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白下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8
2011~2012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答卷纸4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本答卷纸上,不能写在试卷上。
一(26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8)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9)《桃花源记》中“▲ ,▲ ”一句是我国当前新农村老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干涸. (hé) 瞥.(piě)见风雪载.途(zài)B. 惘.(wǎnɡ)然慰藉(jiè)浮光掠.(lüè)影C. 猝.(cù)然嗤.(chī)笑言简意赅.(hài)D. 竣.(jùn)工发窘(qiǒnɡ)相形见绌.(chù)3.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臆测惬意不容置疑B. 澄澈暄嚷张皇失措C. 玷污侧隐好高鹜远D. 琐屑甜腻消声匿迹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科院一份报告显示,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直到大学毕业,父母平均要为他们要费大约49万元左右。
B.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通过收集、分享、评议资料来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扩大自己的学习成果。
C.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居高不下,环保、安监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控制此类事件不再频繁发生。
D. 我国应该尽快减少自身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与国际要求之间的差距,出台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
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答案1.①君子好逑②家书抵万金③随风直到夜郎西④弓如霹雳弦惊⑤波涛如怒⑥温故而知新⑦何当共剪西窗烛⑧野芳发而幽香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①框②蜿③chǎn ④qí3.将“首个”调至“关键问题”前4.将“?”改为“。
”5.(1)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后果(2)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全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
6.逐去烟尘滤清空气让日月更明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D9.危:高亡:通“无”没有顾:看为:被10.A11.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
(扣“西”、“素”、“没”即可)12.自己郁郁不得志痛苦。
(意对即可)与民同乐或乐民之乐(意对即可)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徜徉于兹山之上或在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13.①甜味的原因②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③混合味道妙不可言(意对即可)14.D 15.C16.(1)先吃味道重的后,舌头适应了刺激大的味道,再吃一些清淡的东西,却会感觉食物变味了,所以,先吃清淡的食物,再说味道重的,这样味道重的会不变味(1分)。
(2)先吃甜食接着饮水或酒,会感到酒水有苦味,难喝。
所以,要把甜食放到最后。
这样可使人能充分感到佳肴的美味。
(1分)(意对即可)17.仰望着父亲的身影;仰望父亲的孝行;仰望父亲的教行;仰望父亲的力行。
(答出任三点即可)18.(1)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一生影响之大(1分),(2)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景仰之情。
(2分)19.(1)B (2)努力实践,(1分)竭力而行(1分)(意对即可)20.不赞同,因为(1)父亲粗糙的双脚折射出父亲艰难坎坷、勤苦力行的一生,这正是父亲值得仰望的伟大之处。
(2)同时父亲的双脚也使我愈加明白:“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再好的梦想也需要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脚下功夫深,生活行程远;脚下行程远,人生境界高。
南京市白下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水笔书写。
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D.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依次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
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学校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5—7题。
【关注一】临阵磨枪来不及现象:(A)进入初一的小熊同学,发现自己语文学习出现了困难,(B)语文成绩的提高比较缓慢,不像某些科目,临阵磨枪就能收效显著。
如果语文成绩不能提高,(C)学习就成为语文最大的绊脚石。
(D)对此,他极为困惑却又无能为力,深感烦恼。
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初一同学不了解语文学习特点有很大关系。
对策:语文学习要广泛积累。
【关注二】只背经典有局限现象:初二的小磊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分析: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关注三】现象:进入初三,小飞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分析: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俱疲,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③鞭笋:细长的竹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
“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南京市各区县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诗词阅读及答案-内容预览:南京市各区县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一、古诗文默写【白下】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6)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9) 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10) 生亦我所欲,,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答案】1.(10分)(1)天涯若比邻(2)报君黄金台上意(3)病树前头万木春(4)安得广厦千万间(5)留取丹心照汗青(6)马作的卢飞快(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醉翁之意不在酒(9)不求闻达于诸侯(10)所欲有甚于生者(每小句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小句不得分)【高淳】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8)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9)《桃花源记》中“ ,”一句是我国当前新农村老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答案】1.(10分)(1)志在千里;(2)忽如一夜春风来;(3)千里共婵娟(4)似曾相识燕归来;(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峰峦如聚;(7)直挂云帆济沧海;(8)草色入帘青(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鼓楼】1.用课文原句填空。
南京市各区县2012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标点符号及名著阅读【建邺】3.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B.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 “你这是怎么啦?小雯。
”妈妈关切地问道。
D. 今年“春晚”推出的歌曲《好久没回家》旋律优美,温馨感人。
【答案】3.(2分)D【溧水】4.画线句B中一处标点运用有误,请修改。
(2分)B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表示不准备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我们不知道这会不会为德班气候会议蒙上了阴影?【答案】4.将“?”改为“。
”【六合】4.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麦田发表了一篇题为《人造韩寒》的博文,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金波“人造”和“包装”的结果,还称韩寒当年在新概念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为其父代写。
B. “拆高架和办青奥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丁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俭办青奥是写入青奥理念的,南京青奥会赛事本身的预算将不会高于以节俭为特色的新加坡青奥会。
”C. 3月20日起,油价首次逼近8元大关,已经突破不少人的心理防线,有关人士正在预测油价上涨的连锁反应何时将带动蔬菜等价格的走高?D.作为一项新技术和新媒介,微博提供的不仅是140个字符、一张图片、一段视频,还给公众无偿建设了一个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
【答案】4.(2分)C【玄武】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据悉,南京西站将保留站台和部分铁轨,有望在未来五、六年内建设成为南京第一座铁路博物馆。
B.湖北高三学生张文驰毅然决定高考前进京捐献骨髓,挽救福建4岁小男孩生命。
他说:“功课落下可以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C.为节能减排,北京部委大楼顶上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这些部委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保部……。
D.本届人大会上,浙江团72件议案被采纳,仅企业家周晓光就贡献了33件;湖北团14件议案被采纳,8件来自周洪宇教授。
南京市各区县201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诗词阅读及答案-内容预览:南京市各区县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白下】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8.这首诗共四句,第一句中,“”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1分)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
“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答案】8.(1分)欲动9.(2分)B【高淳】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①,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幢幢:晃动的样子。
9.(1)“ ”三个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听闻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刹那间的反应。
(1分)(2)末句的景物描写是怎样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分)【答案】9.(1)(1分)惊坐起(2)(2分)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抒情更含蓄;(或“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手法1分;景物特点、情感分析1分)【鼓楼】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3分)望江南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①,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②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注释】①迥:遥远。
②素娥:嫦娥上阕中的“圆缺几时休”中的“圆”与“缺”分别指词中的“冰吐鉴”与“ ”。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2012年九年级语文学情分析样题(一)
答题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缺考标记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_ 1234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012年中考语文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①“▲,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④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⑥▲,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人们常引用欧阳修的一句名言“▲”来表示那些意不在此而在彼的行为。
⑧花无语,人有情,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
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诘.责(jié)绯.红(fēi)深恶.痛绝(wù)B.禁锢.(gù)畸.形(qí)颔.首低眉(hàn)C.犀.利(xī)鞭挞.(tà)正襟.危坐(jīng)D.执拗.(nìu)馈.赠(kuì)参.差不齐(cā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多姿多彩心旷神怡转弯抹角消声匿迹B.明辨是非川流不息迫不及待阴谋鬼计C.周道如砥遮天蔽日鳞次栉比张皇失措D.变换莫测流连忘返幅员辽阔谈笑风生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4分)那千姿百态的雨花石,或晶莹剔透耀人双目,或明暗交织令人称奇,或线条流畅如流水舒缓。
它们是无言的诗,有形的画。
我醉心其中,(A)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而瞠目惊叹!任思绪的骏马跨越时空,我突然发现,自然界春夏秋冬的风雨,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感受都悄然印证在方寸之石上。
(B)于是,我的心海荡起雨花石般美丽的涟漪。
(C)大自然亿万年的磨砺,才有雨花石的精美、温润、华丽和神奇。
2012年南京各区一模阅读练习(一)(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12分)卖蒜老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②而.揶揄③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④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堵:墙。
②睨:斜着眼睛看。
③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④纵:放开。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咳嗽不绝.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B.陷入尺许.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C.老人寂然.无声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D.叟能如是.乎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8.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旁睨而.揶揄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C.老人自缚于.树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D.以.拳打砖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9.用斜线(/)为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2分)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翻译:(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翻译:11.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
(15分)挂在冬雾下的春天①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②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
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
南京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n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1.用涛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夜泊秦准近洒家。
(杜牧《泊秦淮))(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9)孔子说:“,。
”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2.下列黑体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干涸.——禁锢.鳞次栉.比——不拘小节.B.祈.祷——莱畦.惟妙惟肖.——悄.无声息C.迸.射——骈.进恪.尽职守——刻.不容缓D.伫.立——贮.蓄鲜.为人知——显.而易见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真缔苍海桑田消声匿迹B.惬意抑扬顿错侧隐之心C.娴熟迫不及待忍俊不禁D.绽放五彩斑斓眼花瞭乱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青奥会议中心建筑群形似太空帆船,这样的设计打破常规,极富创意..。
B.“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市民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南京市白下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水笔书写。
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6)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9) 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10) 生亦我所欲,▲,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宽恕.(shù)拮据.(jū)孤陋.寡闻(lòu)B.绯.红(fēi)狡黠.(xiá)盛.气凌人(shènɡ)C.慰藉.(jiè)踌躇.(chú)味同嚼.蜡(jiáo)D.嬉.闹(xī)凛.冽(lǐn)鳞次栉.比(zhǐ)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繁衍怒不可遏不可明状B.亵渎一泻千里莫衷一是C.沉湎抑扬顿锉豁然贯通D.蓬蒿花团锦簇通霄达旦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滨孙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修建住所,种植粮食作物,驯养家畜,制造器具,并且救了一个野人,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
B.《水浒传》“九纹龙剪径赤松林”中,“九纹龙”是史进的绰号;《西游记》“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中,“五圣”指唐僧师徒与白龙马。
C.米开朗琪罗被迫为教皇服务,经常遭受一些卑鄙小人的污蔑和攻击,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D.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依次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
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学校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5—7题。
【关注一】临阵磨枪来不及现象:(A)进入初一的小熊同学,发现自己语文学习出现了困难,(B)语文成绩的提高比较缓慢,不像某些科目,临阵磨枪就能收效显著。
如果语文成绩不能提高,(C)学习就成为语文最大的绊脚石。
(D)对此,他极为困惑却又无能为力,深感烦恼。
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初一同学不了解语文学习特点有很大关系。
对策:语文学习要广泛积累。
【关注二】只背经典有局限现象:初二的小磊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分析: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 。
【关注三】 ▲现象:进入初三,小飞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分析: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俱疲,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5.“关注一”中有一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 ▲ )处有语病,应改为: ▲6.给“关注二”写出一条对策;给“关注三”拟定一个标题(限.7.个字..)。
(2分) ▲ ▲7.“囧”是古代汉字“冏”的变体,原意为“光明”,但在网络上意思却大为不同。
有同学借用“囧”图(见右图)来调侃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这幅图的寓意是 ▲ ;你对这种运用汉字变形来表意的方式的看法是 ▲ 。
(3分)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8—14题。
(16分)【古诗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 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8.这首诗共四句,第一句中,“”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1分)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
“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古文阅读】宋王偃伐楚宋王偃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①楚以.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 ▲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
于是行旅之自楚适②宋者,必构③楚短以为容。
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④而.扬,遂以楚为果不如宋,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
于是谋伐.楚,大夫华犨⑤谏曰:“宋之非楚敌之旧矣,犹犪牛⑥之于鼢鼠⑦也。
使诚.如王言,楚之力犹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胜不足以直一败,其可以国试乎?”弗听。
遂起兵,败楚师于颍⑧上,王益.逞。
华犨复谏曰:“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⑨也。
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况大国乎?今楚惧矣,而王益盈。
大惧小盈,祸其至矣!”王怒,华犨出奔齐。
明年宋复伐楚,楚人伐败之.,遂灭宋。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诋:诋毁,污蔑。
②适:到。
③构:虚构,编造。
④狃(niǔ):习惯,习以为常。
⑤华犨(chōu):作者虚拟的人物。
⑥犪(kuí)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大的野牛。
⑦鼢(fén)鼠:鼠类,亦称盲鼠。
⑧颍:颍河。
⑨虞:戒备、防备。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4分)(1)于是谋伐.楚(▲)(2)使诚.如王言(▲ )(3)王益.逞(▲)(4)胜不可恃.(▲)1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必诋楚以.为笑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C.狃而.扬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D.楚人伐败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12.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分)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
14(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
(15分)李教授马卫那时候,教授极少,不像现在,教授似乎可以“批发”的。
准确地说,李教授是副教授,五十多岁,偏瘦,不苟言笑,同学们并不喜欢他。
加上他方言极重,因此他的课大家不是打瞌睡,就是在下面看小说,中文系的嘛,对李教授主讲的政治经济学并不感冒。
不过,你可以不感冒,但你不能不考试。
这一学期是考查,李教授刚在讲台上宣布,大家就三呼万岁。
特别是那些女生,有的连笔记也不记,这时恨不能上去吻两下李教授。
可李教授接着说,考查么,得出项目。
大家就鼓起眼睛,看他出什么项目。
李教授把全班五十一个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七人。
第一组,去调查补鞋。
那时的皮鞋是高档商品,用破了要补,哪像现在,从不补鞋,破了就扔。
第二组,去菜市场调查小菜价格。
第三组,去商场调查处理品。
这下,大家都有点怵。
不过,既然是考查课,只要认真去做了,老师一定会打个及格的。
我被分在调查补鞋组,刚好皮鞋有个小洞,正需要补呢。
那时补鞋一般是一两角钱的生意,我们一个月生活费不过十七块五角,两角钱也能起大作用的,一碗面条才一角二分呢。
下一次上课,李教授要我们一个个地汇报,并现场给打考查等级。
这有什么好汇报的?不过,我们还是一是一、二是二地向李教授汇报。
比如我说,我皮鞋那个洞,皮匠是按补的面积收费的,一两公分以内,一角,三四公分以内,两角,五公分及其以上,五角。
李教授说,对,这是时下的标准。
你和皮匠讲过价没有?我心里嘀咕,这事儿如何讲价啊,都是明码实价的,但不敢说出口。
李教授讲——其实,这种事还是可以讲价的,不是把价讲下来,而是让皮匠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成本。
既然是按面积收费,那补的圈子内,你可以叫他多扎几道线啊。
我恍然大悟,确实,那样补出的皮鞋扎实多了,又没有违背皮匠的收费标准。
真正是教授,只有他才想得到,绝了。
更绝的还在后头。
调查小菜的这组汇报完了,李教授统计,有葱,有白菜,有莴笋,有生菜,有洋芋,有紫菜等十几个品种呢。
最后他说,你们全都上当了。
同学们吃惊。
李教授说,你们去市场的那天,他也去买菜的,但是价格比我们调查的便宜一半。
原因极简单——我们调查的时机不对。
当时大家想,就是做个作业,所以早早地上了菜市场,随便问,算是完成任务。
这时菜农或贩子才挑着菜来,所以贵,因为这时菜看着水灵鲜嫩。
到了十一点以后,菜叶子开始萎缩了,菜也就便宜下来了。
面对李教授,你不服不行。
到商场调查商品打折那个组更是简单,只要记下原价、打折价是多少就行了。
比如一件衬衣,原价五十,那时五十是大数目,打折价十五。
李教授问我们,你们哪个发现了商机?我们是学生,不是商人,当然发现不了商机。
李教授说,如果你以十五元一件买下来,重新洗、熨,然后运到商场,以二十元一件批发,一定有人抢购。
因为打折品并不是质量问题,可能是样式过时,或运输途中脏了等等。
我们想,这李教授,真是“人精”啊,要是他做生意一定大发。
可李教授不做生意。
李教授抠门儿,在学校是有名的。
他真的连一把小菜也要讲半天价,仿佛不讲价他就不是经济学教授似的。
李教授在我们毕业的前两个月死了,肝癌。
他的遗嘱上写道,将存款一万四千元捐给学校,其利息资助贫困学生。
那是1984年啊,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
送别李教授那天,全校同学们自动停课,一程又一程,把他送到山上下葬。
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15.文章叙述了李教授布置的调查作业,根据相关信息,填写下表。
(3分)16▲17.说说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描写李教授的“不苟言笑”且“方言极重”?(2分)▲18.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4分)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写“那时候”与“现在”的教授的寡多,既交待了时代背景,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实。
B.对李教授的考查项目“大家都有点怵”,这反映了他的考查项目不同寻常,让人有点害怕。
C.“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中的“才”字写出了李教授抠门的根本原因。
D.文章对李教授的死亡及捐资的叙述,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
(12分)中国的龙许进雄①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称崇的。
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
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