号在官方那里都没有任何资料。
智利网站o caholic近日干了件好事儿,将这三代A系列APU的全部型号、规格都做了一个汇总整理,包括桌面版和移动版,而且还涵盖了无集显的Athlon、Sempron。
Llano桌面版:第一代产品,也是型号最丰富的,包括四款A8、五款A6、三款A4、六款Athlon II、一款Sempron,还包括了APU历史上唯一的一款三核心(A6-3500)。
它们都是K10.5 CPU核心、5D GPU核心(源自Radeon HD 5000系列),仅有后续部分型号支持CPU动态加速,GPU频率则都是固定的,热设计功耗65/100W(这个划分一直延续至今)。
Llano移动版:五款A8、四款A6、五款A4,型号也不少,相比于桌面版它们全部支持CPU 动态加速,但是当然CPU/GPU/内存频率都低一个档次,热设计功耗45/35W。
Trinity桌面版:推土机架构CPU核心、4D GPU核心(源自Radeon HD 6900),因此CPU频率高了很多而且都支持动态加速,GPU流处理器少了但是性能更强。
这代首次增加了更高端的A10序列,但是型号不多,总共才十款,包括三款Athlon。
Trinity移动版:虽然工艺没变,但是热设计功耗降低了,最高35W,还出现了25/19/17W 的低功耗版本。
Richland桌面版:这一代属于Trinity的小改版,架构上无任何变化,只是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完善和增强,而且支持和GCN架构独立显卡组成混合交火。
型号也不多,但是Sempron 重出江湖,还有四款新的Athlon(编号和上代很接近)。
APU是什么?未来?今天的主角不是CPU,而是APU。
那么APU是什么?APU的英文全称是“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意为加速处理器,她是一款融聚了AMD先进技术的产品。
实际上在今年的1月份我们就已经接触过APU——AMD在2011年1月召开了主题为“I Love APU”的盛大发布会,而当时所发布的产品为Brazos E350,也就是APU的入门型号,在之前我们已经对E350平台做过详细评测。
在等待了近半年之后,AMD终于发布其主流定位的APU型号,也就是本文的主角A系列,而在A系列APU发布之时,我们也将对这套被网友期待了半年之久的平台做详细评测,让我们体验一下APU所带来的异构计算的魅力。
其实早在去年(2010年)的2月,AMD技术部高级副总裁Chekib Akrout 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APU的消息,用Chekib Akrout先生的话来形容APU就是“最好的CPU和最好的GPU组成了APU”,在这一方面AMD是占有巨大优势的——目前AMD方面具备CPU和GPU这两颗PC最重要核心的研发实力,在其并购ATI之后的时间里AMD推出了一系列占据明显优势的集显产品,而APU又将是一款超越之前所有作品的大作,其内部的独显核心将带来比以往都更强的加速性能,更重要的是,新的32纳米制程将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为紧密的融合,这是一次全面的进步。
产品:A8-3800AMD CPU融聚的产物—1+1大于2的APU◇融聚的产物—1+1大于2的APU在此前我们和AMD高层沟通的过程中,“融聚”这个词出现的几率非常高,为什么?因为APU的特点就是融聚,APU将是融合了传统CPU核心以及独显核心的全新产品,这是由AMD研发团队带来的超时代产物——最好的CPU和最好的GPU 组成了APU,AMD技术部高级副总裁Chekib Akrout 的原话正是如此。
AMD高级副总裁兼技术事业部总经理Chekib Akrout向记者介绍APU事实上在6月成功举办的ComputeX 2011(2011年台北电脑展)上,APU就已经获得了ComputeX展会委员会的认可并授予了ComputeX 2011最佳选择奖,而将这一奖项赠予一款CPU类产品是不多见的,可见IT官方组织对于APU的高度认可,而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也说过:“APU作为无缝融合架构的加速处理器,在视频图像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将标清变身为高清等等功能让APU赋予了更大的潜力及市场。
AMD系列处理器发展史AMD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CPU、GPU、APU、主板芯片组、电视卡芯片等)、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AMD 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AMD是目前业内唯一一个可以提供高性能CPU、高性能独立显卡GPU、主板芯片组三大组件的半导体公司,为了明确其优势,AMD提出3A平台的新标志,在笔记本领域有“AMD VISION”标志的就表示该电脑采用3A构建方案。
一、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在以前的286时代,Intel还只是一个小公司,它负责给IBM提供IBM PC中的微处理器。
为了能保证微处理器供货充足, IBM强迫英特尔将微处理器技术无偿授权给另一家公司。
最后Intel选择了AMD作为微处理器技术无偿提供对象,为了制约AMD,英特尔又将微处理器技术无偿授权给了Cyrix。
1981年,AMD 287 FPU使用Intel80287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80287 基本相同。
也是迄今为止AMD 公司唯一生产过的FPU产品,十分稀有。
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DX 和SX 之分,分别与Intel80386SX 和DX 相兼容的微处理器。
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性能与其也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
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
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 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
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
其它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
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
CPU分英特尔和AMD两类Intel 公司主流处理器接口有LGA775,LGA1366,LGA 1156,LGA1155 LAG1150 以及目前最新的LAG1151接口CPU一、基于Intel平台的CPU接口1.LGA 478接口LGA 478接口具有478个插孔,适用于早期的Pentium 4处理器,具有较好的硬件搭配和升级能力。
2.LGA 775接口LGA 775接口具有775个插孔,适用于LGA封装的Pentium 4、Celeron D、Pentium D、Pentium Extreme Edition、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处理器。
LGA 775已经取代LGA 478成为Intel平台的主流CPU接口。
3.LGA 1366接口LGA 1366接口具有1 366个插孔,是Intel继LGA 775后推出的CPU 接口,比LGA 775接口的面积大了20%。
它是Core i7处理器(Nehalem 系列)的插座,读取速度比LGA 775高。
4.LGA 1156接口LGA 1156接口具有1156个插孔,是Intel公司继LGA 1366后推出的CPU接口。
它是Intel Corei3、Core i5和Core i7处理器(Nehalem系列)的插座,读取速度比LGA 775高。
此CPU接口已被LGA 1155所取代,两者互不相容,因此CPU无法互用。
5.LGA 1155接口LGA 1155接口具有1155个插孔,是Intel公司于2011年继LGA 1156后推出的搭配Sandy Bridge微架构的新款Core i3、Core i5及Core i7处理器所用的CPU接口,此插槽已取代LGA 1156,但两者并不相容,因此新旧款CPU无法互通使用。
6.LGA 2011接口LGA 2011接口具有2011个插孔,是Intel公司于2011年11月推出的搭配Sandy Bridge—E平台的Corei7处理器所用的CPU接口,此插槽将取代LGAl366,成为Intel平台的高端CPU接口。
近年来Intel非常强势,CPU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性能与功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让很多AMD用户羡慕不已,因为AMD近年来的表现确实不给力。
但实际上Intel用户在享受高性能的同时,也吃了不少苦头:Intel用户想要升级CPU的话,必须将CPU、主板甚至内存、散热器一同抛弃,然后花重金购买全新的产品。
从LGA1156到LGA1155,一针之差就完全不能兼容!Intel说你想用新CPU,就必须买新主板,虽然我的新主板没有任何实质性提升,但你必须多掏一份钱。
如果只是简单的掏钱也就罢了,要知道更换主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意味着整台电脑的大换血,这不叫升级CPU,几乎就是购买一台全新的电脑了。
而AMD则反其道而行之,每一代新CPU发布之后,都会考虑到老用户的升级需求,让新CPU尽可能的去兼容上一代、甚至上上代的芯片组和主板。
确保忠实的AFan们能够花最少的代价,来享用最新的技术。
近年来AMD CPU的针脚和对应的主板插槽,其实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始终维持在940针左右,新旧CPU往往也就只差一根针脚。
那么AMD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保证新CPU与旧主板之间的兼容性?不同时代的产品能够完美兼容的原理是什么呢?请看下文2楼:AM2:终结939与754,一统江湖3楼:AM2+:过渡产品,支持HT 3.04楼:AM2和AM2+:无缝升级完美兼容5楼:AM3:为DDR3内存而走出的一代6楼:AM3+:推土机的坚实基础7楼总结:AM3与AM3+有望实现兼容AM2:终结939与754,一统江湖.AMD首次整合内存控制器是在Socket 754与939时代,其中754为单通道DDR1、939为双通道DDR1。
在DDR2内存成熟之后,AMD终于下定决心升级CPU当中的内存控制器,于是就诞生了Socket AM2平台,数字2就代表是整合了DDR2内存控制器,AM2就是代表支持DDR2内存的AMD CPU或者主板。
AM2接口的CPU拥有940根针脚,配套的AM2插座也是940针。
AMD A8-3870K,它的默认频率也达到了3GHz,拥有4核心、4MB二级缓存。
同时,其内部融合了Radeon HD6550D DX11图形核心,拥有400个流处理器,默认频率达到600MHz,这个规格已经超过了入门独立显卡。
这颗A8-3870K产地为马来西亚,依然为FM1接口,需要搭配A75/A55芯片组主板使用。
A8-3870的整体功耗还是相当高的,不过超频并没有增加太多能耗。
这也是因为其GPU核心功耗较高,性能也更强。
而他们的待机功耗则相当接近,都在50多W。
A系列APU和Core i5都是当前最热门的处理器,它们也各有所长。
Core i5的优势是强大的单核、运算性能和内存效率,而A8-3870则在多核效率上并不逊色太多,图形性能方面则更为优秀。
而价格上,A8-3870K则要便宜一些,考虑到其拥有较强的GPU核心,对于看重综合性能、高清下载的整合平台用户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搭配支持USB3.0功能的A75主板,只需要1500元左右,而i5整合平台搭配不支持USB3.0功能的H67主板,需要2200元左右。
AMD A8-5600K,插槽类型:Socket FM2 CPU主频:3.6GHz 制作工艺:32纳米二级缓存:4MB 核心数量:四核心核心代号:Trinity 热设计功耗(TDP):100W 适用类型:台式机包装形式:盒装动态超频最高频率:3.9GHz 64位处理器:是集成显卡:是A8 5600K是AMD第二代APU,目前是低端市场一款非常受关注的产品,不但采用原生四核心设计,而且最大的亮点还是内置高性能Radeon HD 7560D核心显卡,完全可以取代入门独立显卡,而且还可以和自家入门独显混合交火,性能再上一层楼,虽然定位低端,但有着竞争对手高端处理器才具有的特性,如未锁倍频,支持自动超频,支持DDR3 1866内存等等。
AMD A10-5800K,插槽类型:Socket FM2 CPU主频:3.8GHz 制作工艺:32纳米二级缓存:4MB 核心数量:四核心四线程热设计功耗(TDP):99W 适用类型:台式机倍频:38倍外频:100MHz 包装形式:盒装动态超频最高频率:4.2GHz 集成显卡:是显卡核心型号:集成HD 7660D,要好过GT630,目前是AMD的集成显卡最好一款。
AMD A10—6800K作者:王丁来源:《个人电脑》2013年第08期几乎没有任何的前期铺垫,AMD就悄悄地推出了新一代的APU产品,其中的主打产品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款A10-6800K。
从核心代号为Llano的第一代产品至今,AMD APU处理器也已经有三年的发展历程了,尤其是代号为Trinity的第二代APU为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时隔八个月,AMD又推出了第三代APU产品(核心代号Richland),其中最高规格的A10-6800K,直接将竞争对象锁定为英特尔第三代酷睿i5-3470处理器。
AMD A10-6800K依然采用Socket FM2的接口规格,这一点显然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如果你的电脑本来就是基于A85X的芯片组平台,那就可以省下更新主板的这部分投资了。
第三代Richland APU仍然还是采用32纳米的制造工艺,依然滞后于老对手英特尔,再加上A10-6800K处理器中集成了Radeon HD 8670D的显示核心,因此热设计功耗仍然是居高不下——TDP达到了100瓦;而盒装产品中附带的散热器看上去则显得有些单薄,不知道能否扛得住超频后的A10-6800K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反正我们在测试中是更换了一个热管式的铜片散热器。
A10-6800K处理器的主频突破了4GHz大关,达到了4.1GHz,比前一代旗舰产品A10-5800K又提高了300MHz,在智能超频3.0技术的支持下,最高可达4.4GHz,这样一款四核处理器显然不是“省油的灯”。
A10-6800K支持的内存规格也从DDR3-1866升级为DDR3-2133,如果你还热衷于超频体验,千万不要在内存上抠门,那样会大大限制系统的整体性能。
APU 处理器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混合交火功能,可以和一块独立的Radeon HD显卡组成CrossFire 模式,当然这也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第二代APU A10-5800K集成了Radeon HD 7660D显示核心,只能和一些Radeon HD 6000系列的独立显卡进行交火,如果你觉得这种显卡规格过于老化,那也是升级到A10-6800K的一个充分理由——它集成的显示核心为Radeon HD8670D,未来也许会开放对Radeon HD 7000系列独立显卡的交火支持,这显然是一种颇具诱惑力的升级方案。
AMD的第二代APU平台
在2011年AMD发布了其第一代APU平台,正式标志着其“融合平台”战略的推广,凭借强劲的性能及实惠的价格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诸多用户还沉浸在第一代APU平台所带给他们快乐的时候,新一代APU平台震撼上市。
而它们是:A85芯片组+打桩机。
我们知道,第一代APU平台的芯片组为A75及A55,而处理器方面则命名为A4/A6/A8。
而A75与A55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支持4个原生USB3.0接口及6个SA TA3接口,A75芯片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一代APU平台芯片组名为A85,处理器命名方面则进化为A6/A8/A10。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叫A6/A8,但是二者不同,主要是CPU的微架构不同,下面,我们将一同熟悉一下第二代平台中两个主要硬件----主板和CPU。
一、主板-----A85
首先,不得不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不同于A75主板的FM1接口,A85主板采用了全新的FM2接口。
也就是说,两代APU平台的处理器并不通用,当然,A85也无法向下兼容FM1接口的APU处理器。
上图清晰的为大家描绘了FM2接口和FM1接口的不同。
即使是再微小的变化也不能让两种接口兼容,这让我们不禁大呼“AMD真坏”。
在功能上,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磁盘阵列(RAID)的功能上,A85芯片组支持RAID 5功能,这是A75所不具备的。
RAID 5在提升磁盘性能的同时,还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是一种两全其美的RAID方式。
另外,A85芯片组原生提供了多达8个SA TA3接口的支持,比A75多了2个。
再者,A85将支持多屏的数量由A75的3个提升到了4个(需要APU支持)。
其余方面没有变化。
二、CPU(微架构是打桩机)
随A85芯片组共同到来的是新一代APU旗舰产品:A10 5800K,K依然代表不锁倍频,对喜欢超频的用户来说是件好事啊。
与第一代Husky核心的APU 相同,将“独显核心”置入处理器中。
全新的HD7000系列独显核心依旧支持与AMD独立显卡的混交功能。
与上一代APU的旗舰A8 3870K相比,打桩机核心的A10 5800K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进步。
首先在主频方面,A10 5800K拥有着默认3.8GHz的恐怖高主频。
此外,A10 5800K还支持新一代智能超频技术,加速后其主频高达4.2GHz。
在独显核心方面,A10 5800K全面提升至HD7660D,更强性能的核心及更高的GPU频率会带给游戏玩家更顺畅的体验。
下图是第二代APU平台中的系列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