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10
危废品培训内容资料1. 什么是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在生产、使用、储存、处理和运输过程中,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性等特性,或者在长期自然降解过程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
常见的危险废物包括: - 酸碱废液 - 废水 - 废油 - 废涂料 - 废胶带 - 废电池- 废灯泡 - 废药品 - 其他化学废物2. 危险废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危险废物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2.1 有毒废物有毒废物是指含有或能产生非常有害、有毒气体、液体、固体或其他物质的废物。
这些废物可能直接危害人类和环境,并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2.2 腐蚀性废物腐蚀性废物是指能够腐蚀金属的液体或固体废物,包括强酸、强碱等。
腐蚀性废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往往是永久性的,应采取特殊的防护和处理方法。
2.3 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其放射性有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定。
2.4 易燃废物易燃废物是指易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燃烧或爆炸的废物。
这类废物在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防止火灾和事故发生。
2.5 其他危险废物除以上几类外,还有一些具有特定危害性质的废物,如:病源性废物、爆炸性废物、致突变性废物等。
这些废物的处理需要根据其特性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
3. 危险废物的管理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正确的危险废物管理至关重要。
危险废物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识别与分类对于产生的废物,要能够准确识别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并按照不同的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分类归类。
3.2 储存与标识储存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具备相应的防渗漏措施,并进行明确的标识和分类。
标识包括废物名称、危险特性、储存日期等。
3.3 运输与装载危险废物的运输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资料什么是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因其危险特性或来源而被列为废物的物质。
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包括爆炸性、易燃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和感染性等。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产生许多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规范化管理危险废物变得十分重要。
危险废物的分类按照危险特性的不同,危险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有害废物:包括废弃溶剂、废弃油漆、废旧药品、废旧电池等;•有毒废物:包括废汞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废氯化氢气瓶、废农药等;•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体废物、放射性医疗废物等;•岩石类废物:包括石棉、矿渣、铬渣、硅渣等;•其他危险废物:包括爆炸物、腐蚀品、易燃品等。
危险废物的管理危险废物的管理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危险废物的分析鉴定对于未确定属性的废物,需要通过检测分析来确定危险性质。
危险废物的储存危险废物的储存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选用根据危险性质,储存条件等特点合适的储存方法和器具;•应规划不同种类危险废物的储存场所;•应严格按照规定标注封存危险废物的容器或包装物。
危险废物的运输危险废物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在危险废物发生现场即时储运;•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运输程序;•应在运输过程中适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管。
危险废物的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应依据危险废物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推进其综合利用;•应将处置结果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公告社会。
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危险废物管理的不规范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例如:•废弃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如果不被妥善处理,就会导致重金属污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废弃药品直接进入江河湖海,不仅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可能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废弃催化剂中含有贵金属,如果不进行再生利用,浪费资源。
因此,规范化管理危险废物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危险废物培训材料一、什么是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因包含或者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具有可燃、腐蚀、爆炸、放射性等性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例如,废电池、废油漆、废溶剂、废药品等都属于危险废物。
二、危险废物的分类及特性2.按性质分类:毒性废物、腐蚀性废物、爆炸性废物、易燃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3.危险废物的特性:具有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三、危险废物的危害1.对环境的危害:危险废物不当处理会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对人体的危害:接触危险废物会导致毒理学效应,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和致死。
3.对社会的危害:危险废物不当处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危险废物的管理及处理1.从源头上进行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
2.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包装,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3.危险废物的储存,应采取密闭、防火、防溢、防水等措施,防止危险废物外泄。
4.危险废物的运输,应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遵守相关的运输标准和要求。
5.危险废物的处理,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包括回收、再利用和安全无害化处理。
五、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措施1.身着防护工作服,戴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在处理危险废物时,应确保有足够的通风设备,避免有毒气体的积聚。
3.避免与危险废物直接接触,使用专门的工具、设备进行处理。
4.尽量采取无害化处理方法,如高温焚烧、化学中和、物理分离等。
5.在处理危险废物时,应注意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引发火灾和爆炸。
六、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危险废物泄露、事故等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在处理危险废物时,应注意急救知识和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遇到大面积泄露或事故时,应尽量远离现场,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七、法律法规及处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危险废物环境保护业务培训一、危险废物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管理理念:1.法律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第八十八条第四款)2.一般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现在和将来会构成一定危险的,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
3.危险废物的特征:危险废物的特征是指它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动植物可能造成致病性或致命性的,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性质。
通常表现为: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害性、传染性、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三致等等。
4.危险废物管理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解决危险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危险废物管理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对危险废物问题制定的法规、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法规的政策。
5.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危险废物的避免和减量,产生后的收集、运输、贮存、循环、利用、无害处理以及最终无害化处置的管理,其优先序列为最小量化、废物回收利用、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
通过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切实做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境监管。
二、危险废物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1、国际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92年5月5日生效);关于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国际行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多氯联苯、滴滴涕、多氯二苯-P-二恶英)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化学品的进出口)2、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法》3、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4、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经济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集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5、国家目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6、国家规划《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7、地方法规《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8、部门规章《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9、地方规划《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10、政府规范性文件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管理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以《固废法》粞,以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标准为基础、与之相衔接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的框架体系。
危险废物基础知识培训目录1. 危险废物概述 (2)1.1 什么是危险废物? (2)1.2 危险废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3)1.3 危险废物的产生和特点 (4)2. 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5)2.1 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法规 (5)2.2 危险废物标识和包装规定 (7)2.3 危险废物运输、存储和处理规范 (8)3. 废物处理流程 (10)3.1 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11)3.2 不同的废物种类对应的处理技术 (13)3.3 危险废物处理的安全操作 (14)4. 危险废物泄漏应急处理 (16)4.1 识别和评估泄漏危险 (17)4.2 泄漏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18)4.3 个人防护和抢险设备 (20)5. 危险废物安全操作规范 (21)5.1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23)5.2 危险废物的储存和处理 (24)5.3 安全操作培训和监督 (25)6.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 (27)6.1 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29)6.2 危险废物废环监测和评估 (30)6.3 永续发展方向 (31)7. 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32)8. 实战演练 (34)1. 危险废物概述危险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还包括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成分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的产生来源于多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医疗活动、生活垃圾等。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的限制,大量危险废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通过加强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置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提高公众对危险废物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危险废物培训材料5篇第一篇:危险废物培训材料危险废物环境保护业务培训一、危险废物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管理理念: 1.法律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第八十八条第四款)2.一般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现在和将来会构成一定危险的,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
3.危险废物的特征:危险废物的特征是指它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动植物可能造成致病性或致命性的,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性质。
通常表现为: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害性、传染性、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三致等等。
4.危险废物管理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解决危险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危险废物管理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对危险废物问题制定的法规、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法规的政策。
5.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危险废物的避免和减量,产生后的收集、运输、贮存、循环、利用、无害处理以及最终无害化处置的管理,其优先序列为最小量化、废物回收利用、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
通过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切实做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境监管。
二、危险废物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1、国际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92年5月5日生效);关于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国际行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多氯联苯、滴滴涕、多氯二苯-P-二恶英)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化学品的进出口)2、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法》3、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4、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经济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集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5、国家目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6、国家规划《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7、地方法规《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8、部门规章《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9、地方规划《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10、政府规范性文件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管理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以《固废法》粞,以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标准为基础、与之相衔接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的框架体系。
危险废物培训一、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分类】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
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7类,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固体废物→否↓是危险废物名录→是↓否危险特性鉴别标准→是↓否权威机构组织认定→是↓否二、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有害物即将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
一般工业、矿业等废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形成环境污染,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形成病原体型污染。
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途经一般有以下几种:污染水体:不少国家把固体废物直接倾倒于河流、湖泊、海洋,甚至以海洋投弃作为一种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不仅减少江湖面积,而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投弃在海洋的废物会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区。
大气污染:固体灰渣中的细粒、粉末受风吹日晒产生扬尘,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粉煤灰、尾矿堆放场遇4级以上风力,可剥离1~41.5cm,灰尘飞扬高度达20~50m,在多风季节平均视程降低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