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总复习思维导图(可编辑可打印 共51页完整版)
- 格式:pptx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51
四下第六单元三种不同整体设计思路
说说长文章的教与学——兼谈四下第六单元的解读
每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立足目标意识,进行整体教学规划设计,思路往往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单元,由于主题、选文和单元其他内容各不相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不同便是自自然然的事了;同一个单元,在学习目标定位科学的前提下,为了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学习意义,也可以有不同的整体设计思路,从而创造出风景各异的教室课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个选文都是“长文章”的单元,人文主题是与学生容易产生共鸣的“成长故事”,阅读学习要素紧扣课文“长”的特点定位,习作学习要素指向的是“故事”的写法,口语交际学习要素是借助与成长有关的话题促落实的。再结合具体的选文,这样一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如何展开,选择是多元的。第一种整体教学思路,围绕“成长”主题,构建一个话题驱动的研究性、体验性单元学习路径。第二种整体教学思路,围绕单元“要素”,构建一个任务驱动的基于目标理解的单元学习路径。第三种整体教学思路,围绕精读课文,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的创造性单元学习路径。
“成长”主题导向的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儿童对“成长”话题是最感兴趣的。他们看上去好像只知道玩耍,天真单纯,似乎对身边的世界和自身都不太放在心上,实际恰恰相反。如果你有心有有幸深入儿童的世界,就会发现,他们对自身和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和敏感,而敏感有来自于好奇,他们希望找到自己关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儿童喜欢讨论“成长”,渴望别人承认自己“长大了”。这是构建以“成长”话题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的坚实基础。这一设计思路,可以分为个板块展开和深入。第一个板块:开启话题,激发兴趣和期待。(课上1课时,课前提供准备单,列举自己一年级以来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1.十岁的你,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成长呢?回顾一下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身体、本领等方面的成长变化。2.你读到过哪些与儿童成长有关的故事,主人公哪方面的成长变化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体验和感受,这些故事和体验就是每个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分享、回味和珍藏。生活在不同年代、地域的儿童,既会有相似的成长故事和体验,更有带有时代、地域特征的独特的成长经历。比如,爸爸妈妈的童年、爷爷奶奶的童年,一定与我们自己的童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课本上三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有怎样的童年成长故事。第二个板块:自主阅读,梳理故事,建立联结。(2课时)
四下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附学习单)
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1 关于人文主题
“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这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与科技相结合。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一定的比例,体裁也比较多样,比如:一年级上的《影子》和《比尾巴》是科普类儿歌,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等是科普类童话,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类韵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科普知识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和《蜜蜂》是叙事性科普文,四年级的《蟋蟀的住宅》、《呼风唤雨新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和五年级的《鲸》和《松鼠》,六年级的《草虫的村落》是科学散文。科普类文章贯穿了整个小学六年,其主要目的有四:一、让学生从小沐浴着科学知识的光辉;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三、让学生逐渐习得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四、实现科普读物的“快乐阅读”。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以及一篇略读课文《千年圆梦在今朝》。这四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尽相同,但对于落实科普文的人文目标却是一致的。如:《琥珀》这篇文章,以一对昆虫如何被松脂重重包裹住,经过了大约一万年时间形成为琥珀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一块富有传奇色彩的琥珀来历。《飞向蓝天的恐龙》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主要介绍了纳米技术是什么、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及纳米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千年圆梦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关于阅读训练要素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学生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自主提问,具有问题意识,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是新课改下教学的重中之重。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就是“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针对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试着去解决问题。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是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凝结,涉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并不是凭空出现在此单元的,在这之前,统编教材都做了足够的铺垫,才水到渠成的在此单元中提出这一阅读训练要素。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二 课时 第 6 课时 设计者
学习任务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学习目标 1. 发挥想象,小组交流,打开思路,学生能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
2. 借助思维导图或画图的方式对想要发明的东西,从样子、功能等不同方面进行设计,再根据思维导图或图画,把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用语言描述清楚。
3. 能借助修改符号,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共学单
情景导入:
会问善思的小博士们,恭喜你们完成了一个个任务,来到了今天的“奇思妙想”课堂,多彩的生活一定引发了你们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吧,比如想发明一些东西。那你想发明什么呢?今天,我们说一说,写一写吧!
学习活动一:“话”奇思妙想 破常规创新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会飞的教室、水上行走鞋、会变大变小的书包”,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发明是从怎样来想象的呢?
2.指导小组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总结想象新事物的方法:
1.两种功能组合
2.改变事物原先的功能
3.赋予事物变化的本领 1.针对例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想象新事物。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通过对三个具体例子的思考,获得想象新事物的方法。
充分发挥想象,在思维碰撞中打破常规,想出新意。
学习活动二:借思维导图,梳理习作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会飞的木屋”图例,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2.示共学单,指导学生完成自己想要发明事物的思维导图。
总结:可以从样子、功能、1. 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可以从想要发明东西的样子、功能两个方面来写。
2.借助共学单,绘制自己想要发明事物的思维导图。
3.小组内交流自
利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既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又能让自己的想法形象化,帮助学生把所要发明的事物写具体。 发明原因等将想要发明的事物写清楚。 己想要发明的事物。
学习活动三:依习作提示 创写奇思妙想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墨梅》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材分析:
《墨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一。单元要素是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特点。《墨梅》王冕写在自己所画的“墨梅图”上的一首题画诗,王冕一生穷困,生活清贫,却多次拒绝做官的机会。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墨梅的品质,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富贵、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品悟诗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设计意图:
基于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认为古诗诵读课应该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学设计宜突出朗读指导,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本单元的主题——感悟人物的品质,通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以诗解诗等多种教学策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从文字表面逐渐走进诗人的内心,感悟王冕高尚的人格,领悟“清气”的内涵。
教学目标:
1.认识“砚、乾、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背诵古诗。
3.让学生理解《墨梅》的诗意,感悟诗情,了解梅花的品格,从中体会作者借梅花所表达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感受世人皆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难点:能联系是人的生平,抓住一个“淡”字,一个“清”字来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教学资源:
PPT课件 作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以问促学、诵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激趣导入
1、以“花”为令,引导学生背诗。
2、出示写梅花的诗句,创设情境。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例文,分析例文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过渡句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结合批注,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详写重点景物的方法,描写时注重遣词造句,突出景物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默读理解两篇例文的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教学难点
感悟文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核心。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而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触,按游览顺序写景强调有顺序地写多处景物。
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聚焦文本的写作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1.通过独立自学、合作研学等方式,找两篇例文的过渡句,体会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2.借助例文的批注,学习按顺序观察、描写某一处景物的特点,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3.注重遣词造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回顾单元写作方法
1.了解游记文体
思考:什么是游记?游记就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 2.回顾游记写法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两篇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写作方法,明确如何写好游记。
(2)交流:①要按一定顺序来写。②特别吸引自己的景物要重点写。
3.小结导入例文
无数名作家用自己的如花妙笔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游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今天,让我们通过习作例文《颐和园》,进一步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了解游记文题,回顾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的写景方法,引出对本文的学习。]
板块二 学习谋篇布局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田园生活
(二)核心素养: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二、单元任务目标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 3 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 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
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共8分) 月明人静的夜里,偶尔一条黑影掠过村庄的wū yán,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biān fú,也许是bà qì shí zú的māo tóu
yīnɡ……lí bɑ旁已经见不到飞舞的qīnɡ tínɡ
。伴随着纺织娘的催眠曲,人们进入了tián mì的mènɡ xiānɡ。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共3分)
1.她在溪边洗萝卜.(bǔ bo)时,心中依然记挂着身在异乡、生死未卜.(bǔ bo)
的丈夫。
2.黄鹂和.(hé hè)百灵鸣唱起来,跟流水应和.(hé hè)着,让人心旷神怡。
三、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10分)
依( )傍( ) 别有( )( ) 如雾( )( )
( )( )辉煌 高楼( )( ) ( )( )相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通过阅读四篇课文,学生可以认识或重新发现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情趣。人文主题是单元研究的目标之一,也为单元的读写活动创造了特定的研究环境,让母语研究在认识世界的维度中凸显出积极意义。本单元的课文包括XXX的《宿新市徐公店》、XXX的《田园四时杂兴(二十五)》、XXX的《清平乐·村居》、XXX的《乡下人家》、XXX的《天窗》和XXX的《三月桃花水》。选编这些课文不仅是为了落实有关田园生活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如何“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
阅读训练要素包括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课文的主题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阅读分享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表达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并传达感受”。这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相关联。首先,所写内容和情感倾向应与课文相关,因为四篇课文中所描写的地方或事物基本上都是作者喜欢的。其次,写作方式也应与课文相关,因为四篇课文中都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语句。在这次写作任务中,我们也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快乐。如何表达感受呢?一种方式是直接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对具体地方的细致描写和自己在这个地方的活动来表现。这些技巧都可以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学到。在统编版教材中,与本单元在纵向上相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如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我的乐园”,要求学生能留意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写自己在某个地方的快乐生活,并与他人分享其中的快乐。
本次习作编排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示本次习作的内容。教材以一句“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点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然后用图示的方法,启发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教材提供的习作内容角度很丰富:有私人区域——满是玩具的房间,有公共区域——学校的班级图书角和篮球场;有大自然里的河边草地,也有自家的院子和爷爷的菜地。从多个角度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教材连用三个问句,启发学生思考习作表达的重点: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中最常进行的活动、自己在这个乐园中的感受。其中,“这个乐园”的“这个”一词,提示了学生选择乐园要聚焦,要集中在一个地点展开回忆。然后,教材用列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填在表格中,以便起草习作时,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清楚。
第三部分是习作后的交流。教材鼓励学生将习作跟同学分享交流,要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这个要求提示学生在习作时,可运用本单元课文用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方法,将自己的快乐融入习作,清楚地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2.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重点难点:
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1)师引导: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乐园”吗?“乐园”就是快乐的地方,“我的乐园”就是带给我快乐的地方,那么,你的乐园在哪儿呢?
(2)生自由交流。
(3)板书作文题目:我的乐园。
2.明确目标。
(1)师引导: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爱好不同,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地方也就不同。怎样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第1页共13页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突破
_
一、填空题1.填空。
(1)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__。(翁卷《乡村四月》)
(2)天下三分明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徐凝《忆扬州》)
(3)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4)《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的小说。
(5)《爱的教育》以___________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6)两本选读书,我最喜欢的一本是__________,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____。
2.补充句子。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2.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身难忘。
3.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纲
4.请你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运用。
(1)《江南春》中描写春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像这样描写景色的诗句还有: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描写月夜,诗人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独自外地游历时内心的___________
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表
部编四上语文《习作:写信》知识点精讲
习作指导
一、确定写信对象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如:网络上的QQ、报纸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节目介绍的学生……)联系方式:网络报纸杂志各类书籍电视节目……
二、回忆书信的格式一般书信可分为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
(1)称呼。根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平时怎么称呼,在信中就怎么写。如给爸爸写信,称呼就写“爸爸”;写信给老师、同学的信,称呼就写“*老师”、“**同学”。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先写问候的话。如果是回信,先要写明来信收到,并对来信中提及的问题或要求办理的事情作出回答。如果写的事情较多,可以分段写,一事情写一段。每段起行空两格,转折顶格。
(3)结尾。结尾可根据写信人跟随收信人的关系和具体情况,写上表示祝愿,勉励或敬意的祝颂语。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等等。祝愿语一般分两行写。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正文之后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则一定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在结尾的再下一行的后半行写自己的名字,署名的前面也可以写上跟随对方相应的称呼,如“儿”、“弟”、“学生”等等。
(5)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后半行。最报写清年月日,以便查考。3拟定写信内容及结构书信写得好坏,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言,主要取决于你写的内容是否贴切,是否符合对方的兴趣和心理需求。那么在着这封信中,我们可以就哪些方面介绍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是感受作家们是如何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作家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提炼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习题做梯,当堂练笔。
3.激发学生细致观察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法,当堂练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点明喜爱
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对猫的感情的?这既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新本领,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下面,我们就开启学习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聚焦段落,提炼写法(举一)
(一)具体表现透喜爱
1.看看课文的第二段,你从哪里能看出老舍特别喜欢猫呢?轻声读,勾画相关语句,做出简单批注。 2.学生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3.小结:先概括猫的特点,再写具体表现,原来作家就是这样,在一个一个小事例中,抒发了对猫的喜爱。
(二)说话语气露喜爱
1.大家还从哪儿读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呢?
2.语气词:学生关注到“吧”“啊”“呢”等语气词。
3.作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善用语气词。如果去掉行不行呢?为什么?
4.探转折
5.小结:语气就像镜子反射着作家的心,你们把老舍对猫的喜爱越看越清楚了。
(三)用词精妙展喜爱
1.让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中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表达着老舍对猫的爱呢?
2.用词准确:蹭、小梅花、丰富多腔
3.小结:有热爱才有热情,有观察才有妙笔,这就是老舍先生用词成功的原因啊!
4.思维导图,梳理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抓住关键词,体味文章的情感。】
三、写法铺路 开启思维(反三)
1.用前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6段,看看作家是不是从具体的表现、说话的语气、用词的精妙,展现出对小猫的喜爱。 2.学生圈画批注,小组讨论。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模拟试卷(二)(含答案)部编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转眼间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相信你的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愿你能沉着冷静地答题,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试卷。加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5分)
一、读下面语段,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6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shǎn shuò( )着càn làn( )的光芒,在jì jìng( )的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未来三个月,拥有“一身技艺”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gǎng wèi( )上yī sī bù gǒu( )地展开工作,它的成功kāi pì了( )我们祖国崭新的未来。
二、我会读拼音,写词语。(10分)
liǎn jiá jié nàn hū xiào wú yōu wú lǜ
gōng jìng kū long jiàn kāng wéi chí zhì xù
三、照样子,写词语。(6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如泣如诉(ABAC)
白雪皑皑(ABCC)
前俯后仰(带有反义词)
见多识广(带有近义词)
四、照样子,写字并组词。(7分)
末 抹(涂抹)汤____( )各____( ) 旨____( )
屈____( )卑____( )冈____( ) 扁____( )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思维导图与知识点训练含答案
目 录
课文
知识点框架一 ……………………………………………………………1
1. 古诗二首 ……………………………………………………………2
2. 找春天…………………………………………………………………7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12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18
知识点框架二……………………………………………………………22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3
6. 千人糕 ………………………………………………………………30
7. 一匹出色的马 ………………………………………………………36
识字
知识点框架三……………………………………………………………42
1. 神州谣 ………………………………………………………………43
2. 传统节日 ……………………………………………………………48
3. “贝”的故事 ………………………………………………………52
4. 中国美食 ……………………………………………………………58
课文
知识点框架四……………………………………………………………61
8. 彩色的梦 ……………………………………………………………6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思维导图与知识点训练含答案
9. 枫树上的喜鹊 ……………………………………………………68
10.沙滩上的童话 ………………………………………………………73
11.我是一只虫子 ………………………………………………………78
知识点框架五 …………………………………………………………83
12.寓言二则 ……………………………………………………………84
13.画杨桃 ………………………………………………………………91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13课同步练习题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yǒng měng tān wán jìn zhí bǐng xī
shé dǎn jiě mèn zāo yāng táo qì
二、选择题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猫满月时更可爱?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都完玩
B.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C.玩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
D.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3.①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②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关于上面两句话中加点的两组关联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凭”的意思是无论不管,“任凭…也…”写出了猫极其贪玩,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B.“无论”表示假设的让步,“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
C.这两组关联词在表达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猫古怪性格的不满。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C.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D.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三、填空题
5.查字典
“温”用部首查字典法先查(_____),再查(____),用音序查字典法先查(____),再查(_____),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不冷不热:温带。保温。降②温。温泉。温和。温床。③性情柔和:温柔。温存(抚慰体贴)。温情。温顺。温静。温良。温文尔雅。 ④稍微加热:把酒温一下。 ⑤复习。温习。温故而知新。 ⑥古同“瘟”。 ⑦姓。 ⑧暖“温暖”是(___) “温习”是(____)。
6.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 爱玩;心中总想玩耍。(______)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识字(第一单元)姓氏歌韵语识字生字背诵课文能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以求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识字——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认识走字旁、弓字旁、金字旁会写字——姓么国方什双王
小青蛙生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识字——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认识病字旁和横折提笔画会写字——青气情生清晴请
猜字谜字谜识字生字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认识又字旁和两点水旁会写字——字右时万左红动春夏秋冬看图识字生字背诵课文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美好。识字——霜吹落降飘游池入认识雨字头、双耳旁、和横斜钩这个笔画会写字——春风花入冬雪飞
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认识和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认识字母表,熟记大写字母。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及书写规律。积累与春天有关的四字词语。谁和谁好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课文(二单元)会认字
会写字
会写的笔画会认的偏旁
朗读课文
语文园地二1、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2、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3、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4、太、阳、道、送、忙、尝、香、甜、温、暖、该、颜、因1、吃、叫、主、江、住、没、以2、会、走、北、京、门、广3、过、各、种、样、伙、伴、这4、太、阳、校、金、秋、因、为横折弯、横折折撇、横折弯钩心、广、?、卩、舌、页正确朗读,积累词语。通顺朗读,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通过诵读与交流,表达文章的情感。
会认字:辆、匹、册、支、铅、棵、架字词句运用汉语拼音字母大小写连线归类识字展示台在其他课本上认识的字朗读、背诵《春晓》,结合图片,理解含义和大人一起读《阳光》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会认字
课文(三单元)会写字
14 母 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母 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会写“讨、厌”等15个字,理解“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朗读课文时,注意读出“我”的语气。
2.默读课文,理解象声词在本课的作用,欣赏“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等佳句。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母鸡的叫声、动作、神情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3.引导学生准确品悟文字,领悟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用先抑后扬法描写动物的相关文章。(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一张思维导图。(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母鸡的叫声)
2.师:这是老舍先生家的那只母鸡在叫呢!原来老舍先生家不仅有性格古怪、淘气可爱的猫,还有个性鲜明的母鸡呢!今天,我们还到他家去做客,看看他家养的个性鲜明的母鸡。 1.回答。
2.看图,读题。 播放母鸡的叫声,出示母鸡图。
二、检查预习,明确要求(用时:12分钟) 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学习课文以前,你愿意接受新词朋友的挑战吗?出示词语:疙瘩
欺侮 可恶 聋人 啄一啄 伏在 啼叫 凄惨
2.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出示要求:
(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抓住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初步感受《母鸡》和《猫》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1.自由读词语。
(1)读准翘舌音“啄”;强调“疙、侮、哼”的读音。
(2)组内交流识记生字。
2.(1)自由读读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