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2)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升初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点:解关于未知数的方程问题。
考点: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列式。
能力: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正确求解方程。
方法:讲解法,习题法。
重点难点1.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2.正确求解方程。
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过程●解方程方法:(1)合并同类项:(2)乘法分配率:(3)关于符号问题:○1负数的概念及外延:○2移项:●练习:一、解方程54-X=24 7X=49 126÷X=4213+X=28.5 2.4X=26.4 4X+2.1=8.548.34-3.2X=4.5 4x+13=365 3x+2×7=4019×6-2x=28 96÷6+4x=56 24X-8X=28.84.5X+1.6X=42.7 (7-1.4)X=2.8 9X-5.2×6=4.8二、列方程解答:1、一个数减去43,差是28,求这个数。
2、一个数与5的积是125,求这个数。
3、X的3.3倍减去 1.2与4的积,差是11.4,求X.三、列方程解应用题:1、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2、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
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3、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4、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
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5、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6、2004年亚洲人口约39亿,比欧洲人口总数的5倍还多4亿,欧洲人口大约有多少?7、篮球多少钱一个?8、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共获32枚金牌,比1998年汉城奥运会的7倍少3枚,1998学校买了40枝钢笔和20个篮球,一共用了1180元。
X 元8.50元。
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方案范例一、需求分析在进行一对一数学辅导时,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数学基础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辅导内容和辅导方法。
二、辅导计划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姓名:小明学生年级: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计算时经常出错。
学生学习目标:通过辅导提高数学成绩至中等水平,基础知识牢固,提高计算准确性。
2.辅导内容2.1数学基础知识巩固根据小明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需要首先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
通过复习重点知识点、概念讲解、概念理解演练等方式,帮助小明建立牢固的基础。
2.2计算方法训练针对小明计算时经常出错的问题,需要进行计算方法的训练。
通过解析一些常见错误的原因和规避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小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3解题思路培养小明在解题方面较为困难,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思路方面较弱。
辅导老师需要通过解题技巧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小明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和习惯。
2.4试题针对性训练针对小明学习目标提高数学成绩至中等水平,辅导老师需要定期为小明提供针对性的试卷,包括基础知识、计算题和应用题等,帮助小明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3.辅导方法3.1针对性教学根据小明的学习目标和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提供符合小明个体差异的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3.2辅导过程记录对每次辅导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小明的表现、问题解决情况、学习进步等。
通过记录辅导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辅导效果。
3.3激发学习兴趣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引入小明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等,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辅导进度安排根据小明的学习需求和辅导计划,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进度安排,保证每个学习内容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巩固。
三、辅导实施1.辅导时间每周安排两次辅导时间,每次1小时。
数学一对一辅导教案教案标题:数学一对一辅导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数学辅导。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计算能力: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基本数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2. 代数和方程:包括代数表达式的理解、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等。
3. 几何和空间:包括图形的认识、几何关系的理解和计算等。
4. 数据和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统计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诊断学生水平1. 与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能力测试,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问题所在。
2. 针对学生的测试结果,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初步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步骤二:制定教学计划1.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2. 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包括教材、练习题、游戏等。
3. 制定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步骤三:教学实施1. 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2. 提供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机会,巩固学生的数学技能。
3. 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步骤四:评估和反馈1.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成绩。
3. 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教学资源: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数学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
3. 数学游戏和实物模型。
教学评估:1. 通过日常观察和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对其进行批改和评价。
4. 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反馈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问题。
教学反思:1. 定期回顾和总结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教学1对1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教师姓名授课日期2017.5.18授课时段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目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步骤及内容一、作业检查二、课前热身三、例题讲解例题. 两列火车同时从距离5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小时?例题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比梨树的2倍还多20课,已知桃树比梨树多130棵,求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例题小明妈妈比他大26岁,去年小明妈妈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小明今年多少岁?例题两筐苹果,每筐的个数相等,从甲筐卖出150个,从乙筐卖出194个后,剩下的苹果甲筐是乙筐的3倍,原来每筐有多少个?四、巩固提高五、择校真题六、作业布置教导处签字:日期:年月日作业布置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教师评定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家长意见家长签名:心灵鸡汤★学习靠自己,进步靠努力。
每天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将来比别人收获多许多。
★好成绩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好前程来源于永不懈怠的刻苦。
★想做好大事情,必先得将小事情做漂亮。
想有好成绩的人,就必须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
讲义课前热身:1. 果园里有梨树210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苹果树有多少棵?2.引进新技术后,一台电视机的成本是864元,比原来降低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种电视机原来的成本是多少元?3.亚星制鞋厂8月份计划制鞋20000双,实际生产25000,实际比计划多完成百分之几?4甲数的41与乙数的51相等,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
5. 一个数的35加上16的和是28,求这个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用字母代替应用题中的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所列出的方程,从而得到应用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叫做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分析题意.认真读题,反复审题,弄清问题中的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为x .合理选择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之一.一般设题目里所求的未知数是x ,特殊情况下也可设与所求量相关的另一个未知数为x ;(3)列方程.根据所设的未知量x 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求未知数x 的值;(5)检验并答题.对方程的解进行检查验算,看是否符合题意,针对问题作出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准题目里的等量关系,把未知数代入等量关系中。
小升初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小房图先向()平移()格,再向(
)格;或者先向()平移(
)平移()格。
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缩小后的图形。
新图形的周长是原图形的几分之几?新图形的面积是原图形的几分之几?
、下面是红景公园平面图的一部分。
)在上面的方格图上依次标出点A(5 ,6)、B(2 )、D(5 ,1)。
(2)顺次连结A、B、C、D、
)。
)用数对表示圆心O的位置是(,)。
)如果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M,这个圆的周长是(
)。
)写出小明爷爷每天去锻炼的时候所行走的方向。
)如果新华书店位于学校北偏东30º方向200M处,请在图中表。
小学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使用含有“一对一”的数学语言表达。
2.能够正确地解答关于一对一的问题。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对一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一对一的数学语言的运用。
2.解决一对一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画有水果图案的卡片。
2.学生准备书写用的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画有水果图案的卡片并向学生展示,然后向学生提问:“这些水果是怎么分组的?”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每一个水果都是成对出现的,一种水果对应另外一种相同的水果。
”3.教师提出一个新的名词“一对一”,并解释其含义。
步骤二:学习新知1.教师向学生出示两种不同的水果,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让学生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将相同的水果进行配对。
2.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可进行抽查,看看学生是否能正确地使用“一对一”这个数学语言。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对一”这个概念,让学生对其进行定义。
步骤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将相同的数字进行配对。
2.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可进行抽查,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步骤四: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卡片,如动物、交通工具等,让学生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将相同的卡片进行配对。
2.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一对一情况,如一对一的握手、一对一的对话等。
步骤五:巩固训练1.教师出示一些描述一对一情况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并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一对一”这个数学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物的配对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一对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