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命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15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值一、细胞增殖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3、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2个或多个细胞核。
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
4、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5、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6、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1.分裂间期:(复制合成,数不变)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模型
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模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起始阶段:细胞生命开始于有生命活动的生物体的有性或无性生殖过程中的受精,或者在无性繁殖中的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新细胞。
2. 生长与代谢:新生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不断增加其数量,并通过代谢过程获取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这一阶段包括细胞的生长、细胞器的合成和功能增强等过程。
3. 分化与发育:细胞在特定的环境和调控因子下,通过分化过程转变为具有特定功能和形态的特化细胞。
这一过程包括细胞的定向分裂、异化、分化和形态转变等阶段。
4. 维持和修复:成熟的细胞通过维持机制保持其正常功能,并参与组织和器官的维持与修复。
这一过程涉及到细胞的自我修复、组织和器官的再生等过程。
5. 衰老和死亡:细胞在经历一定的寿命后,会发生衰老现象,其代谢和功能逐渐减弱,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这一过程可能与遗传、环境和代谢等因素有关。
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模型描述了细胞从起始到衰老、再到死亡的一系列活动和变化过程。
这些过程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包括基因表达、细胞信号传导和环境因素等。
了解细胞生命历
程的概念模型有助于揭示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从而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回顾三、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知识点总结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 分子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及判断(以二倍体生物为例)①间期加倍⇒核DNA 分子数量变化曲线⎩⎪⎨⎪⎧连续两次减半,最后数量为n ⇒减数分裂只发生一次减半,最后数量为2n ⇒有丝分裂 ②间期不加倍⇒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大数量为2n ⇒减数分裂最大数量为4n ⇒有丝分裂 (2)细胞分裂图像中的变异类型的判断①看亲子代基因型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 或bb ,则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B 与b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 ,则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B 与b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互换。
②看细胞分裂图像(以二倍体生物为例)若为有丝分裂:若为减数分裂:(3)根据配子类型判断变异时期的方法假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B Y,且不考虑其他变异:①若配子中出现Aa或X B Y,则减数分裂Ⅰ一定异常;②若配子中出现AA或aa或X B X B或YY,则减数分裂Ⅱ一定异常;③若配子中出现AAa或Aaa或X B X B Y或X B YY,则一定是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均异常;④若配子中无基因A和a或无性染色体,则可能是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异常。
2.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1)细胞分化①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②特点:持久性、稳定性、普遍性。
③结果:形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
(2)细胞全能性①原因:细胞中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②特点:a.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大小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b.细胞全能性大小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③结果:形成新的个体(细胞全能性的标志)。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一大(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细胞内色素积累增多),一少(水分减少),两低(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
胞的癌变)知识点归纳
1、癌细胞的概念:
外因:致癌因子
内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不受机体操纵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叫癌细胞。
2、癌细胞的要紧特点
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增殖;形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游离核糖体增多。
3、致癌因子分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要紧负责调剂细胞周期,操纵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细胞要紧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 细胞癌变的缘故: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细胞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命是一个神奇而复杂的过程,而细胞则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生命历程涵盖了从诞生到最终死亡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细胞的生命历程。
胚胎阶段细胞的生命历程从胚胎阶段开始。
在受精卵形成之后,胚胎中的细胞开始不断分裂,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最终构建出整个生物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这个过程被称为胚胎发育,是细胞生命历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成熟和功能期当胚胎发育完成后,细胞进入到成熟和功能期。
在这个阶段,细胞根据其特定的功能和位置,开始表达不同的基因,并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会形成各种组织,协同工作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
衰老和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会经历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细胞的大部分寿命被用于执行其功能和维持生物体的稳定状态。
然而,随着细胞的寿命达到一定阶段,它们会逐渐失去功能,并最终死亡。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细胞再生尽管细胞会不断衰老和死亡,但生物体并不会因此停止生长和发展。
细胞再生是细胞生命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
在生物体受损或老化时,一些成熟的细胞会再次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细胞,以修复组织或替代死亡的细胞,从而维持生物体的健康状态。
总结细胞的生命历程涵盖了从胚胎阶段到衰老和死亡的整个过程,是生物体生命的基础。
通过对细胞生命历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奥秘,探索生物体如何维持自身的稳态和功能。
细胞的生命历程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愿我们共同探索和尊重细胞的生命历程,探寻生命的精彩之处。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2.掌握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
4.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原因及生理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模型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过程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鼓励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3.树立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的观念,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性。
二、教学内容具体内容:1.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类型。
2.有丝分裂的过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及其特点。
3.无丝分裂的概念和实例。
4.细胞分化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5.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原因、过程及生理意义。
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
难点:-有丝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细胞分化机制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细胞生命历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讨论法:小组讨论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法: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视频展示细胞分裂过程,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教具:细胞分裂模型、显微镜、洋葱根尖切片。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镊子等。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细胞分裂动画视频、相关图片和图表。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分组时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协调讨论和记录。
单元主题:《细胞的生命历程》一、单元概述: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
二、21世纪技能这个单元将重点培养哪种或哪些21世纪技能:“主动性和自主学习”技能、“交流与合作”技能三、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模块4第1节后完成)请明确单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来自于现行课标)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标准相联系,并体现21世纪技能。
四、评价时间线(模块4第2节后完成)为您的单元创建一个评价时间线,记住要在整个项目中满足以下所有五个评价目标: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进展、检查理解与鼓励元认知、展示理解程度。
评价时间线五、评价方法与目标(模块4第2节后完成)为了完成您的评价计划,您需要开发一个评价策略表。
表格中涉及的评价应与评价时间线一一对应。
每一项都能针对单元主题,清晰地描述评价目标、何时、何人、如何评、如何使用采集到的评价数据改善学生的学习。
六、评价工具(模块4第3节后完成)您已经完成了评价计划,现在您需要根据这个评价计划,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的名称应与评价时间线和评价策略表的名称相对应。
请在下面逐一列出这些评价工具的名称和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过多,可采用附件的形式添加到本文档的后面。
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的评价工具请用链接的方式提供,并将工具内容同时附在这里。
说明:黑色字体的量规是资源中提供的量规,蓝色字体的量规是我自己创建的量规。
项目开始前:学习计划表项目开始前:头脑风暴项目进行中:自主学习量规:项目进行中:实验检查表模型建构量规、资料搜索与综述检查表与自我评价量规(略)。
同伴评价检查表:日期:被评价的学生:实施评价的学生:展示评价量规:单元学习评价量规(自创)反思问题检查表: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七、总结请您用不少于200字来描述一下,您是如何使评价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的。
在您的评价设计中,您认为哪些方面是最值得和同行分享的?。
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分为前期、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
2.前期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