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第三框 国家行政机关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3 MB
- 文档页数:65
国家行政机关教材分析本节课向我们全面介绍我国的行政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不同,在工作中必须忠实履行自己职权范围的职责,必须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确实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平常的所见所闻,对我国的政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政府的性质、职能等依然比较模糊。
所以只能通过学习让他们对我国政府性质、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学生真正对政府有理性的认识。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目标:掌握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组成和职权,知道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正确认识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素质能力目标:懂得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意义。
价值取向目标:体会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支持依法行政,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活动体验法、问题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
李克强总理常说“民之所望,政之所为”。
去年八月,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大会,因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问题:为何总理说“民之所望,政之所为”?教师:因为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政府的知识,让我们今天一起共同学习《国家的行政机关》。
二、讲授新课教师:你能说出我国的哪些部门属于行政机关吗?学生多方面回答。
目标导学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活动一:时事再现受国务院委托,生态环境部部长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报告从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固体废物治理、压实各方污染防治责任等方面,对整改工作已取得的初步效果和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及对审议意见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作出回应。
6.3《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说教材《国家司法机关》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内容。
本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民法院,而是人民检察院。
指导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具体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说学情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树立一定的法制意识,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也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自身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不能很好的区分。
本节课将在前两课的基础上,继续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
在学习中,学生或许会难以区分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各自的性质、职权等,本节课将以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我国的司法机关。
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自己对司法严肃性、公平正义的认识。
2.树立维护司法公平公正意识。
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法院的性质、分类、职责及工作要求。
2.知道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责及工作要求。
能力目标1.提高对司法机关的认识能力。
2.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和观念。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职权。
教学难点1.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责、工作要求。
2.对司法独立性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徽章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
说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场景激趣教师播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提问:国家反贪总局隶属于哪一个国家机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国家司法机关。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人民法院1.性质及分类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中间一段文字,请同学回答人民法院的性质和分类是怎样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第六课第三框国家行政机关[教材分析]本课时位于教材第六课第三框,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
”本课时通过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职权,进而认识到,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通过国家机构执行国家权力来实现。
[学情分析]“刨根问底”是青少年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第五课学习国家基本制度基础上,本课讲述“我国国家机构”顺应了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有利于他们深化对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
本课通过对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职权的学习,从而了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依法行政。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支持和配合国家机构的工作。
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机构。
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职权,理解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组成和职权,对依法行政及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解难点: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建设法治政府探究一:为民政府探究题目:1.疫情期间,东莞市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对抗疫情?2.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中看出什么共同点?教师总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
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探究二:实效政府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政府开展疫情防控过程中,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是什么?教师总结: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探究三:法治政府视频播放,关注社会热点:“一问三不知”卫健委主任,火速被免职!教师总结: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3课时《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国国家机构》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本课时的内容是介绍国家行政机关,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职能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同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内容和组成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2.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同和理解。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2.学生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实际运作和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和图表,生动展示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展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国家机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利用图片和图表,生动展示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能和作用。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国家行政机关在实际运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家行政机关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