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7
思 考 题1-1 试列举生活中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事例。
1-2 冬天,上午晒被子,晚上睡觉为什么还会感到暖和?1-3 通过实验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率时,应采用图1-6中哪一种装置?为什么?1-4 在思考题1-3中,流体为空气时导热率可用式(1-1)计算,式中t ∆为热、冷面的温度差,δ为空气夹层的厚度,Φ为通过空气夹层的热流量,A 为空气夹层的导热面积。
实践证明,t ∆不能太大,否则测得的热导率比真实的热导率大。
试分析其原因。
1-5 从传热的角度出发、采暖散热器的冷风机应放在什么高度最合适?1-6 从表1-1对流传热系数的大致范围,你可以得出哪些规律性的结论?1-7 多层热绝缘由铝箔和玻璃纤维纸、玻璃布、尼龙网等依次包扎而成,并且整个系统处在高真空下。
在20~300 K 的温度下它的热导率可低达)K m /(W 10)6.0(0.14⋅×−~,试分析其原因。
1-8 在深秋晴朗无风的夜晚,草地会披上一身白霜,可是气象台的天气报告却说清晨最低温度为2℃。
试解释这种现象。
但在阴天或有风的夜晚(其他条件不变),草地却不会披上白霜,为什么?1-9 在一有空调的房间内,夏天和冬天的室温均控制在20℃,但冬天得穿毛线衣,而夏天只需穿衬衫。
这是为什么?(提示:参考图1-8,先画出夏天和冬天墙壁传热的温度分布曲线,再解释这种现象。
) 1-10 饱和水蒸气管道外包保温材料,试分析三种传热方式怎样组成由水蒸气经管道壁和保温层到空气的传热过程,并画出热阻串并联图。
1-11 在思考题1-10中,管道外壁的温度近似等于饱和水蒸气的温度。
试用热阻分析解释这一现象。
1-12 某双层壁中的稳态温度分布如图1-7所示,问哪一层材料的热导率大?哪一层材料的导热热阻大? 1-13 某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1-8所示,试分别画出其在下列情况下的温度分布曲线:(1)0 / →λδ;(2)∞→ h 1;(3)∞→ h 2;(4);∞→ h 1,∞→ h 2。
第一章之杨若古兰创作思考题1. 试用简练的说话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附微观粒子的热活动而发生的热量传递景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绝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彼此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定伴生有导热.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要在物资存在的条件下才干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但有能量的转移还伴随能量方式的转换.2. 以热流密度暗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该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傅立叶定律: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沿x 方向的温度变更率,“-”暗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②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概况传热系数;w t -固体概况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③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3. 导热系数、概况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概况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这三个参数中,只要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4.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意图义.答:因为在很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碰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5.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平安无事.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景象.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概况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克不及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明显地感到热.试分析其缘由.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天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概况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概况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是以会明显地感觉到热.7.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准绳,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上分歧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不异,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穷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形成热量传递方向上分歧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8.有两个外形不异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概况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概况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更,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内部散热当前,温度变更很小,是以几乎感觉不到热.第二章思考题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普通方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答:傅立叶定律的普通方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2 已知导热物体中某点在x,y,z 三个方向上的热流密度分别为y x q q ,及z q ,如何获得该点的热密度矢量? 答:k q j q i q q z y x ⋅+⋅+⋅=,其平分k j i ,,别为三个方向的单位矢量量.3 试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根据的基本定律.答:导热微分方程式所根据的基本定律有:傅立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4 试分别用数学说话将传热学术语说明导热成绩三品种型的鸿沟条件.答:①第一类鸿沟条件:)(01ττf t w =>时,②第二类鸿沟条件:)()(02τλτf x t w =∂∂->时③第三类鸿沟条件:)()(f w w t t h x t -=∂∂-λ5 试说明串联热阻叠加准绳的内容及其使用条件.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不异,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使用条件是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必须相等.7.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量仅与内、外半径之比有关而与半径的绝对值有关,而通过球壳的导热量计算式却与半径的绝对值有关,如何理解?答:因为通过圆筒壁的导热热阻仅和圆筒壁的内外半径比值有关,而通过球壳的导热热阻却和球壳的绝对直径有关,所以绝对半径分歧时,导热量纷歧样.6 发生在一个短圆柱中的导热成绩,在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按一维成绩来处理?答:当采取圆柱坐标系,沿半径方向的导热就可以按一维成绩来处理.8 扩展概况中的导热成绩可以按一维成绩来处理的条件是什么?有人认为,只需扩展概况颀长,就可按一维成绩来处理,你同意这类观点吗?答:只需满足等截面的直肋,就可按一维成绩来处理.分歧意,因为当扩展概况的截面不均时,分歧截面上的热流密度不均匀,不成看作一维成绩.9 肋片高度添加惹起两种后果:肋效力降低及散热概况积添加.因此有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添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出这个高度后,肋片导热热数流量反而会降低.试分析这一观点的准确性.答:错误,因为当肋片高度达到必定值时,通过该处截面的热流密度为零.通过肋片的热流已达到最大值,不会因为高度的添加而发生变更.10 在式(2-57)所给出的分析解中,不出现导热物体的导热系数,请你提供理论根据.答:因为式(2-57)所描述的成绩为稳态导热,且物体的导热系数沿x方向和y方向的数值相等并为常数.11 有人对二维矩形物体中的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成绩进行了数值计算.矩形的一个边绝热,其余三个边均与温度为f t的流体发生对流换热.你能猜测他所得的温度场的解吗?答:能,因为在一边绝热其余三边为不异鸿沟条件时,矩形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应为关于绝热边的中间线对称分布.第三章思考题1.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处理的特点答: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次要环节是在鸿沟上的换热能力.而内部因为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致于不须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2.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如何才干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呼应特性?答:要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呼应特性,即最大限制降低热电偶的时间常数hA cvc ρτ=,外形上要降低体面比,要选择热容小的材料,要强化热电偶概况的对流换热.3. 试说明”无穷大平板”物理概念,并举出一二个可以按无穷大平板处理的非稳态导热成绩答;所谓“无穷大”平板,是指其长宽尺度弘远于其厚度,从边沿交换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当平板两侧换热均匀时,热量只垂直于板面方向流动.如薄板两侧均匀加热或冷却、炉墙或冷库的保温层导热等情况可以按无穷大平板处理. 4. 什么叫非稳态导热的正轨形态或充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物理过程及数学处理上都有些什么特点?答: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到必定程度,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就会消逝,虽然各点温度仍随时间变更,但过余温度的比值已与时间有关,只是几何地位(δ/x )和鸿沟条件(Bi 数)的函数,亦即无量纲温度分布不变,这一阶段称为正轨情况阶段或充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处理十分便当,温度分布计算只需取无量级数的首项进行计算.5. 有人认为,当非稳态导热过程经历时间很长时,采取图3-7记算所得的结果是错误的.理由是:这个图标明,物体中各点的过余温度的比值与几何地位及Bi 有关,而与时间有关.但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物体中各点的温度应趋近流体温度,所以两者是有矛盾的.你是否同意这类看法,说明你的理由.答:我分歧意这类看法,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物体中各点过余温度的比值不变但各点温度的绝对值在无穷接近.这与物体中各点温度趋近流体温度的事实其实不矛盾.6. 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o Bi →及∞→Bi 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为,∞→Bi 代表了绝热工况,你是否附和这一观点,为何? 答;Bi 数是物体内外热阻之比的绝对值.o Bi →时说明传热热阻次要在鸿沟,内部温度趋于均匀,可以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求解;∞→Bi 时,说明传热热阻次要在内部,可以近似认为壁温就是流体温度.认为o Bi →代表绝热工况是不准确的,该工况是指鸿沟热阻绝对于内部热阻较大,而绝热工况下鸿沟热阻无穷大.7. 什么是分非稳态导热成绩的乘积解法,他的使用条件是什么?答;对于二维或三维非稳态导热成绩的解等于对应几个一维成绩解的乘积,其解的方式是无量纲过余温度,这就是非稳态导热成绩的乘积解法,其使用条件是恒温介质,第三类边界条件或鸿沟温度为定值、初始温度为常数的情况.8.什么是”半无穷大”的物体?半无穷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存在正轨阶段吗?答:所谓“半大限大”物体是指平面一侧空间无穷延长的物体:因为物体向纵深无穷延伸,初脸温度的影响永久不会清除,所以半死限大物体的非稳念导热不存在正轨情况阶段.9.冬天,72℃的铁与600℃的木材摸上去的感觉一样吗,为何?10.本章的讨论都是对物性为常数的情形作出的,对物性温度函数的情形,你认为如何获得其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答:从分析解方式可见,物体的无量纲过余温度是傅立叶数(2/l)的负指数函数,即暗示在不异尺寸及换热条件下,导温系数越大的物体到达指定温度所需的时间越短、这正说明导温系数所代表的物理含义.第五章复习题1、试用简明的说话说明热鸿沟层的概念.答:在壁面附近的一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剧烈变更,而在此薄层以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概况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更的这一薄层称为温度鸿沟层或热鸿沟层.2、与完好的能量方程比拟,鸿沟层能量方程最次要的特点是什么?答:与完好的能量方程比拟,它忽略了主流方向温度的次变更率σα22x A ,是以仅适用于鸿沟层内,不适用全部流体.3、式(5—4)与导热成绩的第三类鸿沟条件式(2—17)有什么区别? 答:0=∂∆∂-=y y t th λ(5—4))()(f w t t h h t -=∂∂-λ(2—11)式(5—4)中的h 是未知量,而式(2—17)中的h 是作为已知的鸿沟条件给出,此外(2—17)中的λ为固体导热系数而此式为流体导热系数,式(5—4)将用来导出一个包含h 的无量纲数,只是局部概况传热系数,而全部换热概况的概况系数应当把牛顿冷却公式利用到全部概况而得出.4、式(5—4)概况,在鸿沟上垂直壁面的热量传递完好依附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中,流体的流动起什么感化?答:固体概况所构成的鸿沟层的厚度除了与流体的粘性有关外还与主流区的速度有关,流动速度越大,鸿沟层越薄,是以导热的热阻也就越小,是以起到影响传热大小5、对流换热成绩完好的数字描述应包含什么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传热成绩尚没法求得其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成绩的数字描述有什么意义?答:对流换热成绩完好的数字描述应包含: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定解条件,定解条件包含,(1)初始条件(2)鸿沟条件(速度、压力及温度)建立对流换热成绩的数字描述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对流换热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彼此制约关系,每一种关系都必须满足动量,能量和质量守恒关系,防止在研讨漏掉某种物理身分.第六章复习题1、什么叫做两个景象类似,它们有什么共性?答:指那些用不异方式并具有不异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景象,如果在呼应的时刻与呼应的地点上与景象有关的物理量逐个对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景象类似.凡类似的景象,都有一个十分次要的特性,即描述该景象的同名特征数(原则)对应相等.(1)初始条件.指非稳态成绩中初始时刻的物理量分布.(2)鸿沟条件.所研讨零碎鸿沟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3)几何条件.换热概况的几何外形、地位、和概况的粗糙度等.(4)物理条件.物体的品种与物性.2.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利用类似道理的两个例子.3.当一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当前,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变更?4.外掠单管与管内流动这两个流动景象在实质上有什么分歧?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全部管束的平均概况传热系数只要在流动方向管排数大于必定值后才与排数有关,试分析缘由.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感化对平均概况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干消逝.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动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答:因为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构成的鸿沟层由零开始发展直到管子的中间线地位,这类影响才不发生变法,同样在此时对流换热系数才不受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7、什么叫大空间天然对流换热?什么叫无限天然对流换热?这与强制对流中的内部流动和内部流动有什么异同?答:大空间作天然对流时,流体的冷却过程与加热过程互不影响,当其流动时构成的鸿沟层彼此干扰时,称为无限空间天然对流.这与内部流动和内部流动的划分有类似的地方,但流动的动因分歧,一个由内在身分惹起的流动,一个是由流体的温度分歧而惹起的流动.8.简述射流冲击传热时被冲击概况上局部概况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9.简述数Nu Pr的物理意义.BiNu数与数有什么区数,Gr数,别?10.对于新碰到的一种对流传热景象,在从参考材料中寻觅换热的特征数方程时要留意什么?第七章思考题1.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次要阻力在什么地方?答:凝结液体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结叫膜状凝结,膜状凝结的次要热阻在液膜层,凝结液体在壁面上构成液珠的凝结叫珠状凝结.2.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结理论分析的8条假定中,最次要的简化假定是哪两条?答:第3条,忽略液膜惯性力,使动量方程得以简化;第5条,膜内温度是线性的,即膜内只要导热而无对流,简化了能量方程.3.有人说,在其他条件不异的情况下.水平管外的凝结换热必定比竖直管强烈,这一说法必定成立?答;这一说法纷歧定成立,要看管的长径比.4.为何水平管外凝结换热只介绍层流的原则式?常压下的水蒸气在10=-=∆w s t t t ℃的水平管外凝结,如果要使液膜中出现湍流,试近似地估计一下水平管的直径要多大?答:因为换热管径通常较小,水平管外凝结换热普通在层流范围.对于水平横圆管:()r t t dh R w s e ηπ-=4临界雷诺数由100=s t ℃,查表:kg kJ r /2257=由95=p t ℃,查表:3/85.961m kg =ρ()K m W •=/6815.0λ 即水平管管径达到2.07m 时,流动形态才过渡到湍流.5.试说明大容器沸腾的t q ∆~曲线中各部分的换热机理.6.对于热流密度可控及壁面温度可控的两种换热情形,分别说明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及温差小于临界温差的意义,并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工程利用实例.答:对于热流密度可控的设备,如电加热器,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是为了防止设备被烧毁,对于壁温可控的设备,如冷凝蒸发器,控制温差小于临界温差,是为了防止设备换热量降低.7.试对比水平管外膜状凝结及水平管外膜态沸腾换热过程的异同.答:波动膜态沸腾与膜状凝结在物理上同属相变换热,前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汽膜,后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液膜,前者热量由里向外,后者热量由内向里.8.从换热概况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从换热概况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概况上液膜的厚度,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添加换热概况的汽化核心数.9.在你进修过的对流换热中.概况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哪几种换热方式?其他换热方式中不显含温差是否意味着与温差没有任何关系?答:概况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不显含温差其实不料味着与温差有关,温差的影响隐含在公式适用范围和物件计算中.10.在图7-14所示的沸腾曲线中,为何波动膜态沸腾部分的曲线会随△t的添加而敏捷上升?答:因为随着壁面过热度的添加,辐射换热的感化越加明显.第八章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何要引入这一概念?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3.试说明,为何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如何分布的?光谱接收力 b E的单位平分母的"3m"代表什么意义?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如何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有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6.什么叫光谱接收比?在分歧光源的晖映下,物体常呈现分歧的色彩,如何解释?7.对于普通物体,接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8,说明灰体的定义和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8.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第九章思考题1、试述角系数的定义.“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因子”的结论是在什么前提下得出的?答:概况1发出的辐射能落到概况2上的份额称为概况]对概况2的角系数.“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因子” 的结论是在物体概况性质及概况湿度均匀、物体辐射服从兰贝特定律的前提下得出的.2、角系数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的物理布景是什么?答:角系数有绝对性、完好性和可加性.绝对性是在两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条件下导得的;完好性反映了一个由几个概况构成的封闭零碎中.任一概况所发生的辐射能必全部落到封闭零碎的各个概况上;可加性是说明从概况1发出而落到概况2上的总能量等于落到概况2上各部分的辐射能之和.3、为何计算—个概况与外界之间的净辐射换热量时要采取封闭腔的模型?答:因为任一概况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包含了该概况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出的辐射能和从各个方向投入到该概况上的辐射能.4、实际概况零碎与黑体零碎比拟,辐射换热计算添加了哪些复杂性?答:实际概况零碎的辐射换热存在概况间的多次反复反射和接收,光谱辐射力不服从普朗克定律,光谱接收比与波长有关,辐射能在空间的分布不服从兰贝特定律,这都给辐射换热计算带来了复杂性.5、什么是一个概况的本身辆射、投入辐射及无效辐射?无效辐射的引入对于灰体概况零碎辐射换热的计算有什么感化?答:由物体内能转酿成辐射能叫做本身辐射,投向辐射表而的辐射叫做投入辐射,离开辐射概况的辐射叫做无效辐射,无效辐射概念的引入可以防止计算辐射换热计算时出现多次接收和反射的复杂性.6、对于温度已知的多概况零碎,试总结求解每一概况净辐射换热量的基本步调.答:(1)画出辐射收集图,写出端点辐射力、概况热阻和空间热阻;(2)写出由两头节点方程构成的方程组;(3)解方程组得到各点无效辐射;(4)由端点辐射力,无效辐射和概况热阻计算各概况净辐射换热量.7、什么是辐射概况热阻?什么是辐射空间热阻?收集法的实际感化你是如何认识的?答:出辐射概况特性惹起的热阻称为辐射概况热阻,由辐射概况外形和空间地位惹起的热阻称为辐射空间热阻,收集法的实际感化是为实际物体概况之间的辐射换热描述了清晰的物理概念和提供了简洁的解题方法.8、什么是遮热板?试根据本人的切身经历举出几个利用遮热板的例子.答:所谓遮热板是指插人两个辐射概况之间以减弱换热的薄板.如屋顶隔热板、遮阳伞都是我们生活中利用遮热板的例子.9、试述气体辐射的基本特点.10、什么是气体辐射的平均射线程长?离开了气体所处的几何空间而谈论气体的发射率与吸热比有无实际意义?11、按式(9-29)当s很大时气体的()s,α趋近于1.能否认为λ此时的气体层具有黑体的性质?12、节中关于控制概况热阻的讨论是对图9-37所示的同心圆柱面零碎进行的,其结论对于像图9-15a所示的两概况封闭零碎是否同样成立?13、图9-39所示的电子器件机箱冷却零碎中,印制板上大功率元件安插在机箱出口处,试分析其缘由.第十章思考题1、所谓双侧强化管是指管内侧与管外侧均为强化换热概况得管子.设一双侧强化管用内径为di、外径为d0的光管加工而成,试给出其总传热系数的表达式,并说明管内、外概况传热系数的计算面积.2、在圆管内服设保温层与在圆管外侧设置肋片从热阻分析的角度有什么异同?在什么情况下加保温层反而会强化其传热而肋片反而会减弱其传热?答:在圆管内服设保温层和设置肋片都使概况换热热阻降低而导热热阻添加,而普通情况下保温使导热热阻添加较多,使换热热阻降低较少,使总热阻添加,起到减弱传热的后果;设置肋片使导热热阻添加较少,而换热热阻降低较多,使总热阻降低,起到强化传热的感化.但当外径小于临界直径时,添加保温层厚度反而会强化传热.理论上只要当肋化系数与肋面总效力的乘积小于1时,肋化才会减弱传热.。
1.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要点】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
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
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
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
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
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2.工程中应用多孔性材料作保温隔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点】保温材料应注意防潮。
保温材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经常呈多孔状,或者具有纤维结构,其中的热量传递是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机理联合作用的综合过程。
如果保温材料受潮,水分将替代孔隙中的空气,这样不仅水分的导热系数高于空气,而且对流传热强度大幅度增加,这样材料保温性能会急剧下降。
3.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要点】采用空心砖较好,因为空心砖内部充满着空气,而空气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热阻较大,空心砖导热性较之实心砖差,同一条件下空心砖的房间的散热量小保温性好。
4.工程中应用多孔性材料作保温隔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点】保温材料应注意防潮。
保温材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经常呈多孔状,或者具有纤维结构,其中的热量传递是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机理联合作用的综合过程。
如果保温材料受潮,水分将替代孔隙中的空气,这样不仅水分的导热系数高于空气,而且对流传热强度大幅度增加,这样材料保温性能会急剧下降。
5.一块被烧至高温(超过400℃)的红砖,迅速投入一桶冷水中,红砖自行破裂,而铁块则不会出现此现象。
试解释其原因。
【要点】红砖的导热系数小,以致Bi较大,即在非稳态导热现象中,内部热阻较大,当一块被烧至高温的红砖被迅速投入一桶冷水中后,其内部温差较大,从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则红砖会自行破裂。
教材上的思考题第8章??思考题?1.试说明热传导(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区别:它们的传热机理不同。
导热是由于分子、原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其本质是介质的微观粒子行为。
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其本质是微观粒子或微团的行为。
辐射是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使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其本质是电磁波,不需要直接接触并涉及能量形式的转换。
?联系:经常同时发生。
?2.试说明热对流与对流换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对流换热是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由热对流和导热两种传热方式共同作用导致的传热结果。
3. 从传热的角度出发,采暖散热器和冷风机应放在什么高度最合适???答:采暖器和冷风机主要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使周围空气变热和变冷,使人生活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中,空气对流实在密度差的推动下流动,如采暖器放得太高,房间里上部空气被加热,但无法产生自然对流使下部空气也变热,这样人仍然生活在冷空气中。
为使房间下部空气变热,使人感到舒适,应将采暖器放在下面,同样的道理,冷风机应放在略比人高的地方,天热时,人才能完全生活在冷空气中4.在晴朗无风的夜晚,草地会披上一身白霜,可是气象台的天气报告却说清晨最低温度为2℃。
试解释这种现象。
但在阴天或有风的夜晚(其它条件不变),草地却不会披上白霜,为什么?答:深秋草已枯萎,其热导率很小,草与地面可近似认为绝热。
草接受空气的对流传热量,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天空传递热量,其热阻串联情况见右图。
所以,草表面温度t gr 介于大气温度t f 和天空温度t sk 接近,t gr 较低,披上“白霜”。
如有风,hc 增加,对流传热热阻R 1减小,使t gr 向t f 靠近,即t gr 升高,无霜。
阴天,天空有云层,由于云层的遮热作用,使草对天空的辐射热阻R 2增加,t gr 向t f 靠近,无霜(或阴天,草直接对云层辐射,由于天空温度低可低达-40℃),而云层温度较高可达10℃左右,即t sk 在阴天较高,t gr 上升,不会结霜)。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1t R R A λλ==2218.331012m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 12、略13.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 14. 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 φππ===⨯⨯=16.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 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 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 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传热学习题集第一章思考题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其中,-热流密度;-导热系数;-沿x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其中,-热流密度;-表面传热系数;-固体表面温度;-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其中,-热流密度;-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
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 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6. 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 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λλ==2218.331012m --=⨯ 11.q t λσ=∆ c o n s t λ=→直线 c o n s 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 i R α 1R λ 3R λ 0R α 1f t −−→ q首先通过对流换热使炉子内壁温度升高,炉子内壁通过热传导,使内壁温度生高,内壁与空气夹层通过对流换热继续传递热量,空气夹层与外壁间再通过热传导,这样使热量通过空气夹层。
(空气夹层的厚度对壁炉的保温性能有影响,影响a α的大小。
) 13.已知:360mm σ=、0.61()Wm K λ=∙ 118f t =℃ 2187()Wh m K =∙210f t =-℃ 22124()Wh m K =∙ 墙高2.8m ,宽3m求:q 、1w t 、2w t 、φ 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14.已知:3H m =、0.2m σ=、2L m =、45λ=()W m K ∙ 1150w t =℃、2285w t =℃求:t R λ、R λ、q 、φ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已知:50i d mm =、 2.5l m =、85f t =℃、273()Wh m K =∙、25110Wq m =求:i w t 、φ()i w f q h t h t t =∆=-⇒iw f qt t h =+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φππ===⨯⨯=16.已知:150w t =℃、220w t =℃、241.2 3.96()W c m K =∙、1'200w t =℃求: 1.2q 、'1.2q 、 1.2q ∆ 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 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若k ≈2h'100k kk-∆=⨯%8583.56 1.7283.56-==% 因为:1211h h,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第一章思考题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dx dt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第一章思考题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傅立叶定律: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 λλ== 2218.331012m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略13.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 14. 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 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 φππ===⨯⨯=16.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 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 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1、人体为恒温体。
若房间里气体的温度在夏天和冬天都保持20℃,那么在冬天与夏天、人在房间里所穿的衣服能否一样?为什么?2、夏天人在同样温度(如:25℃)的空气和水中的感觉不一样。
为什么?3、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房屋都是双层玻璃,以利于保温。
如何解释其道理?越厚越好?4、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5、保温瓶保温原理第2章1、肋片高度增加引起两种效果:肋效率下降及散热表面积增加。
因而有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增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后,肋片导热热流量反而会下降。
试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第3章1、集中参数法的优势和适用条件?如何选择特征尺寸2、物体加热或冷却过程根据温度变化分为几个阶段?各有哪些特点?3、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么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4、试说明Bi数和Fo数表达式与物理意义。
1、向前差分, 先后差分, 中心差分的概念.2、导热问题进行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3、热平衡法建立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基本思想。
第5章1、边界层理论主要内容;流动与热边界层的概念2、公式(5-2a )在边界上垂直壁面的热量传递完全依靠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中,流体的流动起什么作用?x w x x y t t h ,⎪⎭⎫ ⎝⎛∆-=∂∂λ3、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第6章1、管内强化换热的措施1.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的概念?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2.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第8章1、什么是黑体, 灰体? 实际物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看成是灰体?2、物体的吸收率、反射率、穿透率是怎样定义的?3、试解释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或浅色的衣服的理由?第9章1、角系数有哪些特性?2、为什么计算一个表面与外界之间的净辐射换热量时要采用封闭腔的模型?3、辐射换热的强化和削弱方法?什么是遮热板?试举出几个应用遮热板的例子。
传热学思考题答案(第六章)1、热辐射与导热和对流换热相比有何本质区别?答:1、辐射换热不依靠物质的接触进行热传递,而导热和对流换热都必须由冷、热物体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介质接触才能进行。
2、辐射换热过程伴有能量的两次转化,首先是发射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向外发射,到达吸收物体时电磁波能又转化为内能。
3、一切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T>O K时,都在不断地发射热射线。
对有a 差的两物体,高温物体辐射给低温物体的能量大于低温物体辐射给高温物体的能量;相同温度的物体间仍在进行辐射换热,只是悔物体辐射出去的能量等于吸收的能量。
2、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答:吸收比a=1的物体叫做黑体,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黑体辐射的特征反映了物体辐射在波长、温度和方向上的变化规律,这位研究实际物体的辐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简化分析基础。
3、一个物体,只要温度T>0K就会不断向外界辐射能量,试问它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因热辐射而降至0K?4、温度均匀的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答:空间内壁壁面不一定是黑体辐射,之所以小孔呈现出黑体特性,是因为辐射在空腔内经历了很多次吸收和反射过程,使离开小孔的能量微乎其微。
5、黑体的辐射能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答:黑体辐射能按空间方向分布服从兰贝特定律。
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并不意味着黑体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因为辐射强度是指单位可见面积的辐射能,在不同方向,可见面积是不同的,即定向辐射力是不同的。
6、为什么要引入灰体这样的理想物体?说明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换热计算的意义。
答: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叫做灰体,灰体的吸收比恒等于同温度下的发射率,把实际物体当做灰体如理,可以不必考虑投入辐射的特性,将大大简化辐射换热的计算。
fairytale²º¹º传热学简答题终极PK——2010.12.26一.导热1.(06年一.3/05年一.3)热电偶的时间常数问题。
①影响因素:热电偶的几何参数(V/A),物理性质(ρ、c),换热条件(h)。
②对换热条件的要求:尽可能减小体面比V/A,同时在满足集中参数法条件(Bi≦0.1)下尽可能强化对流换热(增大h)。
2.(03年一.5)对非稳态导热而言,导热微分方程中只出现热扩散系数a。
那是否可以认为,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系数a有关,而与导热系数λ无关?答:由于描述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写不仅包括控制方程,还包括定解条件。
所以虽然非稳态导热的控制方程只与热扩散系数a有关,但边界条件中却有可能包括导热系数λ(如第二或第三边界条件)。
因此上述观点不对。
二.对流1.(10年一.7)有人说对流换热的强度从本质上决定于导热过程,请解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从对流换热强化方法上至少举出两种强化方法来佐证你的看法。
答: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宏观运动所造成的热量转移以及贴壁处流体中分子导热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联合作用的结果,对流传热量就等于贴壁流体层的导热量(不考虑辐射)。
比如对于单相对流传热,通过减薄边界层来强化换热就是为了减小流体的导热热阻。
对于相变对流传热,通过减薄或破坏液膜也是为了减小液膜的导热热阻。
2.(06年一.7)影响外掠管束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的因素。
答:①管子排数n。
②管间距s1/d,s2/d。
③管束排列方式(叉排还是顺排)。
④流体流动方向与管束轴向夹角θ。
⑤流体的物性。
⑥流体的流速u。
3.(04年一.10)在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为什么换热系数随Δt增加而迅速上升?答:因为此时Δt>200℃,在加热表面上形成了稳定的蒸汽膜层,产生的蒸汽有规则地排离膜层,再加上此时壁面温度远高于液体饱和温度,汽膜内有不能忽略的辐射传热,所以换热强度又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随Δt增加而迅速上升。
传热学第二章思考题第二章思考题1、什么是傅里叶导热定律?它的意义是什么?傅里叶定律:在任意时刻,各向同性连续介质内任意位置处的热流密度在数值上与该点的温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意义:它揭示了导热热流与局部温度梯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是试验定律。
2、傅里叶定律中并没有出现时间,能否用来计算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导热量?可以用来计算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导热量3、试举例说明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物性参数,与物质的几何形状,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主要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结构、密度、温度、压力和含湿量等有些材料,如木材、结构体、胶合板等还与方向有关(各向异性材料)有关4、什么是保温材料?选择和安装保温材料是应注意哪些问题?习惯上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又称隔热材料或绝热材料)。
保温材料要注意防潮、防水。
5、推导导热微分方程式时依据的原理和定律是什么?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导热定律6、说明直角坐标系下的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条件。
某均质、各向同性物体内发生着导热过程,内部有强度为Φ的均匀内热源。
7.具体导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导热微分方程()λφρτ+++=222222ztytxtct【直角坐标系】(2)单值性条件8.何谓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括哪些内容?答:(1)单值性条件:对问题予以描述的说明或限定性条件(2)内容①几何条件:规定了导热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②物理条件:说明了导热物体的物理特征,如物体的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及其随其他参数(如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否有内热源,其大小和分布情况。
③初始条件:时间条件,给出了过程开始时刻物体内的分布状况。
④边界条件:规定了物体在边界上与外界环境之间在换热上的联系或相互作用。
9.试分别用数学语言及传热术语说明导热问题三种类型的边界条件。
答:(1)第一类边界条件。
规定了导热物体在边界上的温度,即()ττ,,,|,0zyxftw=>(2)第二类边界条件。
思考题1.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3.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
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
试分析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在有空调的房间内,夏天和冬天的室温均在20℃,夏天只需要穿衬衫,但冬天穿衬衫会感觉的冷,这是为什么?答:那么在恒定20度(室内空气温度)的房间内,人体表面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散热量(由牛顿冷却公式计算)在冬天和夏天是一样的。
但是人体散热还有跟环境(在这里是室内墙壁)的辐射换热,应用大空间包小物体的简化模型可以计算,这个换热量与人体表面温度四次方和室内壁温四次方的差成正比,由于冬天比夏天室内壁温低,所以冬天人体辐射散热量大。
综上分析,人体总的散热量冬天比夏天多,因此冬天要比夏天多穿。
热水瓶的保温原理是什么?答:热水瓶胆用双层玻璃做成,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好像镜子一样,能把热射线反射回去,这就断绝了热辐射的通路。
把热水瓶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就破坏了对流传导的条件。
热水瓶盖选用不容易传热的软木塞,隔断了对流传热的通路。
完善地把传热的三条道路都挡住了,热就可以长久地保留下来。
第二章12,为什么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答:如果从原理上来解释的话,导电快的金属电子运动更频繁和自由,因此对于运动状态的传递也就快,也就是导热快。
15 冬天,经过白天太阳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
试解释原因。
答:晒过的被子比较蓬松,里面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较多,空气的导热系数比较低,所以该在身上热量不易散失为什么冰箱要定期除霜?答: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来说,任何形式的制冷系统都有可能产生结霜现象。
其主要因素在于冰箱内空气的湿度和食物的含水量。
当箱内霜层很薄时,对蒸发器的传热影响不十分明显,但霜层逐渐增厚并使整个蒸发器被霜包住后,就会严重影响蒸发器的传热能力,使箱内温度降不下来。
第四章冬天,72℃的铁和600℃的木材摸上去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答:因为人手感觉到的冷暖实质是热量传递的快慢,而铁的导温系数远远大于木头的导温系数。
第五章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温差1K时,单位面积内在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1.何谓温度场、等温面、等温线、温度梯度、热流线、热阻?答:温度场:在任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等温面:在温度场中,将温度相等的点连成面即为等温面。
等温线:等温面与任一平面的交线便是等温线。
温度梯度:在温度场中,温度在空间上改变的大小程度。
热流线:与等温线垂直,且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热阻:反映阻止热量传递的能力的综合参量。
2 试述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特征答;热传导(气液固中进行,无宏观运动),热对流(气液中进行,有宏观运动),辐射换热(无需介质,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物体内的等温线为何不相交?热流线能否相交?答:物体内的等温线若相交则会出现某点同时具有两个温度,故等温线不相交。
又因为热流线与等温线垂直,所以热流线有可能相交。
3、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是什么?答: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 l值的大小: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与物质的温度的关系:保温材料: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与物质的湿度的关系:多孔物质的l值较小,吸水后导热系数急剧增大。
与物质的各项同性的关系:木材、石墨,它们各向不同性,因此在不同方向上导热系数差别很大。
4.冬天,棉被经过晒后拍打,为什么感觉特别暖和?答:被晒过的棉被,轻轻拍打后,大量的空气进入棉絮空间,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内自然对流换热不容易展开,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很低(20℃,0.101325×106 Pa时),故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5.多孔材料受潮后,其导热系数λ值如何变化?答:多孔物质的?值较小,吸水后传热和传质方向一致,故导热系数急剧增大。
6.导温系数a愈大,则在同样的外部加热或冷却条件下物体内各处的温度差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答:越小,a说明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
a 大的物体被加热时,各处温度能较快地趋于一致。
7. 72°C的铁和600°C的木头摸上去的感觉是一样的,您知道为什么吗?答:因为人手感觉到的冷暖实质是热量传递的快慢,而铁的导温系数远远大于木头的导温系数。
8 冷库蒸发器的表面结霜以后,会使库温如何变化?答:温度上升,因为相当于多层平壁导热,多串联一个热阻9.家用“热得快”上为什么必须要及时清除水垢?答:水垢的存在相当于在传热过程中串联了一个热阻。
如果不及时清除水垢,要达到相同的加热效果(使水烧开),必然耗电量要增加。
10.因为地球在不断的向外发射辐射能,所以地球的气温会变得越来越低?答:同时又不断同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热辐射。
辐射与吸收的中和效果所以地球的气温不会变得越来越低。
11.何为辐射,热辐射,辐射换热?热辐射与导热、热对流有何区别?答: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热辐射: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温度时,物体由于具有一定温度而向外放射辐射能,辐射能通过电磁波向外传播。
辐射换热:具有不同表面温度的物体之间,依靠电磁波进行的热传递过程,称为辐射换热。
热辐射不依靠任何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有能量形式的变化。
而导热热对流均需要介质。
12.为什么窗口是黑色的?答:所示窗口是黑体模型的一个实例。
13.何谓黑体,何谓灰体,他们有何异同?答:黑体:吸收比为1的物体,α=1的物体称为黑体, 即全部吸收半球空间所有方向及全部波长的能量。
灰体:如在所有波长下,物体的单色辐射力Eλ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射力Eb,λ之比为定值,这样的物体称为“灰体”14 受迫对流换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换热的?换热系数h 的影响因素:答:(1)流体流动的起因:强迫对流:由外力引起的流体运动,宏观运动。
自然对流:由温差引起的流体运动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强制对流换热强度大于自然对流.(2)换热壁面的热状态:有相变:壁温高于流体饱和温度,发生凝结,汽化,沸腾现象.无相变:对流换热系数比有相变时小得多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无相变比有相变时换热小得多(3)流体流动的状态:层流:无流体微团的横向脉动,法线方向为导热过渡状态湍流:有流体微团的横向脉动其它条件相同时,湍流换热强度强于层流换热。
(4)换热壁面的几何因素:换热壁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对于流动方向的位置都会引起换热系数的变化。
水平板热面朝上大于水平板热面朝下,管内流动与外掠管。
(5)流体的热物性:导热系数l、比热容c、动力粘度m、密度r,在相同条件下,h粘大<h粘小14.什么条件下物体吸收率等于他的黑度ε=α。
在什么情况下ε≠α,当ε≠α时,是否意味着物体的辐射违反了基尔霍夫定律?答在热平衡条件下或者漫灰表面上15.何谓辐射角系数?答:从表面1发射的辐射能落在表面2上的百分数,用X1,2表示。
16.何谓有效辐射,何为投入辐射?答:有效辐射: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和。
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入到单位表面积上的总辐射能18.遮热板减少热辐射的原因原理?答:为了有效削弱辐射换热,往往采用黑度较低的金属薄板作为遮热板每增加一块遮热板即增加了二个表面热阻和一个空间热阻,因而大大削弱了换热20.保温瓶如何削弱了换热?答:保温瓶内外壁间为真空,靠辐射传热,内壁涂有黑度很小的银因此吸收辐射能量很少,散热减少。
21.何谓温室的“加热效应”?答:当太阳照射到玻璃上时,由于玻璃对波长小于2.2μm的辐射能的吸收比很小,从而使大部分太阳能可以进入到暖房.但暖房中的物体由于温度较低,其辐射能绝大部分位于波长大于3μm的红外范围内.而玻璃对于波长大于3μm的辐射能的吸收比很大,从而阻止了辐射能向暖房外的散失.22.气体辐射和固体辐射有何区别?答:气体辐射对特定波长具有选择性23.从传热学角度,应该如何选择太阳能吸收器的表面材料?答:外层对小于2.2μm的辐射能的吸收比很小,透过率较好,但是对大于3μm 的红外线吸收能力较强。
内层有较大黑度。
24.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导热系数表明物体导热能力的程度,是每单位温度梯度所传导的热流密度值。
25.换热器加肋片的作用是什么?肋片应该加在哪一边?答:为了增强传热,加肋是常采用的方式,但必须在分热阻较大的一侧,也即是h值较小的一侧加装肋片。
27.对平壁,所加保温层越厚,散热量下降,这一结论对圆管外加肋片情况是否也适用?答:在平壁上敷设绝热层,厚度增加,传热量减少,但是圆管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加厚保温层并不一定会使传热量下降。
当保温层直径等于临界热绝缘直径时,可使散热量达到最大。
小于时加保温层散热加大,4 为什么要进行短管修正、弯曲修正和温差修正?短管修正?利用开口效应弯曲修正?二次环流,增大了扰动温差修正?修正热物性质随着温差变化的影响5、管束的顺排和叉排是如何影响换热的?看后排管是否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大小Re小时,换热系数前者小Re大时,换热系数前者大6、流体横掠圆管束换热时的特征长度能否用当量直径de ?不能。
沿着圆管周长方向换热系数不均匀。
30.试述顺流和逆流换热器的区别和优缺点。
答:逆流布置时△tm比顺流时大,也就是说,在同样传热量下,逆流布置可以减少传热面使换热器尺寸更为紧凑。
所以一般的换热器大都采用逆流布置,不过逆流布置也有缺点,其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都在换热器的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过高,对于高温换热器如锅炉中的过热器,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有意采用顺流布置.31.强化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措施是什么?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减少对流热阻。
改变流体流动状况从而增加扰动,破坏边界层,或者增加了湍流度;改变换热器表面状况,形状,尺寸。
32.应用热绝缘的目的是什么?答:节约燃料;满足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
33.对热绝缘材料的主要要求是什么?答:通常导热系数小于0.12W/(m.K)导热性,导热系数λ值小的材料;机械性能,如抗压和抗拉强度等;不吸水性和耐高热的能力。
34.热对流与对流换热有何区别?答:热对流:指流体微团宏观运动,从而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换热:特指流体经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流体与物体表面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35.为什么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要比受迫对流时低?夏天开动风扇时人们感到凉快,你认为空气温度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答:强制对流流体流速大,换热系数高。
升高了。
36.受迫对流换热主要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是如何影响换热的?答:流体的流速。
流速大换热系数答。
37.增强对流换热有哪些措施?若发现滑油冷却器温度过高,就应开大冷却阀门来加大冷却水流量,使出口的滑油温度下降,试分析这是由于改变了那些条件才取得了这一效果。
答:强制对流。
流体发生相变,湍流、热面朝上,传热性质好的流体。
提高流速,使流体产生湍流,换热系数加大。
38.速度边界层与热边界层有何区别?有何共同点?为什么速度边界层愈厚时,热边界层也愈厚?答:速度边界层:流体在壁面附近有一薄层具有明显的速度梯度,称为速度边界层.温度边界层:流体在壁面附近有一薄层具有明显的温度梯度,称为温度边界层,也称为热边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