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3
hx1800调对讲机实训报告
对讲机是一种便携式通讯设备,通常用于组织活动、应急救援、建筑工程和商业用途等。
HX1800是一种数字对讲机,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
以下是HX1800调对讲机实训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HX1800数字对讲机的基本操作,调节音频和频道设置,并实现对讲功能。
2. 实验设备
- HX1800数字对讲机
- 充电底座及电源线
- 耳机
3. 实验步骤
步骤1. 准备工作
将HX1800数字对讲机以及充电底座和电源线连接好,并进行充电。
同时,准备好耳机,以便使用。
步骤2. 打开开关
将HX1800数字对讲机的开关打开,如果数字对讲机已经充好电,机器就可以正常工作。
打开之后,屏幕上会显示欢迎界面。
步骤3. 音量设置
在使用对讲机前,需要调整音频音量,使其适合使用者。
按下右侧音量按钮,通过旋转控制旋转按钮选择合适的音量设定。
步骤4. 频道设置
频道用于设定通讯的范围。
在频道中,可以与其他对讲机相互通讯。
将选择键(左上角按钮)按下,以选择可用频道,按下底部的发射键,向其他用户发送通讯。
可以通过频道选择功能,切换到其他可用频道。
步骤5. 使用对讲机
按下底部的发射键,同时讲话,可以与其他用户相互通讯。
按下发射键,当讲话结束后,松开按键,等待下一个用户发言。
如果汇报或通讯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调整音频设定或切换频道。
4. 实验结论
通过使用HX1800数字对讲机进行实验,我们可以熟悉其各项基本操作,包括设置音频和频道,以及实现对讲功能。
对讲机的实验报告对讲机的实验报告引言:对讲机是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它可以在不依赖电话网络的情况下进行短距离的语音传输。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对讲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测试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
一、对讲机的原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
它由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送器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器则接收到发送器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
这种双向的语音传输使得对讲机成为团队协作和紧急通讯的理想工具。
二、对讲机的使用方法1. 频道选择:对讲机通常有多个频道可供选择,以避免干扰和交叉通信。
在使用前,我们需要选择相同频道的对讲机进行配对。
2. 按键操作:对讲机上通常有一组按键,包括开关机按钮、通话按钮和音量调节按钮等。
通过按键操作,我们可以实现对讲机的开关、通话和音量调节等功能。
3. 通话技巧:在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要保持清晰的语音,避免噪音干扰。
其次,要等待对方结束发言后再开始自己的发言,以避免通话冲突。
另外,要注意礼貌用语和简洁表达,以提高通话效率。
三、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测试为了测试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我们选择了室内和室外两个不同的场景进行实验。
1. 室内实验:在室内环境下,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物,如墙壁和家具等。
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通话测试,我们发现对讲机在室内环境下的通信效果较好。
即使在障碍物较多的情况下,对讲机的语音传输仍然清晰可听,没有明显的信号衰减。
2. 室外实验:在室外环境下,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公园作为实验场地。
在不同距离和不同方向进行通话测试,我们发现对讲机在开放环境下的通信效果更佳。
在较短的距离内,通话声音清晰,无杂音干扰。
然而,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衰减逐渐明显,通话质量有所下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测试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
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具有一定的通信范围和适用环境。
对讲机实验报告总结
对讲机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通信工具,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测试对讲机的通信距离和音质表现。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对讲机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天线、电池等。
我们将电池安装在主机内部,将天线固定在主机上,并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完成对讲机的基本组装。
接着,我们进行了通信测试,将两个对讲机分别设定为A、B两个频道,并在相同的频段上进行通信。
在开阔地带和多建筑物环境下,我们测试了对讲机的最远通信距离,结果在直线视野下可以达到2公里左右,但在建筑物遮挡下会受到较大影响。
同时,我们对对讲机的音质表现进行了测试,发现在较小的距离范围内,音质表现良好,但随着距离增大,音质会有所下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对讲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通过对讲机上的按键进行操作,我们可以进行呼叫、接听、发言等操作。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对讲机的频率设置和频段切换方法,这些都是使用对讲机的基本操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测试,我们也明确了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距离和音质表现。
这些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都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讲机实习报告对讲机实习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讲机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讲机实习报告1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
因为是一种双向通信工具,无需话费,此外,只需一次性投入,按一键即可通话,能够呼叫排队、多组通话单呼、组呼、群呼不会掉线,适用于工作调度适用于紧急通讯和突发事件处理。
因此,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本次实习所焊接的对讲机是一玩具性质的对讲机,工作频率是27-54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工作电压为4.5v,有效距离为30m,接收电流为17ma,发射电流为10ma。
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既可以学习一定的电子技术,又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是电子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它是由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
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收的方式,采用lc振荡电路检波,检波后音频信号再由低频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耦合电容推动扬声器发声;发射时,由扬声器讲话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后,再经低频放大电路、调制电路,最后将已调波从天线发送出去。
关键词:通信、对讲机、焊接、调试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短距离声音的传输,经常被用在公安、酒店、宾馆、旅游、建筑场地等。
对于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明白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无线电对讲机设备在全球通讯系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用于团队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深得各界用户好评。
在手机等新锐利通讯产品久热不衰的今天,对讲机的功能仍是不可替代的。
对讲机声音的传播要依靠电磁波来完成。
电磁波是由电磁震荡产生的。
发射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讲机发射信号的强弱,同时对讲机之间的功率是否匹配将直接影响传输距离的远近。
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讲机的原理和应用,我选择了在对讲机生产厂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对讲机的生产、测试、维修等环节的实践,我对对讲机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实习内容1. 对讲机生产环节: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了对讲机的生产过程。
通过对讲机组装、焊接、调试等环节,我了解了对讲机生产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生产线上的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对讲机测试环节:我负责对讲机的功能测试,包括通话质量、信号强度、电池续航等。
通过测试,我掌握了如何判断对讲机质量的方法,并了解了对讲机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
3. 对讲机维修环节: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部分对讲机的维修工作。
学习了如何诊断对讲机故障、查找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等技能。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讲机的内部构造和原理。
三、实习收获1. 技术知识:通过对讲机的生产、测试、维修等环节的实践,我掌握了对讲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2. 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生产线上的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但通过请教同事和自主研究,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对讲机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
无线对讲机装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制作对讲机。
2、通过阅读原理图,给出PCB板和元器件,焊接其完整的电器内部结构。
学会在已知原理图的情况下,组装电器,并对电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解决。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对讲机实验套件,电烙铁及其相关工具、起子、钳子、螺丝刀。
三、实验原理对讲发射的原理:VT1是9018振荡放大三极管,VT2是专用发射管。
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级结电容Cce构成LC振荡电路,电信号变化时,Cce就会变化,频率就会变化,达到调频的目的。
经过VT1 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 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天线、C7 向外发射调频信号。
四、制作的具体步骤1.焊接与安装:一先装低矮、耐热的元件,最后装集成电路。
步骤如下:(1)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元件;(2)确定元件的安装方式,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3)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的电阻(除R12外)均采用立式插装,尽量将字符置于易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件脚上锡,以便于焊接;(4)插装。
应对照电路图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5)焊接。
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
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6)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
2.测试与调整:在确定好接收信号没有问题以后,开始和另外一个已经调节好接收的同学进行对讲,两人相距一定距离,开始时距离不要太远,然后一人摁住按钮开始说话,另外一人慢慢调节双联,直到听见对方讲话为止。
我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和同学调的比较快,而且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都比较清晰五、实验感悟这次实习制作无线对讲机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警示,制作电子产品完全不能草率和大意,我这次艰难的完成任务,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认真的态度和细致的思考。
对讲机实验报告对讲机实验报告一、引言对讲机是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它可以在不同地点的人之间进行语音交流。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对讲机的原理和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对讲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优势。
三、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两台对讲机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确认两台对讲机处于相同的频道,并设置相同的码率。
然后,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距离,从近距离到远距离进行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通信质量和信号强度。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对讲机的通信质量和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距离较近时,通信质量较好,声音清晰可辨。
然而,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逐渐衰减,通信质量下降。
在远距离通信时,有时会出现杂音和信号丢失的情况。
五、实验讨论对讲机的通信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环境因素如建筑物、地形和天气等都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影响。
其次,电磁干扰也会影响对讲机的通信效果。
此外,对讲机的天线质量和功率也会对通信质量产生影响。
六、对讲机的应用对讲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可以通过对讲机进行快速、实时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旅游业中,导游可以通过对讲机向游客传递信息,方便管理和组织。
此外,对讲机还被广泛应用于紧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
七、对讲机的优势和不足对讲机相比于手机等通信工具,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对讲机的通信范围更广,适用于需要大范围通信的场合。
其次,对讲机的操作更简单,不需要拨号等繁琐步骤。
然而,对讲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通信质量受到环境和距离的限制,无法进行文字和图像传输等。
八、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也认识到对讲机的一些限制,这将促使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合理地选择通信工具。
实验十九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通信2班陶彦任201208030216一、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调。
2、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
3、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三、实验原理半双工是指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载波信道,但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的传输方式,半双工调频对讲机组成原理框图发射机由音源,音频放大,调频、上变频、高频功放等电路组成。
接收机则由高放,下变频、中频放大、鉴频、音频功放、耳机等部分组成。
发送与接收频率同为10.7M,公用一根天线。
收发的切换依靠10号板的J1完成.J1在没有按下去的情况下为接收状态,按下去为发送。
为了避免自身的发送对接收的干扰,所以加入了电源控制。
电源控制的作用是当接收电路工作时,发送电路关闭,反之亦然。
调频发射机的工作原理是:音源经音频放大进行调频(LC调频振荡器产生频率f0=4.5MHZ的中频振荡,变容二极管线性调频)后输出FM信号f1 (最大频偏Δf m=±20KHZ,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信号f2(6.2MHZ)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 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谐回路选出高频信号(f2 + f1),经功率激励级放大的信号进入末级功放进行功率放大,使负载(天线)上获得满足要求的发射功率。
如果要求整机功率较高,如要求ηA >50%,应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
调频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发射功率发射功率PA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
只有当天线的长度与发射机高频振荡的波长λ相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把载波发射出去。
若接收机的灵敏度UA = 2μV,则通信距离s与发射功率PA的关系为2.工作频率或波段发射机的工作频率应根据调制方式,在国家或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
TRA-08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焊接制作一、实验目的1、学习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原理2、焊接制作调频收音机/对讲机二、实验器材1、TRA-08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实验材料2、稳压电源3、焊接工具4、频谱分析仪三、实验原理1、调频收音机部分接受频率73MHz-108MHz。
其中:公用调频广播接受频率88MHz-108MHz;75MHz-88MHz可接收校园调频广播;73.5MHz-75MHz用于接收对信号。
也可以收听校园调频广播。
调频收音机组成结构框图调频无线广播,采用调频的调制方式,用音频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瞬时频率,使原为等幅恒频的高频载波信号的瞬时频偏随调制信号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规定调频广播的载波频率范围为87-108MHz。
2、对讲调频发射部分高频载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载波幅度通常很小,需要经过高频电压放大和高频功率放大后,才能推动天线,增加发射距离。
天线匹配回路使功率的输出端和天线的输入回路相匹配,使功放的输出功率能够最大限度的传输给天线,以提高效率。
单发射机组成结构框图TRA-08的发射机电路,有晶体管分立电路直接调频,变容二极管调频,功率放大,功率推动,天线匹配回路,发射天线等基本电路模块组成。
3、放大电路分析MIC音频放大电路电路电压放大电路直流交流功率放大电路直流交流KA22425D采用28脚双列扁平封装,管脚排立如下图所示:原理图分析:调幅(AM)部分不使用,因此相关引脚接地处理。
天线接收到的调频广播信号,经过电容C28交流耦合后,进入芯片的第12脚(调频高放)进行高频放大,放大后的高频信号进入芯片的第9脚,低9脚外接电感L9,可变电容CBM,微调电容组成调谐回路,进行频道选择,然后进入芯片的内部进行混频。
当按下开关SW4时,电容C29接入谐振回路,谐振回路的总电容增加,谐振频率下降,选择对讲机进入对讲接收频道范围(74M-86M);没按下开关SW4时(FM位置),对讲机处于FM频道接收范围(87M-108M)。
最新对讲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评估最新型号对讲机的性能,包括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通话质量、操作便捷性以及电池续航能力。
通过对比实验,确定新型
号对讲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实验设备:
1. 新型号对讲机一对
2. 旧型号对讲机一对
3. 信号强度测试仪
4. 噪声测试仪
5. 电池性能测试仪
6. 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对新旧型号对讲机进行外观和基本功能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且操
作正常。
2. 在无干扰环境下,使用信号强度测试仪检测对讲机的信号覆盖范围,并记录数据。
3. 在有背景噪声的环境中,使用噪声测试仪评估对讲机的通话清晰度。
4. 对新旧型号对讲机进行连续通话测试,比较两者的电池续航能力。
5. 通过实际操作,评估新型号对讲机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便捷性。
6. 收集并整理所有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
1. 信号覆盖范围:新型号对讲机在开放空间的信号覆盖范围比旧型号
扩大了15%,在封闭空间中扩大了10%。
2. 通话质量:在高背景噪声环境下,新型号对讲机的通话清晰度提高
了20%,用户反馈听不清的情况显著减少。
3. 电池续航:新型号对讲机在连续使用情况下,电池续航时间比旧型号延长了30分钟。
4. 操作便捷性:新型号对讲机的用户界面设计更为直观,操作步骤简化,用户学习曲线明显降低。
结论:
新型号对讲机在信号传输、通话质量、电池续航和操作便捷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建议在后续产品推广中,重点突出这些优势,并针对可能的改进空间继续进行技术研发。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对讲机生产实习,旨在了解对讲机的生产流程,掌握对讲机的基本组装工艺,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电子技术和通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实习内容1. 对讲机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对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频率范围、通信距离等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了解了不同类型对讲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生产流程参观我们参观了对讲机的生产车间,了解了从原材料采购、电路板焊接、组装、调试、检验到包装的全过程。
3. 对讲机组装实践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对讲机的组装工艺,包括电路板焊接、天线安装、电池装入、外壳组装等步骤。
4. 对讲机调试与检验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对讲机的调试方法,包括频率调整、信号强度测试、电池续航测试等。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如何对对讲机进行质量检验。
五、实习过程1. 组装电路板在组装电路板环节,我们首先学习了电路板焊接的基本技巧,包括焊点选择、焊接温度控制、焊接速度等。
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亲自进行电路板焊接,掌握了焊接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2. 安装天线与电池在安装天线与电池环节,我们学习了天线类型的选择、天线安装位置及电池的装入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天线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电池的正负极等。
3. 外壳组装外壳组装环节是对讲机组装过程中较为复杂的一步。
我们学习了外壳的组装步骤、紧固螺丝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外壳的组装。
4. 调试与检验在调试与检验环节,我们学习了对讲机的调试方法,包括频率调整、信号强度测试、电池续航测试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调试过程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如频率计、信号强度仪等。
六、实习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的电子技术和通信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半双工对讲机,加深对半双工通信原理的理解,掌握半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提高通信技能,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训地点学校通信实验室四、实训器材1. 半双工对讲机若干2. 通信设备连接线3. 实训指导书五、实训内容1. 半双工通信原理讲解实训开始前,指导老师详细讲解了半双工通信的基本原理。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以相互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一方发送信息时,另一方只能接收,反之亦然。
2. 对讲机基本操作指导老师介绍了半双工对讲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频道选择、音量调节、通话等。
3. 实地操作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部对讲机。
在实验室指定的区域内,学员们进行了以下操作:- 选择合适的频道进行通信;- 进行一对一通话;- 进行小组讨论,协同完成指定任务。
4. 问题分析与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学员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频道干扰、信号不稳定等。
指导老师现场解答了这些问题,并教授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实训结果1. 学员们对半双工通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半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2. 学员们的通信技能得到了提高,能够熟练地进行一对一通话和小组讨论;3. 学员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协同完成指定任务。
七、实训体会1. 半双工通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无线电对讲机、手机等。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半双工通信的重要性;2. 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寻找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通信技能;3. 团队协作是完成任务的基石,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八、实训总结本次半双工对讲机实训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实际操作,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半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还提高了通信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讲机的实验报告1. 简介对讲机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便携式设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语音通信。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建筑工地、旅游等场景,其便携、可靠的特点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喜爱。
本文将对对讲机进行实验,测试其通信质量、信号稳定性和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2. 实验设备实验中使用的对讲机为某品牌的X系列对讲机,其型号为X-100。
3. 实验步骤步骤1:通信距离测试首先,我们测试对讲机的最大通信距离。
在开阔的地区,我们分别将两台对讲机设置为相同的频率,并将它们分别放置在距离较远的地点。
然后,我们尝试进行通信,并记录通信是否稳定,声音是否清晰。
步骤2:通信质量测试为了测试对讲机的通信质量,我们在同一地区设置两个测试点,分别为A点和B点。
将两台对讲机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并进行通信。
我们将记录通信中出现的故障情况,如信号中断、声音扭曲等。
步骤3:信号稳定性测试在同一地区,我们设置多个测试点,为A点、B点、C点和D点,将两台对讲机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并进行通信。
我们将记录在不同测试点的通信质量,比较信号的稳定性。
步骤4:干扰测试为了测试对讲机的抗干扰能力,我们在同一频率上设置其他设备进行干扰。
我们将记录通信是否受到干扰,以及受到干扰后的通信质量。
步骤5:电池续航测试最后,我们将对对讲机的电池续航能力进行测试。
将对讲机的电池充满电,并进行连续通信,记录通信的持续时间。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讲机的最大通信距离约为10公里,在较远距离下通信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在同一地区进行通信时,对讲机的通信质量较好,声音清晰。
3.在不同测试点进行通信时,对讲机的信号稳定性较高。
4.对讲机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抗干扰,但在受到强干扰时通信质量较差。
5.对讲机的电池续航能力较好,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对讲机在通信距离、通信质量、信号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性能。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对讲机的制作步骤和调试方法。
3. 熟悉对讲机电路图的分析和元器件的选择。
4. 提高电子制作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对讲机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实现语音信号的传输。
它主要由天线、发射电路、接收电路、电源和电池等组成。
当用户讲话时,声音信号被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发射电路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端的对讲机接收到电信号后,经过接收电路解调,最终由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频率计、面包板、连接线等。
2. 实验材料:JC986A型对讲机电路板、电阻、电容、晶体管、天线、电池等。
四、实验步骤1. 电路板准备:将JC986A型对讲机电路板按照电路图连接好,注意电路板上的各个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和焊接顺序。
2. 元器件选择: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器件,并检查其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 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焊接质量,避免虚焊、短路等问题。
4. 电路调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调试,检查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 天线制作:根据对讲机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天线长度,将天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6. 电池安装:将电池安装在电路板上,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 测试与验收:使用信号发生器模拟语音信号,对对讲机进行测试,检查其发射和接收功能是否正常。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焊接质量良好,没有出现虚焊、短路等问题。
2. 电路调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调试,发现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状态正常,电路功能正常。
3. 天线制作:根据对讲机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天线长度,将天线焊接在电路板上,天线制作质量良好。
4. 电池安装:将电池安装在电路板上,电池安装牢固,正负极连接正确。
5. 测试与验收:使用信号发生器模拟语音信号,对对讲机进行测试,发现其对讲机发射和接收功能正常,通信距离满足要求。
TRA-08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实验报告一、实验心得体会这次实验, 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 让我学到了很多。
以前模电实验我们曾经焊接过小信号放大器, 而这次实验要焊接的元件数目要比那次多很多, 不过简单的地方是这次试验不用我们自己排线和设计实验参数。
面对几十个电路元件, 我们先按陈老师讲到的方法对元件进行了分类, 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让后面的焊接事半功倍。
焊接电路时, 我刚开始用的电烙铁由于氧化的原因很难让锡熔化, 然后司老师就用打磨工具亲自帮我们把它处理得很好用, 还说: “看看大家说不好用的东西也是好用的嘛。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有时候要想办法解决哪怕是小小的问题而不是抱怨或者放弃。
后来在焊某根导线的时候我不小心用过烫的电烙铁将PCB印刷电路板表面的铜焊接点烫掉了, 导致锡无法粘在电路板上, 导线没办法焊上去, 然后我只能去向老师求助。
司老师示范给我, 可以将电路板表面的绿色抗旱层刮掉, 让铜露出来, 然后换一根长一些的导线焊接, 这样我又学到处理焊接电路问题的一个方法。
到后来组装完毕后, 我的电路无法发出声音, 老师又告诉我应该检查自己的电路是否虚焊或短路;无法收到电台, 姜老师又告诉我们通过调节电容和电阻来调节本振范围的调试方法, 并且亲手教我如何调节。
其实实验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 多亏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还有亲手帮助, 真的让我获益良多, 学会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
还有就是在这次实验中, 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 了解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这是我们第一次焊接贴片, 按陈老师讲的, 需要先焊接贴片对角线的两个角将其固定, 然后再一个脚一个脚进行焊接, 这就需要有人来帮助按住贴片, 另一个人焊。
还有就是焊错时, 往往需要一个人用电烙铁将锡熔化, 另一个将电线拔出;调试电路时, 大家的相互帮助等等。
这就考验了我们的合作能力, 很多事情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解决的, 很多情况下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这也是我们以后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做到的。
实习报告:无线对讲机实习体验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无线对讲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技能。
一、实习目的1. 了解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学习无线对讲机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3. 掌握无线对讲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
4. 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内容1. 学习无线对讲机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无线对讲机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声音信号的通信设备。
它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天线、电源等部分组成。
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调制器对信号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器接收到无线电波后,通过解调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实现通信。
2. 了解无线对讲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实际应用无线对讲机的场景,如:工地、医院、学校等。
这些场所通过对讲机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学习无线对讲机的调试和维护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无线对讲机进行调试和维护。
主要包括:检查电源是否充足、天线是否损坏、发射器和接收器是否正常工作等。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调整对讲机的频道、音量等参数。
4. 实际操作无线对讲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操作了无线对讲机。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对讲机,包括开机、关机、通话、频道切换等操作。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环境下调整对讲机的性能,以达到最佳通信效果。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调试维护方法。
2. 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自操作了无线对讲机,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操作,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无线对讲机装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制作调频收音、对讲机。
2、通过阅读原理图,给出PCB板和元器件,焊接其完整的电器内部结构。
学会在已知原理图的情况下,组装电器,并对电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
和解决。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实验套件,电烙铁及其相关工具、起子、钳子、螺丝刀。
三、实验原理
收音、对讲机实验板原理图
"
收音、对讲机实验板装配图
本套件用的芯片为UTC1800(或D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
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
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收到电台,无需统调,是学习电子技术的理想套件。
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音机的参数:调频波段88MHz~108MHz;工作电源电压范围~5V;静态电流;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输出功率≥350mA。
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
1.接收部分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C11等元件
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
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的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
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
10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
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
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
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
出声音。
2.对讲发射原理: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
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
之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
起很大的频率变化。
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
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
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
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
VT1、VT2用9018超高频三极管作为振荡和发射专用
管。
四、制作的具体步骤
1.焊接与安装:一先装低矮、耐热的元件,最后装集成电路。
步骤如下:(1)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元件;
(2)确定元件的安装方式,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
(3).
(4)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的电阻(除R12外)均采用立式插装,尽量将字符置于易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
件脚上锡,以便于焊接;
(5)插装。
应对照电路图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
(6)焊接。
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
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
(7)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
2.测试与调整:
(1)收音部分的调整:首先用万用表100mA电流档的正负表笔分别跨接在地和K的GB-之间,这时的读数应在10-15mA左右,这时打开电源开关K,并将音量开至
最大,再细调双联,这时应收得到广播电台,若还收不到应检查有没有元件装
错,印刷电路板有没有短路或开路,有没有焊接质量不高,而导致短路或开路
等,还可以试换一下IC1,本机只要装配无误可实现一装响。
排除故障后找一
台标准的调频收音机,分别在低端和高端收一个电台,并调整被调收音机L4
的松紧度,使被调收音机也能收到这两个电台,那么这台被调收音机的频率覆
盖就调好了。
如果在低端收不到这个电台,说明应增加L4的匝数,在高端收不
到这个电台,说明应减少L4的匝数,直至这两个电台都能收到为止。
调整时注
意请用无感起子或牙签、牙刷柄(处理后)拔动L4的松紧度。
当L4拔松时,
这时的频率就增高,反之则降低,注意调整前请将频率指示标牌贴好,使整个
圆弧数值都能在前盖的小孔内看得见(旋转调台拔盘)。
(2)发射部分的调整:首先将一台标准的调频收音机的频率指示调在100MHz左右,然后将被调的发射部分的开关K1按下,并调节L1的松紧度,使标准收音机有
啸叫,若没有啸叫则可将距离拉开—0.5米左右,直到有啸叫声为止,然后再
拉开距离对着驻极体讲话,若有失真,则可调整标准收音机的调台旋钮,直到
消除失真,还可以调整L2和L3的松紧度,使距离拉得更开,信号更稳定。
五、实验感悟
这次实习制作无线对讲机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警示,制作电子产品完全不能草率和大意,我这次艰难的完成任务,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认真的态度和细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