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630.16 KB
- 文档页数:7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种植技术一、塑料袋青贮玉米秸秆的优点1.不增加设备不需要准备设备,如青贮窖、青贮池、青贮壕和青贮塔等。
塑料袋青贮玉米秸秆投入成本低,而且省人力。
2.制作塑料袋简单制作塑料袋的薄膜到处都有,只要是无毒、厚度在0.8~1.0毫米的聚乙烯双幅膜都可以。
塑料袋可随处存放,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易行。
3.原料量不受限制用玉米秸秆做原料,有多少就贮多少,不受原料量的限制,适合奶牛、羊个体养殖户应用。
4.塑料袋透明易观察塑料袋是透明的,易于装紧踏实,便于观察,原料浪费少,成功率很高。
开封非常容易,饲喂又方便,养殖户容易接受。
二、青贮玉米秸秆的准备工作1.塑料袋的制作可选用透光好、无毒、耐用、厚度0.8~1.0毫米的聚乙烯双幅塑料筒膜,要求无破损、无砂眼,厚度均匀。
制作塑料袋时,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米的段(重量450~500克),再用电熨斗将塑料袋的一端加热黏合在一起即成。
每袋可装切碎的玉米秸秆300~350千克。
2.玉米秸秆的处理收割后的玉米秸秆,要求尽量及早进行青贮,多保留一些绿色叶片。
玉米秸秆要用玉米秸秆收割机或铡草机切成2~3厘米的小段(可喂奶牛、黄牛)或用揉搓机揉搓成丝状(可喂羊)。
3.玉米秸秆湿度的调控一般要求玉米秸秆含水量为65%~70%,以手紧握切碎的玉米秸秆,指缝有液体渗出而不滴下为宜。
玉米秸秆含水量不足时,可在切碎的玉米秸秆中喷洒适量的尿素液或食盐液。
如果有2/3叶片干枯,在青贮时每100千克原料需加液体5~10升。
尿素的添加量为玉米秸秆总量的0.3%~0.5%,食盐的添加量为玉米秸秆总量的0.1%~0.15%。
三、塑料袋青贮玉米秸秆1.玉米秸秆的装填选择晴好的天气,在干燥、避风、向阳的空地根据塑料袋的直径大小和底部的形状挖50厘米深的坑,将塑料袋撑圆放下去,然后将切碎的玉米秸秆边装边压实,要先将青贮袋的两角装满压实,以免袋内留有空气。
装满后,可用塑料胶带封严口。
在装填过程中,要注意塑料袋不能倾斜、破损。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一、玉米秸秆青储技术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同时,制作青贮料比堆垛同量干草要节省一半占地面积,还有利于防火、防雨、防霉烂及消灭秸秆上的农作物害虫等。
制作青贮料的技术关键是为乳酸菌的繁衍提供必要条件:一是在调制过程中,原料要尽量铡短,装窖时踩紧压实,以尽量排除窖内的空气。
二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在75%左右(即用手刚能拧出水而不能下滴时),最适于乳酸菌的繁殖。
青贮时应根据玉米秸的青绿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洒水。
三是原料要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一般玉米秸秆的含糖量符合要求。
青贮玉米秸秆方法甚多,这里仅介绍最基本的一般青贮法,便于广大农村普及推广。
1.挖窖选择土质坚实,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雨水不易冲淹的地方建造青贮窖。
窖形一般有圆形与长方形之分,窖壁平直光滑,不透水,不透气。
窖的宽度一般应小于深度,较好的比例是1:1.5-2,利于原料本身重量将其压实,并能降低损耗量。
窖的大小应根据青贮数量及养畜头数来决定,圆形的一般直径在1.7-3米之间,深度以3- 4米为宜,底部要呈锅底形。
规模养畜场宜采用长方形窖,宽度在1.7-3米之间,深度以2.3-3.3米为宜,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
长方形窖的边角应呈圆形,以利原料的下降和压实。
为减少青贮料的损失,窖底和四周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2.计量青贮窖容量的计算,应根据原料的含水量与切碎程度,先掌握单位体积(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 (如玉米秸在含水量少的情况下,切得细碎的每立方米重量为430-500公斤;切得较粗的为380-450公斤),然后乘以窖的容积(圆形窖是3.14x半径2x窖深;长方形窖是窖长X窖宽X窖深,单位均为米),即得出窖内青贮料的重量(公斤)。
3.制作青贮原料最好当天割当天贮。
装窖前检查窖底与壁是否铺好“垫底”,窖边是否铺好芦席(防原料受污染与泥土进入窖内),而后开机铡草 (切碎长度不应超过3.3厘米),边铡碎边装,尽量避免切碎的原料在窖外暴晒过久。
The development of feed and forage | 饲料与牧草开发140 ·2020.210 引言在分析秸秆青贮技术要点的基础上,总结秸秆青贮技术的实施要点,进一步围绕提高秸秆青贮饲料的质量优化青贮技术应用程序,针对青贮技术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改进措施。
1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优势青贮技术是制作发酵饲料的重要方法,主要把鲜棵植物压实封装,实现青贮料与外部空气的完全隔绝,形成厌氧发酵的环境,在青贮环境中生成有机酸,可保证鲜棵饲料经久不坏,减少青贮料的养分损失,有助于动物吸收消化饲料。
秸秆青贮技术因原料丰富被我国农村地区广泛采用。
青贮饲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适口性好,易于动物的消化吸收,青贮料可促进动物的发育,是一种比较实惠经济的饲料方法。
青贮秸秆饲料具有资源丰富的特征,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的种植玉米,且玉米秸秆具有营养丰富的基本特征,玉米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包括大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2 存在的问题2.1 原料收割问题有时玉米收割过早,造成秸秆养分含量过高,或者收割期过晚,造成养分含量下降的情况。
由于不能控制好收割时间,无法保证秸秆达到最佳养分含量,且不能更好地控制秸秆中的水分,因此影响后期的发酵时间。
秸秆青贮还要控制收割时间,根据实地情况制定最佳收割方案[1]。
2.2 制作存储问题秸秆青贮原料收割后应快速入壕,有时因运输的时间过长,造成水分大量蒸发的情况出现,还有的秸秆青贮作业时没能压实,不能做好排气工作,导致后期的秸秆沉降不均匀,养分损失的较大。
青贮壕覆盖封土操作不当,青贮料下沉不及时,周围的木板围挡不好。
2.3 后续管理问题必要的日常养护才能发挥青贮技术的作用。
有些玉米秸秆的后续养护不及时,养护操作不到位,日常管理不充分,因此造成玉米秸秆青贮不当的问题。
还要采用科学的青贮管理技术方法,制定更为完善的青贮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安全检查,保证达到更好的青贮效果[2]。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作者: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08期秸秆青贮是目前解决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的好方法。
青贮饲料是农作物秸秆在密封无氧的条件下,由乳酸菌发酵作用而成,以其气味芳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成为牛、羊等草食家畜优质粗饲料之一,并可收到提高采食量、增加产奶量、改善膘情的较好效果。
9~10月是玉米秸秆青贮的黄金时期,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青贮工作,保证牛羊在冬春季节有足够的适口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一、青贮窖的修建玉米秸秆青贮的方法主要有窖贮法、袋贮法和裹膜青贮法等。
为了提高青贮的成功率,应以地下青贮窖建设为主。
低洼地或地下水高的地方采用半地下式,窖底距水位应在5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进水和其他危害。
建窖时最好选用砖混或石砌永久性青贮窖,不仅防止鼠害和窖体坍塌,也可以防止因地下水位高而进水,造成青贮失败。
永久性窖通常为圆柱体型、长方体型和壕沟型,前二者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养殖户,后者适于工厂化大型养殖场。
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环境条件等选用土窖,或根据饲养规模和原料数量计算而选窖。
通常,每立方米青贮窖可贮存500~550千克秸秆。
一般养殖户可以采用5米长、2米宽、1.5~2米深的长方形青贮窖最为经济实用。
小青贮窖比大青贮窖好,相对于大窖,小窖能快速填装密封,可以更快更好地发酵。
同时,小窖取料面小、易于管理、干物质损失少。
二、玉米秸秆青贮的具体步骤1.适时收割。
玉米全株(带穗)青贮营养价值最高,应在玉米生长至乳熟期和蜡熟期收贮,即在玉米收割前15~20天左右;玉米秸秆青贮要在玉米成熟后,立刻收割秸秆,以保证较多的绿叶。
收割时间过晚、露天堆放将造成含糖量下降、水分损失、秸秆腐烂,最终造成青贮料质量和成功率下降。
2.切碎。
玉米秸稈收获过程中或收获后,应及时加工处理。
要求玉米秸秆切短至1~2厘米,切得越短,装填时能够压得更结实,有利于缩短青贮过程中微生物有氧活动的时间。
此外,青贮原料切得较短,有利于以后青贮饲料的取挖,也便于牛羊采食,减少浪费。
青储玉米秸秆的方法
青储玉米秸秆是指在玉米收获之后,将其直接储存起来而未进行处理的玉米秸秆。
下面介绍几种青储玉米秸秆的方法:
1.堆存法: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注意保持一定的通风性,避免秸秆潮湿发霉。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堆积形式,如圆堆、平堆、长堆等。
为了防止秸秆虫害和霉变,可以在堆积过程中适量添加硫磺、草木灰等药剂。
2.压片法:将玉米秸秆经过剁碎或切碎后,用专用的压片机进行压制,制成方便储存和运输的秸秆饼。
3.压块法:将玉米秸秆剁碎后,用压块机进行压块,制成规则的秸秆块。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储运密度和稳定性,减少储存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青储玉米秸秆的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应尽早进行处理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利用,以防止发霉变质和腐烂。
同时,青储玉米秸秆的储存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场地,避免暴晒和雨淋,以免造成损失和浪费。
玉米秸青贮制做方法与技术(一)青贮原理收割后的青贮原料附生着各种微生物,其中有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如露天堆放)以腐败菌为主的好氧微生物就会迅速繁殖,使青贮原料腐败变质不能做饲料利用,如及时贮入青贮设备内,造成厌氧环境,那么以乳酸菌为主的厌氧微生物,就会迅速繁殖造成酸性环境并抑制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原料的养分得以长期保存下来,便于家畜利用。
(二)青贮种类1、全株青贮全株青贮是指利用种植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如吉单4011、吉引704、吉单7号、吉单4088等在玉米乳熟期至蜡熟初期全株收获制做青贮。
其特点是植株高大、茎叶繁茂,营养成份含量较高,每公顷产量为6—7公斤。
是国内今后很有开发潜力的一种饲料资源。
2、鲜秆青贮鲜秆青贮是指利用种植的普通商品粮玉米,在子实基本成熟后,茎、叶近一半是绿色时提前收割,完全用茎叶制成的青贮。
其特点是对粮食减产影响不大,约3—5%,而制成的青贮料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都较高,是国内目前比较容易推广的一项技术。
3、青贮方式青贮方式有多种,如青贮塔、青贮窖、青贮壕、青贮堆、青贮袋等。
但就目前,农家饲养规模和利用条件而言,还是利用青贮窖比较实用。
青贮窖建圆形或长方形均可,永久性青贮窖可用石头、砖、混凝土建成,半永久性青贮窖只是一个土坑。
青贮窖的大小由家畜饲养量而定,一般一立方米青贮窖可贮存青贮料500—600公斤。
以羊为例,如饲养50只羊,从11月份至下年6月份,共8个月喂青贮,按每只羊每天喂3公斤计,建一个70立方米的青贮窖即可。
以育肥牛为例,如饲养15头牛,每头牛每天喂15公斤,育肥期120天,共需青贮料27吨,建一个54立方米的青贮窖即可。
4、青贮制做(1)切碎与装填。
玉米秸青贮理想的切碎长度为0.5—1.2厘米,在把青贮原料装入窖之前,要将已用过的青贮设施清理干净。
一旦开始装填青贮料就要迅速进行,以避免原料被好氧菌分解以至腐败变质,一般装填料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制做一窖青贮,最好在5天内完成,总之,装填时间越短,青贮的品质越好。
玉米秸秆青贮的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玉米秸秆的切碎:为了保证无氧环境形成,玉米秸秆必须切碎,长度以2至3厘米为宜。
小规模青贮池可人工铡碎;大型青贮池必须用切碎机切碎;玉米全株青贮,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大型青贮联合收割机直接到玉米地里收割。
2、玉米秸秆的填装:在填装时必须集中人力和机具,尽量缩短原料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填装越快越好。
小型池应在1天内完成,中型池2-3天,大型池3-6天。
填装前,先将青贮池打扫干净,池底部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秸秆或软草,以便吸收上部踩实流下的汁液。
大型青贮池从一端开始装起,用推土机推压结合,逐渐向另一端,以装至高出池口1米左右为宜;小型青贮池从下向上逐层装填,每装30厘米人工踩实1次,一直装满青贮池并高出池口70厘米左右。
青贮饲料紧实度要适当,以发酵完成后饲料下沉不超过深度的8-10%为宜。
在装填时,适当添加0.5%的尿素和0.3%的食盐,能明显提高其营养价值。
2.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草食家畜养殖,离不开秸秆等粗饲料的储备,要想满足长期秸秆饲料不短缺,就必须做好秸秆青贮工作。
目前各个养殖场主要是做玉米秸秆青贮,是将切碎的新鲜玉米秸秆在密闭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制成的一种气味芳香,柔软多汁,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秸秆饲料,能提高牛羊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膘情,增加体重和产奶量,是牛、羊等草食家畜优质粗饲料之一。
青贮后的秸秆能够长期保存,解决养殖场后顾之忧。
9-10月份的初秋季节,是玉米秸秆青贮的黄金季节。
因此,各个养殖场都高度重视玉米秸秆的收购和青贮工作。
但一些养殖场往往没有操作经验或没有技术人员指导,管理,在青贮过程中不认真、不科学,最终导致青贮饲料发霉,不能饲喂,辛苦付诸东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笔者根据自己实际操作体会,认为做好秸秆青贮要牢记“选址、切碎、压实、封取”八字方针。
一、选址选址即是秸秆青贮的建造地点与位置。
目前,秸秆青贮设施有青贮池、塑料袋装(打捆)青贮、地面堆贮等,以青贮池为常见,一般分为地上、半地下和地下式三种。
青贮池形状一般有长方体型、壕沟型、U型等,前二者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养殖,U型适于大型养殖场使用。
建造的地点应根据养殖场的地形结合地下水资源合理规划,应建在地下水位低、地势高、土质坚硬的地方;池底部必须高出地下水位0.5米以上,以防地下水渗入;要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尽量靠近畜舍。
青贮池以砖、水泥构造为主,要坚固牢实,不透气,不漏水,内部要光滑平坦,上宽下窄。
养殖场应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设计好青贮池的建造规模,并做好长远规划。
据测算,每立方米青贮秸秆质量为550kg左右。
每头育肥牛需青贮饲料6吨/年,1头牛约合5头羊饲喂量。
二、切碎1.玉米秸秆的选择时期:青贮时要求玉米秸秆含水量在65%-75%,经验判断是用手握紧切碎的玉米秸秆指缝有液体渗出而不滴为宜。
玉米全株(含穗)青贮营养价值最高期为乳熟期至蜡熟期收贮(即在玉米收获前15天左右)。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玉米秸秆青储技术就是将尚未老化的玉米秸秆经特殊处理技术保存起来,以便于用作秋冬季节的家畜饲料,能将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存的近乎完好如初,让牲畜在冬天里也能享受到夏天的绿意、入秋的草香,这一技术具体应用在禾本科与豆科类的植物上。
收获工艺我国农区在调制玉米青贮饲料时,收获玉米所采用的工艺多数是以分段收获为主,即人工将玉米植株割倒后,用畜力或其他运输机械运到青贮设施旁,再由人工输送给铡草机,经加工切碎后,装入青贮设施进行青贮。
这种收获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整个作业分几个阶段完成,并以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青贮过程一般需要3~5天。
而联合收获工艺,则是利用专用的青饲料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玉米植株的切割、输送、切碎及将切碎物装入饲料拖车等作业。
拖车将饲料装入青贮设施,经压实密封,就完成了玉米青贮的全部工艺过程。
原料采收为了兼顾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好将含糖分较高的易于青贮的饲草类与含蛋白质丰富的不易青贮的豆科草类混合青贮,青贮的配制比例,禾本科与豆科为2:1或1:1。
清理准备根据青贮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青贮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清理,除去脏土、剩余的原料等,泥土脱落的地方应加以修补。
确定补水以青贮原料含水率65%为准,不足部分需补加到量。
例如:含水40%的玉米秸秆在青贮时需加水(以1吨计),1000;65%-1000;40%=250千克,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新收获的青草(秸秆)含水量超过70%,应稍加晾晒或加入含水量少的干草粉等物质使其水分降到65%左右。
原料处理青贮前应将原料粉碎、切短,目的有三,其一是便于压实,排净物料中间的空气。
其二是增加接种剂和物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迅速繁殖。
其三是使原料中的汁液充分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提高青贮的质量。
原料切碎的程度应根据饲喂家畜的种类、原料的品质来确定。
一般含水量大的青绿原料可以切的长些,饲喂大牲畜的草料可以切的长些,含水量小的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可以切的细些,或打成细粉。
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过程青储制作方法如下:第一步:秸秆粉粹我们收割的秸秆尽量的铡短,一般以不超过3公分为最佳,最好做到,一边粉粹一边装窖,尽量避免切碎的原料在窖外曝晒过久。
第二步:入窖测水装入窖内的原料要随时摊开,摊平,方便我们进行压实:如果我们的秸秆含水量低于60%我们需要额外喷洒一些水,(含水量控制在75%左右,用手刚能拧出水而不能下滴时最好)每隔30公分的秸秆厚度,就要喷洒一次青储发酵液。
第三步:压实秸秆窖的四周更应特别注意压紧,用拖拉机镇压更好。
然后依次装满,在我们的秸秆高于地面0.5-1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封窖处理。
图片第四步:封窖储存封窖的时候最好是用塑料薄膜盖一层,然后在加一层干草,再加土压实,注意的是土一定要高于地面50公分。
第五步:定期检查最好在窖口挖一个排水沟。
封窖以后也要定期去检查,防止下陷进入空气或雨水。
图片第六步:青储开窖我们通过青储发酵剂发酵一般个把月就可以开窖饲喂,如果是全株青储发酵时间最好在50天以上,我们开窖饲喂的时候要做到从一头开挖,而不要直接在中间取料,取料以后要及时盖好,防止我们的青储长期暴露导致青储腐败。
青储开窖饲喂以后就必须每天都要饲喂,不要间隔时间太长,防止开窖后表面一层接触空气过久发霉变质;青储有倾泻的作用,使用的时候最好搭配干草,额外适当增加小苏打的添加比例即可。
如果青储发黑,发粘,发臭,就千万不要喂牛。
如果是怀孕母牛最好添加脱霉剂。
最后总结一下发酵的要点:1、秸秆要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我们制作青储的水分要控制在60-70%之间,水分不够洒水,水分高加麸皮加糠。
2、原料一定要有含糖量来提供乳酸菌的碳价。
3、青储尽量要快:收割快,粉粹快,装窖快,封窖快。
整个过程不要超过三天,要看好天气不要进入雨水。
4、压实:在装窖的时候每隔30公分就要压实一次,同时喷洒发酵菌液,尤其是边边角角尽量排出空气,创造厌氧的环境。
5、密封:青储窖千万不要进空气,进雨水。
注意好后天的维护工作,那么我们的青储就一定能制作成功。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玉米秸秆青贮不但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防止秸秆霉变,利于较长时间的保存,而且可以增加适口性。
秸秆青贮制作简便,成本低廉。
实践证明:用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应抓好以下五条关键措施。
一、做好玉米秸秆的适时收获一般来说,青贮的最佳收获期为乳熟后期。
此时刈割、晾晒,使其保持适当的水分状态和较高的营养价值。
二、控制适当的水分为了保证玉米秸秆得到良好的发酵,减少干物质营养成分的损失,必须控制秸秆的含水量。
一般情况下,当玉米秸秆刈割后在田间适当晾晒一定时间,含水量在70%左右时青贮为最好,过干过湿都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
三、切碎为了保证秸秆能够紧实地填装在青贮容器中,需要事先将秸秆切碎。
一般而言,切得越碎越好,但通常只要切成5厘米左右长的碎段即可达到良好效果。
四、填装和压紧无沦采用何种容器何种青贮方式都要求在填装时分层压紧。
以便排出其中的空气,造成有利于乳酸菌发酵的厌氧环境。
为了提高饲料的粗蛋白水平,在填装秸秆时可以添加尿素,其加入量为青贮料的0.5%左右。
填装前,先在青贮窖或青贮壕底部铺上20厘米厚的不易腐烂的干草。
秸秆的切碎也应在窖(壕)口进行,边切边装,每装一层(约20厘米)就压紧一次,逐层压紧,直到装满,并高出青贮窖(壕)1米左右。
压紧的方法可以是人工踩压,也可用拖拉机来回碾压。
装填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当天完成。
若当天完不成,可暂时密封,第二天再装填完成。
五、密封及封后管理当填料高出地面1米左右时,应将上部拍成圆形,再铺上15―20厘米厚的干草,上面再盖一层塑料布,然后盖50―60厘米厚的土层,拍实压紧,周围弄好排水沟,防止雨水进入。
密封后注意防止秸秆下沉造成盖土裂缝,并及时加以修整。
玉米秸秆储青方法
玉米秸秆储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地下储存:将玉米秸秆挖一个深坑,然后将秸秆填满坑底,再以一定的厚度铺上一层土,按照一定的厚度铺上秸秆,再铺上一层土,依此循环,直到填满坑,最后用土封顶。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秸秆的水分和营养,防止秸秆发霉变质。
2. 地上储存: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用竹杆或者木条搭建起支架,然后将秸秆堆放在支架上,每堆高度不宜超过2米。
在堆放秸秆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秸秆堆中的秸秆压实,使其紧密堆放,以减少秸秆间的空隙,利于保湿和防止风吹雨淋。
3. 干燥储存:将玉米秸秆摊晾在背风朝阳的地面上,使其暴露在阳光下,使秸秆逐渐干燥,然后将干燥的秸秆堆放在室内或者防雨棚内,避免潮湿和雨水侵入,以防止秸秆受潮发霉。
4. 压坛储存:将玉米秸秆打成大捆,用绳子或铁丝捆紧,然后将捆好的秸秆放入坛子或塑料桶中,使其能够封闭保存。
在放入坛子或塑料桶之前,可以将秸秆稍微压实,以减少秸秆之间的空隙。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储存玉米秸秆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储存,可以有效地保持玉米秸秆的质量。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青贮窖的质量要求是:长方形窖的宽度、圆形窖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窖的深度,深度以3米为宜,圆形窖直径以2米为宜,长方形窖的宽度一般以2.5 —3米为宜,长度以原料多少而定,但不宜超过25米,且上宽稍大于下宽。
2、袋装(打捆)青贮:袋装青贮时玉米秸秆含水量应在55%-65%。
玉米秸秆用揉丝机揉丝,然后用打捆机打捆包装。
3、地面堆贮。
地面堆贮是利用墙角等地,将青贮窖贮存后,所剩部分原料的短暂青贮,一般堆高为1.5—2.0米,堆宽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是把青绿多汁的玉米秸秆在适当含水量和含糖量条件下密封在设施中,利用乳酸抑制菌繁殖发酵而调制成的一种便于大量贮存和长期保存的饲料,具备饲草养分损失少、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特点。
青贮饲料的技术关键可概括为“切碎、压实、封严”六个字。
一、选址:青贮场地应选在地势高、向阳、排水良好、距畜舍近、取喂方便、没有粪场、无污染源的地方二、设施:常见的青贮设施有青贮窖(壕)、塑料袋装(打捆)青贮、地面堆贮等。
1、青贮窖(壕):青贮窖的建筑结构可根据经济条件和土质选择砖、石块、混凝土或土质结构。
根据畜群(数量)和原料情况确定青贮窖的容积大小,一头牛(五只羊食草量折合一头牛),每头大约需青贮饲料3吨,青贮窖容积为6立方米左右。
根据容积确定青贮窖形状,容积大于10米3的选长方形,容积小于10米3的选圆柱形。
青贮玉米秸秆一般按500公斤/米3计算。
为1.5—2.0米,堆长3—5米。
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应首先饲喂。
三、备料:粮用型玉米在成熟后,秸秆留有1/2的绿叶之前可收割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在玉米成熟收获后,黄叶较少时就可收割青贮;饲用玉米在乳熟期后可收割青贮。
青贮前,应将带有泥土砂石的玉米根和腐烂变质的玉米秸秆剔出,然后用铡草机切碎,切碎长度为2—3厘米为宜。
青贮玉米秸秆的湿度应在65—75%,用手握紧切碎的玉米秸秆指缝有液体渗出而不滴为宜玉米秸秆湿度不足可在切碎玉米秆中加适量的水,每100公斤需加水5—10公斤。
玉米秸秆青贮工作实施方案玉米秸秆青贮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玉米秸秆作为一种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青贮玉米秸秆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的饲养效果,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科学、高效地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步骤和方法1. 确定青贮时间:玉米青贮的最佳时间是在产量和饲料质量相对较高的时候进行。
一般而言,玉米颖果硬化之前的一段时间是进行青贮的最佳时期。
2. 确定收割方式:可以采用手工或机械收割的方式。
机械收割效率高,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压实,因此需谨慎操作避免对土壤造成伤害。
3. 切碎和均匀分层:将玉米秸秆收割后,应尽快进行切碎和均匀分层,以便更好地压紧和发酵。
4. 压实:使用压实机进行压实,以加速发酵和确保饲料储存质量。
压实时应注意均匀施压,确保饲料层厚度适中。
5. 封闭储存:将压实好的玉米秸秆饲料进行封闭储存,防止氧气进入,促进好氧发酵。
6. 储存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和控制储存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若发现过高的温度或湿度,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储存质量。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收割和压实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2. 青贮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气味,人员操作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以防不适反应。
3.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饲料堆,确保存放安全,防止饲料堆倒塌造成伤害。
四、预期效果通过玉米秸秆青贮工作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饲料质量:青贮玉米秸秆可以提高畜禽的饲养效果,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2. 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通过青贮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环境污染:玉米秸秆青贮可以减少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沼气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4.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青贮玉米秸秆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科学、高效地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就是将尚未老化的玉米秸秆经特殊处理技术保存起来,以便于用作秋冬季节的家畜饲料,能将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存的近乎完好如初,让牲畜在冬天里也能享受到夏天的绿意、入秋的草香,这一技术具体应用在禾本科与豆科类的植物上。
收获工艺
我国农区在调制玉米青贮饲料时,收获玉米所采用的工艺多数是以分段收获为主,即人工将玉米植株割倒后,用畜力或其他运输机械运到青贮设施旁,再由人工输送给铡草机,经加工切碎后,装入青贮设施进行青贮。
这种收获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整个作业分几个阶段完成,并以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青贮过程一般需要3~5天。
而联合收获工艺,则是利用专用的青饲料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玉米植株的切割、输送、切碎及将切碎物装入饲料拖车等作业。
拖车将饲料装入青贮设施,经压实密封,就完成了玉米青贮的全部工艺过程。
原料采收
为了兼顾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好将含糖分较高的易于青贮的饲草类与含蛋白质丰富的不易青贮的豆科草类混合青贮,青贮的配制比例,禾本科与豆科为2:1或1:1。
清理准备
根据青贮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青贮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清理,除去脏土、剩余的原料等,泥土脱落的地方应加以修补。
确定补水
以青贮原料含水率65%为准,不足部分需补加到量。
例如:含水40%的玉米秸秆在青贮时需加水(以1吨计),1000×65%-1000×40%=250千克,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新收获的青草(秸秆)含水量超过70%,应稍加晾晒或加入含水量少的干草粉等物质使其水分降到65%左右。
原料处理
青贮前应将原料粉碎、切短,目的有三,其一是便于压实,排净物料中间的空气。
其二是增加接种剂和物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迅速繁殖。
其三是使原料中的汁液充分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提高青贮的质量。
原料切碎的程度应根据饲喂家畜的种类、原料的品质来确定。
一般含水量大的青绿原料可以切的长些,饲喂大牲畜的草料可以切的长些,含水量小的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可以切的细些,或打成细粉。
一般贮料切的长度在2~5厘米。
对于养牛羊的青贮料使用陕西辰烁环保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揉搓粉碎机效果较好。
原料填装
青贮料的装填原则是,一要迅速。
青贮窖要当天装满。
当天封窖,避免青贮料在装满密封前腐败变质,即使大规模青贮也要在2d之内装完。
当前许多养殖户普遍建立了大池,当天不能装满封池,甚至几天暴露于空气之中,使腐败菌在有氧条件下迅速分解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原料发霉变质,使青贮质量降低,二要压实。
青贮料压得越实越好,大型窖用机械的方式压实。
压不到的地方要用人工踩实。
用塑料袋装青贮应避免塑料袋损坏。
容器密封
青贮料添装满后应立即密封,小型袋装青贮用绳子扎紧袋口即可,砂缸等小型容器青贮用塑料膜将上口盖严密封,不漏气即可,大型青贮窖青贮,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后上覆一层苇席、草垫等,再用土盖实即可。
青贮成熟
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营养成分配比,青贮的成熟时间不同。
一般的讲。
含糖量高容易青贮的原料青贮时间要短些,一般在30天左右,质地坚硬不容易青贮的原料青贮时间要长些,一般在30天到3个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