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控检查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质控护理考核标准质控护理是指通过系统地运用护理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益,并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水平的一种护理活动。
质控护理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注重护理工作的安全、规范和专业性。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质控护理考核标准,以供参考。
1、病人安全:护理人员应通过有效控制感染、防止跌倒、避免误诊误治等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2、病人参与: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参与医疗决策和护理过程,满足病人的需求和期望。
3、护理文书:护理人员应准确、完整地记录病人护理情况,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为病人的综合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4、护理个体化: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修订。
5、团队合作:护理人员应与医疗团队及其他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确保病人的综合护理得到保障。
6、护理质量评价: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7、专业发展: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跟上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8、信息管理:护理人员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管理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病人的护理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
9、护理资源管理:护理人员应合理利用护理资源,进行规划、协调、组织和监督,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10、持续改进:护理人员应不断总结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创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以上就是质控护理的考核标准,通过资料显示可以看到质控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为各位提供参考价值。
基础护理质控标准(合格≥90分)项目质量标准分值检查方式扣分标准晨晚间护理30分1、患者床单位整洁10检查床单元、患者各部位,询问患者或家属,查看基护记录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2、毛发、面部、口腔、会阴、足部清洁无味20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卧位护理20分1、及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 5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2、需要时,指导或协助床上移动 5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3、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无压疮发生或带入压疮未加重(有事实证明)10不符合防范要求一项扣1分,发生PU一周内处理好转-2分,不好转持续加重,每周累加扣分;带入压疮好转加1分/周,反之扣1分排泄护理20分1、及时协助处理失禁二便、呕吐物及吸引贮液瓶5检查病房、病人相关部位,询问患者或家属,查看基护记录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2、指导臀下便器不长时间放置 5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3、留置尿管、尿袋护理规范,训练膀胱功能10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患者安全管理20分1、有输液、皮肤、管路、跌倒/坠床等安全防范措施,管理到位15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2分2、各管路管理规范、标识清楚3、上、下午开窗通风5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4、特殊病人行空气消毒生活护理10分1、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1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2、药物看服(发)到口(手) 5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3、衣裤整洁,身体无异味 3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分4、指/趾甲短(与指尖平,尊重病人意愿)1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备注】本标准根据卫生部《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要求修订,请各科按公示护理级别要求对照执行。
护理部2014年2月修订。
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1.护理质控检查的内容:-违反操作规范:检查护士是否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护理,如手卫生、穿戴防护设备等。
-护理记录不规范:检查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是否按时记录、是否有漏项等。
-患者疼痛管理:检查患者疼痛评估和疼痛缓解措施的执行情况。
-药物管理:检查药物给予的准确性、剂量是否正确等。
-院内感染控制:检查是否按照感染控制规范进行手卫生、消毒等操作。
-患者安全:检查患者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是否存在跌倒风险、是否存在械体位置不正确等。
2.护理质控整改的原则:-及早发现和纠正问题:及时进行护理质控检查,发现问题后应立即纠正。
-确定责任人:对于发现问题的责任人,应及时追究责任,并制定整改方案。
-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每个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完成时间。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整改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3.护理质控整改的具体措施:-培训和教育:针对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加强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
-定期演练:对护理操作规范进行定期演练,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
-强化监督:加强对护理质控的监督,定期进行护理质控检查,确保护理工作符合标准。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建立患者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意见,及时改进。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控护理操作的质量,减少差错发生的可能。
4.持续改进:-持续跟踪和评估整改效果:整改后对问题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进行定期回顾和总结:定期对护理质控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的不足之处。
-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与其他医疗单位交流护理质控经验,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
总之,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患者反馈机制以及持续改进,可以使护理质控工作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海南省护理质控标准:1、正确确认患者身份1所有患者佩戴腕带2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者,如:使用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方法2、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2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到位,查对方法正确、3、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1护士知晓本专科常见危急值2护士执行“危急值接获流程”正确3危急值登记无漏项,信息记录完整4危急值患者病情观察和处理有相应护理记录5护士知晓什么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根据医院制度6口头医嘱执行正确4、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和使用1科室有高危药物申请报告,高危药物帐物相符与药剂科备案种类、数量一致2高危药品单独区域存放有警示标识;普通病区不能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存放病区有申请报告复印件3贮存温、湿度、避光符合药物管理要求4配置和使用药物时双人核对5、确保手术安全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操作、正确的患者1责任护士知晓手术部位及手术部位标记落实情况2手术交接记录单填写完整正确6、降低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1护士知晓洗手指证2手卫生设施、用品齐全3适时洗手或手消毒4洗手方法正确7、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导致的伤害风险1入院时有高危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并记录2高危患者每周有评估并记录3病情变化随时有评估4评估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符5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床头有警示标识6高危坠床/跌倒患者:有患者家属签字告知7坠床/跌倒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8护士知晓发生坠床/跌倒后处理流程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1入院时有压疮风险评估并记录2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并记录3压疮风险评估正确4压疮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5护士知晓压疮分期及处理方法9、危重患者转运含转科1转运前有患者病情评估记录2转运工具良好3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是与急诊、重症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的转接4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10、临床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病区备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3有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计划并落实到位11、重点环节应急管理1有重点环节包括患者用药、输血、标本采集、术前、术后管理管理制度2有重点环节包括患者用药、输血、标本采集、术前、术后管理等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有培训或演练,至少每年一次4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时防护措施落实到位5锐器处理到位6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二、患者和家属的权利相关评审要素1、患者隐私保护1操作时有保护患者隐私措施;2患者各种信息资料不得放置在他人可随意获取之处3人员离开电脑时,退出界面三、患者评估相关评审要素1、入院评估18小时内班内完成2评估完整3评估正确2、ADL评估1按要求评估2病情变化或自理能力发生变化随时有评估3评估结果与病情相符;四、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相关评审要素1、健康教育1健康宣教栏宣教资料齐全每个专科疾病都要有相应宣教资料2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和健康需求进行健康宣教3健康宣教内容有记录2、疼痛护理1护士知晓常用疼痛评估工具2护士知晓常用疼痛评估方法3疼痛评估方法正确4疼痛评估结果正确5按要求进行评估和记录6疼痛患者评估与再评估及时准确7使用PCA患者管理符合要求8疼痛宣教落实,有记录3、护理措施1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标识正确2床单位整洁、无污迹3病人个人卫生清洁口腔、头发、胡须、会阴、指趾甲等4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并有记录5能及时处理专科应急情况6专科护理常规落实到位4、输血护理1护士知晓输血相关知识交叉配血、取血、输血、保存,输后处置等2输血查对方法正确3输血查对内容正确血液质量、患者信息等4血液输注及时血液出血库后30分钟内输注,4小时内输注完毕5输血评估记录输血开始时、输血15分钟后、输完血后符合要求,有反应及时评估6护士知晓常见输血反应7护士知晓输血反应处理流程8输血后处置符合要求六、药物管理和使用相关评审要素1、药物冰箱管理1冰箱清洁无杂物2冰箱温度控制在2-8°C,特殊药物根据药品储存需要调整,每天监测记录两次3温度异常>8℃、<2℃,特殊药物根据药品储存需要调整,每天检测记录两次4冰箱每月至少除霜1次有记录无霜冰箱除外5冷藏药物标识清楚,账物相符6护士知晓冰箱温度异常处理流程2、药物贮藏1各类备用药品定量、定点、分类放置,标识清楚2备用药品帐物相符,最低量备药3药名相似、包装相似、一品对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显的警示4药物分病人、分种类单独防止,标识清楚5药物贮藏区域每日有两次温湿度温度控制在30℃以下,湿度控制在35%-75%监测记录3、给药管理1药物开启标识符合要求有开启时间签名2药物标明配置时间、配置人,在有效期内使用3所有药物有给药医嘱4患者处无药物存放除自备药5给药时间符合医嘱要求6护士说出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7护士知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流程及意外情况的处理七、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相关评审要素1、质量改进1病区有质量改进项目2护士知晓科室质量改进项目及自己承担的任务3有改进项目的原始数据4有改进成效的维持2、不良事件上报1护士知晓不良事件报告流程2不良事件主动及时上报3重大不良/警示事件有根本原因分析八、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相关评审要素1、物品管理1物品洁污分区,放置合理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3无菌物品标注开启及失效日期,无过期4物品表面清洁2、污物、医疗废弃物管理1放置医疗废物间或柜上锁,有标识2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标识清楚,有标识3医疗废物不超过放置容器的3/44使用中锐器盒妥善固定,内容物不超过3/45医疗废物包扎后,贴上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等的标签,贮藏<24小时6、化疗废弃物袋需加贴“化疗药物”标识7、特殊感染患者废弃物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标识清楚8、污物间整洁9、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被服单独放于黄色垃圾袋内10、血液、体液等污染的工作服单独存放于黄色垃圾袋内。
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护士的操作技术是否规范、准确、灵活,能否熟练运用各种常规和专业的护理技术,如换药、注射、静脉置管等。
同时,还要考察护士是否熟悉操作仪器设备,并能正确维护和使用。
2. 护理质量评估:考核护士对患者护理情况的评价能力,包括时间评估、风险评估、病情观察及判断、坏死组织判别、感染病情观察判断和病程观察判断等,能否正确判断患者的护理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护理沟通能力:考核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包括护士是否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指导。
同时,还要考察护士是否能够与其他科室和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 护理记录能力:考核护士的护理记录是否规范、准确、详细。
护士需要能够正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患者的重要变化和医疗措施,并能正确记录医嘱和操作过程。
5. 护理知识与教育:考核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包括常见病症的护理知识、护理诊断与护理干预知识、常见药物的知识等,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能够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护士和患者。
6. 护理安全:考核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护士需要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和风险,能够识别和应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并能熟练运用急救技能。
以上是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的一般要求,具体考核标准可能因不同医疗机构和岗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护士通过参加这些考核,可以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级护理(含基础护理)质量质控检查标准一、急救物品的准备1、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物品,急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放置位置适当。
(2分)2、护士掌握所备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
(病区如无危重病人,抽查一名护士回答,查1 名一级护理病人)(2分)二、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及护理措施的落实1、责任护士知晓危重病人的诊疗护理信息。
(查2名一级护理的责任护士)(2分)2、各项治疗措施落实及时、准确。
(液体的滴注顺序,安排合理、服药到口、口护、气切及时有效)(2分)3、有安全防范措施。
(压疮、跌倒、坠床、烫疗、化疗药、高渗药外渗等有防范措施。
(2分)4、无护理并发症。
(2分)5、落实各种导管护理。
护士知晓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管道标识、放置、更换、警示、通畅、清洁、符合院感要求等.(2分)6、病人知晓责任护士。
(2分)三、基础护理1、床单元整洁、物品摆放利于抢救。
2、基础护理由护士完成,或陪人的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2分)3、保持病人的“三短九洁”.(三短: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九洁:面颊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床铺)(2分)4、病人体位舒适,符合治疗要求。
(2分)四、专科健康教育1、有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的资料或处方.(2分)2、特殊药品的用药指导。
(查护士和病人)(2分)3、根据病情指导饮食(特殊饮食)调理。
(查护士和病人)(2分)4、专科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指导、功能锻炼.(考护士,查看病人)(2分)5、特殊检查前后的相关指导(查护士和病人)(2分)6、手术前后的相关指导。
(查护士和病人)(2分)五、其他1、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2分)2、护理级别、警示标识等标识正确。
(2分)3、不能沟通的病人佩戴腕带,护士按要求查对腕带。
(2分)4、床头交接班内容全面,突出重点.(2分)5、及时留取二便标本,各种辅助检查及时送检。
(2分)。
护理质控标准(病区管理)
医院科室日期分数
注:
1.青霉素阳性标记必须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住院病历首页、床头卡、注射卡、门诊卡
2.中医健康教育资料:包括健康教育处方、专科专病中医健康教育标准、宣传栏、资料册、
专题讲座等。
检查者签名
护理质控标准(护士长管理)医院科室日期分数
检查者签名
检查者签名
医院科室日期分数
检查者签名
护理质控标准(消毒隔离)医院科室日期分数
检查者签名
护理质控标准(护理部工作)
开展中医辨证比例:二级医院≥3~5个病种,三级医院≥7个病种;全国、市重点专病专科应全部开展辨证施护。
** 中医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指通过护理手段应用中医中药解决病人护理问题,不包括治疗项目(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褥疮护理、静脉炎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中药雾化吸入、中药灌肠/肛滴、中药熏洗、中药足浴、穴位按压、穴位敷贴、中药换药/敷药、中药坐浴/药浴、中药胃管注入、中药浸渍.
**** 各级重点专科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情况及实施效果:中医护理病历、中医护理手段/项目、相关中医护理论文/课题、论著/编写著作等。
护理质控标准(手术室)
检查者签名
*手术室制度必须包括:各级人员职责、参观制度、进出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查对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
护理质控标准(供应室)医院科室日期分数
检查者签名。
外科危重病人护理质控标准月份:质控人:得分:项目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基本要求评分标准病情观察30分5现场查看1.一览表、床头牌标记齐全、清楚、正确,护理级别与病情、诊断、医嘱相符,24h有专人护理一项不符扣1分,查排班无专人负责扣5分15抽查护士、患者各项1人2.护士对危重患者八知道:①姓名②诊断③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睡眠、排泄等)④心理状况⑤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⑥饮食⑦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康复要点)⑧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一项不知道各扣2分,一项不全扣1分5现场检查3.床头交接班内容包括病情、治疗、护理、皮肤情况等一项不符各扣1分5查护理记录4.护理记录客观、及时、准确、完整。
体现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项不符各扣1分专科护理30分10查看患者1.输液通畅、用药及时准确,滴速与病情需要或医嘱要求相符2.患者能按时服用药物3.各种治疗(如吸氧、雾化、鼻饲等)及护理准确及时4.各种治疗工作到位一项不符扣2分10现场检查并抽查护士1人5.根据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未备或不适用扣5分,不齐全扣3分6.熟悉现用仪器(如心电监护仪等)的操作规程、识别故障并能及时处理不能识别故障或不掌握操作规程扣5分,出现警报回应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各扣3分7查看患者7.特殊导管有标识,记录留置开始时间及更换敷料时间8. 管道护理做到:正确使用、妥善固定、管道通畅、清洁、按要求更换9. 护士知晓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导管脱落不得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3抽查护士10.掌握专科护理观察指标,如有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一项不符扣2分基础护理落实40分20查看患者1.床单位整洁、干燥2.衣裤整洁3.指(趾)甲短、清洁无污垢4.头发清洁、胡须短5.皮肤、口腔清洁无异味6.及时协助患者进食、服药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10查看患者及记录7.患者体位舒适,符合病情需要和治疗护理要求8.意识障碍的患者有安全护理措施,无护理并发症如烫伤、坠床、压疮(护理部备案者除外)一项不符扣2分,发生烫伤、压疮、坠床不得分10查看患者及记录9.做好压疮预防护理,护理措施妥当10.对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翻身,有翻身记录一项不符扣2分。
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科室日期检查人检查项数合格项数合格率 %备注:1、分级护理合格率=检查合格项目数/检查总项目数×100%。
2、每周至少检查一级护理(危重)患者2名、二级护理患者1名及相应的责任护士。
3、一级护理(危重)患者质控检查由病区质控组长负责。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备注:1、病区管理合格率=检查合格项目数/检查总项目数×100%。
2、至少每2周检查过遍,检查时包括所有在岗护理人员、至少6名病人及床单位管理情况,在检查结果记录表中记录床号、姓名。
3、凡检查中发现有护士长不知去向、护士脱岗的情况,与绩效挂钩。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急救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合格项目数/检查总项目数×100%。
3、至少每2周检查过遍,急救技能由质控正副组长负责。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标准2、每周至少检查1份完整病历。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备注:1、输血工作合格率=检查合格项目数/检查总项目数×100%。
2、输血较多的科室,每周至少检查2名患者输血工作质量;输血较少的科室,凡是有输血患者即检查,与输血登记本相符;一个月无输血的科室,每月至少抽查1名护士模拟输血流程(检查表上注明模拟护士姓名,不能以提问形式代替,血样采集要求实际操作、输血全过程模拟)。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手术科室每周至少检查1名手术病人。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14-28项的检查合格项目数/14-28检查总项目数×100%。
3、每周至少检查2个高风险患者。
护理部修订于2019/12管路滑脱高风险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备注:1、管路滑脱风险评估正确率=1-10检查合格项目数/1-10检查总项目数×100%。
2、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11-23项的检查合格项目数/11-23检查总项目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