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二次作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能够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的特点是通信双方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可靠、安全的通信。
频率1-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答: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第一代通信技术(1G)、第二代通信技术(2G)、第三代通信技术(3G)。
特点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小、频率较低、语音质量较差、自动化程度低。
第一代通信技术(1G)的特点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统一、互不兼容、难与ISDN兼容、业务种类单一、移动终端复杂、费用较贵。
第二代通信技术(2G),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技术(CDMA)等技术、多种制式并存、通信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全球漫游、系统带宽有限、数据业务单一、无法实现高速率业务。
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特点是能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实现全球漫游、有足够的系统容量等。
1-3 试述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答:未来移动通信将呈多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是功能一体化的通信服务、方便快捷的移动接入、形式多样的终端设备、自治管理的网络结构。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如何?试述各部分的作用。
答: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交换控制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
无线收发信机的作用是负责管理网络资源,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之间的连接,传输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
交换控制设备的作用是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移动台的作用是实现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
1-5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那些?各有何特点?答: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无线寻呼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越区交换、自动和人工漫游、计费及业务统计功能。
吉林大学2020年12月《第三代移动通信》在线作业一附满分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HSDPA 技术在WCDMA 制式的R99 协议版本实现B.HSDPA技术在WCDMA 制式的R5 协议版本实现C.HSDPA 技术在CDMA2000 制式中实现D.HSDPA技术在TD-SCDMA 制式中实现答案:B2.WCDMA的英文全称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宽带码分多址。
其系统带宽是5MHz,码片速率为()。
A.1.2288 MbpsB.1.28 MbpsC.3.84Mbps答案:C需要代做加微boge306193.数字通信的主题是将信息以数字形式从源传送到一个或者多个目的地。
传送信息的()的特性对于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物理信道D.调制方式答案:C4.WCDMA系统中采用的扩频方式是()。
A.直接序列扩频B.跳时C.跳频D.chip扩频答案:A5.TDD表示的含义()。
A.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B.time division duplexC.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D.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答案:B6.主流3G标准只()采用TDD双工模式。
A.TD—SCDMAB.WCDMAC.CDMA 2000答案:A7.当移动台由一个小区进入相同频率的另一个小区时会发生()切换技术。
A.硬切换B.软切换C.更软切换答案:B8.根据通信原理中香农公式原理,采用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是用频带换取()。
A.信噪比B.传输功率C.误码率D.误块率答案:A9.RAKE接收机主要是解决()。
A.多址干扰B.多径效应C.符号间干扰D.载波间干扰答案:B10.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1.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采用(HSPA)2.我国自主研发并为国际标准组织接受的LTE标准采用(答案: TDD3.目前互联网上消耗流量最多的应用是视频4下面哪项不是物联网应用领域。
(云计算)5下列(四倍体补偿)实验是衡量干细胞多能性的金标准6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囊胚)时期的胚胎中分离得到的7下列(帕金森)疾病属于退化性疾病8下列(致瘤性)特性是干细胞应用领域里最优先考虑影响因素9为了社会稳定, 我们坚决反对人类(生殖性克隆)研究10: (减肥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最有效的方法11: (脂肪)代谢障碍是产生脂肪肝的原因12 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肥胖人群占总人口的(9% )13下列(树栖蚂蚁与金合欢属植物)共生关系起源于共栖关系。
14在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里, 传粉榕小蜂仅在榕果发育的()特定时期有机会钻入榕果果腔雌花期15面对入侵物种, 土著种不仅自身能进化出有利特征以降低外来种的负面影响, 它们还可能进化出改造外来种的本事, 该过程称为(逆适应)。
16人们将1888年(澳洲瓢虫)自澳洲引入北美并成功防治吹绵蚧这一事件视为现代生物防治的开端17: (赤眼蜂)作为小蜂科一类微小的卵寄生蜂,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应用规模最大的生物防治天敌18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即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等害虫19利用放射线技术防治害虫, 主要是通过放射照射杀虫, 以及应用放射线干扰害虫的()来实现的繁殖20可以用来有效防治半翅目害虫烟粉虱的寄生性天敌有(丽蚜小蜂)。
21建立绿色农业产品产地环境, 需要解决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产品的污染22全球尺度看, 不同生物类群受威胁严重程度排序为(珊瑚>两栖类>兽类)。
23 20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是(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
24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规定, 到2020年, 陆地保护区面积占各缔约方国土面积的(17%)。
25目前, 人类关于生物多样性知识最贫乏的生境是(深海)。
《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ver1 2007-9-15)一、填空题1.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3G (技术规范)的重要制定者。
目前负责WCDMA 和TD-SCDMA 标准的制定和维护。
2.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3. 在3GPP,E3G的正式名称为(长期演进LTE, )。
在3GPP2,E3G的正式名称为(空中接口演进AIE )。
4. 当3G开发和商用正在进行时,移动通信业界有关后IMT-2000(Beyond IMT-2000)的研究已经开始了。
后IMT-2000曾被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现在被称为(后3G(B3G))。
5. 1999年11月5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ITU TG8/1第18次会议上最终确定了三类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000、( TD-SCDMA )。
6. 3GPP和3GPP2都是IMT-2000(标准化,)组织。
也就是制定(3G标准)的组织。
7. CWTS是指(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
8. 第三代移动通信最早是由ITU在1985年提出的,考虑到该系统于2000年左右进入商用,并且其工作频段在(2000 )MHz附近,因此1996年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式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即IMT-2000))。
9. 同一小区中,多个移动用户可以同时发送不同的多媒体业务,为了防止多个用户不同业务之间的干扰,需要一种可满足不同速率业务和不同扩频比的( 正交码 ),OVSF码是其中一种。
10. Gold码序列的互相关特性(优于,)m序列,但是Gold码序列的自相关性(不如)m序列。
11. (伪随机序列)具有两个功能:1)目标接收端能识别并易于同步产生此序列;2)对于非目标接收端而言该序列是不可识别的。
12. m序列在一个周期为“1”码和“0”码元的的个数(大致相等),这个特性保证了在扩频时有较高的(载频)抑制度。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第三代移动通信(Thi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3G)是指相对于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动通信而言的一代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了全新的基础架构和通信标准。
3G技术的引入,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强大的功能,为人们的通信需求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技术特点宽带数据传输3G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提供宽带数据传输能力。
相比2G技术提供的窄带数据传输,3G技术通过采用更高的频率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实现了宽带传输,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
这使得在3G网络下,用户可以更快地和数据,使用各种互联网应用,如浏览网页、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在线游戏等。
多媒体通信3G技术不仅可以传输语音和短信,还可以传输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数据,如图片、音乐、视频等。
这为用户的通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通信变得更加丰富和便捷。
用户可以通过3G网络分享自己的照片和视频,也可以随时收听音乐或收看直播节目。
移动互联网3G技术的引入,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通过3G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享受互联网的各种服务。
方式成为了一个移动的终端,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
,通过3G网络,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天气预报等实时信息。
应用场景移动办公3G技术的高速传输和宽带数据传输特点,使得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用户可以通过3G网络远程连接到公司的网络,进行文件传输、邮件收发、远程会议等办公活动,实现了工作的移动化和灵活化。
这为商务人士提供了更多便利,使得他们可以随时进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移动支付3G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用户可以通过3G网络进行在线支付,完成各种购物和交易。
这使得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用户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的现金或银行卡,只需要通过方式就可以完成支付,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在2001年开始商用的,相较于前两代技术,3G 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好的通信质量。
3G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
技术特点高速数据传输3G技术的核心是高速数据传输能力。
它能够提供最高2.4M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数据、浏览网页和发送电子邮件。
多媒体通信3G技术支持多种多媒体通信服务,包括视频通话、流媒体音乐和视频点播。
这些服务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通信体验。
广泛的覆盖范围3G网络的覆盖范围比前两代技术更广,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更多的地方接入网络。
主要标准3G技术的主要标准有三种:WCDMA、CDMA2000和TD-SCDMA。
其中,WCDMA和CDMA2000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TD-SCDMA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
应用场景视频通话3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使得视频通话成为可能。
用户可以通过3G手机进行面对面的视频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一样。
在线音乐和视频3G技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欣赏音乐和视频。
许多3G手机都提供了音乐和视频点播功能。
移动上网3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使得移动上网变得更加便捷。
用户可以通过3G手机随时随地浏览网页、下载数据和发送电子邮件。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丰富的多媒体服务和更广泛的网络覆盖。
它的出现,使得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典型应用案例智能手机的兴起3G技术的普及,为智能手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手机集成了多种功能,包括通话、短信、上网、拍照、导航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3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人们可以通过3G手机随时随地访问网络,享受丰富的在线服务。
物联网的初步应用3G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3G网络,各种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初级)通信专业实务-移动通信系统-第3节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单选题]1.WCDMA系统支持的切换方式不包括()。
A.硬切换B.接力切换C.软切换D.更(江南博哥)软切换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WCDMA系统支持软切换、更软切换、硬切换和无线接入系统间切换,也可以表述为同频小区间的软切换、同频小区内扇区间的更软切换、同一无线接入系统内不同载频间的硬切换和不同无线接入系统间的切换。
[判断题]2.移动通信需要给移动用户提供在运动过程中的不间断通信,因此只能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时由于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于移动通信系统需要特别关注以下特点和要求。
①电波传播环境复杂,传播条件十分恶劣;②无线传输信道开放,干扰十分严重;③频谱资源有限,业务量与日俱增,需解决频率资源复用问题:④网络结构多样、交换控制、网络管理复杂,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⑤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其可靠性要求高。
WCDMA系统只支持FDD双工方式,不支持TDD双工方式,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Hz的载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工作频段和双工方式。
WCDMA支持两种基本的双工工作方式:FDD和TDD。
在FDD模式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Hz的载频,发射和接收频率间隔分别为190MHz和80MHz。
此外,也不排除在现有的频段或别的频段使用其他的收发频率间隔;在TDD模式下只使用一个5MHz的载频,上、下行信道不是成对的,上、下行链路之间分时共享同一载频。
[判断题]4.W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与多径效应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可以通过Rake接收技术进行解决()?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小题是对WCDMA技术中常见基本概念的考察。
多径主要有直射波与反射波形成的多径,其次还有低空大气层大气效应造成的几种途径并存的多径;多址干扰是指同CDMA系统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混叠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又被国际电联(ITU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称为IMT-2000,意指在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并工作在2000MHz频段上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2、扩频通信扩频通信,顾名思义是在发送端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如伪随机编码序列)将待传输的信号频谱扩展至很宽的频带,变为宽带信号,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扩展了的频谱进行压缩,恢复到基带信号的频谱,从而达到传输信息、抑制传输过程中噪声和干扰的目的。
3、HSPAWCDMA和TD-SCDMA系统增强数据速率技术为HSDPA/HSUPA HSDPA/HSUPA统称HSPA。
4、远近效应远近效应是由于移动台在蜂窝小区内随机移动,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若各移动台发射信号的功率相同,那么到达基站时各接收信号的强弱将有所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
这种由于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远近不同导致的在基站接收端,信号以强压弱,并使弱者即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产生通信中断的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5、切换切换通常指越区切换,移动台从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进入到另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将移动台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转移到移动台与新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过程称为切换。
根据切换方式不同,通常分为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情况。
6、N 频点技术通常多载频系统将相同地理覆盖区域的多个小区(假设每个载频为一个小区)合并到一起,共享同一套公共信道资源,从而构成一个多载频小区,称这种技术为N频点技术。
7、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加性是指噪声与传送的信号遵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白噪声是指噪声的频谱是平坦的,高斯噪声是指噪声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仅含有这类噪声的信道称为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Additional White Gauss Noise,AWGN)信道。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移动通信练习题第一章:移动通信基础知识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送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2·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有哪些?主要技术包括蜂窝通信技术、调频多址技术(FDMA)、时分多址技术(TDMA)、码分多址技术(CDMA)等。
3·请介绍移动通信的蜂窝通信技术。
蜂窝通信技术是指将通信区域划分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自己的基站,并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4·移动通信的频段有哪些?移动通信的频段主要包括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 等。
5·什么是3G、4G、5G?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信号。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第二章:移动通信网络结构1·请描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
移动通信网络通常由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部分组成。
核心网负责处理和转发用户数据,无线接入网提供无线信号的覆盖。
2·请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
核心网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网关(SGW)、用户数据库(HLR/HSS)等,负责管理和控制用户的通信服务。
3·请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包括基站子系统(BSS)和无线接入网控制器(RNC),负责提供无线信号的覆盖和对移动终端的控制。
第三章:移动通信协议1·请介绍移动通信中的主要协议。
主要协议包括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
第一章1.何为移动通讯?移动通讯有哪些长处?答:移动通讯是指通讯的两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逗留在某一非预定的地位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这包含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讯,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讯.移动通讯的长处:重要在于其移动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输.(1)频谱应用率高,有利于进步体系容量(2)可以或许供给多种营业办事,进步通讯体系的通用性(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式微的才能强(4)能实现更有用.灵巧的收集治理和掌握(5)便于实现通讯的安然保密(6)可下降装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2.单工通讯与双工通讯有何特色?各有何优缺陷?答:单工通讯的特色: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装备简略.省电.只许可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吸收;长处:装备简略.省电.缺陷:通讯的时光长.应用不便利.双工通讯的特色: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应用便利,电源的消费大;长处:应用便利.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缺陷:发射机老是工作的,电源消费大.3.经常应用的移动通讯体系包含哪几种类型?答:蜂窝移动通讯体系,无绳德律风体系,集群移动通讯体系,移动卫星通讯体系,分组无线网,GPRS通讯体系,N-CDMA体系,第三代移动通讯等第二章15 旌旗灯号经由过程移动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形下遭遇到平展式微?在什么样情形下遭遇到频率选择性式微?答:假如信道带广大于发送旌旗灯号的带宽,且在带宽规模内有恒定增益,且线性相干,则吸收旌旗灯号就会阅历平展式微进程;假如信道具有恒定增益和线性相位的带宽规模小于发送旌旗灯号带宽,则该信道特征会导致吸收旌旗灯号产生频率选择性式微.16 简述快式微.慢式微产生原因及前提.答:快式微产生原因:信道的相干(相干)时光比发送旌旗灯号的周期短,信道冲击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更很快,从而导致旌旗灯号掉真,产生式微.旌旗灯号阅历快式微的前提是:慢式微产生的原因:信道的相干(相干)时光远弘远于发送旌旗灯号的周期,信道冲击响应变更比要传送的旌旗灯号码元的周期低很多,可以以为该信道是慢式微信道.旌旗灯号阅历慢式微的前提是:第三章填补功课1现有12个频道,供频率复用模式分离为1,4,12的三种蜂窝小区体系应用,若一个小区有多个频道可用则采取多波道共用技巧,假定每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1.分离盘算并比较这三种体系每个小区簇的容量和波道应用率.成果解释什么?(B=5%)解:N=1,则 n = 12 , 查表得 A= 7.95 ErlM= A/Aa =7.95/0.01 = 795 (用户)h = A(1-B)/n=7.95*(1-0.05)/12 =62.99%N=4,则 n = 3 , 查表得 A= 0.899 ErlM= A/Aa*4 =0.899/0.01*4=359.6 (用户)h = A(1-B)/n=0.899*(1-0.05)/3 =28.5%N=12,则 n = 1 , 查表得 A= 0.053 ErlM= A/Aa*12 =0.053/0.01*12 = 63.6 (用户)h = A(1-B)/n=0.053*(1-0.05)/1 =5.04%成果说清楚明了多波道共用技巧可以或许容纳的用户总数多(体系容量大),波道应用率高.2 体系中含有200个小区,每小区均有20个信道,采取多信道共用技巧.壅塞概率为2%,每个用户天天平均打2个德律风,每个德律风平均通话时光为3分钟,求体系所能支撑的用户数和信道应用率.(分散系数为10%)解: Aa = CKT/3600= 236010%3600=0.01n=20,B=2%时,查表A=13.182(Erl)M=A/Aa=13.182./0.01=1318 2001318=263600(个)20=0.6463.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身分?答:在移动通讯体系中,为了进步频率应用率,在相隔必定距离以外,可以应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身分有:一个簇中小区的个数(簇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外形等.5.证实对于六边形体系,同频复用系数为223Q N N i j ij ==++,其中,.证实:同频复用系数Q 的界说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间距离,对于正六边形体系它是如许肯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间动身,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由余弦定制可得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 R N R D Q 33===即得证.7.什么叫中间鼓励?什么叫极点鼓励?采取极点鼓励方法有什么利益?两者在信道的设置装备摆设上有何不合?答:所谓的“中间鼓励”方法是指基站设在每个小区的中心,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笼罩区.(1分)所谓的“极点鼓励”方法是指将基站设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极点上,每个基站采取3,分离笼罩3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3笼罩.(1分)采取极点鼓励方法的利益:(1)减小同志干扰;(2)可清除障碍物的暗影区.(2分)中间鼓励采取的是全向天线,信道设置装备摆设时每个基站只需设置装备摆设一组信道;极点鼓励采取的是3向天线,在信道设置装备摆设时每个基站要设置装备摆设三组信道.(2分)什么叫信令?信令的功效是什么?答:信令是与通讯有关的一系列掌握旌旗灯号;信令可以指点终端.交流体系及传输体系协同运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树立暂时通讯信道,并保护收集本身正常运行.14.通讯网中交流的感化是什么?移动通讯中的交流与有线通讯网中的交流有何不合?答:交流收集的感化是在掌握体系的掌握下,将任一输入线与输出线接通,实如今随意率性两个用户之间树立通讯衔接,并可依据用户的须要裁撤通讯衔接.移动通讯中的交流具有有线通讯网中的交流的三个阶段,即呼叫树立.新闻传输和释放.移动通讯收分散应用的交流机与有线收分散的交流机的重要不合是除了要完成通例交流机的所有功效外,它还负责移动性治理和无线资本治理(包含越区切换.漫游.用户地位登记治理等).15.什么叫越区切换?越区切换包含哪些问题?软切换和硬切换的不同是什么?答:越区切换是指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讯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进程.该进程也称为主动链路转移.越区切换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越区切换的准则,也就是何时须要进行越区切换;越区切换若何掌握;越区切换时信道分派;硬切换是指在新的链路树立之前,先中止旧的链路.而软切换是指既保持旧的链路,又同时树立新的链路,并应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归并来改良通讯质量,并于新基站树立靠得住衔接之后再中止旧链路.第五章1.分集技巧的根本思惟是什么?答:分集技巧经由过程查找和应用无线传播情形中自力的.高度不相干的多径旌旗灯号来进步多径式微信道下的传输靠得住性.因为多径旌旗灯号在构造上和统计特征上具有不合的特色,一条无线传播路径中的旌旗灯号阅历了深度式微,但另一条相对自力的路径中可能仍包含着较强的旌旗灯号.对这些多径旌旗灯号进行区分,并按必定例律和原则进行归并处理就可以实现抗式微的目标.7.RAKE吸收机的工作道理是什么?RAKE吸收机应用多个相干器分离检测多径旌旗灯号中最强的L个歧路旌旗灯号,然后对每个相干器的输出进行加权,以供给优于单路相干器的旌旗灯号检测,然后再在此基本长进行解折衷判决.第六章6.CDMA容量的盘算:W=1MHz,R=2kbps,最小可接收的E b/N0为10dB,求出分离应用(a)和(b)两种技巧在一个单小区CDMA 体系中时,所能支撑的最大用户数.(a)全向基站天线和没有语音激活检测,(b)在基站有3个扇区和α=0.25的语音激活检测.假设体系是干扰受限的.解:(a)由CDMA(b) 由CDMA和题中已知前提可得填补功课给定体系带宽2.5MHz,分离盘算TACS(N=7).GSM(N=4)和IS-95CDMA(Rb=9.6kb/s.Eb/N0=7dB. d=0.35.G=2.55.F=0.6)的体系容量.解:1.TACS2.GSM3.CDMA体系:第七章1.GSM体系采纳了哪几种抗式微.抗干扰的技巧措施?答:GSM体系采纳了自顺应平衡.跳频.纠错码.分集.扩频.采取扇区天线等抗式微.干扰的技巧措施.7.何谓TDMA体系的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那么多种逻辑信道又是若何组合道物理信道之中传输的?请举例解释.答:TDMA体系的物理信道指的是BTS与MS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具体对应为某个载频的某个时隙.TDMA体系的逻辑信道指的是依据BTS与MS之间传递信息种类不合而界说的信道.多种逻辑信道是经由过程将公共掌握信道复用(即在一个或两个物理信道上复用公共掌握信道)组合到物理信道之中传输的.例如:BCCH和CCCH在TS0上的复用:BCCH和CCCH共占用51个TS0时隙,尽管只占用了每一帧的TS0时隙,但从时光上讲长度为51个TDMA帧.作为一种复帧.以消失一个余暇作为复帧的停止,在余暇帧之后,复帧再从F.S开端进行新的复帧.依此办法进行反复.8.简述GSM体系的鉴权中间产生鉴权三参数的道理以及鉴权道理答:GSM体系的鉴权中间产生鉴权三参数时起首,产生一个随机数(RAND);经由过程密钥算法(A8)和鉴权算法(A3),用RAND和K i分离盘算出密钥(K c)和符号响应(SRES);RAND.SRES 和K c作为一个三参数组一路送给HLR.鉴权的道理:当MS发出入网要求时,MSC/VLR就向MS发送RAND,MS应用该RAND以及与AUC内雷同的鉴权键K i和鉴权算法A3,盘算出符号响应SRES,然后把SRES回送给MSC/VLR,验证其正当性.12.GPRS体系在GSM体系的基本上重要增长了哪些功效单元?答:GPRS体系在GSM体系的基本上重要增长了PCU(Packet Control Unit)是分组掌握单元;SGSN(Serving GPRS Supporting Node)是办事GPRS支撑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是网关GPRS支撑节点.第八章2.IS-95前/反向链路都包含哪些信道类型?各自的感化是什么?答:前向信道,包含前向掌握信道和前向营业信道,个中掌握信道又分为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导频信道用来传送导频信息,由基站持续不竭地发送一种直接序列扩频旌旗灯号,供移动台从中获得信道的信息并提取相干载波以进行相干解调,并可对导频旌旗灯号电平进行检测,以比较相邻基站的旌旗灯号强度和决议是否须要越区切换.同步信道用于传输同步信息,在基站笼罩规模内,各移动台可应用这些信息进行同步捕获.同步信道上载有体系时光和基站引诱PN码的偏置系数,以实现移动台吸收解调.寻呼信道供基站在呼叫树立阶段传输掌握信息.营业信道载有编码的语音或其它营业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拔出必须的随路信令,例如必须安插功率掌握子信道,传输功率掌握指令;又如在通话进程中,产生越区切换时,必须拔出越区切换指令等.反向信道,只包含接入信道和反向营业信道,个中接入信道与前向信道中的寻呼信道相对应,其感化是在移动台接续开端阶段供给通路,即在移动台没有占用营业信道之前,供给由移动台至基站的传输通路,供移动台提议呼叫或对基站的寻呼进行响应,以及向基站发送登记注册的信息等.接入信道应用一种随机接入协定,允很多个用户以竞争的方法占用.每个营业信道用不合的用户长码序列加以辨认.在反向传输偏向上无导频信道.3.IS-95前反向链路各应用什么调制方法?两者有什么差别?答:前向和反向链路都采取正交扩频调制.与前向链路不合的是,在反向信道中是应用沃尔什函数用于数据调制.而在前向信道中沃尔什函数用于划分逻辑信道.6.什么是远近效应?功率掌握的重要感化是什么?答:旌旗灯号经由不合传播距离时,其损耗会有异常大的差别.体系中共用一个频率发送旌旗灯号或吸收旌旗灯号,那么因为距离的关系,近地强旌旗灯号压抑远地弱旌旗灯号的的现象很轻易产生,称为“远近效应”.功率掌握的重要目标就是战胜“远近效应”,同时还具有抗式微,下降多址干扰,节俭发射功率等感化.7. 什么是开环功率掌握与闭环功率掌握?两者的感化有何不合?答:开环功率掌握是指移动台依据吸收的基站旌旗灯号强度来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进程.其目标是使所有移动台到达基站的旌旗灯号功率相等,以防止因“远近效应”影响扩频CDMA体系对码分旌旗灯号的吸收.闭环功率掌握即由基站检测来自移动台的旌旗灯号强度,并依据测得的成果形成功率掌握调剂指令,通知移动台,使移动台依据此调剂指令来调节发射功率.因为正向信道和反向信道应用不合频率,不克不及以为两个信道的式微特征一致,是以还须要进行闭环功率掌握.11. 软切换技巧有什么样的长处与缺陷?采取软切换技巧的前提是什么?答:软切换是指在引诱信道的载波频率雷同的小区之间进行信道切换,这种软切换只是引诱信道PN序列相位偏置的转换,而载波频率不产生变更.软切换的长处是没有通讯中止的现象,可获得额外的空间分集增益,进步了通讯质量.缺陷是须要多个基站支撑,占用额外的体系资本.采取软切换的前提是只能在统一频率的CDMA信道中进行.。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二次作业
1.简述扩频和解扩的过程。
2.简述OVSF 码在WCDMA 和TD-SCDMA 系统中的应用。
WCDMA 系统中,数据流用正交可变扩频码(OVSF )来扩频,扩频后的码片速率为3.84Mchip/s ,OVSF 码也被称作信道化码。
TD-SCDMA 系统数据扩频调制通过如下步骤完成,串并变换和数据映射、OVSF 码扩频、加扰、子帧形成,得到I 、Q 支路数据输出后,通过升余弦滚降滤波器脉冲成型,然后分别用正交的载波进行射频调制后,合路发出。
子帧形成过程为TD-SCDMA 系统特有。
3.简述扩频码的含义,扩频码、信道化码和扰码的关系。
4.试解释“远近效应”。
当两个移动台距基站的距离不同,而以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功率发送信号时,则基站接收来自远端移动台的有用信号将淹没在近端移动移动台所发送的信号之中。
这种由于发送点位置不同,使得发信机与基站之间的路径消耗不同而引起的接收功率下降被称之为远近效应,为了衡量其影响程度,近端对远端的干扰比来表示,即
d1、d2分别表示基站与移动台MS1、MS2相对的近距离和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