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典型症状
- 格式:ppt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13
前列腺增生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前列腺肥大症所属部位:生殖部位就诊科室:男科,泌尿外科病症体征: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增多,血尿疾病介绍:什么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逐渐增高,这主要是因为老年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随着年龄而改变,导致前列腺腺体增大,而压迫后尿道和膀胱颈口,一旦发生增生,便会从四面八方压迫尿道,使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受阻,引起泌尿系统的一系列病变症状体征:前列腺增生有哪些症状?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为排尿异常,其症状可分为梗阻和刺激两类。
梗阻症状为排尿踌躇、间断、终末滴沥、尿线细而无力、排尿不尽等。
长期梗阻可导致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
刺激症状为尿频、夜尿多、尿急、尿痛。
症状可因寒冷、饮酒及应用抗胆碱药、精神病药物等加重。
化验检查:前列腺增生要做什么检查?前列腺增生的检查1、检查腹部:注意有无胀大之膀胱,前列腺肥大患者,膀胱内常有大量残余尿,触诊时常可触及胀大之膀胱;但有时病史较长,膀胱处于长期慢性尿潴留状态,胀大之膀胱质地软瘫不易触察,可用叩诊法,以判明之。
前列腺增生的检查2、肛门指诊:肛指检查,是诊断本病重要检查步骤,多数前列腺肥大病例,经此项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诊断。
前列腺增生的检查3、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对某些病例确属必要,因为可经此项检查确知前列腺是否肥大以及肥大程度。
前列腺增生的检查4、测定残余尿:测定残余对本病有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腺体肥大程度,并不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例,故依腺体大小程度为本病分级实无临床意义;而残余尿之多少,能说明梗阻程度之轻重,与病情关系密切。
测定残余尿的方法有:①超声波检查法:简便易行,病人负担很小,结果亦能说明问题。
②导尿法:于自行排尿之后,立即放入导尿管检查,能准确的测定残余尿量,并可取得尿标本作培养,且可借此作酚红试验及膀胱造影等检查。
但有引起损伤出血感染等危险,故应慎重进行,严加预防。
前列腺增生,科普小常识前列腺增生是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危害患者健康,也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对前列腺增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什么是前列腺增生?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前列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形状与栗子相似,其功能主要是对前列腺液进行分泌。
前列腺增生作为缓慢进展的一个过程,在50岁以上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也被称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排尿分叉、夜尿增多、尿急以及尿频等症状。
1.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通常情况下,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病后,可出现诸多症状,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血尿。
随着病情的进展,前列腺黏膜上的小血管扩张或者毛细血管充血时,由于膀胱的盈缩血管可出现破裂情况,从而表现出尿血症状。
同时,急性尿潴留、金属导尿管导尿以及膀胱镜检查等也会使膀胱由于突然减压而出现血管破裂的情况,从而发生尿血;(2)尿频。
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尿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病早期主要出现于夜间,随着病情的加重,尿频可出现在白天,尤其是症状越来越严重后,膀胱逼尿肌的失常或者合并膀胱感染或结石,可减少膀胱的有效容量,加重尿频症状,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尿痛;(3)肾功能损害。
前列腺增生可诱发输尿管反流,导致肾脏积水,破坏肾脏功能,其生理表现以嗜睡贫血、血压升高以及食欲不振等为主。
对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而言,在出现类似的肾脏功能问题时,要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前列腺增生;(4)排尿困难。
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进行性排尿困难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症状,以尿点滴、尿不尽、尿线细而无力且射程不远、尿不出等为主,随着症状的加重,甚至需要患者增加腹部压力来促进排尿,并且随着呼吸减少或者增大腹压时,尿流也会随之中断或者淋漓;(5)其他症状。
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尿潴留,感染泌尿系统,从而导致诸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合并尿路梗阻、膀胱结石等,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一、膀胱颈挛缩即膀耽颈纤维化增生,其临床表现很像前列腺增生症,但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常。
一般认为膀肮颈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炎症。
膀肮镜检时,膀肮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二、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出现小便困难的临床症状,而增生与癌变亦往往同时并存。
由于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外周区,当癌肿在局部并末发展至很大的时候,小便困难的症状往往不甚明显。
同时与癌肿多发生于外周区有关,当前列腺癌开始形成结节时.肛诊比较易于触及和发现,因此,当男性老年人因排尿问题就诊时,必须十分强调常规肛门指检。
当肛检发现前列腺有硬性结节、表面欠光滑时,应作进一步的检查以帮助确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公认的对前列腺癌特异的瘤标,正常情况下,血PSA<4flg儿。
当前列腺发生恶变时,多数病人的血PSA会增高。
PSA为4—10yg儿时,应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应作肛检触诊或B 超、CT影像学检查。
有可疑结节时,应作前列腺穿刺和病理活检。
当血PSA为10一20yg/L时,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存在,需同时作游离PSA(FPSA)、总PSA(TPSA)以及PSA密度(PSAD)检查并进行比较,若FFSA/TPSA或PSAD/TPSA之比<0.15时,对于帮助确诊有一定意义。
血PSA>20Pg儿时,80%以上可能存在有前列腺癌并已发生处骨转移。
另外,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均会导致血PSA 增高,但不如前列腺癌的PsA 高。
而且前列腺癌经定期复查,往往会发现血PSA持续升高。
肛检触模按压前列腺后会导致PSA的一过性增高,因此最好在肛检前抽血验PsA,已经肛检者最好于2—3周后再验PsA比较准确,以免出现假阳性。
B超、CT、MRI等影像检查对帮助鉴别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除了能观察到腺体增大以外,前列腺内部不均质,有结节性密度或低回声区,或伴有小钙化,前列腺边缘不光滑,包膜不完整,甚至浸润膀胱或侵及侧韧带,盆腔骸血管旁有淋癌.除了梗阻尿道以外,很容易发生骨尤其是转移,所以临床上疑有前列腺癌患者,除了肛诊、验血PSA、B超、CT检查以及穿刺活检等帮助前列腺诊断病变外,同时作全身骨路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有助于诊断是否合并远处骨转移,并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前列腺增生作为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在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深入了解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我于XX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实习。
在此期间,我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工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尿频、尿急: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受压,患者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
(2)排尿困难:患者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细、尿流缓慢、排尿中断等。
(3)尿潴留: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尿潴留,需要导尿治疗。
(4)尿失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尤其是夜间。
(5)膀胱刺激症状:如尿痛、尿急、尿频等。
2. 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方法(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年龄、症状、既往史等。
(2)体格检查:检查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
(3)实验室检查: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尿常规、肾功能等。
(4)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可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膀胱情况等。
(5)尿动力学检查:如尿流率、膀胱压力测定等,评估患者排尿功能。
3.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可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等,可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
(3)微创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水刀剜除术等,创伤小、恢复快。
4.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排尿情况、并发症等。
(2)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3)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术后护理:术后观察患者出血、感染等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
三、实习体会1.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前列腺增生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前列腺增生概述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也称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前列腺上皮和间质增生为特征,增生的前列腺可压迫前列腺部尿道或膀胱尿道口而致梗阻,从而引起尿频、夜尿多、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轻症者可暂不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
英文名称:hyperplasia of prostate。
其它名称: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本病一般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前列腺。
常见症状: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肉眼血尿。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老龄及性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尿常规、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MRI、放射性核素肾图、尿流率检查。
重要提醒:50岁以上男性出现尿频、排尿不畅等临床表现,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特点三、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因总述: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目前一致认为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前列腺的正常发育有赖于雄激素,而雄激素主要是由睾丸合成和分泌。
基本病因:1、老龄随着年龄的增加,本病有进行性发展的趋势。
男性在4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大多患者可出现临床症状;60岁左右症状更加明显。
2、性激素的影响受性激素的调控,前列腺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大,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雌、雄激素的协同效应等,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前列腺增生的症状症状总述: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目前一致认为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前列腺增生健康宣教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尿流变弱、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对前列腺增生进行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种疾病,提高相关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和影响。
前列腺增生主要影响尿道,当前列腺体积增大逐渐压迫尿道时,会出现尿流变弱、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活动。
此外,前列腺增生还会增加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膀胱肌肥厚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前列腺增生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前列腺增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也值得我们关注。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激素、年龄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男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引起前列腺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老年男性是高发人群。
此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与前列腺增生有关。
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饮食高脂、高糖、高盐等都会增加患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食物。
第三,如何预防和治疗前列腺增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预防前列腺增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戒烟限酒、均衡饮食等。
此外,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和潮湿环境对前列腺的刺激,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
一些中草药和西药具有缓解症状、减少前列腺体积的作用。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手术治疗需要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对身体的影响,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对患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关注前列腺增生的宣教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种疾病,提高相关健康意识和防范措施。
棘手的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诊治医案前列腺作为男性生殖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形状似栗子,主要功能就是帮助构成尿道与分泌前列腺液,对于保障男性的生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前列腺也会发病,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最容易患上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而通过对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来看,通常会表现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等。
因而如何来治疗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成为了该领域医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
对此,以下将简要介绍前列腺增生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表现,就医治疗等等,并就中医诊治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的知识进行科普。
1.前列腺增生的病因要想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就需要对引发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展开分析。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指出了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多与男性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联,50岁以上男性有着超过50%以上的群体都会有前列腺增生的几率,而在8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中,前列腺发病几率将会持续增高,甚至于达到了80%。
通过相关学者对前列腺增生的基本病因展开研究发现,包含着以下几点:①炎症因素:在男性前列腺组织中慢性炎症将会持续发生,因而将会激发并持续促使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组织的增生,最终导致了前列腺增生。
②性激素与受体作用,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了前列腺细胞雄激素受体将会直接作用于前列腺细胞,对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增殖产生直接的影响。
除此之外,前列腺增生的病因还与患者的既往病史有着一定的关联。
如有着糖尿病、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其患上前列腺增生的几率也将更大,肥胖患者相比于正常人群而言,也同样更为容易发生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对此,就需要督促此类患者做好运动,控制饮食。
2.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表现通常来说,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时,会出现相应的前列腺增生症状表现,而随着患者年龄的持续增长,症状表现也将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当患者处于60岁以上时,前列腺增生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生理健康。
典型症状表现有①储尿期症状:这一时期,患者多会出现尿频、尿急以及夜尿增多的这些典型症状表现,症状较为严重时,还将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这一问题。
前列腺增生症护理常规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围绕尿道的周围腺体的良性增生。
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下尿路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1、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病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夜间较明显。
2、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典型表现为排尿迟缓,尿线无力、变细、中断、滴沥不尽。
3、梗阻严重者发生尿潴留,可伴有充盈性尿失禁。
4、长期排尿困难可导致尿路感染、尿结石及肾功能损害。
【治疗原则】1、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梗阻者一般无须处理,梗阻较轻或难以耐受手术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或姑息性治疗。
2、膀胱残余尿超过50ml 或出现过急性尿潴留者应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了解既往病史及治疗经过,有无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糖尿病等疾病。
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了解手术耐受能力。
2、评估患者的排尿情况,有无尿潴留及尿路感染征象。
3、了解辅助检查结果如尿流率检查等。
4、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手术的认识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1、按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合并尿潴留,残余尿超过80ml,有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者,给留置导尿,充分引流,改善肾功能。
按留置导尿常规护理。
3、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
4、根据老年人的心态针对性做相应的心理护理。
5、带三腔导尿管去手术室,术中留置。
二、术后1、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
2、术后48h 内严密观察神志、面色、有无手足抽搐等,警惕电切综合症。
3、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密切观察冲洗情况,根据冲洗液颜色调节冲洗速度。
如冲洗液色鲜红,提示手术创面出血,加快冲洗速度,保持尿管通畅,避免血块堵塞。
如冲洗速度减慢同时冲出液停止滴出,病人腹部膨隆并主诉憋尿感,提示冲洗堵塞,应给予尿管抽吸、冲洗。
当创面大量出血,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止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止血。
4、膀胱痉挛时出现尿液外溢、膀胱胀痛、冲洗液流入不畅,遵医嘱给予镇痛解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