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568.50 KB
  • 文档页数:6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3.42代入3.41得 1 F a 1 8CRT 0 R sinh 1 C紧 2 RT
离子表面剩余量步骤如下: ( 1) ( 2) 曲线 ( 3)
(3.21) 可实际应用的求离 子表面剩余量的公 (3.22) 式
测量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电毛细曲线б-φ关系曲线 从各条电毛细曲线上取同一相对电位下的б值。做б~lna±关系 根据б~lna±关系曲线,求出某一浓度下的斜率
即由3.21和3.22求得该浓度下的离子表面剩余量。
§3.4 双电层结构
一、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 静电作用使相反电荷靠近,倾向于紧贴电极表面排列,图 3.11。而热运动使带电粒子倾向于均匀分布,使剩余电荷不能紧 贴电极表面分布,有一定扩散性,形成扩散层。二者相互作用使 不同条件下电极体系中,双电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两部分组成。
10:58:14
金属/溶液界面剩余电荷与电位的分布的溶液一侧
q 8CRT 0 T sinh(
Z 1 F 2 RT
)
(3.41)
可由上式讨论分散层的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双电层结构分散性 的主要因素。
10:58:14
若假定 d 不随电极电位变化,可将紧密层看作平板电容器, 其中电容值C紧为一恒定值,即 q C紧 常数 a 1
所以 q C 紧 ( a 1 ) (3.42)
一、概述
第三章 三、双电层的微分电容 电极/溶液界面 四、双电层的结构 五、零电荷电位 的结构和性质 六、电极/溶液界面的吸附现

二、电毛细现象
10:58:14
§3.1 概述
一、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由于各电极反应都发生在电极/溶液的界面上,故界面结和性质对电极反 应影响很大。 1. 界面电场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 由于双电层极薄,故场强可很大,而电极反应是电荷在相间转移的反 应,故在巨大的界面电场下,电极反应速度也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可实 现一些普通化学反应无法实现的反应,并且可通过改变电极电位改变反 应速度。 2. 电解质性质和电极材料及其表面状态的影响 这些性质对电极-溶液界面结构和性质均能产生很大影响,故需进一 步了解电极-溶液界面性质,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电极反应性质和反应速 度的目的。
因Φ0时,q = 0, 以此作边界条件代入上式。则

10:58:14

0
Cd d
(3.30)
电极电位为Φ时的q值相当于图3.10中的阴影部分。
与电毛细现象曲线求q值相比。微分电容更精确和灵敏。前者用积 分函数,后者用微分函数。Cd=dq/dQ
但二者相互联系。因需用电毛细曲线法确定零电荷电位。
10:58:14
从理论上解释微分电容的变化规律,说明界面结构及影响因素对 微分电容的影响,正是建立双电层模型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微分电容曲线所提供的信息来研究界面结构与性质的实验 方法叫微分电容法。
10:58:14
微分电容曲线可求给定电极电位下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q Cd=dq/dQ 积分后可得
q C d d 积分常数
理想极化电极:不发生任何电极反应的体系。 与其它理想体系类似, 只有相对的理想体系,电极电位处于 特定范围及特殊电场下,可满足理想极化电极的条件。 绝对的理想极化电极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一定的电极电位范 围内,某些真实的电极体系可以满足理想极化电极的条件。
如:汞和高纯氯化钾组成的体系。 2Hg Hg22++2e 电位 >0.1V K+ +e K 电位<-1.6V 该电极在0.1V~ -1.6V范围内,没有电极反应发生,可作为理 想极化电极。
10:58:14
电毛细曲线 微分电容
q i
(3.6)
李普曼方程
Cd
dq d
积分电容
q Ci o



o
Cd
微分电容曲线
q Cdd
o
双电层基本结构
紧密层和分散层
10:58:14
1 1 1 Cd C紧 C分
§3.2 电毛细现象 一、电毛细曲线及其测定 两相间均存在界面张力,电极体系界面张力不仅与界面 层的物质有关,而且与电极电位有关,此界面张力随电极电 位变化的现象叫做电毛细现象。而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的关 系曲线叫做电毛细曲线。常用毛细管静电计测取液态金属的 电毛细曲线。
10:58:14
电毛细曲线近似有最高点的抛物线,因汞/溶液界面存在 双电层,由于电极界面同一侧带相同电荷,相互排斥作用 力图使界面扩大。与界面张力使界面缩小相反,故带电界 面张力比不带电时小。
10:58:14
二、电毛细曲线的微分方程 根据Gibbs等温吸附方程,由热力学可推导出界面张力 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式 dÓ = -ΣΓidμi-qdφ 3.5
∵φa=(φa-φ1)+φ1 1 da d ( a 1 ) d1 1 1 双电层电容为
Cd dq dq dq C紧
C分
(3.31 )
即双电层微分电容由紧密层电容 C紧 和分散层电容 C分 串联组成。
10:58:14
二、斯特恩(Stern)模型
对于双电层的具体结构,一百多年来不同学者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最早于1879年Helmholz提出平 板型模型; 1910年Gouy和1913年Chapman修正了平板型模 型,提出了扩散双电层模型; 后来Stern又提出了Stern模型。
d 为紧贴电极表面排列的水化离子的电荷中心与电极表面的 距离,也为离子电荷能接近表面的最小距离。紧密层厚度为d, 若假定d内介电常数为恒定值。则该层内电位分布是线性变化的。 从x=d到溶液中远处剩余电荷为零的双电层部分即为分散层。其 电位分布是非线性变化的。
10:58:14
距离电极表面d处的平均电位称φ1电位。它在不同结构紧 密层中d大小不同,所以φ1电位为距离电极表面d处,即离子 电荷能接近电极表面的最小距离处的平均电位。或紧密层与 分散层交界处平均电位。 若φa表示整个双电层电位,则紧密层电位差为φa-φ1, 分散层电位差为 φ1,φa及 φ1是相对溶液深处的电位(规定为 零)。
电极表面剩余电苛较少时,即零电荷电位附近,微分电容随电极 电位变化较明显。电荷密度增大时,电容值也趋于稳定值,进而 出现电容值不随电位变化的所谓“平台”区。在q>0的左半部曲 线对应的平台区 Cd值约为32~40μF/cm2, 右半部(q<0),平台区 对应的Cd值约为16~20μF/cm2, 表明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的双电 层在结构上的差别。
q dq
o
q
o C d d


(3.36)
故可计算从零电荷电位φO到某一电位φ之间的平均电容值Ci
q 1 Ci o o


o

Cd d
(3.37)
即Ci为积分电容,由(3.27)可看出微分电容与积分电容的关系。
10:58:14
10:58:14
一、 微分电容曲线
q ( ) i
3.6
µ i为i物质化学位,因理想溶液无化学反应发生,故溶液中 组成不变。µ i不变, 此为Lippman(李普曼)公式,q为电极表 面剩余电荷密度,单位为c/cm2,Φ单位为V,ó 为J/cm2
10:58:14
若电极表面剩余电荷为零,即无离子双电层存在时,q=0则 òδ/òΦ=0,对应于图3.3最高点, 无电荷排斥作用,界面张力最大; 此时的电极电位称为零电荷电位,常用符号Φ0表示。
q ( ) i
3.6
无论电极表面存在剩余电荷符号如何,界面张力均随剩余电 荷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由上式 可直接由电毛细曲线斜率求某一电位密度下电极电位 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判断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符号 及零电荷电位。
10:58:14
三、离子表面剩余量 构成双电层溶液一侧发生了离子的吸附。金属侧电子过剩 或不足,溶液侧剩余正负离子浓度不同,发生了吸附现象 ,见下图。
C
o r
l
式中:εO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r为实物相的相对介电常数。 L两电容器平行板之间距离,常用单位cm;C为电容常用单位为 μF/cm2.
10:58:14
界面双电层并非完全恒定值,而随电极电位变化。故利用微分形 式来定义界面双电层的电容,称微分电容,即
dq Cd dQ
(3.24)
由图3.9知,微分电容随电极电位和溶液浓度变化。电位相同时。 随浓度增大。微分电容值也增大,表明此时双电层有效厚度减小 ,即两个剩余电荷层之间的有效距离减小。即随着浓度变化、双 电层结构也会变化。
1பைடு நூலகம்:58:14
在稀溶液中,微分电容曲线将出现最小值(图3.9中曲线1~3)。 溶液越稀。最小值越明显。随溶液浓度增加。最小值逐渐消失。 实验证明。出现微分电容最小值的电位就是同一电极体系电毛细 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电位。即零电荷电位把微分电容曲线分成了 两部分。左半部(φ>φO)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为正值。右半 部(φ<φO)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q为负值。
10:58:14
( ) ' ln a
§3.3 双电层的微分电容
一、 双电层的电容 界面剩余电荷的变化将引起界面双电层电位差改变,因而电极/溶 液界面具有贮存电荷的能力,即具有电容的特性。
理想极化电极可作为平板电容器处理,即把电极/溶液界面的两个 剩余电荷层比拟成电容器的两个平行板,由物理学知,该电容器 的电容值为一常数,即
10:58:14
二、理想极化电极
电极/溶液界面:是两相间一界面层,指与任何一相基体性 质均不同的相间过渡区。 界面结构:主要指在这一过渡区域中剩余电荷和电位的分 布以及它们与电极电位的关系。 界面性质:主要指界面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是电性质 。 研究界面结构的基本方法:通常测量某些重要的,反映界 面性质的参数(如界面张力、微分电容、电极表面剩余电荷 密度等)及其与电极电位的函数关系。把实验结果与理论推 算出的模型相比较,若接近,则模型有一定正确性。但前提 条件是选一个适合界面研究的电极体系。
x
(3) 将双电层溶液一侧的电位分布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 密度联系起来。以便更明确地描述分散层结构的特点。
10:58:14
根据高斯定理, 因荷电粒子有一定体积。剩余电荷靠近电极表 面最小距离为 d,在 x=d 处 φ=φ1。由于从 x=0 到 x=d 的区域 内不存在剩余电荷。φ与X关系线性。
GCS的模型的双电层方程式 对 Z-Z 价型电解质,分散层电位差的数值( φ1)和电极表面 电荷密度(q),溶液浓度(C)之间的关系式为:
10:58:14
离子表面剩余量:界面层存在时离子的摩尔数与无离子双 电层存在时离子的摩尔数之差定义为离子的表面剩余量。
v T (v v ) RT ln a
Φ' v T (v v ) RT ln a '
10:58:14
直流电通过一个电极时,可能起到以下两种作用: (1)参与电极反应而被消耗掉。这部分电流相当于 通过一个负载电阻而被消耗。 (2)参与建立或改变双电层。这部分电流的作用类 似于给电容器充电,只在电路中引起短暂的充电 电流。
(a)电极体系的等效电路
10:58:14
(b)理想极化电极的等效电路
10:58:14
双电层方程式推导需考虑下列因素 (1) 假设离子与电极间除静电引力外无其它相互作用, 双电层厚度比电极曲线半径小很多,将电极视为平板电极, 粒子在界面电场中服从波尔兹曼分布。 (2) 忽略粒子的体积,假定溶液中离子电荷是连续分布 的(实际上离子具有粒子性,故离子电荷是不连续分布的) 。故可用泊松(Poisson)方程。把剩余电荷的分布与双电层 溶液一侧的电位分布联系起来。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为正 值时,φ >0,随距离x增加,φ 值逐渐减小 即: 0
Cd为微分电容,表示引起电极电位微小变化时所需引入电极表面 的电量。相反,也表明界面上电极电位发生微小变化(扰动)时 所具备的贮存电荷的能力。 由微分电容定义和李普曼方程,由电毛细曲线很易求得微分电容 值
因 所以
10:58:14
q 2 Cd 2
(3.25)
可根据电毛细曲线确定零电荷电位φO,从而可利用式(3.24)求得 任-电极电位下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