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丑小鸭北师大版(2014)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3
《丑小鸭》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故事的积极意义,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2、知识目标:朗读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以及离家后的不幸遭遇,朗读感悟变成白天鹅后的复杂心情。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学习准备】【复习词语,初悟文情】1、课件出示词语,采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目的:低段词句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学习新课前理应进行词语的复习。
2、用丑小鸭与天鹅连起来说话。
目的:简单回顾课文写了什么,整体感知文意。
【感知课文,披文入情】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小鸭出壳的画面,配上轻音乐,教师根据画面内容引读课文。
瞧,鸭妈妈正在孵小鸭,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怎么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呢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一个小家伙从里面钻出来了,咦,怎么这个样子他的毛___,嘴巴___,身子___,难怪大家叫他___。
(画线部分由学生读)目的:感悟小鸭的独特模样,明白人们为什么管它为丑小鸭。
二、学习第三、四、六自然段1、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幸福,就是温暖,然而,这只小鸭子因为模样独特,来到世界上,在家里过得会怎样呢请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交流时预设:找孤单:根据文本语句感悟小鸭的孤单;回味自己是否有过孤单的感觉,并和小鸭进行比较;如果你就是这只孤单的丑小鸭,心里会想些什么;丑小鸭的苦、痛,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你们能把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目的:逐层地引导学生品味丑小鸭在家生活得究竟有多么孤单,并通过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鸭,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以及多方式(试读、课件助读、指名读、范读等)的感情朗读激起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自发地为小鸭所悲、所痛、所想。
2、在家里,丑小鸭孤独极了,谁都欺负他,讨厌他。
他再也忍不住了,他终于离开了家。
《丑小鸭》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名字叫《丑小鸭》,板题,齐读。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伴着童话故事长大的,低年级的孩子对童话故事更是情有独钟,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为学习新的童话故事做好准备。
)二、自主识字,合作交流1、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2、学习生词(投影出示词语)(1)指生读。
注意纠正字音,篱笆的“笆”和欺负的“负”,读轻声。
(2)小老师领读,(3)齐读。
3、学习生字。
(1)同桌互读。
读完后互相说一说会记的字。
(2)重点处理几个特别的字:烘:能组个词吗?观察这个字的部首,你能发现什么?讨厌:能说个意思相反的词吗?苇:组词,芦苇,见过芦苇吗?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示芦苇图片,边放师边做讲解:芦苇是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苇杆细细的高高的开白色的像棉絮一样的花,成片地生长在水中,许多生活在水里的小动物都把家安在芦苇丛里。
大家知道吗,我们平时吃的棕子就是用芦苇的叶子包成的!这样一说大家是不是就觉得芦苇并不陌生了?)孤:组词,能用孤单或者孤独说一句话吗?(3)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过渡:和生字交上了朋友,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本课课文较长,将课文的初读和生字的自学放在课前进行,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生字、词语的检查和巩固方法灵活多样,并根据每个字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分析指导,使枯燥的学习生字这一环节变得富有情趣,学生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三、品读领悟(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丑小鸭1、生分段接读课文。
提出听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了解这只丑小鸭。
2、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师小结:看来大家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理解,老师觉得大家是在用心去听了。
随着课文的地进一步学习,相信你会对丑小鸭有更深刻的了解。
3、学习一、二自然段。
(1)丑小鸭长什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三年级语文:丑小鸭(教学实录)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三年级语文:丑小鸭(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3-6自然段,能区分“倒影”、“倒映”的意思;2、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5、6自然段;3、教育学生遇到不幸遭遇,不要灰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读懂了什么?2、这节课,你最想知道些什么?(丑小鸭遇到了那些遭遇?后来怎么样了?它变成白天鹅后为什么那么高兴?)3、交代学习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个问题?二、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请同学们带着丑小鸭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看录象。
1、放录象。
想不想把丑小鸭的遭遇在文中找出来?(想)打开书本请自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1、交流。
随击出示句子;(1)丑小鸭来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看见有许多野鸭子在那里休息。
他走过去很有礼貌地说:“叔叔、婶婶,请你们收下我吧!”可是,那些野鸭子不理他。
(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来到有水有草的地方,有礼貌的问,可还是不理他。
你感受到什么?(心情怎样?伤心、难过、可怜)你能用读表达出来吗?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引:丑小鸭还遇到那些遭遇?交流(2)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它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读一读句子。
你感受到了什么?可怜、孤单、悲伤。
《丑小鸭》教学实录第一篇:《丑小鸭》教学实录《丑小鸭》教学实录----戢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讥笑”、“”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及童话的文体特征,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3、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
[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2、整体感知法、讨论点拨法、图片展示法和品评鉴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现实领悟丑小鸭形象的意义,激发他们坚韧、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线索,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1、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内蕴。
2、理解丑小鸭形象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熟悉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2、熟悉内容,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
3、准备好教学需要的多媒体、图画、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主查阅生字、生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1.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不,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一向温柔而美丽的鸭妈妈居然孵化出了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今天,我们就坐上时光穿梭机,去结识一下这位叫丑小鸭的新朋友。
(板书:丑小鸭)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1.想要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闯过生字娃娃这一关,相信通过预习,已经有不少同学跟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一大波鸭子带着词语宝宝靠近我们了。
(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抢读、开火车读)三、听看入境,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故事边看图,并结合预习的理解,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
(生: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2.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课题上,丑小鸭、丑小鸭,这只鸭子得有多丑啊?连名字里都有个“丑”字?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描写丑小鸭,用横线画出来。
《丑小鸭》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个人吗?(不认识),那你读过《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吗?(生:读过)这就是为同学们写出这些童话故事的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屏幕显示安徒生简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个人吗?(认识)那么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安徒生创作了很多的童话故事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出示安徒生简介)】师:谁来介绍一下安徒生?(生读),《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你以前一定读过吧?(读过)。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根据安徒生童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丑小鸭》(板书课题,“鸭”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会写的字,请同学们跟老师静静书空)二、识记生词:1、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生字你都认识了吗?(齐读生字)2、小老师领读(2人),师强调:“欺负”“篱笆”应该读轻声。
“负”在读单个字时读四声,“笆”在读单个字时读一声,在这里组成词后读轻声。
3、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一会我们进行抢答,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快速读一读。
4、这些词语当中有一个abb式的词语,它是——暖烘烘,像这样的词语谁还会说?(生:亮晶晶、美滋滋、热乎乎……)那什么东西是暖烘烘的?(生:太阳、火炉、暖气……)(引导学生完整说话)在这篇课文中什么东西暖烘烘?(太阳)5、是啊!太阳暖烘烘的。
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
一只只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卡片单字齐读),这一次我想找坐姿最端正的同学给这些字找个朋友?(第二遍组词),“啄”字,有点难!谁有好方法能够记住它?(生交流)重点记住“啄”字的小点。
三、朗读感悟:1、生字我们都已经学会了,如果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加流利,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它是一只()的丑小鸭?开始!(提示好习惯:注意坐姿,读完后轻放书)生1:他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生2:他是一只孤单的丑小鸭生3:他是一只善良(难过)的丑小鸭(师将学生说的答案板书)——的丑小鸭2、初读课文大家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真是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读课文,并且画出描写丑小鸭可怜、难过、孤单的句子。
《丑小鸭》的教学实录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
老师头戴天鹅头饰边舞边来到幼儿的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故事《丑小鸭》。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老师的舞蹈和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对故事充满了遐想和兴趣。
二、出示大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1、展示大图书第一页:鸭妈妈正在孵小鸭,看着小鸭一个个破壳而出,它可开心了。
请幼儿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图中讲了什么意思?2、展示大图书第二页:可有一只小鸭过了几天才出壳,模样又丑又土。
请幼儿说一说小鸭们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的小鸭能和他的哥哥姐姐们相处好吗?3、展示大图书第三页:哥哥姐姐都认为丑小鸭太丑不愿意理它。
请幼儿说一说哥哥姐姐们为什么不喜欢丑小鸭?4、展示大图书第四页:农庄里的鸡鸭和哥哥姐姐都欺负丑小鸭。
请幼儿说一说农庄里的鸡鸭喜欢丑小鸭吗?它受欢迎吗?它高兴吗?那它应该怎么办呢?5、展示大图书第五页:丑小鸭在农庄实在呆不下去了,就离开了农庄。
请幼儿说一说丑小鸭还在农庄吗?它为什么离开农庄?6、展示大图书第六页:丑小鸭来到一个沼泽地里住下。
有一天,飞来两只大雁,他们正在捉弄丑小鸭,被猎人打了下来。
请幼儿说一说丑小鸭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从图上看它高兴吗?7、展示大图书第七页:猎狗抓了一下丑小鸭没抓着,就走开了,丑小鸭认为猎狗都嫌它丑,更伤心了。
请幼儿说一说猎狗抓到丑小鸭了吗?丑小鸭为什么更伤心了?8、展示大图书第八页:天冷了,一个老婆婆收留了丑小鸭,可老婆婆的猫和鸡又成天欺负它。
请幼儿说一说谁收留了丑小鸭?老婆婆的猫和鸡喜欢它吗?9、展示大图书第九页:下大雪的时候丑小鸭被猫和鸡赶了出来,在水里快冻成冰了,幸好一个农夫救了它。
请幼儿说一说下大雪的时候丑小鸭被谁赶了出来?它冷吗?有没有人救它谁救了它?10、展示大图书第十页:可在农夫家没多久丑小鸭就跑了出来,不久春天到了,它看到几只白天鹅优雅地在水里游着。
请幼儿说一说丑小鸭一直住在农夫家吗?春天来了,它看到了什么?11、展示大图书第十一页:丑小鸭很羡慕它们,当丑小鸭低下头时从水中的。
《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实录在一所小学的三年级课堂上,老师准备给学生们上一堂关于《丑小鸭》的课。
这是一堂文学课,也是一堂关于友爱、包容和自信的教育课。
现在就来记录下这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实录。
上课铃响起,学生们陆续进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向学生们问候道:“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讲讲《丑小鸭》这个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老师拿起精美的童话书,开始朗读《丑小鸭》的故事。
故事中,小鸭子因为长相丑陋,遭受其他动物的排斥和嘲笑,但最终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获得幸福美满的结局。
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学生们陷入了故事情节之中。
随着故事的进行,老师不时停下来提问学生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互相讨论。
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背后蕴含的友爱和包容的重要性。
接着,老师邀请学生们一起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们分成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来展现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各自的想象力和表演才华,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随后,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
她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于小鸭子的情况?你们会如何处理呢?”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应该相互尊重和包容。
这样的讨论引发了学生们对友爱和自信的思考,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最后,老师总结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友爱、包容和自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她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人、接纳不同,同时也要自信勇敢地面对自己。
这堂课不仅是一堂文学课,更是一堂生活教育课,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满脸笑容。
他们在这堂《丑小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对友爱、包容和自信的理解和感悟。
这堂课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珍贵的一课,指引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丑小鸭》教学实录之一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安徒生爷爷认识了丑小鸭(贴图),瞧,丑小鸭和他妈妈,还有兄弟姐妹都来了,他们带着词语宝宝来了,小朋友和词语宝宝交上朋友了吗?生(齐答):交上了。
师:哪个小组愿意开火车读?如果小朋友读准了,就请其他小朋友跟读。
师点丑小鸭带着词语宝宝的课件,小组开火车认读词语“讥笑、讨厌、蛋壳、欺负、翅膀、鸡鸭、结冰、僵硬”。
(评:上课开始,老师便以充满感情的话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课文情境。
并借助丑小鸭带词语宝宝的课件,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中复习,很快进入课文将描述的情景中,真的是“课未始,趣已生”。
)师:小朋友读得好,能够写好吗?指名两名学生上台在小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下面写。
师听写难字“蛋壳、翅膀、欺负”,师评上台写的学生作品,特别指出“捺”在各个字的写法,生互评。
(评:扎扎实实进行词语练习,不搞花架子,注重低年级学生学生书写的美观。
)师:小朋友真棒,和词语宝宝交上朋友了,接着我们再次走进丑小鸭故事,请欣赏动画(课文1-3节的动画)。
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丑小鸭因为长得丑,所以大家叫它丑小鸭。
(师板书丑)生2:我知道丑小鸭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丑极了!(师板书:毛灰嘴大身瘦)生3:我知道丑小鸭受到别人的欺负。
生4: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欢丑小鸭。
生5:我知道丑小鸭很孤独,很可怜,只好离家出走。
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已经了解了的问题,这节课,你最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丑小鸭是怎么变成天鹅的。
生2:我想知道丑小鸭离开家后还受欺负吗。
生3:我想知道丑小鸭最后会怎么样?师:好,那就请小朋友快快打开课本,看看丑小鸭将遭遇什么呢?(回顾了上节课内容,也让孩子自己提出这节课想学的,在依学定教,开始新课的学习)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一)学习第四段师:自由读第四段,你读懂了什么?生1:我懂了丑小鸭来到树林里,还是受欺负。
生2:我读懂了丑小鸭离开家后,很孤独,很可怜。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丑小鸭北师大版师:有位作家说,生活就是童话。
这位作家写《枞树》《红鞋子》《丑小鸭》(板书)……他爱好旅游,到过很多国家.对中国一直很向往。
他曾幻想能从花园挖个隧道。
通到地球另一端的中国。
可惜他生前没能造访中国,成为一大憾事。
他在1843年写的童话《夜莺》就是发生在中国。
你们一定知道他是谁——生:他是安徒生。
(师板书)师:对。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这篇童话《丑小鸭》。
《丑小鸭》原译文有近七千字,但是在课本里被压缩成不到500字了。
(学生打开课文,发出了“嘘”的惊奇声。
)与译文比,课文就像一个故事梗概。
既然像个故事梗概。
那么请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
生:我认为会删掉一些环境描写。
生:可能会删掉一些故事情节……生:再有,丑小鸭遭受的欺负,课文没有具体写,只是一句话。
我想,具体的情节很多。
师:同学们多会推想啊。
既然如此,你们说这节课。
我们是只学课文还是回到原译文中读这个故事呢?(学生齐答要学原译文)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译文,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生:我认为“味道”也就是理解语言的不同滋味。
(哪些不同滋味?老师紧跟追问)好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说童话语言表达的意思啦,感情啦,等等。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语言的味道嘛。
一节课.我们不可能把那六千多字的译文逐字逐句地品读。
下面我们就选取几个镜头,品读语言的味道吧。
一、出生师:我们先来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老师先出示教材中的课文,学生读——)“太阳暖烘烘的。
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
”师:课文是这样写的。
译文又是怎样写的呢?(出示原译文)乡下真是非常美丽。
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师:你读出了什么味道?生:我觉得小鸭出生的地方非常宁静,非常美丽。
师:是怎样的美丽呢?生: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
师:真好,你读出了一幅幅宁静美丽的图画。
有一幅是小麦——黄澄澄的。
一幅是燕麦——绿油油的。
这“黄澄澄”,这“绿油油”,多美的叠词,多美的画面,这是生命的色彩,是暖暖的,甜甜的。
就这两幅画?生:还有,“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远远看上去,像一朵朵大花点缀在绿色里呢! (老师点评“点缀”用得好)生:还有呢,“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这鹳鸟很好玩,可以想象它迈着又长又红的腿散步的样子。
还没完没了地说着埃及话,估计就它会说埃及话,所以喋喋不休地显示自己了不起。
师:在丹麦的传说中,鹳鸟是从埃及飞过来的,所以安徒生就想象他们这样说着埃及话。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一幅幅动态的、神奇的画面吗?正如你们感受的,它们好有情调,好浪漫呢!师:还是这段文字,我们把它纵向排列,再读读,看你还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读)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是它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一些很深的池塘……生:我觉得这就是一首诗啊,特有意境。
师:“意境”一词用得好啊。
这意境,是一种什么味道?生:就是诗的味道啊。
一幅一幅的画组合在一起,很美。
师:安徒生就是诗人,所以写出的语言都是诗。
然而,这浓浓的诗意不是刻意寻求,而是如同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地弥漫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情调,用一个成语,那就是——(引导说出“诗情画意”)师:既有情调也有意境,这才叫诗意呢! (板书“诗意”)好,带着感受再读这段!(生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感觉就像潺潺的小溪滋润着我们的心。
这诗的味道那么纯净,那么美好,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童话的诗意就这样播撒在心田,仿佛我们的心灵世界有了水,有了阳光,于是就引我们到亮堂堂的故事里去了——瞧,“噼!噼!”几声后.鸭妈妈的最后一个小宝宝诞生了——(学生齐读)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它“丑小鸭”。
师:这是课文里写的,译文只有5个字(出示译文,学生读)——“他又大又丑”。
二、童年师:既然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可以想象,小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了。
让我们走进小鸭的“童年”。
(仍然首先出示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学生读——)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
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
师:刚才同学们猜想这一段的时候.提到可能删掉小鸭怎样被欺负的细节。
下面我们就看看译文中的三个片断。
(课件出示三段原译文,分别让学生读。
)生读片断一:“……呸!瞧那只小鸭的一副样儿!我们看不惯他!”——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在他的颈上啄了一下……“对.不过他太庞大、太特别了.”啄过他的那只鸭子说.“因此他必须挨啄!”生读片断二:小鸭是那么丑陋。
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他实在太大!”大家都说。
……·师:这是头一天的情形。
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生读片断三: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对他生起气来。
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
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好!”……鸭儿们啄他。
小鸡们打他。
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
师:这三个片断描写鸭子对小鸭的欺负都用了一个“啄”字。
与课文中的“啄”相比,说说译文中哪些“啄”让你感受得更具体?生:我觉得第一个“啄”能够让我感觉到丑小鸭被啄的滋味很难受。
你看这只鸭子啄小鸭是在颈上啄,那个地方羽毛最少。
还有,啄小鸭的理由也写出来了,感觉很具体。
生:我觉得第二个“啄”更让人感觉小鸭可怜。
“处处挨啄”,就是说走到哪里都被啄。
(老师及时点评学生读书细心,抓住了“处处”。
)生:还有片断三中,“鸭儿们啄他”。
这就是说,不只是一只鸭子,是一群鸭子都啄他……师:好在,鸭妈妈疼爱他。
课文没有具体描述.原译文是这样写的——鸭妈妈说:“……他是我亲生的孩子!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话。
他长得还满漂亮呢。
我想他的身体很结实,将来他自己总会有办法的。
嘎!嘎!跟我一块儿来吧,我把你们带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把那个养鸡场介绍给你们看看……”于是鸭妈妈在丑小鸭的颈上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师:这里重复用了一个“啄”。
和前面提到的“啄”一样吗?(学生纷纷举手)把你的理解,送到下面的句式中去。
(出示两个句式,学生填空。
)(1)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在他的颈上( )啄了一下。
(生填“狠狠地”)(2)于是鸭妈妈在他的颈上( )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生填“温柔地”)师:说得不错,前面用“狠狠地”,后面用“温柔地”也可以,如果讲究一点对仗,看看还可以填什么?生:填“轻轻地”感觉更好一些(生读)——于是鸭妈妈在他的颈上(轻轻地)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师:这同一个“啄”,带给你的感受一样吗?生:不一样。
第一个啄感觉是疼的,体现的是他们对丑小鸭的讨厌。
第二个感觉是舒服的,体现的是鸭妈妈对小鸭的“疼爱”。
师:同一个“啄”,却让我们有不同的感觉,从中体会到了不同的感情。
在原译文中,这感觉不像课文一样是直接告诉我们的。
人家安徒生是藏在“啄”里的。
看似用词简单、重复,但内涵却是——生:挺深的。
师:也可以说是“丰富”(板书)的。
下面就把你们品味的丰富内涵送到“啄”里去,再次感觉“啄”的不同。
(生去掉括号,再读刚才的两句话,富有动作和表情。
读得很形象,很有味道。
)师:尽管有妈妈的疼爱,但毕竟太有限。
刚才我们读到,一只鸭子啄就那么疼,可小鸭处处挨啄.鸡也啄,鸭也啄,甚至连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走到哪里都被排挤、被讥笑。
小鸭的童年怎样啊?(学生们说出以下语词:可怜——悲惨——孤单——苦难……)师:是啊,有苦也有难,真是“苦难”(板书)的童年。
三、成长师:面对这苦难,如果是你,该怎么办?生:依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离家出走。
师:呵呵,不是离家出走,是到外面寻求出路。
改变不了别人,就要改变自己。
小鸭也是这样想的,他离开家寻找出路去了。
让我们走进丑小鸭的“成长”镜头。
看,教材中的课文是这样概括丑小鸭的成长的——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它没有朋友,只好继续流浪。
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飘落在丑小鸭身上,它孤零零地走着,走着.泪珠扑嗒扑嗒往下掉。
’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个大湖,它跑过去,在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虽然湖水很凉,但丑小鸭却游得十分高兴,忘记了烦恼。
忽然,它看见一群雪白的天鹅掠过湖面,向南方飞去。
它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丑小鸭又惊奇又羡慕。
冬天到了.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
丑小鸭不能再游泳了,它又冷又饿,趴在湖边的芦苇丛中,昏睡过去。
被一个农民救走了。
师:课文就是用这三个自然段概括小鸭的成长的。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这么简单。
里面的情节正如同学们刚才猜测的那样,一定很多。
让我们读读原译文,认识一下小鸭成长路上遇到的几个人。
师:离家一路奔跑的小鸭,最先遇见了野鸭——(学生自由读)“你真是丑得厉害,”野鸭们说,“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人结婚,这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师:接着又遇到了大雁(生读)——“听着.朋友,”大雁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离这儿很近的另一块沼泽地里.有好几只甜蜜可爱的雁儿。
她们都是小姐.都会说:‘嘎!’你可以跟她们碰碰你的运气!”师:在他们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味道?生:我从第一段中读出了野鸭们对小鸭的轻蔑。
(该生带着轻蔑的口气读野鸭们的话)生:我听出的是好笑。
就好像野鸭多高贵似的,还担心小鸭和他们家族的鸭子结婚,太搞笑了。
要是我哦.我会这样读。
(该生读出好笑的语气)生:我觉得大雁的语气比野鸭好些。
她说“你丑得可爱”,而且还给小鸭提供交朋友的路子。
(该生读出相应的语气)师:谢谢你们多维的理解,这段对话安徒生写得如何?生:我觉得很幽默。
特别是这句话:“她们都是小姐,都会说:‘嘎!’你可以跟她们碰碰你的运气!”读这段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笑起来。
师:是啊,安徒生的语言多幽默啊。
这人物一出场.笔墨不多,只说一句话,就给我们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可没等大雁说完,砰!砰!两声枪响,两只大雁被猎人开枪打死了。
这时,猎人带着的猎狗扑通扑通逼近了丑小鸭(课件出示文字描写片断)。
注意这个“藏”字,怎么藏的,为什么藏?想想小鸭会怎么说最后的这句话?(学生读)猎犬都扑通扑通地从烂泥里跳过来……对于那只可怜的小鸭说来,这真是可怕的事情!他把头掉过来,藏在翅膀里。
正在这时候,一只骇人的大猎犬逼近他的身边。
它的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伸得很长,一双眼睛发出丑恶而可怕的光。
它把鼻子顶在小鸭身上,露出它的尖牙齿,却又——扑通!扑通!——跑开了,并没有把他抓走。
“啊。
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
“我是这样的丑。
连猎犬也不要咬我了!”师:注意,小鸭是舒了一口气,可不是叹了一口气,小鸭的话该怎么读?只读小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