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35
谈礼貌教案(精选11篇)谈礼貌教案篇1教材解读:《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文章,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相待,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本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例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
文章结构严谨,说理性强。
所举事例注意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岳飞、牛皋的例子是说当自己有求于人时讲礼貌容易获得帮助;女青年、小学生的例子是说在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学会道歉能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周总理理发的例子是说别人无意中伤害自己时学会宽容别人能沟通心灵,反映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写作特色:1、这篇说理性文章充分体现了说理性文章的写作特点,包括:论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例证(三个生动事例)——结论(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
2、三个例子的表达方法有共同点,即:举例后再说理,使文章表达整齐有序,使读者明白易懂,3、课文从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较大帮助。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教学难点: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礼貌用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板书(论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二)学习三个事例1、默读2—4自然段(1)思考:这三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能简单说说故事的情景吗?(2)同桌相互交流,反馈。
《谈礼貌》说课稿正文:《谈礼貌》说课稿《谈礼貌》说课稿5篇《谈礼貌》说课稿1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
”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这一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展示探究,在读中体会感情,明白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从而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二、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课文。
学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
学习本文的三个小故事要从以下三点入手:a、划出描写人物态度和语言的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b、在表演中体会礼貌的好处;c、能讲出每个故事重点要说明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对比自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采取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提出问题,文明礼貌有什么好处?接着板书课题,走进文本。
《谈礼貌》优秀原创教案自学提示: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易读错的字:嫌傅2、易写错的字:嫌傅谐二、解释词语纠纷谐和文质彬彬出言不逊其它需求重点体会的词语: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默读思索1、课文围绕着〝礼貌〞讲了哪几个故事?故事中的人有什么特点?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五、拓展积聚1、搜集关于礼貌待人的名言。
2、搜集关于礼貌待人的事例。
教材剖析:«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通知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外地运用礼貌言语,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谐和,社会生活愈加美妙"这样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
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言语,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冤家踩了女青年的长裙自动抱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巨人小故事,用周总理抚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言语,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团体的思想情操和文明修养"。
这三个事例的选取十分适宜,具有很强的压服力。
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念。
从单元编排内容来看,该单元布置的是人与人之间谐和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文章。
前面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了浓浓的亲情美,20课«谈礼貌»那么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谐和关系美的说理性文章。
让先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到复杂明了的说理性文章,为前面的议论文学习提供了开展。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运用礼貌言语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愈加谐和,社会生活愈加美妙。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益处。
《谈礼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进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礼貌的定义与意义2. 礼貌的表现方式3. 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礼貌的重要性5. 如何培养礼貌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礼貌的表现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礼貌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实际操作练习礼貌行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礼貌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礼貌的定义与意义,讲解礼貌的表现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讨论礼貌的重要性。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实际操作练习礼貌行为。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反思自己的礼貌行为。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礼貌行为进行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案例素材3. 角色扮演道具4. 投影仪或白板5. 教学挂图或卡片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谈礼貌》2. 讲解礼貌的定义与意义3. 分析礼貌的表现方式4. 分享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小组讨论:礼貌的重要性6. 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情景,实践礼貌行为7.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8.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进行实际练习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增强课堂活力2. 情境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礼貌的重要性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礼貌的意义4. 差异化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礼貌行为的实际应用和理解程度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互相学习4. 教师评价: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十、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礼貌主题的班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礼貌的行列中来2. 开展礼貌行为实践活动,如“礼貌周”或“礼貌月”,强化学生的礼貌意识3. 邀请礼仪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识4. 布置课后研究任务,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礼貌行为,分享观察心得十一、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谈礼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貌的概念,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运用礼貌用语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交往中更加得体、大方。
二、教学内容1. 礼貌的定义与意义2. 礼貌的表现形式3. 礼貌在日常交往中的应用4. 礼貌用语的掌握5. 礼貌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礼貌的认识和体会。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礼貌行为的好处。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互动。
4. 小组竞赛法:设置有关礼貌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与礼貌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好讨论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4. 制定小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礼貌故事,引发学生对礼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礼貌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展示几个关于礼貌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礼貌行为的好处。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讨论话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小组竞赛:开展有关礼貌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礼貌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貌。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礼貌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
2. 观察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是否能够自觉运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3. 搜集学生课后实践礼貌的案例,以此评价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探讨礼貌在班级交往中的应用。
2. 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礼貌知识的了解。
20、谈礼貌(第二课时)泥河小学汪凤林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
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在生活中做一个懂礼貌的人。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的写作格式,积累写作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懂得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刚才同学们和老师在课前问候的时候,不仅面带微笑,而且相互鞠躬了,这就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美德。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谈礼貌”(齐读课题)二、解读古训,明白观点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她有句古训:(出示)(1) 请同学们把这句古训自由地大声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书中就有它的解释,看谁先找到。
2.那么,作者引用这句古训,是想表明什么观点呢?这就是作者的观点,一起读一读。
(出示观点)(板书:提出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3.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作者还列举了几个例子。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4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相机板书:举例论证:问路乘车理发)三、研读事例,懂得道理1.过渡:下面,请同学轻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人物特点,注意抓住人物的态度、语言、动作来体会。
(1)《说岳全传》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是谁?通过朗读,你体会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①你具体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是啊,下马表示对人尊敬。
想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在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多地时就下马步行了。
②谁想来做一回彬彬有礼的岳飞呢?我们一起来。
③当老者看到岳飞礼貌待人,使用了礼貌语言,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啊,这就是所谓的“礼到人心暖”。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牛皋这个人物呢?(4)牛皋的无理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谁能把牛皋的无理表现出来?②如果我是这位老者,一定不告诉你,事实证明,他问到路了吗?(3)是啊,他们的态度不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教研组实践课《谈礼貌》教案第二课时(精选14篇)教研组实践课《谈礼貌》教案第二课时篇1教学过程: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一、直接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说理的文章——19、《谈礼貌》。
2齐读课题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1、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几千年前古人就有讲礼貌的古训,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生答)2、这句古训是什么意思呢?(生从文中找出,并交流、说一说意思)(课件出示)理解“君子”“色”的意思。
过渡:这一自然段先引出古训,目的是为了引出作者谈的话题。
板书:话题这个话题是什么呢?板书:礼貌待人优良传统3、师: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想一想这一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庄重的严肃的语气读。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作者提出了话题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例举了三个事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
板书:例证哪三个事例还记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路踩裙刮脸2、课件出示这段话: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4自然段,并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复述出来。
在复述时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看谁能复述的有声有色,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
(可以用书上的话回答)3、学生自学准备4、交流,课件出示:我感兴趣的是第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从中明白了道理,下面我给大家复述。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牛皋怎么问路的?结果怎么样?指导朗读,理解“呔”。
岳飞怎么问路的?结果如何?指导朗读理解“离镫”。
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结合这个例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