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冲关练习二十六激素调节(B卷)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检测试题(26)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激素不参与组成靶细胞的结构C.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D.某些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解析:选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
2.(2021·8省联考,江苏卷)激素在调控人体稳态中起重要的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B.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脏重吸收水,以调节渗透压C.性激素通过调节细胞膜上的受体传递信息,发挥生物学功能D.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可对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解析:选C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调节下丘脑的活动,从而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A正确;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B正确;性激素的受体不是位于细胞膜,而是位于细胞内,C错误;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故胰岛素可对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D正确。
3.(2022 ·湘豫名校联考)下列关于胰岛素及其合成、分泌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尔基体合成后运输至内质网加工B.只作用于有胰岛素受体的细胞C.分泌后随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D.是人体内已知的唯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解析:选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通过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
4.激素在机体体液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激素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脂溶性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B.注射到体内的胰岛素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C.同一种细胞可以受到不同激素的调节而发挥不同的作用D.细胞对激素刺激所产生反应的强度,与细胞中该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度有关解析:选B注射到体内的胰岛素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属于机体的稳态调节,机体需要保持体内胰岛素含量的动态平衡,不属于反馈调节,B错误。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2017年新课标Ⅰ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2.(2017年江苏卷,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 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3.(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5月模拟理综生物试题)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答案】B4.(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6月份考前模拟理综生物试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激素调节是生物常考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2.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4. 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1)受到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2)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3)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直立生长(4)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5. 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6.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地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就统称为植物激素。
7.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8.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9.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10.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11.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收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根>芽>茎12.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13.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14.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吲哚乙酸15.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体液调节1.【2017新课标I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发生过敏反应,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C正确;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
【答案】C2.【2017海南卷】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A、C、D正确,B错误。
【答案】B3.【2017海南卷】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腺)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解析】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错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 正确。
必修三《动植物的稳态》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 激素调节(广东卷)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故①正确;捕食之间存在反馈调节,即当捕食者数量增多时,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而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减少,即④正确,故D正确;降雨量的多少对土壤动物存活率有影响,但土壤动物的存活率对降雨量没有影响故③错;害虫数量能影响其天敌鸟类数量,而天敌鸟类数量的多少也会反过来影响害虫数量,故②错(海南卷)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答案】A【解析】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的直接支配,A正确;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其合成需要经过转录、翻译过程,需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B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两者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互拮抗,D正确。
(天津卷)7.(16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右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
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
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分层限时跟踪练26通过激素的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限时:45分钟)[基础练]扌II教材练双基1.下面是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匸确的是()①稀盐酸一小肠肠腔一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一i挣脉入血液一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一小肠肠腔(去除神经)一胰腺分泌胰液④肠黏膜+稀盐酸+砂子一研磨制成捉取液一静脉入血液一胰腺分泌胰液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肌腺分泌的B.①组与③组之间的白变最是有无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最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C.①与③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D.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只有体液调节【解析】从上述实验④可知,促胰液素是山小肠黏膜产生的,A错误。
①组与③组对比,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神经,说明两组实验的口变量是有无神经,此外,几组实验都是观察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因此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B疋确。
①与③对比说叨有无神经调节胰腺都能分泌胰液,但不能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C错误。
上述实验说明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受体液调节,但不能说明不受神经调节,D错谋。
【答案】B2.(2016 •江西赣州十二县市联考)下列关于酶及激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牛物体屮能产牛激索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牛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最、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卿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酶不具有调节作用,A项错误;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晦,B项错误;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如高浓度生氏索抑制植物的生长,C项错误。
【答案】D3.下图屮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索,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T~]_S~-[T]——^r~z~L.1 WA.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B.X和YZ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C.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解析】题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腺体X可能为下丘脑,Y可能为垂体,Z 可能为叩状腺等腺体。
第27讲激素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2017·全国Ⅱ卷)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的激素,皮下注射进入内环境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若大脑皮层受损,低级中枢脊髓不受影响,膝跳反射仍可进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之一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进食刺激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该反射过程中胰腺作为效应器,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会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调节胰液的分泌。
2.(2016·全国Ⅱ卷)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胰岛素分泌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3.如图中a~c表示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寒冷环境中,a、b、c含量都增多B.若给动物饲喂含b的饲料,则a的含量基本不变C.激素c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机制D.上述实例表明内分泌腺可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物质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b 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
4.(2018·山东淄博一模)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D )A.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B.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C.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D.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解析:a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直接释放在组织液中,不通过血液运输,b、c、d为激素,需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e为淋巴因子,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随着血液循环作用于B细胞。
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一、 激素调节概念:由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1.促胰液素的发现⎭⎪⎬⎪⎫ ① 小肠黏膜――→混合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促进胰腺分泌② (1)①是 ,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 。
(2)发现该过程的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来并研磨,排除 调节的影响。
(3)结论:促胰液素是由 分泌的,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② 。
知识点二 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1)调节中枢: 。
(2)调节机制: 。
①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B 细胞和胰岛A 细胞。
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将“ 中的内容补充完整)(1)图中a 、b 、c 分别为 、 和 。
(2)图中代表促进的是 ,代表抑制的是 。
(填图中序号)。
(3)如果注射过量激素b ,则激素a 分泌量 ,激素c 分泌量 。
3、激素调节的特点: 、 、 。
激素不组成 ,不提供 ,也不起 。
激素是 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4.明确几种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 。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 。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5.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判断题:(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才能合成激素( )(2)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 )(3)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 ) (4)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 ) (5)激素只有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 (6)甲状腺激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1.一般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生理功能2.方法示例(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①饲喂法:②摘除法和注射法:(2)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对点落实]6.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
高考重点冲关练习二十六
26.激素调节(B卷)
满分30分,12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
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
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该过程涉及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双向传递
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解析】选C。
内脏神经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会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故A项正确;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会被灭活,所以血压能恢复正常,故B项正确;该过程是在体内进行的,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C项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故D 项正确。
2.(2016·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
(1)题干信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
(2)关键知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其关系。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A项错误。
胰岛素产生后直接通过体液运输,与胰腺导管无关,B项错误。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C项正确。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指患者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必须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胰岛素受体正常,否则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D项错误。
3.肾上腺素可引起人体心脏活动加强、流经肌肉的血量增加。
如图表示人体内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对其合成和分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是一种蛋白质
B.与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会降低体内肾上腺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减少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解析】选D。
根据图示中肾上腺素的结构简式可知,肾上腺素不是蛋白质,合成不需要核糖体,故A、B项错误;人为恒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通过体温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相对稳定,酶活性不受影响,C项错误;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血糖含量降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来补充血糖,D项正确。
4.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人在冬泳过程中( )
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
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多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解析】选C。
冬泳过程中体温平衡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项错误。
在冬泳时,人体消耗大量葡萄糖,血糖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升血糖的激素有关,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B 项错误。
冬泳时,人体也要维持水盐平衡,但是外界温度低,人体汗腺分泌减少,血浆渗透压较低,抗利尿激素释放较少,尿量增加,C项正确。
产生冷觉是在大脑皮层,D项错误。
【加固训练】
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解析】选C。
由图可知,丙表示甲状腺,乙表示垂体,甲表示下丘脑,A项正确;下丘脑分泌的a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b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B项正确;乙结构的活动既受甲(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也受丙(甲状腺)释放的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项错误;由图可知,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5.草原野兔受到狼、狐等天敌的追捕时,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追捕信号通过野兔的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________,使机体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如肝脏和骨骼肌,促进________分解,该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________(2分),以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的情况。
(2)野兔在被追捕的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加,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2分)。
出汗能快速散热,但会因失水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_增加,进而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盐平衡。
(3)野兔皮肤被抓伤,当病原体穿透皮肤到达体内组织后,______________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穿出起作用,不久自愈。
【解析】(1)在动物体内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肾上腺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血
糖的作用。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盐平衡。
(3)野兔皮肤被抓伤,当病原体穿透皮肤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穿出起作用,不久自愈。
答案:(1)单向兴奋性糖原相互配合
(2)下丘脑升高抗利尿激素(3)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