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4风娃娃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0
《风娃娃》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说学习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三、说学习目标二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有简单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较好掌握了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课文能读通顺,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整体的了解。
知道风娃娃干过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
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特制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检查课后的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个人读,集体读、品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感情读文;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五、教与学的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图文结合法,扶放相结法学法:自学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 24课《风娃娃》(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的第三章展开,详细内容包括风的形成、风的速度、风向的判断以及风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风的形成、速度、风向判断等基本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风的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风向袋、风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亲身经历风的力量。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使用PPT和相关教具,向学生讲解风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的形成、速度、风向判断等。
3.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风的知识。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板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风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图表和关键词,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风的基本知识。
七、作业设计在课后,我会布置一些作业,包括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风的基本概念的认知和兴趣。
我计划通过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亲自体验风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存在,并为后续的知识讲解做好铺垫。
类文阅读—24 风娃娃风风儿真神奇,东吹吹,西吹吹,吹红花仙子的花瓣,吹绿树妈妈的头发。
风儿真可爱,东吹吹,西吹吹,吹干爸爸额上的汗水,吹飞妈妈衣盆的泡沫。
风儿真顽皮,东吹吹,西吹吹,吹转小弟弟的风车,吹开小妹妹的裙角。
风儿,我们感谢你!吹得我们生活如此美丽,吹得我们的生活甜如蜜。
1.想一想,填一填。
风儿真、、。
吹花瓣,吹大树,吹汗水,吹泡沫,吹风车,吹裙角。
2.说一说,写一写。
你喜欢风儿吗?为什么?3、画一画。
你最喜欢上面短文中哪一段呢?画一画你喜欢的部分。
1.神奇可爱顽皮红绿干飞转开2.略:说出理由就成。
3.略风在哪里谁能告诉我,那看不见的风,在哪里?风车说:风和我在一起。
说着,那风车咯吱咯吱地转起来。
风铃说:风和我在一起。
说着,那风铃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彩旗说:风和我在一起。
说着,那彩旗呼啦呼啦地飘起来。
我走在田野上。
风筝说:风和我在一起。
我看见了风筝高高地飘在天上。
啊,我闻到了花香,原来风已经来到了我身旁。
在地面上,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
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
我们在我们的道路上(),手里的线(),风筝也(),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1.请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咯吱咯吱2.把下面词语填入文中的()里。
越飞越远越放越长越走越远3.读了这篇文章,你发现风都和谁在一起呢?4.在你的身边能找到“风”吗?它在哪里?风在哪里1.示例:哗啦哗啦滴答滴答叮咚叮咚2. 越走越远越放越长越飞越远3.示例:风和风筝、风车、彩旗、风铃在一起。
4.示例:能找到风晾衣绳来回飘动。
衣服飘起来。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统编二上第24课《风娃娃》教材分析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的行动,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教学中充分体现这点,第2自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得抓主要问题的研究方法,第3自然段让学生根据这个研究方法自学课文。
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3件事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
“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省略号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而“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主线: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开展研究活动,为复述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得、秧、汗”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到4自然段,了解“断断续续、使劲、兴起腮”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风娃娃带给大家的快乐,感受风娃娃的可爱。
三、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1.老师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
谜底是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篇和风有关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1)教师誊写课题。
2)指名读课题,正音“娃娃”的第2个“娃”:轻声。
3.风娃娃长大了,有一天,XXX对它说:出示句子:“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
”1)风妈妈叫风娃娃去干甚么?2)谁来做做风妈妈,对XXX说说这句话?指名读、女生齐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5.小结过渡:是呀,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谜底吧!二)初读课文,研究字词1.出示自学小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风娃娃》教案[教材分析]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
[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
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认读会认的字先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5颗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小组合作: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探究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三、写字指导1.读左边的四个字2.重点指导“秧”3.配练习书写4.同桌欣赏、评价四、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第二课时(一)复习1.放音乐:朗读课文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游戏识字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含反思第24课:《风娃娃》一、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学习准备1.生字卡片(师生各自准备)、写句子的小黑板、挂图2.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3.带生字的树叶若干。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这些娃娃都非常惹人喜爱。
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下风娃娃,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关于风娃娃的知识?2.小朋友们对风娃娃的了解还真不少,瞧!风娃娃给我们吹来了许多树叶做礼物,呆会儿,谁能认识上面的字就能把树叶贴到自己小组的大树上去。
请翻到106页赶快自己学一学吧!有不会认的字,可以向小组的同学请教。
3.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4.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
提示:“栽、责”是平舌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
5.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6.老师逐一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二)朗读感悟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喜欢它吗?跟同桌说说理由。
教师相机板书:好事坏事2.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板书)3.出示挂图,分组自由选择图画,找到相应的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做好事”板块。
(1)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
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做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4.汇报学习成果(1)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风娃娃的心情怎样?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第
24课《风娃娃》知识归类
一、会写8个生字
车、秧、得、汗、苗、伤、场、路
风吹得到汗水秧苗广场伤心道路
二、词语运用
1、多音字。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转:zhuǎn(转移) zhuàn(转动)
2、近义词。
急忙——赶忙高兴——快乐
3、反义词。
容易——困难伤心——高兴粗心——细心温和——粗暴4、词语解释。
船工:为他人拉船的人。
风车:利用风力驱动的机械装置。
责怪:责备;怪罪。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
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三、积累
1、读给爸爸妈妈听。
风婆婆,送风来,送东风,桃花开,
送北风,雪花飞,送来南风太阳晒。
2、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3、格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