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四
- 格式:pptx
- 大小:4.70 MB
- 文档页数:85
练习题姓名一、填空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
2、如果a×b=60 那么(a×2)×(b×3)= ()(a÷2)×(b÷3)=()(a÷2)×(b×3)= ()(a÷2)×(b×3)=()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则积()。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8,则积()。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则积是()。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则积是()。
5、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则积()。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则积()。
6、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7、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9、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
10、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二、判断()1、一个数的近似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练习一(1月9日)1、读数:184020:() 1567009:()6302050:() 50060003:()2060800:() 4302000:()2、写数:八万九千二百三十:()五百零三万四千:()二十五万零七百:()一百万零五十:()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六万八千零一:()3、写数:九百万、四十万、六万、五千组成的数是()。
三千万、五万、七百组成的数是()。
八千万、九十组成的数是()。
4、用0,0,0,9,8,7,6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读三个0:() 3、读一个0:()2、读两个0:() 4、所有的0都不读:()5、10个一万是();10个一千万是()。
一百万有10个();10个()是一百万。
一亿里面有()个万。
6、80050060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位数。
“8”表示8个(),“5”表示()个(),“6”表示()。
7、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万位是第()位,亿位是第()位。
百万位的右边是()位,百万位的左边是()位。
8、一个六位数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
例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7580000=758万 7584410≈758万(不能写成758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92000000000=900亿 1295330000≈13亿(不能写成1300000000)1、读数或写数。
三千零六十八万零五百三十五亿六千零二万八千五百写作:()写作:()一千一百零九亿零四十万八百零三万零五十写作:()写作:()40100400200 2500050000读作:()读作:()20800005000 390001540000读作:()读作:()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99920=() 805000= ()59704200=() 4900000=()3、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第4课时练习十四练习十四的第9~19题。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2.巩固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并会熟练的应用这两种试商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熟练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熟练地进行试商和商的定位。
一、自主预习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125 70×()<43139×()<400 61×()<51042×()<250 21×()<3202.算一算。
49 3 1 4 31 2 6 541 3 0 8 59 3 9 7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练习,订正时请板演同学说说试商的过程。
二、合作探究1.出示练习十四第14题。
(1)学生读题,列出算式:336÷48=(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
(3)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2.出示练习十四第17题。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3)让学生说说自己试商的方法。
(4)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商和余数的单位不相同。
3.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要求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4.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2)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自己说,教师总结。
这些题的商都是9,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等,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
5.练习十四第18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2)说说自己的发现,与第10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三、引领提升1.练习十四第11、13题。
2.练习十四第15、16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变式练习1.选择题。
(1)()÷29=7 (3)A.203B.206 C.200(2)a÷()=b……30,除数最小是()。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十四)1.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慕课工作室,我是云朵老师。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一边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一边完成教科书第78~80页练习十四的相关习题。
你们准备好了吗?2.先来热热身,口算下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相信同学们的口算结果都是正确的,那就再来看第二题,请你把这两道笔算中不对的改正过来。
3.638÷72:题目中630是9×70得来的,不对,应该去乘除数72,那么商9大了,应该商8;72×8得576,638-576得62,62小于72,所以638÷72=8……62。
316÷53:318大于316,说明商6大了,要改商5,53÷5得265,316-265得51,51小于53,所以316÷53=5……51。
4.请同学们先计算,然后再思考试商时,什么情况下商可能试大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试小了?……生:用“四舍”法试商时,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会偏大,我们要把它调小;用“五入法”试商时,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会偏小,我们要把它调大。
5.看来大家对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我们接着来解决几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我寄快递花了132元,每件快递要花22元,一共寄了多少件快递?生:求一共寄了多少件快递,就是求132里面有几个22,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32÷22=6件。
答:一共寄了6件快递。
6.这种药我一天要吃12粒,一瓶药一共100粒,够吃几天?还剩几粒?生:求够吃几天,就是求100里面有几个12,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00÷12,通过笔算得出,100÷12=8…… 4,所以够吃8天,还剩4粒。
7.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到一些快速试商的小技巧,大家有兴趣吗?先来计算下面各题,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吧。
108÷12: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10小于12不够除,就看前三位,108里面有9个12,就在个位上商9,12×9得108,108-108得0,所以108÷12=9;219÷23: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1小于23不够除,就看前三位,219里面有9个23,就在个位上商9,23×9得207,219-207得12,12小于23,所以219÷23=9……12;425÷44: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42小于44不够除,就看前三位,425里面有9个44,就在个位上商9,44×9得396,425-396得29,29小于44,所以425÷44=9……29;524÷54: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52小于54不够除,就看前三位,524里面有9个54,就在个位上商9,54×9得486,524-54得38,38小于54,所以524÷54=9……38;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些题的商都是(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四班级姓名得分2019年1月17日基础达标:一、口算⒈80÷40=420÷70= 350÷50=83÷20≈423÷70≈ 354÷50≈80÷22≈ 420÷68≈ 350÷52≈⒉40×2= 70×4= 30×5=80÷40=280÷70= 150÷30=二、填空⒈80里面有()个20;75里面最多有()个40;94里面最多有()个30。
⒉()里最大能填几?30×()<94 80×()<24360×()<542 50×()<41170×()<641 20×()<11480×()<734 40×()<372⒊计算48÷12时,把除数12看作()试商,商是()写在()位上。
⒋计算140÷28时,把除数28看作()试商,试商()时我们发现所得的()数和()数一样大,这样我们就改商(),正好除尽。
所以我们在计算除法时要注意,计算所得的()数必须比()数小。
三、下面每个竖式中把除数看作多少?写在括号中并完成计算。
()()()21 ) 8 5 39 ) 3 7 1 84 ) 4 3 2()()()58 ) 4 9 5 93 ) 5 5 7 74 ) 4 4 2四、列竖式计算497÷54=289÷33=592÷67=拓展创新:五、文字题⒈89除369,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⒉648是81的多少倍?六、解决问题⒈食堂买来375千克面粉,计划每天75千克,这些面粉可以用多少天?⒉⑴学校体育室有124个羽毛球,每个体育兴趣小组分18个,可以分给几个兴趣小组?还剩多少个羽毛球?⑵学校6个体育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从体育室里取了18个羽毛球,体育室里还剩下16个,学校体育室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⒊张叔叔用280元钱买79元两件的衬衫,39元一条的裤子,最多可以买多少件?有几种买法?分别剩下多少钱?。
练习十四教学内容:P86-88练习十四的4-9,思考题,动手做,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角、画角。
2.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熟练度量角。
教学难点: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关于度量角的练习课。
揭示课题。
二、指导练习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角?你认识了哪些角,能举例说说吗?2.把学过的角按一定的顺序排起来。
3.提问:什么叫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4.练习十四第4题。
(1)学生观察钟面后,先说说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各转动了几分?再说说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其度数。
(2)说明:分针从12起转动不满15分,形成的角是锐角;转动15 分就形成直角;转动30分就形成平角;转动1小时就形成周角。
5.练习十四第5题。
(1)按图示,同学们将正方形纸折一折,再展开。
(2)完成填写。
(3)提问: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4)再按图示将正方形纸中一个直角等分折成3折。
说说自己的发现,并算算图中三个角的度数。
6.提问:你怎样知道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1)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先估计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估计的是否差不多。
(2)练习十四第8题。
①学生先填写出八个方向。
②同桌两人活动:量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7.提问:如何用量角器画指定的度数的角?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三、思考题先自己想方法,再组织汇报交流,可以通过测量,也可以通过推理比较。
完成“动手做”。
四、小结提升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