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3.1 透镜

要点梳理

一、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及其主光轴、光心。

1、如图3-1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填序号)。

2、透镜的主光轴、光心,如图3-2,透镜的两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CC′);透镜中有一个特殊的点O ,凡是通过该点的光传播方向都不变,这个点叫 。

二、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1、如图3-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3-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如图3-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 ,常用大写字母 表示;如图3-4,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同样叫焦点,只不过是虚焦点。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3、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用小写字母 表示。

三、知道三条特殊光线及相关作图。

1、凸透镜: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过焦点;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如图3-5(上)。

2、凹透镜: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焦点的,与主光轴平行。如图3-5(下)。

6

1 2 3 5 4 图3-1 图3-3 图3-4 图3-2

图3-5

3、向厚偏的特点:仔细观察图3-3、3-

4、3-5,你一定能发现,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折射光线总是向 (选填“厚”或“薄”)的一边偏折。

轻松演练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三穗中学的同学用图3-6的方法测凸透镜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2、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 色的滤光片。

3、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4、图3-7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5、会聚光束经过一凹透镜折射后( )

A .可能变成平行光束

B .可能变成发散光束

C .可能仍是会聚光束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在图3-8中画出恰当的透镜。

7、将图3-9、3-10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图3-7 A B C D

图3-6 图3-8 图3-10 图3-9 F

F

3.2 生活中的透镜

要点梳理

一、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利用凸透镜成立、的实像。

2、了解幻灯机(投影仪)成像原理:利用凸透镜成立、的实像。

3、了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利用凸透镜成立、的虚像。

二、会区别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际的光聚成,可用屏幕承接,小孔成的像、照相机和投影仪(幻灯机)成的像都是实像。

2、虚像:光没有会聚,但眼睛沿着反射光或折射光的反方向看去,感觉光是从某个位置发出来的,这个位置所成的就是虚像,虚像实际是反射光或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聚成的。虚像只是眼睛看得见,屏幕接不到。平面镜和放大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趣味资料

光圈指数中的规律

用过照相机的朋友会发现几乎所有照相机镜头的光圈环上都刻有同一组光圈指数:1.4,2,2.8,4,5.6,8,11,16,22

乍一看,这组光圈指数很不整齐,也不好记。难道照相机的设计师要跟用户过不去吗?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光圈指数不整齐,却有规律:每隔一个指数,数值都扩大2倍;相邻指数之比都约等于。例如:1.4×≈2,2×≈2.8……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光圈指数呢?

让我们先看看光圈跟光圈指数的关系吧。调整光圈环,可以选择不同的光圈指数,从而改变镜头里面的光孔直径(光圈),以改变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你会发现,光圈指数小时,光圈变大。由于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跟光孔面积成正比,即跟光孔

直径平方成正比,而相邻指数之比都约等于,其相邻指数对应的光孔面积之比就约等于2。

现在,我们不难理解照相机设计师的一番苦心了:光圈指数不整齐,为的是使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变化整齐,即每开大一挡光圈(光圈指数小一档),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扩大2倍。那么,为什么要调整光圈呢?

我们知道,照相机是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而像必须成在感光胶片上。当快门打开后,感光胶片要接受一定的光能量(即底片正常曝光),才能得到好的底片。进入镜头的光能首先取决于被摄景物的亮度,而被摄景物的亮度既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要使曝光正常,就要根据景物亮度的不同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能量。

控制进入镜头的光能量通常靠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来实现的。前面说过,光圈大小可以控制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而快门速度可以控制光进入镜头的时间。

在拍摄运动的对象时,如果快门速度太慢,拍出的照片就会模糊不清。提高了快门速度,光进入镜头的时间就变短,只有相应地调大光圈(减少光圈指数),以便加大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才能保证获得正常的曝光量。

照相机的快门速度的级别也是按2倍关系设置的:250,125,60,30,15……分别代表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于是,快门速度每改变一级,光进入镜头的时间变化2倍。正因为光圈指数和快门速度的级别都是按照2倍关系设置的,才会给用户调节带来方便:如果用户选快门速度为60(1/60秒),光圈指数为11时,底片正常

曝光,那么,当他根据需要(如拍摄较快运动的物体)将快门速度改变为125(比原来大一级)时,只需将光圈指数调整为8(光圈也比原来开大一挡),底片依然正常曝光。

现代的照相机,大多是用电子装置自动控制曝光量的,其依据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用户不必去反复调节光圈和快门就是了。

轻松演练

1、照相机的镜头是由几个镜片组成的,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景物到镜头的距

离比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是________(大或小),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__。

2、如图3-11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

播方向;B是_____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小明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蚂蚁正立、____________的虚像。

有时他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4、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

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5、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

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6、拍摄照片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虚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

图3-11

7、关于投影仪中螺纹透镜组的作用,错误的是()

A.使光线会聚

B. 起聚光镜的作用

C. 相当于一个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

D. 使射向投影片的光亮度减弱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要点梳理

一、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的五种情况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实例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 v>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u=2f 找焦距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和投影仪 u=f

不 成 像 u

2、利用图形识记

①如图3-12所示凸透镜,O 为光心,F 为焦点,2F 为二倍焦距处。分区:

一区:小于焦距,即O 、F 两点之间;

二区: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F 、2F 两点之间;

三区:大于二倍焦距,即2F 点以外。

②成像规律

物三像二倒小实; 物二像三倒大实; 物一同侧正大虚;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F 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2F 是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

二、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

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趣味资料

透镜在水底下

把双凸透镜(放大镜)浸在水里,然后隔着它看水里的物体。这个简单的实验你做过没有?在做的时候你一定会吃惊:放大镜在水里几乎不起放大作用了!你也可以把一块“缩小”镜(双凹透镜)放在水里,这时候它好像也几乎失掉了图3-12 2F F O 2F F 一区 一区 二区 二区 三区 三区 图3-13

缩小的能力。如果你用来做实验的不是水,而是一种折射率比玻璃大的液体,那末双凸透镜反而会缩小物体,双凹透镜反而会放大物体。

可是如果你回想一下光线折射的原理,那你就不会对这些现象而吃惊了。双凸透镜在空气里能够放大,是因为玻璃的折射率比周围空气的折射率大。然而玻璃和水的折射率相差不多:所以如果你把玻璃透镜放在水里,光线从水里进入玻璃的时候,就不会偏折得很利害。由于这个缘故,放大透镜到了水里,它的放大能力就要比它在空气里的时候小得多,而缩小透镜的缩小能力同样也要小得多。

有一些液体,折射率比玻璃大,所以“放大”镜在这种液体里会缩小物体,“缩小”镜会放大物体。空心透镜(说得正确些就是空气透镜)在水里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凹的会放大,凸的会缩小。潜水员用的眼镜正是这种空心透镜(图3-13)。

轻松演练

1、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的实像。

图3-15

图3-14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中,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A、

B、C三个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

在B点位置放的是,在C点位置放的是。

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

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它的焦距。

4、图3-16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图3-16

5.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 放大、正立的实像

B. 缩小、正立的实像

C. 放大、倒立的实像

D. 缩小、倒立的实像

6.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实像都是实际的光聚成的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可用光屏承接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3.4 眼睛和眼镜

要点梳理

一、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1、眼球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把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2、眼睛的自动调焦功能: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时,晶状体变

薄,来自远处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成像,从而使眼球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时,晶状体适当变(“薄”或“厚”),对光偏折能力变(“大”或“小”),来自近处的光同样能聚在视网膜上成像,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二、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折

光能力太,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聚在视网膜前。近视眼患者应戴透镜予以矫正。

2、远视眼:与近视眼相反,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来处近处一点的光聚在视网膜后。远视眼患者应戴透镜予以矫正。

趣味资料

近视眼怎样看东西

患近视的人没有眼镜的话,是看不清楚比较远的东西的;但是他们在不戴眼镜的时候究竟能看见些什么。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情形,这却是有正常视力的人难以理解的。但是患近视的人既是那么多,去了解他们所看到的周围世界是什么样子,也应该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首先,患近视的人(自然这里是指没戴眼镜的人)永远不可能看到线条分明的轮廓,一切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有模糊的外形。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向一株大树望去,能够清楚地在天空背景上辨出个别的树叶和细枝。患近视的人却只看到一片没有明显形状的模糊不清的幻觉般的绿色,细微的地方是完全看不到的。

对于患近视的人,人的面孔要比正常视力的人所看到的更年轻更整洁,因为面孔上的皱纹和小斑疤他们都看不见,粗糙的红色的皮肤也像是柔和的苹果色。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奇怪,某人判断别人的年龄往往会差了20岁;对于美的鉴别力,很奇怪,他时常一直把头伸到我们面前来向我们看,仿佛从来不认识一样……这一切常常不过是由于他近视的缘故罢了。一个患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跟你谈话的时候,他根本看不清你的面孔,至少他所看到的,跟你所预料的不同:在他面前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看不出面孔上什么特点,因此,一小时后假如他再碰到你,他已经不认识你了。患近视的人辨别一个人,大多是根据对方的声音,而不是根据对方的外形。他们在视觉上的缺憾是从听觉的敏锐上得到补偿的。

研究一下夜里的情形对于患近视的人是怎么一回事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在夜里的灯光下面,一切光亮的物体,像电灯。照得很亮的窗玻璃等等,对于患近视的人都变成很

大,他所看到的就是不规则的光亮斑点和一些黑影。街灯在患近视的人看来只是二三个大光点,笼罩了街道上别的部分。他们看不见驶近的汽车;看到的只是两个明亮的光点(头灯),后面只见黑漆漆的一大片。

甚至连夜里的天空,患近视的人所看到的也跟正常视力的人大不相同。患近视的人只能够看到的,不是几千颗星,而只有几百颗星。但是这几百颗星在他看来却像一些很大的光球。月亮在患近视的人看来显得非常大而且好像非常近;“半月”在他看来形状很复杂,很奇怪。这一切歪曲以及仿佛放大的原因,当然是由于患近视的人的眼睛构造上有了毛病。患近视的人眼球太深了,它收到的外面物体上每一点所发的光线,不能够恰好集中在视网膜上,而是在网膜的前面。因此光线射到眼球底部的视网膜的时候,已经又散了开来,以致造成了模糊的像。

轻松演练

1、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__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

机的__________,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2、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______25 cm,配戴用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

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25 cm,其近点比正常眼远,配戴用透镜制作的远视镜(又叫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3、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___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

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_____了。

4、如图3-17,a图是视眼成像的情形;b图是视眼成像的情形;近视

眼可以配戴透镜来矫正。请你写出预防近视眼的两条建议:

①;②。

5、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眼睛的工作原理相同

B.照相机的调节和眼睛的调节完全相同

C.远视眼的人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D.眼睛的睫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7、外形和颜色一样的一副近视眼镜和一副老花镜放在一起,你有哪些办法区分它们?

试说出两种方法。

答:

3.5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1、组成部分: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

2、物镜:将物体形成放大的实像。

3、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第一次成的实像再次放大。

二、了解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1、组成部分:物镜、目镜。

2、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3、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将第一次成的实像放大。

三、视角: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就是视角。我们感觉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同一物体显得远小近大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在黑暗中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

物理学家会这样说:“在黑暗中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这是因为在没有亮光的时候,任何东西都不能看见的缘故。可是在俗语里提到黑暗的时候,并不是指完全黑暗,而是指光线非常弱。所以还是“在夜里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这句话更正确。我们不说

这句话的借喻的意思,它字面上的意义就是说,在光线不足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不能分清颜色,因而每一个表面看上去都是灰色的。

这种说法是不是对呢?难道在昏暗的地方红旗和绿叶真的都会同样是灰色的吗?其实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是很容易证明的。人们在黄昏看物体的颜色的时候,当然都会感觉到,这时候颜色的差别是消失了,一切物体看上去多少都要呈现出深灰的颜色:无论是红色的被子、蓝色的糊墙纸、紫色的花、绿色的叶,都是这样。

契诃夫在他的著作《信》里说道:“放下窗帘以后,太阳光就射不进来,像是已经黄昏了,大花束里的所有玫瑰花,也好像变成了同一种颜色。”

精确的物理试验完全证实了契诃夫的这一个观察。如果用很弱的白光来照射涂有颜色的表面(或者用很弱的颜色光线来照射白色的表面),然后渐渐加强照明度,这时候眼睛在一开始只会看见简单的灰色,觉不出有任何颜色。只有在照明度加强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眼睛才能开始看出这个表面是有颜色的。这一阶段,叫做“色感觉的下阈”。

所以上面这句俗语(许多种语言里都有这句俗语)的字面上的意义也是完全正确的,在比色感觉阈更低的时候,一切物体看上去都是灰色的。

还曾经发现有所谓色感觉的上阈。在照明度太强的时候,眼睛也会分不清颜色的:所有的颜色表面看上去都变成了相同的白色。

1、显微镜是由和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

成、的像。目镜使“物体”成、的像。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

的是,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体经过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过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3、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

成、的像。目镜使“物体”成、的像。

4、望远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用

来把这个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5、我们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

近,视角越,看物体越清楚。

6、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

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7、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A.15m远、1.7m高的竹竿

B.15m远、1.5m高的竹竿

C.10m远、1.7m高的竹竿

D.10m远、1.5m高的竹竿

8、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3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以及眼睛的成像原理。 2、能正确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3、能正确理解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知道视力的矫正方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 二、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 阅读课本,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学习要求:请自主完成,并提出你的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三、自我检测: 2.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由图13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 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 ②如图14所示,若在光屏 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 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 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探究学案 一、预习总结,提出问题: 二、小组探究、重点突破: (学习要求:先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展示) 三、小组展示:(学习要求:请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展示) 问题一: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问题二、有哪些办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问题三:如何让投影仪投在屏上的字更大一些?(方法、器材不限) 四、反馈提升: 1、思考: (1).照相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 (2).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3).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4).要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些,怎么办? 2、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透镜及其应用

年级: 九 学科: 物理 课题:《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透镜及其应用》 课型:预习展示 主备人:王刚 审核:_九年级物理组 课时: 3 使用时间:____姓名: 1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透镜及其应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眼睛、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一、整体把握(一网打尽) 。 二、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1. ①定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①定义: ②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透镜 (1)凸透镜 (2)凹透镜 (3)几个 概念 ①F 点是 的分界点 ②2F 点是 的分界点 ③物体越靠近F 点,像越 ,像距越 2、 凸 透镜成 像规 律 ①u >2f 时,凸透镜成: ,像距为f <v <2f ②f <u <2f 时,凸透镜成: ,像距为v >2f ③u <f 时,凸透镜成: ,像距为|v|>u (1)几个特殊点 (2)成像 规律 ①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操作:物体离F 越近,像越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像变得更大,物 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应 些。 原因:晶状体太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方 矫正:需要佩戴远视眼镜,它是 镜 原因:晶状体太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方 矫正:需要佩戴近视眼镜,它是 镜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的工作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调焦: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 ① 眼睛 ②近视眼 ③远视眼 3、凸透镜的应用 (1)眼睛 (2)照 相机 (3(幻灯机)(4)放 大镜 (5)显微镜: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 (6)望远镜:常用的望远镜是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一、复习要点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镜。此类透镜对光有作用;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这一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3.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通过;(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主光轴;(3)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请在空白处画出 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u> 2f)时,能成、的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u=2f)时,成、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2倍焦距与焦距之间(f

7.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可在眼睛前配戴一个透镜眼镜来矫正。 8.显微镜的原理是:先用物镜(凸透镜)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像,再经目镜(凸透镜)使这个实像再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可以看见微小物体。 9.望远镜的原理是: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像,再经目镜使这个像再成一个像。我们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望远镜还起到增大“视角”的作用。 10、视角:物体的边缘与眼睛的夹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二、考点分析 考前重点和热点:(1)凹、凸透镜的判别。凸透镜焦点的确定及焦距的测量。(2)透镜的特殊光路图。(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5)近、远视眼判别及矫正。 三、练习及讲解 例1、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例2、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在虚线处的透镜应是() A、凸透镜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 C、凹透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可以 例3、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例4、李东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鱼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鱼,他所看到的“金鱼”是() 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 B、放大了的金鱼虚像 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 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 例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在水平位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平面 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 可在平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一、学习过程: (一)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 ,例如: 。中间薄、边沿厚的是 ,例如: 。 2.观察同学的近视眼镜,它属于 透镜。(努力完成后面的题后,想想有几种方法鉴别?) 3.通过 叫主光轴,简称 ,光心位于透镜的 ,其特殊性在于 。 (二)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看图5.1-4放大镜使光会聚的实验,归纳: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实 验,纸上 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事实表明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三)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 1、(图A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一个透镜有 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图B )将经过透镜后的光线添画完整。和图A 相比 对光的会聚作用更强,理由是 。 3、(图C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在图中画出小灯泡位置M ,并补画入射光线,此现象说明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图D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 。该点和入射点以及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是在同一 上。 5、(图E )在图中补画出折射光线 6、(图F )在图中补画出凸透镜或凹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学习过程: (一)照相机原理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物体离照相机的距离比较 ,在胶片上所成的 像特点是 。 2、参考图5.2-6在图中画出S 点射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因为像 (是或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并且能用 承接,所以像为 像。从图上可知像是 (倒立或正立)的和是 (放大或缩小)的。 (二)投影仪原理 1、参考图5.2-6在图中画出胶片A 的像就明白了投影仪的原理了,从图可知像是 、 的 像。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和上图相比不同的是物体离凸透镜距离近多了。 2、投影仪上方还有个平面镜,它起的作用是 。 (三)放大镜原理 1、参考图5.2-7在图中画出物体A 的像就明白了放大镜的原理了,从图可知像是 、 的 像。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和上图相比不同的是物体离凸透镜距离更近了,到焦距以内了。想一想,还有不同点是像不能用 承接,属于虚像。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 。 二、课堂小结: 照相机成 、 、 像 投影仪成 、 、 像 放大镜成 、 、 像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学习过程 1.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 和像距v 。 (2)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 和f 之间,即f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学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焦点和焦距。 2、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规律及特点。 3、了解眼睛构造,知道眼睛如何看清物体。了解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90-92,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中间,边缘,这样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边缘,这样的透镜 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凹透镜对光线作用,所 以凹透镜也叫。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是;透镜上 的特殊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点是透镜的; 从到的距离叫做焦距。 4、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在;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5、完成下列光路图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 1、实像与虚像的区分方法: (1)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像,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是像。 (2)光屏能接受到的是像,光屏接受不到的是像。 (3)正立的像是,倒立的像是。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镜,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成、、像。 3、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镜,物体离镜头比较,成、、像。 4、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镜,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成、、像。 学习活动三:阅读教材P97-98,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凸透镜成实像的基本规律是。 2、凸透镜成虚像的基本规律是。 学习活动四:阅读教材P100-101,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2、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远处光线会聚在视网 膜 ,需要用镜来矫正。 3、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近处光线会聚在视网 膜 ,需要用镜来矫正。 学习活动五:阅读教材P103-104,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显微镜是为了看物体,所以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的,物镜是 原理,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经物镜成的,的,像;这个像成为目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预习导学 1、凸透镜的特点: ;凹透镜的特点:

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81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82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合作探究:知识点 1、照相机: 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 _____ 上。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2、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 胶卷…… 快门……友情提示:实际照相机上有一个调焦环可以旋转,使镜头向外伸或是向里缩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快门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用来改变进光孔的大小。怎样才能既快又好的照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呢?首先我们要通过改变相机与被照物体间的距离,得到大小合适的像,离物体越近,像越大,反之,离物体越远,像就越小;然后再旋转调焦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姓名_________班次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总结梳理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础知识。 2.通过练习,会运用透镜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一、透镜: 1、透镜的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2、⑴通过两个球心的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⑵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用字母表示,凸透镜有两个实点。 ⑷到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表示。 3、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4、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射出。因而利用凸透镜能得到平行光。⑵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点。 5、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于射出。因而利用凹透镜能得到平行光。 ⑵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点。 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针对练习一: ①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②一束光经过两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两光学元件分别为、。 二、生活中的透镜: ⑴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 ⑵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 ⑶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 ②;③; 3、结合上面的实验结论可知:U=f是的分界点;U=2f是的分界点。当成实物时,物距越大,像距,像的大小。 针对练习二: ③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照片后,原地不动又想照一张全身照片,摄影师应该使() A、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前伸 C、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后缩 D、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后缩 ④有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40cm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25cm B、当物体沿着主轴从距透镜35cm向25cm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逐渐变大 C、利用这个凸透镜成等大的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80cm D、成实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始终一致 ⑤照相馆的顾客坐在原地不动,由摄影师用带暗箱的相机给顾客照两张尺寸大小不同的相片.在照完小的一张相片后,为使大的一张的底片上得到的像大些,摄影师应 ( ) A.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D.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四、眼睛与眼镜: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 2、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视网膜之____,(填“前”或“后”)近视眼要用镜来矫正。 3、远视眼的成因:像成在视网膜之____,(填“前”或“后”)远视眼要用镜来矫正。 针对练习三: ⑥下面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娇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⑦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都要经过焦点.根据这一特点,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光偏折得越大 B.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光偏折得越大 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光偏折越小 D.不管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光的偏折情况与它无关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两个镜组成,其工作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_____________,通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学案】第1节 透镜

第1节透镜 (一)思维启动 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你相信吗?课下试试看? (二)探究发现 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例如: 2.中间薄、边沿厚的是,例如: 3.认识课本90页图5.1-1中的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我们继续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大家仔细观察课本91页图5.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叫主轴,光心的特殊性在于。 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 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 归纳:凸透镜对光 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 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做做看)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 凹透镜对光 小练习 1.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某透镜后,光线发散了,这个透镜一定是() A.凸透镜 B.凸镜 C.凹透镜 D.凹镜 2.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学案(含例题及解析)

透镜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 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和焦距; 3.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要点梳理】 要点一、透镜 1、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类型: (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图甲)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图乙) 要点诠释: 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2、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要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所示,凸透镜相当于两个三棱镜组合,厚的一端相对)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图所示,凹透镜相当于两个三棱镜组合,薄的一端相对) 要点诠释: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但并不是说通过凸透镜后的光束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 光束,因为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线来说的。 2、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但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因为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线来说的。 要点三、焦点和焦距 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 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并且关于光心对称;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2、凸透镜的焦距f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f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焦距f的大小表示其发散 能力的强弱,f越小,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强。 3、由于光路可逆,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因此利用凸透镜可产生平行光。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4.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5.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重点难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课前预习 1.光的折射是__________光的折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图:完成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课内探究 一、学生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着平行光源观察对光线的作用。 2.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凸透镜对光线有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作用。 3.练习 (1)请完成下列光路图 (2)如何利用太阳光粗测一个凸透镜的焦距?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为了全面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蜡烛要由远及近逐次向透镜靠近。

2.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 (1)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3) (4)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 ①成实像时,要使像变大,那么必须使u ,同时v ;要使像变小,那么必须使u ,同时v 。(选填“增大”、“减小”) ②成虚像时,物距u总是像距v;要使看到的虚像变大,那么必须在f内,将凸透镜物体,若要使看到的虚像变小,那么必须在f内,将凸透镜物体。(选填““>”、“<”、“远离”、“靠近”) 3.练习 (1).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2).如果要使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三、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立___的____像来工作的。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___立___的____像来工作的。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___立___的____像来工作的。 四、眼睛和眼镜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折光能力太__,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应戴__镜进行矫正。 2.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折光能力太__,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应戴__镜进行矫正。 五、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交流、讨论在学习探究中的结论。探究过程中还发现哪些问题? 课后延伸 1.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2.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1.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指导:实践探究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 教学过程: 一. 知识预备: 1.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的。 2.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光屏接收,都是的。 3.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则2倍焦距则表示为:______ 4.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5.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特点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二. 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2)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f 以外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像的性质大小和倒正;注意填入表格 (4)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 以外,即u>2f,重复步骤(3),进行观察与测量 (5)将蜡烛放在凸透镜2f 处,即u=2f 处,进行观察和测量 (6)将蜡烛向凸透移近,使物距在2f 和f 之间,即2f>u>f 之间,进行观察测量 (7)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步骤(6),进行观察与测量 (8)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2f u=2f f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学习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学习难点: 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____ 。它的_________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 _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 ,形成物体____像(填像的性质), 但人感觉是立的。 二、导入: 用显微镜可以看见很微小的物体,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奥秘呢?是怎么样实现的? 三、自主学习 知识点1:显著微 1、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2、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显微镜的目镜成像,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 经过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知识二:望远镜 一、望远镜的结构 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的凸透镜叫目镜. 的凸透镜叫物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凹透镜。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了解 透镜的焦点、焦距。 4.介绍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5.认知凸透镜的光学规律。 6.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7.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透镜及其应用领域》实质上就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领域实例。主要自 学透镜的初步科学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研究透镜对光的促进作用和凸透 镜光学规律就是本章的核心内容。透镜就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关键组 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著极其广为的应用领域。因此将它单列一章。本章中的重点考 点就是:1.透镜对光的促进作用;2.透镜中的三条特定光线;3.凸透镜的光学规律;4.透 镜的应用领域。中考中关于透镜的焦点、焦距、主光轴等通常不单独出题,经常扩散在其 他问题中,透镜对光线的促进作用常以作图题形式发生,凸透镜的光学规律在中试卷中频 频发生。生活中的透镜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发生。 1.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及平时生活中已接触过透镜,并且通过上一章”光现象“的 学习,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2.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弱,求知欲强劲,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科 学知识,存有将自己的看法官方并与人交流的心愿,存有主动与人合作的精神,勇于明确 提出与别人相同的观点,也敢于退出或修正自己的观点,为透镜的自学搞好了思想和心理 准备。本章可以由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自学,增进对知识点的认知。 3.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用处也比较大,也是前面所 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但初中生对其理解不是太容易,尤其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因其成像 原理比较抽象,也难看到内部结构,教师可采用渐进的模拟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基础,并通过实验应用和作图讲解使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1.为了减少学生认知凸透镜光学规律的难度,探究实验时可以明确提出问题已经开始,把主动权交予学生,由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难点虚像和虚像放在 探究实验之后,再以“想一想议议”栏目使学生思索凸透镜光学规律。 2.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课本上提 供的简单模型和分析手段,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透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眼睛就是人体的关键器官,对眼睛的光学原理,眼疾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必须 特别注意结合实际回去重新认识,学以致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物理新教材(2023最新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案 导学目标知识点: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③理解实像和虚像。 学习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难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猜想与假设 课前复习: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作用。 2、粗略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测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像。 猜想与假设 4、同学们知道了照相机可以拍摄景物,投影仪和放大镜也能成像特点,比较它们所成的像,聪明的你想到了 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呢?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二:设计实验: 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火柴、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在光具座上组装并调整这些器材,组装时,从左到右依次是____、____、____。组 装完后,还要调整_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自学指导三:进行实验 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使物距u﹥2f,保持物距不变,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 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特点是:____、____的____像。 2、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此时,像的特点是:____、____的____像。 3、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f,,这时调整光屏,这时在光屏上________蜡烛的像,拿 走光屏,我们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像,此时,像的特点是:____、____的____像。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实像时,如果用手或其他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这 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_________。 5、若固定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垂直主光轴向上移动,则光屏上的像会向___移动,若固定蜡烛和光 屏不动,将凸透镜垂直主光轴向上移动,则光屏上的像会向___移动, 6、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的位置是逐渐____(选填“靠近” 、“远离”)凸透镜,在光屏 上所成的像是逐渐____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设想】 基本思路:凸透镜成像是本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本节也是中学物理中适合于学生用科学探究方法掌握知识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学习本节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的学习理念。 环节设计:本课计划通过“问题导入”、“实验探究”、“结论归纳”、“规律应用”、“边学边练”和“评价小结”6个教学环节完成: 1、问题导入:通过与本节内容相关问题的提出,展开探究情景,导入课题。 2、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设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与假设,进一步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归纳出结论。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结论归纳: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分析讨论,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定论和归纳; 4、规律应用: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学习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特点; 5、边学边练:知识掌握的直接目的就是应用,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学生的训练过程; 6、评价小结:引导学生及时对所掌握内容进行评价、小结。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设计;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加深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重点与难点 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2、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光具座(或刻度尺)、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投影仪、投影片等。 素材准备 照相机、投影仪构造图片使用说明、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3.1 透镜 要点梳理 一、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及其主光轴、光心。 1、如图3-1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填序号)。 2、透镜的主光轴、光心,如图3-2,透镜的两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CC′);透镜中有一个特殊的点O ,凡是通过该点的光传播方向都不变,这个点叫 。 二、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1、如图3-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3-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如图3-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 ,常用大写字母 表示;如图3-4,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同样叫焦点,只不过是虚焦点。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3、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用小写字母 表示。 三、知道三条特殊光线及相关作图。 1、凸透镜: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过焦点;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如图 3-5(上)。 2 、凹透镜: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焦点的,与主光轴平行。如图 3-5(下)。 6 1 2 3 5 4 图3-1 图3-3 图3-4 图3-2 图3-5

3、向厚偏的特点:仔细观察图3-3、3- 4、3-5,你一定能发现,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折射光线总是向 (选填“厚”或“薄”)的一边偏折。 轻松演练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三穗中学的同学用图3-6的方法测凸透镜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2、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 色的滤光片。 3、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 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4、图3-7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5、会聚光束经过一凹透镜折射后( ) A .可能变成平行光束 B .可能变成发散光束 C .可能仍是会聚光束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在图3-8中画出恰当的透镜。 7、将图3-9、3-10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图3-7 A B C D 图3-6 图3-8 图3-10 图3-9 F F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实用版(包含参考答案)

3、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一、总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传播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2)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会聚到焦点 。 (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与主光轴平行。 二、凸透镜(凹透镜)作图技巧:(1)先画光沿直线传播(用虚线表示); (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就是靠近主光轴,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就是远离主光轴; (3)经过光心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 4、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 而产生的。 5、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6、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7、如图所示,下列 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中能够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8、下列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9、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解析:平行主光轴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一点才是焦点 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1、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_____;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___________ 2、画出透镜的光路图: 第6题图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成像 放大镜成像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於胶卷上, 4、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 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镜, 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5、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请你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⑴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 ⑵用放大镜看到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 6、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7、下列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 8、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9、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T9解析:D,平行主光轴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一点才是焦点 10、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 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