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5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价细则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价细则,以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评价指标,可以对门诊护理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
1.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标准1.1 护理服务标准化- 门诊护理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
- 强调门诊护理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保证患者获得持续的医护关怀。
1.2 安全管理标准- 门诊护理场所应符合相关的卫生与安全标准,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 建立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患者满意度管理标准-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 提供友好、温馨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
2. 门诊护理质量评价细则2.1 护理过程评价- 定期对门诊护理过程进行评价,包括病情评估、护理计划制定、护理措施执行和效果评价等方面。
- 评价结果应作为改进护理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参考。
2.2 护理记录评价- 对门诊护理记录进行评价,检查是否完整、准确、规范,并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 强调护理记录的保密性和可追溯性,确保患者信息不被泄露和篡改。
2.3 患者满意度评价-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了解患者对门诊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意见。
- 分析评价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论本文档所制定的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价细则,对门诊护理质量的提升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各门诊单位应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不断优化门诊护理服务,实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标。
门诊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1. 背景门诊护理是医院提供给患者的一种医疗服务形式,它在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护理质量的高标准。
因此,制定门诊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对于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定义门诊护理质量评估是通过对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测量和评价,以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服务的一种手段。
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是指用于评估门诊护理质量的具体指标和方法。
3. 评估标准3.1 患者满意度- 评价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进行评估。
3.2 技术操作标准- 评估门诊护士在技术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 通过观察护士技术操作并记录评估结果。
3.3 信息沟通- 评估门诊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 通过观察护士的沟通行为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评估。
3.4 环境卫生- 评估门诊护理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情况。
- 通过观察门诊护理场所,并进行检查记录。
3.5 安全管理- 评估门诊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通过观察门诊护理过程、核查相关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估。
4. 评价细则4.1 评估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的评估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 如使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面谈等评估方法。
4.2 评估频率- 根据不同的评估项目确定评估频率。
- 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评估。
4.3 评估人员- 指定专业人员负责评估工作。
- 评估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4.4 评估结果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5. 总结门诊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对于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门诊护理的质量水平。
因此,各医院应根据本文提及的评估标准和评价细则,制定适合本院的门诊护理质量评估方案,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2023版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023版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人体位舒适、与医嘱相符合。
2. 口腔、会阴、头发无异味。
3. 根据病情做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4.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5. 床单位整洁、干燥、无血迹。
6. 每周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病员服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7. 根据病情随时巡回病房。
8.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9. 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型率100%。
10.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1. 熟练掌握输液并发症及急救处理流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标准可能因医院或地区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所在医院或地区发布的最新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门诊护理质量质控标准及评价细则门诊护理质量质控标准及评价细则(100分)检查日期:_________ 检查者: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标准与要求:一)诊室环境1.诊室环境应该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墙壁无乱张贴、无乱悬挂、无蜘蛛网、无污渍污垢,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定期消毒,物品分类放置,管理有序。
2.护士办公室应该整齐、整洁、无杂物,洗手池清洁,有洗手方法说明。
3.治疗室、换药室应该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物区,定期空气消毒,治疗车无污垢。
二)服务质量1.就诊前:1)诊室整洁,桌面无杂物,办公用品齐全。
2)保持诊床清洁、整齐,每周更换;脏了随时更换。
3)开诊前15分钟,为候诊病人进行开诊仪式,介绍就诊流程、门诊布局及相关健康宣教。
2.就诊中:1)护理人员实行“首迎首问负责制”。
2)护士微笑迎接,主动询问病人需要,及时、准确分诊,引导病人至就诊科室并维持就诊秩序。
3)简要询问病史,根据病人需求指导病人选择专家。
4)分诊护士及时巡视,认真观察就以病人病情变化,对危重、急症病人及时通知医生,安排就诊。
5)二次分诊到位,走廊候诊区不得有非就诊人员逗留。
6)诊疗中有实施保护病人隐私的设施。
每诊室病人不得超过3人。
7)主动为病人提供帮助,老、弱、危重、特殊检查及治疗时至少一名人员护送。
8)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关健康教育指导。
9)认真填写门诊日志,符合规定要求。
10)发现传染病,按规定要求进行隔离、上报及诊室消毒。
3.就诊后:1)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2)做好病员特殊检查前准备及用药相关指导。
3)保管好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单。
4)病人离开后,开窗通风,便空气新鲜。
5)准备次日开诊用物。
三)安全检查1.有科室安全管理制度。
2.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意外。
3.有差错事故防范及报告制度。
4.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5.重点安全环节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安全用电、安全用氧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及措施。
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一、环境管理:
空间宽敞、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布局合理、标记醒目、工作流程合理。
二、消毒隔离管理:
1、清洁区、污染区分区合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每操作一人后应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手消毒剂开启后应标明日期、责任人。
3、开启的溶液标有日期、用途、签名,有效期24小时。
4、脉枕套每日更换,如有污染及传染病人使用后及时更换。
5、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利器盒放入利器盒,放至3∕4时更换,利器盒外记录使用科室及日期。
三、安全管理:
1、抢救车用物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物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
急救药品无破损、混浊、变质、过期,有专人管理,每周清点并
记录;用后及时补充并上锁管理。
2、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3、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每周有登记,每月有讨论分析,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
4、抢救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处理备用功能状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四、操作流程管理:
1、热情接待病人,落实首问负责制。
2、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
3、按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数,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
4、主动与病人沟通,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门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作者:————————————————————————————————日期:门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科室: 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类别检查项目检查主要质量要素检查方式判断结果一、患者安全目标相关评审要求(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1、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者(门诊病人原则上使用姓名与就诊号进行身份识别,座位号或性别、年龄等其它方式作为辅助识别方式)现场查看或提问两名护士是否2、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到位,查对方法正确。
查看现场或提问两名护士是否(二)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1、护士知晓常见检验危急值。
现场提问护士2名是否2、护士执行“危急值接获流程”正确现场查看或提问护士2名是否3、危急值登记无漏项,信息记录完整现场查看记录本是否4、护士知晓什么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根据医院制度) 提问护士2名是否(三)用药安全管理1、护士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配药、输液查对制度,输液速度、顺序合理现场查看是否2、严密观察输液过程及用药后反应,掌握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流程。
现场查看或提问护士2名是否3、严格按药物的使用方法(如需避光)进行输注。
现场查看是否4、配置和使用药物时双人核对,并标明时间及签全名。
现场查看是否5、药物开启标识符合医院要求(有开启时间、失效时间)。
现场查看是否(四)降低患者跌倒/坠床导致的伤害风险1、有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
查看资料是否2、护士知晓发生坠床/跌倒后处理流程。
提问2名护士是否3、有预防跌倒、坠床的安全防范措施及警示标志。
现场查看是否(五)病人的安全转运1、正确评估病人及环境,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必要时备抢救物品。
现场查看是否2、选择合理、安全的转运通道,病人安全防护措施及病情观察执行到位。
现场查看是否3、转运工具如平车、轮椅等完好,备有约束带,使用安全。
现场查看是否4、严格做好病人安全转运交接流程。
门诊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门诊工作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服装整齐,仪表端庄大方。
对病人态度和蔼,彬彬有礼,耐心解答问题。
2、门诊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
3、经常进行卫生宣教工作,介绍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4、门诊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室内布局合理,物品放置规范。
尽量简化就诊手续,使病人不因非医疗护理原因在门诊停留时间过长。
候诊室秩序良好,每间诊室保持一医一患。
5、预检分诊工作正确熟练,做到传染病人不漏检,对疑是传染病患者,及时隔离,污染物按规定消毒。
6、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建立病历,填写楣栏,询问病情,备齐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等用物。
合理分诊,复诊病人尽量做到连续门诊。
7、组织好病人的就诊,主动、及时配合医师进行各项诊疗工作,注意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急症、重症、孕妇、婴幼儿及老弱者酌情提前安排就诊。
8、质量达标率≥90%。
(二)门诊换药室工作质量标准1、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有换药室工作制度。
2、换药室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无人吸烟。
每日紫外线照射,每周大扫除,有记录。
3、接待病人热情、耐心、有礼貌。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类消毒物品专柜存放,无过期物品。
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放在固定位置,清洁区域与污染区域划分清楚。
5、换药用具一人一份,每日消毒一次,每周大消毒一次。
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器材、持物钳、无菌容器等每周更换两次,并高压灭菌,有登记。
6、每月对各种器械、敷料及工作人员的手等作细菌检测,作好记录及结果分析。
7、设有护患交流本,征求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1、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严格的时间观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服务热情周到、有礼貌。
2、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3、有健全的抢救组织,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熟悉常见急诊抢救预案,有过硬的基础护理技术及抢救技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电击除颤、洗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