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单选题] *○A.认识○B.探索○C.创造○D.实践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单选题]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单选题]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4. 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认识○B.发明○C.创新○D.实践5.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作是() [单选题] *○A.《自然辩证法》○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单选题] *○A.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B.作为主体的人的日常活动○C.主体适应客观环境的活动○D.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7. 实践的主体是( ) [单选题] *○A.人○B.具有主体能力,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C.绝对精神○D.人的意识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指() [单选题] *○A.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 [单选题]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第⼆章_国民收⼊核算练习题第⼆章⼀、判断1、消费者居住⾃⼰的房屋,这部分房租计算到GDP中。
()T2、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的⾏为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T3、家庭建造住宅的⽀出被看成是耐⽤消费品⽀出。
()F4、⼈们从政府得到的国债利息应视为利息收⼊⽽被计⼊GDP中。
()F5、家庭购买⼀套旧家具的⽀出可以计算到GDP中()F6、⽤GDP紧缩系数计算出来的实际GDP的值排除了价格变动对GDP的影响。
()T7、某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的性质。
()。
F8、总投资减重置投资等于净投资。
()T9、⼀个消费者购买国产消费品与购买进⼝消费品在GDP的核算中都是⼀样的作为消费计算到GDP中。
()F10、实际国民收⼊等于名义国民收⼊乘以GDP缩减指数。
()F11、如果国内⽣产总值等于消费⽀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就等于进⼝。
()T12、本年⽣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中。
()F⼆、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国内⽣产总值的核算( B )?A、出⼝到国外的⼀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笔救济⾦;C、经纪⼈为⼀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D、保险公司收到的⼀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下列各项中,能计⼊GDP的有:( D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B、出售股票的收⼊;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D、为他⼈提供服务所得的收⼊。
3、下列哪⼀项计⼊GDP?(D )。
A、购买⼀辆⽤过的旧⾃⾏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买进10吨钢板;D、银⾏向某企业收取⼀笔贷款利息。
4“⾯粉是中间产品”这⼀命题(C )。
A、⼀定是对的;B、⼀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
A、企业增加⼀笔存货;B、建造⼀座住宅;C、企业购买⼀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国民⽣产和国民收⼊中,哪种⾏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D )A、购买新公司债券;B、⽣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皆不对。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债权人和投资人对企业资产都拥有要求权,这种要求权总称为( )。
A. 负债B. 所有者权益C. 权益D.债权2. 某企业期初负债总额8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00000元。
现收回外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此时企业资产总额为( )。
A. 2000000B. 40000C. 180000D. 1600003. 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会引起( )。
A. 负债总额不变B. 费用增加C. 资产总额不变D. 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4. 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使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
A. 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 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C.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设备D. 购入材料,货款尚未支付5.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 )项目发生增减变化。
A. 一个B. 两个C. 两个或以上D. 全部6. 由于将资产投入经营过程而发生了资产的消耗时,会引起( )。
A. 负债增加B. 会计等式不再恒等C. 所有者权益减少D. 资产总额不变7. 下列经济业务,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减少的是( )。
A. 生产领用原材料B.以银行存款偿还欠款C. 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存入银行D.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8. 利润是企业某个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
A. 营业利润和其他销售利润B.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汇兑损益C. 营业利润、其他单位的利润和投资损益D. 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9. 某公司将1000000元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该经济业务发生后该公司的( )。
A. 资产总额增加B. 负债总额减少C. 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增加D. 原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均未发生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会计事项有( )。
A. 收入的实现B. 费用的发生C.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D. 提取盈余公积E.投资人追加投资2. 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导致资产减少的是( )A. 预付购货款B. 从银行取得借款C. 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D. 用现金发放工资E. 用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3. 资产是( )的经济资源。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决定,若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可逆反应A(g)+ B(g)⇌C(g)+Q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 =。
5.反应:HIO3+3H2SO3→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3+H2SO3 → HIO2+H2SO4(慢反应),(2)HIO2+2H2SO3 →HI+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在298K温度下,将1摩尔SO3放入1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摩尔的SO2,其K C是,K p是。
(R = 8.314 kPa·L·K-1·mol-1)。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 ×10-3;S(s)+O2(g)⇌SO2(g),K c= 5.0 ×106;H2(g) + SO2(g)⇌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为。
8.简单反应A= B + C,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A、B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与V B。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e-Ea/RT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1.某温度下2N2O5= 4NO2 + O2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V = 1/2V N2O5= 1/4V NO2= V O2 。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中,最内层是硬件,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的人,人与硬件之间是( )。
A.软件系统B.操作系统C.支援软件D.应用软件2.财务管理软件是一种专用程序,它属于( ) A.系统软件B.应用软件C接口软件D.支援软件3.当计算机被启动时,首先会立即执行( )。
A.接口程序B.中断服务程序C.用户程序D.引导程序4.当硬件的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就会中断正在占用CPU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 )占用CPU。
A.系统调用程序B.中断处理服务程序C.作业管理程序D文件管理程序5.操作系统支援软件和应用软件只有( )时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A.分配到主存空间B.占有了必要的外设C.占用中央处理器执行D.找到了所需的文件6.操作系统在中断处理服务程序完成之后,将( )。
A.选择刚被中断的程序执行B.选择正在排队的作业执行C.等待下—个事件的发生D.按预定策略选择程序执行7.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 )。
A.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B.可以被多个程序同时占用C.可以被多个程序交替占用D.可以被操作系统和另一个程序同时占用8.外围设备通过相应的设备控制器和通道连接到公共系统总线上,这种结构( )。
A.有利于硬件保护B.允许中央处理器与外设并行工作C.可不用中断机制D.外设的启动速度快9.( )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设备,当电源被切断时,其中的信息就会消失。
A.硬盘B.磁带C.软盘D.主存储器10.中央处理器可以直接存取( )中的信息。
A.光盘B.软盘C.主存储器D.硬盘11.中央处理器存取寄存器中信息的速度与使用主存储器和辅存储器信息相比( )。
A.比较快B.最快C.差不多D.最慢12.存放在( )信息只能顺序存取,无法随机访问。
A.硬盘B.软盘C.光盘D.磁带13.当操作系统退出执行,让用户执行时,系统会( ) A.继续保持管态B.继续保持目态C.从管态变为目态D.从目态变为管态14.硬件设置了( )以实现存储保护。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当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的括号内。
)( C )一、神经系统最大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树突B.轴突C.神经元D.细胞体( B )二、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致使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
A. 布洛卡区B.威尔尼克区C.运动皮层区D.感觉皮层区( D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B.细胞核C.树突D.突触( D )4、人脑中主要具有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平衡功能的是。
A.丘脑B.下丘脑C.中脑D.小脑( A )五、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B.躯体神经系统C.交感神经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 B )六、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大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份组成。
A、神经纤维B、细胞体C、髓鞘D、神经递质( C )7、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D、躯干神经系统( A )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大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和轴突三部份组成。
A、树突B、神经纤维C、神经递质D、髓鞘( D )九、负责感觉器官(包括骨骼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D、躯干神经系统( C )10、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组成A、脑B、脊髓C、自主神经系统D、交感神经系统( B )1一、__________的主要性能是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
A、细胞体B、树突C、轴突D、突触( B )1二、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受损会致使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被称为____________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感觉皮层区D、运动皮层区( B )13、大脑两半球被一条称之为________纤维束连为一体,它使得两半球的沟通得以实现。
会计基础练习题第2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会计要素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B、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C、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D、收入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解析: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所采用的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解析: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3、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所采用的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B、可变现净值C、公允价值D、现值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解析:在现值计量下,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A、收入B、所有者权益C、资产D、负债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解析: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收入、费用和利润。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A、预付A公司材料款B、将闲置不用的办公楼经营租赁给他人使用C、融资租入大型设备D、临时租用一辆汽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解析:企业临时租用的汽车,即企业对该项资产没有所有权,不属于企业资产。
6、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
该企业所有者权益金额为()万元。
A、20B、80C、100D、120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A.四书B.五经C.自然科学D.六艺【解析】D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凯洛夫【解析】C3.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A.1862年B.1890年C.1990年D.1900年【解析】A 中国最早于1862 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试用班级授课制,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逐步在全国各地实施班级授课制。
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C.墨家文化D.宗教文化【解析】B5.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A.唐代B.明代C.汉代D.清代【解析】C 中央官学创于汉,盛于唐,衰于清末。
6.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沛西﹒能B.利托尔诺C.斯金纳D.孟禄【解析】D 美国教育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以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因此,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解析】(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3.简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以美国教育家孟禄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二、单项选择题1、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科目。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D.“销售费用”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应直接计入或者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科目是()。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4、基本生产车间或辅助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A.“生产成本”科目B.“管理费用”科目C.“制造费用”科目D.“销售费用”科目5、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A.“生产成本”科目B.“财务费用”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D.“制造费用”科目6、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支付)的手续费等,应借记()。
A.“制造费用”科目B.“财务费用”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D.“销售费用”科目7、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
A.“生产成本”科目B.“制造费用”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D.“销售费用”科目9、生产车间发生的数额很大,但受益期为当期的费用,应借记的科目可能是()。
A.“长期待摊费用”B.“其它应付款”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13、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C.辅助生产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14、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
A.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B.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C.各辅助生产之间分配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进行分配16、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成本的计算方法是()。
A.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C.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出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入的费用D.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17、为了简化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下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记入( )科目。
第二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一、名词解释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二、单项选择题1.创造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 A )A.人民群众B.劳动资料C.生产资料D.科学技术2.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生产资料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D.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工具、生产资料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D )A.主要的文化活动B.改造经济体制的过程C.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D.最基本的实践活动4.生产资料包括( C )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5.生产力状况包括( C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性质B.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力水平C.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D.生产力变化和生产力发展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 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影响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7.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B )A.生产要素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过程8.社会生产方式是(D )A.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B.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9.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A )A.劳动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10.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D )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B.产品分配形式C.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相互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11.要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是( A )A.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B.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相结合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结合D.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相结合12.人类社会进行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C )A.人的劳动、资本和生产资料B.资本、劳动力和土地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科学技术13.社会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取决于( C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4.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C )A.劳动者B.生产工具C.生产力D.阶级斗争三、多项选择题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BCE )A.劳动方式B.劳动者的劳动C.劳动资料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2.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CDE )A.直接生产过程上人们的结成的相互关系B.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C.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D.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E.人们之间的消费关系3.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ABCD )A.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B.生产决定分配的水平和结构C.生产的方式决定分配的方式D.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ACE )A.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B.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C.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D.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E.社会生产的变化和发展,总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5.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三者的关系主要有(ABCD )A.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B.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E.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6.劳动对象(ADE )A.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B.包括一切未经人们劳动加工的物品C.包括一切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产品D.形成产品的实体E.有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经过人们劳动加工后提供的产品两类7.物质资料生产(ABDE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B.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C.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D.需要具备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简单要素E.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关系两个方面8.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ABCD )A.消费使得产品的使用价值最后得以实现B.消费为生产创造出动力C.消费保持劳动再生产D.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E.消费方式决定着生产方式四、填空题1.在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中,__劳动者___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单选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桥梁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如果桥梁成本由过桥车辆收费弥补,如同一般商品买卖一样,谁过桥谁交费购买使用权,这种提供方式属于( B )。
A.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政府提供 D.混合提供2.医疗保健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其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为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其最佳的提供方式是( D )。
A.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政府提供 D.混合提供3.对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较有效的提供方式是( A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控股4. 最早提出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是( B )。
A.柯文 B.科斯 C.马克思 D.李嘉图5.政府部门从私人企业采购设备和购置办公用品,属于( B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私人提供、公共生产 D.私人提供、私人生产6.政府机关、国防等部门从国有企业购置办公用品和设备,属于( A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私人提供、公共生产 D.私人提供、私人生产7.关于公共定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B.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定价C.公共定价的对象仅包括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D.公共定价是政府保证公共物品提供和实施公共物品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8.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谷时,收费最低。
这种定价方法称为( C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C.负荷定价法 D.边际成本定价法9. 财政监督的主体是( B )A.各级政府部门 B.各级财政部门C.各级人大 D.各级人大常委会10. 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而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的是( A )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11. 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和生产上采取的方式组合是( C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12. 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属于()。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2.经营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为()。
A.经营成本=总成本—摊销费—折旧费—利息B.经营成本=总成本—期间费用C.经营成本=总成本—财务费用D.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费—利息3.当法规和合同均未规定递延资产的摊销期限时,应按不短于()年的期限摊销。
A.5 B.10 C.20 D.254.某设备的价值为8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0,若采用年数和法计算折旧额,则第8年的折旧额约为()元。
A.1000 B.336 C.436 D.8005.建设一座年产量为50万吨的某生产装置投资额为10医院,现拟建一座年产量100万吨的类似生产装置,用生产能力指数法(n=0.5,f=1)估算拟建生产装置的投资额是()亿元。
A.20 B.14.14 C.15.14 D.156.按生产能力指数法(生产能力指数为0.60),将生产能力在原基础上增加一倍,则投资额大约增加()倍。
A.2 B.1 C.1.5 D.1.67.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内,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
A.成正比B.无关C.成反比D.互为倒数8.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是()。
A.增值税B.营业税C.所得税D.产品税二、计算题1.某工程项目期初投资130万元,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折旧费为20万元,营业税金为2万元,年经营成本为5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
试计算该工程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2.某企业在某年初购买了用于医疗产品生产的设备,初始投资为30000元。
使用年限为10年。
预计10年后其残值为3000元。
计算在使用期限内每年的折旧额和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1)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按双倍余额折旧法计提折旧;(3)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3.某食品生产设备购买时花费3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2000元。
该设备投产后每年投产后可节约成本14000元。
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自己的本职工作D.爱自己的国家2、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3、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除了需要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践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外,还需要()。
A.拒绝接受其他国家的一切东西B.全面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C.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4、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5、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总是站在弘扬爱国精神的时代先列。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喊出了著名的爱国口号。
这个充分体现他们爱国情怀的口号是()。
A.为中华崛起而读书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振兴中华,从我做起D.爱我中华,从我做起6、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是针对()的基本要求。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全体中华儿女C.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国公民D.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人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骨肉同胞的热爱上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C.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D.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上8、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一些观念,其中不包括()。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C.顺应经济全球化,适时改变爱国主义立场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9、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是灵魂。
练习题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要点和保育要求
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中
1.近点是指眼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儿童年龄越小近点越近,8岁儿童的近点平均约()
(1)6.6cm (2)8.6cm (3)10.6cm (4)12.6cm
2.人眼看近处物体需要进行调节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种调节能力的改变主要靠()的变化来实现。
(1)角膜(2)瞳孔(3)晶状体(4)睫状体
3.进入黑暗的房间时,()让我们适应黑暗的环境。
(1)视锥细胞(2)视杆细胞(3)感光细胞(4)神经细胞
4.正常学前儿童远视力(),但可以看清近处细小物体。
(1)低于5.0 (2)等于5.0 (3)高于5.0 (4)不确定
5.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1)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2)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
(3)视力低下就是近视
(4)儿童少年视力状况与视觉器官的发育密切关联
6.()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主要完成眼的结构性发育。
(1)0~3 (2)3~6 (3)6~10 (4)10~13
7.儿童听到较大的声音要(),以防强烈的声音震破鼓膜。
(1)快速离开(2)闭眼捂耳(3)蹲下捂耳(4)张嘴捂耳
9.下列哪种药物具有耳毒性?()
(1)青霉素(2)红霉素(3)链霉素(4)布洛芬
9.学前儿童的长骨处于稳速的生长阶段,表现为儿童身高每年大约增加()。
(1)3~5cm (2)5~7cm (3)7~9cm (4)8~10cm 10.发育成熟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学前儿童脊柱的生理弯曲( )。
(1)尚未形成(2)虽已形成但尚未固定(3)已经固定(4)不确定
练习题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要点和保育要求
11.学前儿童呼吸运动的特点是()。
(1)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呈胸式呼吸
(2)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慢,呈胸式呼吸
(3)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呈腹式呼吸
(4)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慢,呈腹式呼吸
12.()是恒牙龋病的高发牙,应重点保护。
(1)第一恒磨牙(2)第二恒磨牙(3)第三恒磨牙(4)不确定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学前儿童的肺含血多而含气少,气体交换能力较弱。
(2)婴幼儿阶段的营养对恒牙的坚固有很大影响。
(3)学前儿童肠在腹腔内固定性差,易诱发肠套叠。
(4)学前儿童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都比较弱。
14.与成人相比学前儿童的血液特点是()。
(1)血液量相对多,血液中凝血物质也较多,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大。
(2)血液量相对多,但血液中凝血物质较少,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小。
(3)血液量相对少,但血液中凝血物质较多,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大。
(4)血液量相对少,血液中凝血物质也较少,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小。
15.下列现象是学龄前儿童正常生理现象的是()。
(1)扁桃体发炎(2)缺钙(3)贫血(4)颈部无压痛淋巴结
16.学前儿童尿总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因此年龄越小,排尿次数越多;一般4~7岁儿童每天排尿()次。
(1)15~16 (2)10~12 (3)8~9 (4)6~7
17.()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指标。
(1)脑细胞体积增大(2)脑细胞数量增多
(3)神经纤维髓鞘化(4)神经纤维突触连接增多
18.()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
其中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促性激素等。
(1)下丘脑(2)脑垂体(3)甲状腺(4)肾上腺
练习题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要点和保育要求
19.呆小症是由于()缺乏造成的。
(1)生长激素(2)促生长激素(3)甲状腺激素(4)促甲状腺激素
20.()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原料。
(1)铁(2)锌(3)碘(4)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2)(3)(2)(1)(3)(1)(4)(3)(2)(2)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3)(1)(4)(2)(4)(4)(3)(2)(1)(3)
二、名词解释
1. 眼近点距离(p34)
2. 眼的折光系统(p34)
3. 青枝骨折(p38)
4. 六龄齿(p42)
5. 性早熟(p50)
三、填空
1.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靠的改变来实现。
(p34)
2. 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主要完成眼的发育;岁是
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主要完成眼的发育。
(p34)
3.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表示;儿童年龄越小,
晶状体的______越好,近点_______。
(p34)
4.如果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可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p34)
5.人耳不但是觉器官,也是觉感受器官。
(p35)
6.儿童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长骨两端的逐渐骨化,学前儿童骨骼生长主要
受和的调节,这两种激素明显加速骨的生长。
(p38)
7.学前儿童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超过成人,但牢固性差,因此容易发生
练习题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要点和保育要求
__________。
(p39)
8.学前儿童若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过于肥胖,或负重过多,都容易引起足弓塌陷,导致___________。
(p39)
9.乳牙通常在出生后月开始萌出,岁出齐,共颗。
(p42)
10.学前儿童皮肤的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能力差、_______和________强。
11.淋巴细胞则通过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淋巴细胞通过“细胞免疫”产生作用,即不产生抗体。
(p46)
12.在人的一生中,________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较儿童和成人高;在一天中,
_______分泌多于________,且与______深度有关。
(p52)
四、简答题
1. 试述学前儿童眼发育特点和保健要点。
(p34-35)
2. 试述学前儿童耳发育特点和保健要点。
(p36-37)
3. 学前儿童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如何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p38-39)
4. 根据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育特点,在组织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方面?(p44)
5. 学前儿童的皮肤有哪些特点?如何保护儿童的皮肤(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