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课堂】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预习卡
- 格式:pdf
- 大小:7.05 MB
- 文档页数:33
研究物理的方法转换法p35、实验加推理p36、建立理想模型法p52、等量替代法p56、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物理学史: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向着物质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探索物质世界及其运动的规律。
它像一座知识的宝塔,基础雄厚,力学、热学、电学、光学以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形成了一座宏伟的大厦。
它又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从基根长出树干,从树干长出茂密的枝杈,又结出累累果实。
它还像滚滚大江,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通过这些比喻,仍不足以说明物理学是怎样的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只有了解了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宏伟壮观。
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不但能增长见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开阔眼界,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启示。
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成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km=10³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1h=60min; 1min=60s; 1s=1om³ms; 1ms=103μs.第三节快与慢第四节速度的变化在物理学中,用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V=s÷t s=vt t=s÷v 1m/s=3.6km/h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均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例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你1km处的雷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路程s=1km=1000m。
寄语:同学们!回忆过去一年,你们走过了初一这段不同寻常的路、经历了许多事,你们看起来成熟了许多。
暑假后你们将又登上一个新台阶。
记住:你今天的成绩是昨天的学习态度和坚持的结果;你明天的成绩将取决于你今天的所作所为。
”好好珍惜你们的今天吧!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取得的好的成绩,这让我们感觉到-----即使是假期,我们也不能停止我们在书山上寻路圆梦的步伐!科学之旅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
4、学习物理的方法有: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
3、声音靠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主要结构2、人耳听声音有两种途径,一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二是声音通过传到,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3、声音在传给大脑的过程中,如果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就会,称作,只要是没有受损,还可以借助助听器恢复部分听力。
4、由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每只耳朵的不同,这些差异使人能够判断声源的方位,叫做。
1.3声音的特性1、叫音调,频率表示,叫频率;2、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叫超声波,叫次声波。
3、叫响度,叫振幅,响度与和有关。
4、乐音的特性包括、、,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表明。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从环保的角度讲2、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八年级物理预学案班级:学队:姓名: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预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和计算公式。
2、知道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
3、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二、【重点难点】测量速度,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是重点,学习利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是难点。
三、【自主寻疑】知识点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原理:要测量速度,我们需要测量________和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3.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4.计算气泡运动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
通过数据分析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看图可知:这是一条_____线,表示该气泡做________运动。
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1.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运动,在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_____________的_______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看图2-3-5,把这位同学百米赛跑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数据分析:计算运动员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格,你会发现不同时间段的速度是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_。
第1讲科学之旅预习卡片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
2、杠杆的五要素:、、、、。
3、大量事实证明,自然界只有种电荷,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
4、色光的三原色是、、,白光是。
5、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
答案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大量事实证明,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白光是复色光。
5、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第2讲看我72变之水的旅行——物态变化预习卡片1、温度的常用单位为,用符号来表示。
2、熔化是指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被称为。
4、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需要热量。
5、使物质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6、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升华,此过程需要热量。
7、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此过程需要热量。
答案:1、温度的常用单位为摄氏度,用符号C来表示。
2、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被称为晶体。
4、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5、使物质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7、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凝华,此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第3 讲美妙的声音——声现象预习卡片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产生的。
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
物体振动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传声。
初二物理新课预习第七章运动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新课预习第七章运动预习一般可遵循“读、思、写”的步骤进行。
读:通过阅读,能熟悉教材,了解内容,产生疑问。
在读法上可采取如下方法:1. 关键术语着重读,例如误差的概念“测得的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就应对“测得的值”、“真实值”等术语着重阅读。
2. 深奥语句反复读: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侯,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对于这种句子较长的语句要读通、读懂。
3. 相似或相近的知识对比读:如质量和重力两个概念就可以对比读。
思:边读书边思考,思考教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教师预习提纲中提出的问题,还要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写:写出自己通过阅读、思考发现的、难以理解或不甚清楚的疑难问题。
如一位同学在预习了“机械运动”一节内容后,写下了他不清楚的两个问题:a、汽车停在公路旁,但是发动机没有熄火,汽车是否在做机械运动?b、自然界是否存在绝对不动的物体?二. 重点、难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取。
2. 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和速度的公式运算。
三. 知识点分析:(一)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被研究其运动状态的物体)。
(2)根据题意确定参照物,并假定参照物不动。
(3)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有无位置的变化。
(二)速度和平均速度1. 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式。
例如: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运动着的汽车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七彩课堂物理八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和目标:《七彩课堂物理八上》是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的物理课程教材,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 引导式教学:通过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3.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生动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5. 情景化教学:将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通过情景化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三、教学设计:1. 单元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理解物质的性质,并能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物质的性质及分类。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
课堂活动: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分类与性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
2. 单元二:机械运动教学目标:掌握简单机械运动的运动规律,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提高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力和运动。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实验教学、情景化教学。
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设计力和运动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利用多媒体展示机械运动的案例,生动展现机械运动的规律。
3. 单元三:热学教学目标:理解热学基本概念,掌握热的传导、传热和热膨胀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热传导、传热、热膨胀。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热传导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热传导规律;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引导学生建立对热学知识的认识。
八年级物理学科预习一1.物体中所含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用字母表示.2.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的一种 .3.将2m长的铁丝拉到3m长,铁丝的质量(“变大”,“变小”,“不变”)4.质量为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 kg,被宇航员带到月亮上后,其质量为 kg.5.×108kg= = t.6.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⑴一个人的质量为50 ;⑵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⑶一头大象的质量是6 .7.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和;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 8.下列各种物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整支粉笔写成了粉笔头; B. 将纸板折成了纸盒;C.生米煮成熟饭; D. 使用很长时间的橡皮.9.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106mg的是()A.一头毛驴; B.一只鸭子; C.一粒米; D.一只啤酒杯.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铁比1kg棉花质量大;B.水结成冰后,体积和质量都增大;C.将铁块压成铁片,铁的质量没变;D.将铁块熔化为铁水,铁的质量变大了.1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木料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木料的质量变大了;B.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变短了,但质量没变;C.物体中含有的物质越多,它的质量越大;D.某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它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12.小明家盖温室大棚需要买一些铁丝,一个售货员根据小明的需要的铁丝的长度L和规格(即横截面积S),用台秤称了质量为m的一卷铁丝交给了小明。
售货员称铁丝,可以求得长度的道理是什么?(写出铁丝长度的表达式)13.某同学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他列出了下列操作步骤,请排一个合理的实验操作序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平衡螺母,使栋梁平衡;C:把金属块放在左盘内;D: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点上;E:估计金属块的质量,向右盘内添加砝码;F:计算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示数,这就是金属块的质量;G:根据指针的偏向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H:把砝码放回盒内,整理器材.14.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上沾有油污等杂质,那么砝码的质量和原来相比将 ,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 .15.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 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B 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且要用镊子,C 潮湿的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内,干燥的就可以,D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16.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为50g\20g\10g,游码示数如图所示:则以下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84gBC 76g D17.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这时应: ( )A 向右盘中添加砝码,B 将游码向右移,C 减小盘中的砝码,D 将栋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18.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内仔细测量,B 把一粒米放在一个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内,反复测量再求出平均值,D 先测量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