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理论知识培训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6
1、油气收集与油气回收油气收集是指在油气存在的气相形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在灌装油、卸油和加油过程中,将油罐、油槽、油箱等容器口排放的油蒸气收集起来,转存到油罐、油槽的空间或其他容器里。
例如,将加油站进油时从地下油罐内排出的油蒸气收进油罐车的油槽中;将给汽车油箱加油时从加油枪周围挥发的油蒸气收进地下油罐里。
油气回收是指将收集起来的油气加以处理,使之从气态转变为液态,还原为汽油,使之可重新投入使用。
油气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冷凝法、膜分离法、吸(脱)附法和吸收法。
油气收集和油气回收是前后不同的两个过程。
目前,人们所说的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基本上属于油气收集系统。
还应指出,有的城市的油气收集措施只是将加油站油气污染进行转移排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回收和利用油气的问题,因而无法实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2、油气“一次回收”油气“一次回收”,是指加油站卸油过程中,将储油罐中的气体收集后注回油罐车,再由油罐车携带返回油库,确保在卸油过程中不排放气体。
3、油气“二次回收”油气“二次回收”主要是机动车加油时,对机动车油箱的溢气进行回收。
按照要求,当前,没有完成“一次回收”工程改造的加油站,必须同步完成“一次回收”和“二次回收”治理工作。
4、油气回收的意义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轻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销售及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较轻的液态组分汽化,排入大气,造成油品的损耗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4.1 危及各个石油储运环节的安全由于轻质油品大部分属于挥发性易燃易爆物质,易聚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后沉聚积于洼地或管沟之中,遇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如果烃浓度在1%~7%之间,则处于爆炸范围。
对于这种危害,目前人们更多地通过加强管理,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来防止事故发生。
尽管如此,由于油气爆炸极限范围宽,油气扩散范围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多,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全封闭式油气回收系统培训教材油气回收系统与底部灌装系统一、油气回收的必要性石油产品,特别是汽油发挥出来的有机碳氢化合物,也叫VOC,已经被视为有害污染物,会引起城市上空烟雾,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所含有毒致癌物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许多国家为了限制VOC向大气中的扩散,颁布严格的环保法规。
美国加利佛尼亚洲最先颁布“净化空气”法规,接着全美的其他州和大城市也纷纷采取了行动。
欧共体于1996年在布鲁塞尔颁布法规,限制燃油在储存、装载、运输和卸载过程中的VOC排放。
这个法规要求共同体国家在未来9年内逐步采用油气回收系统,以减少VOC的排放。
欧共体的研究显示,仅在共同体国家范围内,每年汽油和其他溶剂向大气排放的VOC达1000万吨,其中50万吨VOC是在燃油的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由于汽车的灌装和卸载而造成的VOC排放量每年约为20万吨。
欧洲共同体制定的新法规的目标是:在未来15年内,排放污染减少80%-90%;燃料库区内的灌装和储存油料时,排放气体不得超过0.001%(按重量);加油站灌装和储存油料时,排放气体不得超过0.001%(按重量)。
为了满足共同体新的环保法规,欧洲各国的石油公司、油料库区和运输汽车公司必须在2004年以前完成以下任务:在所有油料库区的安装带油气回收系统的底部灌装加料台;在油料销售终端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对油罐车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底部灌装或卸载,同时进行油气回收。
二、采用底部灌装的原因■更安全:……………操作是在地面上完成。
■更快捷:……………一个油罐的各个仓位以同时灌装。
■更干净:……………灌装时采用无泄漏快速接头。
■油气回收:…………更加简便,气体量减少。
■减少静电:…………底部灌装能够消除灌装时的喷溅。
■减少气体扩散:……全封闭式灌装。
■安全、环保、高效和易操作,这些优点使得油罐车底部灌装将取代传统的上装方式。
三、上装系统、底部灌装系统的油气回收的效果比较⒈上装式简介:在没有了解底部灌装的优点时,公路和铁路油品装载是采用上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