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教材】9加几完美推荐2
- 格式:pptx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加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9加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9加几的计算方法,二是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法运算还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图片和实际情境比较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利用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6.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将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解决步骤展示给学生。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二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9加几》教案李玲珠教材分析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理解、掌握“凑十法”是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教学,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掌握不够。
2.“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有一定难度,应作为重点3、应了解学生数学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分”与“凑”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新课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计算小能手的比赛好吗看谁的速度最快!10+2=12,7+10=17,10+4=14,1+10=11,10+6=16(站起来的学生回答对了,坐着的学生要拍手坐端正)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们怎么算得那么快预设一:生:都有10,10加2等于12,10加7等于17……师:你的意思是不是十加几就等于十几生:是的。
预设二:生:每个算式都有10,十加几就是十几。
师:说得真棒!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生:是的。
师:那算式里没有10,你还能算得这么快吗谁来试一试5+5+4=14,3+5+7=15,2+9+1=12,8+2+9=19,1+6+4=11(如果学生慢了,教师让速度快的学生帮忙)(站起来的学生回答对了,坐着的学生就拍手坐端正)师:这些算式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师:哦,原来你是先让两个数凑成10再计算的。
看来算式里有10可以使计算快很多、方便很多。
设计意图:用快速回答体现凑十的好处,为下面的“凑十法”做铺垫。
《9加几》(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掌握“9加几”这种加法形式。
2.能够熟练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3.能够将“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点1.“9加几”的计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用一张纸片上写有“9加1”、“9加2”、“9加3”……直到“9加10”等十个数字,请每位学生抽取一张纸片,并在黑板上作答。
2. 知识导入引导学生通过纸片的抽取,了解“9加几”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3. 知识讲解针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包括:1.在十位数上加1,个位数上减1。
2.在十位数上加2,个位数上减2。
3.在十位数上加3,个位数上减3。
4.……5.在十位数上加10,个位数上减10。
4. 计算方法练习对于第一个示例,例如“9加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9+1”的竖式,并要求学生逐步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计算。
从第二个示例开始,要求学生利用教师的讲解,独立计算今天的呈现部分,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5. 实际问题的运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例如:足球队进了9个球,其中小明进了3个球,小李进了几个球?小张进了几个球?答案是:小李进了6个球,小张进了0个球。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9加3”,再减去“9加6”,来得出答案。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进行解决。
同时,通过热身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也对加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都将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案:9加几(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9加几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
a. 9加1等于10。
b. 9加2等于11。
c. 9加3等于12。
d. 9加4等于13。
e. 9加5等于14。
f. 9加6等于15。
g. 9加7等于16。
h. 9加8等于17。
i. 9加9等于18。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9加几的计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3. 应用环节(10分钟)(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5. 作业布置(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中,9加几的计算方法是基础中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于加法运算的初步理解,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运算的重要基石。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细节上投入足够的关注和耐心,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加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本章节通过引入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9加几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练习,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于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对于新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理解9加几的计算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9加几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9加几的计算过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9加几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示和操作材料,如卡片、小棒等。
2.教学环境:创设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专注地进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买水果、购物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9加几的情况。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呈现9加几的计算过程。
可以运用卡片、小棒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看到9加几的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9加几的计算规律,如“先加1再加8”、“先加2再加7”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操练,巩固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案:《9加几》课程目标:1. 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9加几的计算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计算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知识,如10加几、8加几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10加几,那么9加几应该怎么计算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a. 9加1等于10,9加2等于11,以此类推。
b. 9加几的结果就是9加上这个数的个位数。
c. 例如:9加3等于12,9加7等于16。
2.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练习题包括:9加1、9加2、9加3等。
四、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9加几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9加几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课后练习的布置和检查,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练习(1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9加几”计算方法的理解。
练习的设计和执行对于学生的技能掌握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详细规划和精心组织。
补充和说明:1. 练习的设计:- 练习题应包括基本的“9加几”题目,如9加1、9加2、9加3等,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