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古代西方文明的滥觞——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格式:doc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9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雅典民主经历了梭伦改革的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改革的鼎盛时期,具有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
(4)古代罗马法经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体系的过程。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则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和统治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的结果。
(5)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奴隶制统治的法律,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罗马法蕴含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自然法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能强化课Ⅰ爱琴海上的文明之火—古希腊民主政治一、古希腊历史分期1.爱琴文明时代:爱琴海地区青铜器时代,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约公元前2000~前1200年。
约公元前12世纪,从北方来的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氏族制度重新盛行,希腊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暂时的倒退。
2.荷马时代:铁器时代开始。
约公元前11~前9世纪。
希腊原始公社制度逐渐瓦解,奴隶已经出现,正处在阶级社会的前夜。
3.早期希腊:约公元前8~前6世纪,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4.希腊古典时代:约公元前5~前4世纪,是奴隶制城邦的兴盛和衰亡时期。
5.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控制希腊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
此后是罗马征服和统治时期。
二、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纵横,造就了众多的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时期——西方文明的滥觞[阶段特征]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罗马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其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干知识]一、政治1.古希腊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①政治: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②经济: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强烈渴望追求民主权利。
③文化:希腊良港众多,以航海和海外贸易为主,使希腊人较早养成了平等互利的民主意识。
④主观:雅典平民的斗争和仁人志士的改革创新。
(2)确立进程:(3)雅典民主政治机构①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②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③从参与决策角度来看:全体公民通过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体现了直接民主。
从实行任期制、五百人议事会负责监督行政官员、陶片放逐法等方面看:体现了权力制约的特征。
④从设立陪审法庭、实施陶片放逐法等来看: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
⑤从公民参政看:雅典人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具有城邦至上、政治为本的共识,人人皆可为政,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5)历史评价:进步性:①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第9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考纲要求]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考点一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一、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1.地理环境: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经济条件: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工商业繁荣。
3.思想文化: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
4.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城邦珍视独立自治,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
5.社会基础:公民是主体,政治素质高,珍视个人自由,集体荣誉感强烈。
二、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三次重大改革改革时间内容地位梭伦改革(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1)经济: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2)政治: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1)实行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区选举制度(2)组成“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3)制定“陶片放逐法”(1)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2)使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民主制度最终确立伯里克利改革(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1)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充分权力(3)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政公民发放津贴贵族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希腊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1.进步性: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2.局限性(1)民主范围: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2)民主性质:是原始的直接选举,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图解历史]古希腊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图解历史]城邦制度、公民与民主制的联系[漫画解史]“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虽然保证了多数公民的直接投票权,但也出现了对城邦有贡献的人被驱逐的“民主暴政”。
第9讲古代西方文明的滥觞——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前置作业】知识重组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过程:
(1)奠基——梭伦改革(BC594年)
经济: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限制土地兼并——物质基础(扩大民主范围)
②发展工商业——社会基础(工商业奴隶主力量壮大,巩固多元化政治格局)
②设立“四百人会议”(除第四等级)和“陪审法庭”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6世纪末)
①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血缘部落选区——彻底打破部落贵族专权
②抽签选出五百人会议并对全体公民开放
③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
(3)顶峰——伯利克里(BC5世纪)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轮流执政;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和司法检察机关;
③发放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3.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局限:①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②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二、罗马法(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
1.成就:①《十二铜表法》(BC449年):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
②《民法大全》(6世纪,《査士丁尼法典》: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2.意义: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②“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题例点拨】根据上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成熟)形成:习惯法成文法
前449年前3C中 6世纪
适用范围:公民法万民法(罗马帝国;经济和民事;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
智者学派强调“人”价值的绝对性,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对人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整体高于个人的观点。
【重难点突破】
2.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性
(1)重视道德和知识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重视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2)肯定人的价值
孔子提出“仁”即“爱人”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题例点拨】
(2012·浙江文综)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建构】
【拓展训练】活页练习卷P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