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专题9-2第21讲(染色体变异和育种)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设计【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猫叫综合症视频【设计意图】:两个视频代表1 种染色体变异类型,直观形象,吸引学生。
活动2【活动】(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小组活动、探究新知【探究活动环节】:教师呈现问题——小组讨论——小组通过举手抢答方式阐述问题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其他小组尝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拓展。
【小组竞争计分方式】:阐述答案准确得1 分,提出问题:每个得1 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个0-2 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大胆提问,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探究活动一】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展示染色体结构变异4 种类型图片,布置学生自学教材85-86 页,观察图像,小组讨论。
各小组通过举手抢答形式,阐述图片所表示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并且提出1-3 个问题。
其他小组成员尝试回答和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以此类推,直到学生没有新的问题提出,则进入下一环节。
【探究活动二】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展示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布置学生阅读教材86 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图中果蝇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多少条染色体?分别是哪几条?判断依据是什么?每个染色体组中的各条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各小组通过举手抢答形式汇报结果,并提出1-3 个问题,其他小组成员尝试回答和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以此类推,直到学生没有新的问题提出,则进入下一环节。
【探究活动三】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生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展示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生物比较表格,布置学生自学课本87-88 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各小组通过举手抢答形式汇报结果,并提出1-3 个问题,其他小组成员尝试回答和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以此类推,直到学生没有新的问题提出,则进入下一环节。
活动3【练习】(三)及时反馈、夯实基础在每个探究活动结束时,设置1-2 道题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夯实基础。
第21讲染色体变异考纲要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复习要求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基础自查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实例:猫叫综合征,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2.类型结果: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组:(2)二倍体:(3)多倍体①概念:②实例:③特点:④人工诱导多倍体Ⅰ.方法:Ⅱ.成因:Ⅲ.原理Ⅳ.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4)单倍体①概念:②成因③特点:④应用:Ⅰ.方法:Ⅱ.过程:Ⅲ.优点:三.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原理2、方法步骤课堂深化探究一.根据图像回答问题:判断上述4幅图解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哪种类型?思维拓展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1)变异范围不同:①基因突变是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的改变,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②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涉及到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2)变异的方式不同: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三种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它们的区别可用下图表示:(3)变异的结果不同:①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数目未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染色体组1.观察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探讨以下问题:染色体组的概念是什么?就雄果蝇来说,共有哪几个个染色体组?2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3.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1)据染色体形态怎样判断?如下图所示的细胞中,它们分别含几个染色体组?(2)据基因型怎样判断?如图所示含几个染色体组?(3)据染色体数/形态数的比值怎样判断?(二)填空完成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思维拓展1.关于单倍体(1)由配子形成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考纲要求]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4.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类型(连线)(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 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染色体组(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项目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发育起点配子受精卵受精卵植株特点(1)植株弱小(2)高度不育正常可育(1)茎秆粗壮(2)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3)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体细胞染色体组数≥1 2 ≥3形成过程雄配子――――――→直接发育成个体单倍体+雌配子――――――→直接发育成个体单倍体↓受精作用受精卵――→发育生物体⎩⎪⎨⎪⎧二倍体(两个染色体组)多倍体(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单性生殖正常的有性生殖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人工诱导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举例蜜蜂的雄蜂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香蕉(三倍体);马铃薯(四倍体);八倍体小黑麦1.判断下列有关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1)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2)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3)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4)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5)DNA分子中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6)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判断下列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叙述(1)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2)用秋水仙素处理某高等植物连续分裂的细胞群体,分裂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3)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4)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5)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 √)(6)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7)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 ×)分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图甲①~④的结果中哪些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哪几个?哪类变异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提示①染色体片段缺失;②染色体片段易位;③基因突变;④染色体片段倒位。
第21讲染色体变异课前探究案『预习目标』1、掌握染色体变异类型2、能够区分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知识梳理』一、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
二、如下图所示,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分别属于何种变异A:B:C: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的排列顺序或数目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三、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的增加或减少和细胞内的染色体以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四、染色体组:细胞内的一组,在和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和,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请据图判断(1)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2)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3)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4)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五、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1)二倍体:由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例:人,果蝇和玉米。
(2)多倍体:①概念:由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倍体。
例:香蕉是,马铃薯是。
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或处理。
③原理: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能够,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多倍体植株的特点:优点:。
缺点:。
(3)单倍体:①概念:由发育而来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例:蜜蜂的雄蜂。
②形成原因:自然界产生单倍体的原因:单性生殖,如蜜蜂的孤雌生殖。
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方法:。
③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④单倍体育种过程:形成单倍体植株,经过处理(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正常生殖的纯合子,选择出新品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1)(2)。
六、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实验:1、实验原理:。
2、制作植物临时装片的步骤:— — —3、试剂及用途(1)卡诺氏液:。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3)解离液[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
第21讲生物的进化必备知识固本夯基一、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组成: 学说和学说。
(2)意义: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进化来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的机制,解释了和的原因。
2.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等特征。
3.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①方法: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②证据举例: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和相似的着生位置。
③支持观点:结构具有相似性的生物是由进化而来的。
(2)胚胎学①方法:研究动植物胚胎发育的和过程。
②证据举例:人和鱼、龟、鸡之间在胚胎发育的初期都有;到了发育的晚期,除鱼之外,人和其他动物的腮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
③支持观点: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着关系,它们有;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共同原始祖先生活在中。
(3)细胞学最古老的的化石是大约35亿年前的古细菌化石。
现在还能发现古细菌,这些古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4)分子生物学①DNA: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定DNA序列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 序列的相似性。
②蛋白质:不同生物之间特定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二、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2.生物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和物种的比较项种群物种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才形成新物种;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适应是的结果。
(2)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变异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染色体变异”是现行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中的第二节内容,讲述了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两方面的变异。
教材前后涉及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和关键。
2、教材地位本节内容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个体发育、组织培养技术等知识有联系,也是学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基础,还与生产、生活和人类的健康知识有关,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因此,本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学的有关概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突破(1)教学重点和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2)突破方法:①通过视频讲解、动手绘图和打比方,使学生构建染色体组的概念②通过具体实例提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再多举例子,使学生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已经学过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2、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个体发育、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等基础知识,为创设问题情景,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3、我校大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习有热情,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教学中应设置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适时引导、适时启发和适时鼓励,由浅入深,建构染色体组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能例举出几个实例。
②学生能描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并能准确进行判断。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这几个重要概念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演绎思维能力。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二、探索感知、层层深入
2.进一步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与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通过比较填表找出二者差异之处
利用人类的21 三体综合征的
介绍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第一种类型: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快速过度到染色体数目成倍的增加和减少,进入染色体组的学习:
展示果蝇的染色体图片和设计好的问题串,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在学生充分思考后,通过用磁力片做教具模仿分组的方式,帮助
学生深刻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展示细胞分裂几个重要时期的图像, 进一步分析巩固染色体组的概念。
巩固训练:
1、引导学生在掌握染色体组概念的基础上, 完成课本 89 页填表题,从而引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学习。
2.进一步区分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通过比较填表确认差异之处
利 用 表 格 总结性语言、差异 性 比 较 引导 学 生 快 速掌握
【板书设计】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实质: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染色体组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三、课堂小结。
《染色体变异及育种》复习学案0922班 李立峰变异水平是否能用光镜观察发生时间特点 变异本质适用生物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区分: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 。
2.识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 的 或 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知道: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都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
Ⅱ、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染色体组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 染色体,它们在 和 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 、 、 和 ,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无等位基因;②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③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二、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概念:①二倍体:由 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多倍体:由 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③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 的个体。
〖明确〗:①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吗?②体细胞中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多倍体吗?染色体 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 。
以 的形成成倍德增加或减少:如,多倍体、单倍体。
① :如,猫叫综合征的病因。
② :实为“重复”。
③ : ④ 。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③单倍体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吗?单倍体一定不可育吗? ④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吗? ⑤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吗?2.记住教材中列举出的常见例子以及单倍体植株和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①常见的多倍体有: ;(植物中常见,动物中极少。
) ②常见的单倍体有: ; ③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④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 。
⑤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单倍体或多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
第21讲染色体变异学习目标1. 能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 会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可能会出现大的实验设计题目,考查环境污染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探究1:已知某物种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可使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一)原因:由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举例:猫叫综合征(二)种类:、、、。
(三)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的或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对点训练1.识图析图:判断下面4幅图解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哪种类型?1.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与基因重组中交叉互换混淆不清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1.细胞内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一)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它们在和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
(二)二倍体:由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的个体。
例如。
(三)多倍体概念:由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或染色体组的个体。
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叫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做。
例如:是三倍体,是四倍体。
特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
(四)单倍体:由发育而来,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即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
判断对错:1. 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2. 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3. 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
()4. 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
()5.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6.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易错分析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一)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染色体的特点:不含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但不能重复。
第21讲染色体变异和育种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撰写人:李海月
三.基础梳理
(一)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区别
基因突变是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
观察到的。
染色体变异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包括和。
(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定义: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或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的变异。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的甚至导致。
2、类型: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2)重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3)易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到另一条引起变异。
(4)倒置: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引起变异。
(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增加或减少;一类是以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 , 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的 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1)二倍体:由 发育而成,体细胞含有 染色体组。
(2)多倍体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含有 的染色体组。
②分布:在 中很常见,在 中极少见。
③优点: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 粗壮, 、 和 都比较大, 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单倍体①概念:像蜜蜂的雄蜂这样,体细胞中含有 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个体发育起点如果为未受精的配子,无论有几套染色体组都叫 。
②特点:与植株相比,植株长得弱小,而且 。
③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过程:________−−−−→离体培养
__________−−−−−−−−→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常纯合子 ④单倍体育种的优点: 。
(四)育种:
1、杂交育种
①概念:将 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②原理: 。
③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通过 获得F 1,F 1连续 或杂交,从中筛选获得需要的类型。
2、诱变育种
①概念:利用 因素或 因素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②原理: 。
③特点:可以提高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其缺点是 。
3、单倍体育种
①原理: 。
②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方法: 。
③单倍体育种
的优点: 。
4、多倍体育种
①原理: 。
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处理(常用)。
③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
5、基因工程育种
②基因工程基本工具 、 、 ③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 . ;
b . ;
c . ;
d . 。
④优点:能够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⑤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四、核心概念:
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数目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基因工程五、知识精讲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
2、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确定方法
(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从实质、类型、时间、适用范围、产生结果、意义、育种应用、实例八个方面)
(四)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五)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辨析
(六)五种常见育种方式的比较
思考:其他育种方法有哪些?
(七)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步骤
2.基因工程中疑难问题回顾分析
(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有何不同?
(2)DNA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有何不同?
(3)运载体和细胞膜上的载体相同吗?
(4)受体细胞如何选择?
六、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单倍体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在植株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单倍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③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⑤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A.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 D. ①③⑤
2.(1)各种育种方式都适用于植物,动物一般采用,微生物一般采用。
(2)要获得自然界没有的新性状,可用。
(3)如果要得到特殊性状,如提高营养,增大果实等,可采用。
(4)若要将特殊性状组合到一起,还要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采用。
复习心得:
对本专题的复习,你有何新的收获或感想,不妨记录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