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和相关知识。
3. 能够用化学用语正确表达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2. 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3. 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三、教学重点1. 掌握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及其意义。
2. 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1. 对化学性质、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正确理解。
2. 运用化学用语准确描述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
五、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2. 讨论教学法3. 实验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哪些化学用语?这些化学用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用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学习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15分钟)向学生介绍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是描述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作用和意义。
3. 学习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20分钟)讲解和讨论化学用语中的常见词汇,例如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等。
通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4. 讨论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25分钟)讨论化学用语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用语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分析化学用语在实际研究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反思化学用语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帮助。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化学用语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研究中。
七、作业1. 完成化学用语相关题目。
2. 搜集有关化学用语的资料。
八、板书设计化学用语专题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在实践应用中还需要加强训练和实践。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讨论化学用语的应用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用语知识。
化学用语教案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3.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化学用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记忆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2. 掌握化学用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学用语;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化学用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讲解化学用语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三、学习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15分钟)
1. 教师给出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并让学生做简单的口头练习;
2. 学生跟读和模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 针对易错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作业;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评讲和反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英文表达进行教学,通过口语练习和练习题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用语,提高英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化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化学用语知识点总结教案一、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1.1 化学用语的定义化学用语是指在化学领域中所使用的专门术语和名词,是用来描述化学现象、过程和物质性质的一种特殊语言。
1.2 化学用语的特点化学用语具有精确性、简洁性和普适性等特点。
1.3 化学用语的分类化学用语主要分为一般化学用语和有机化学用语两大类,其中一般化学用语包括了无机化学用语、物理化学用语和分析化学用语等。
二、化学用语的基本术语2.1 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构成万物的根本要素,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2.2 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2.3 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2.4 混合物的基本概念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3.1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组成的表示化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3.2 结构式的表示方法结构式是用化学键的形式来表示化合物分子内原子间排列和连接方式的表示方法。
3.3 反应式的表示方法反应式是用化学符号和箭头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表示方法。
四、化学用语的性质描述4.1 物质的物理性质4.1.1 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其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和吸收所呈现出的视觉感受。
4.1.2 物质的味道物质的味道是其分子结构对人类味觉感受所产生的感觉特性。
4.1.3 物质的气味物质的气味是其分子结构对人类嗅觉感受所产生的感觉特性。
4.1.4 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是指在大气压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在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4.1.5 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是衡量其紧密程度的物理性质。
4.1.6 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是指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导电特性,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种。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用语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3. 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2. 化学用语的应用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引入:教师简单介绍化学用语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用语的含义及分类。
2. 学习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1)化学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化学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反应;
(3)化学量:摩尔、质量、体积等;
(4)物质性质:酸、碱、盐、氧化物等。
3. 学习化学用语的应用和运用:
(1)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用语;
(2)实际应用中的化学用语。
4. 练习与讨论:进行一些练习题和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用语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同时,教师需要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对化学用语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用语教案
教学目标:
1. 确保学生掌握高中化学常用术语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帮助学生理解术语的背后的化学原理和概念。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化学常用术语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几个重要术语。
2. 学习术语(15分钟)
逐个介绍几个常用术语,比如:
- 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改变。
3. 案例分析(20分钟)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他们根据学习的术语进行分析:
例:玻璃杯中的水是元素、化合物还是混合物?
4. 练习和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的术语。
随后,让学生彼此讨论,并及时纠正错误。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鼓励学生在平时化学学习中多加运用常用术语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术语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在下节课前仔细复习。
教学手段:PPT演示、教材、黑板、作业纸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术语本身的定义和记忆上,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术语与化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化学
教学内容:化学用语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教具:投影仪、PPT课件、习题集
3. 辅助教材:化学用语表、化学实验装备名称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化学的一些用语。
请举例说明。
2. 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化学用语,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讲授化学用语(15分钟)
1. 通过PPT介绍常见的化学用语,如元素、化合物、离子、原子、分子、化学键等。
2. 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化学用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3.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用语。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1. 分发化学用语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描述填写正确的化学用语。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答疑惑。
四、巩固提高(15分钟)
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化学用语的小实验或应用案例。
2. 每组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设计,进行互动评价。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化学用语习题作业。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扩大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化学用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在巩固提高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期望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对化学用语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基本用语;
2. 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中常见的基本用语;
2. 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基本用语的介绍;
2. 化学用语在描述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2. 学习:教师介绍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并与学生一起
讨论其定义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现象,积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用语,如溶液、沉淀、氧化、还原等;
4. 拓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化学用语描述并解释化学反应过程;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化学用语,并能独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五、板书设计:
化学用语
- 原子
- 分子
- 元素
- 化合物
- 溶液
- 沉淀
- 氧化
- 还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能更好地应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提高其运用化学用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用语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2. 能够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3. 能够运用化学用语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和问题解答。
教学重点:1.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2. 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记忆;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的黑板或投影片;3. 练习题或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用语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中用来表达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的一种特殊语言。
2. 激发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二、元素符号(10分钟)1. 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如单一元素符号的大小写、元素符号的组合等。
2. 举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等。
3. 进行一些元素符号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元素符号的掌握。
三、化学式(10分钟)1.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如元素符号的排列、化学式的平衡等。
2. 举例说明化学式的意义,如H2O表示水分子,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等。
3. 进行一些化学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
四、化学方程式(10分钟)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2. 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等。
3. 进行一些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
五、应用练习(10分钟)1.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行计算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用语,让学生巩固记忆。
2. 强调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基本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化学用语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元素:是由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经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最小粒子,如水分子(H₂O)、氧气分子(O₂)等。
4. 原子:构成化合物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5.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铁(Fe₂O₃)、氧化铜(CuO)等。
6. 盐: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硫酸钠(Na₂SO₄)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元素、化合物和分子的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这些化学用语的含义。
2. 讲解重点概念:详细解释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氧化物和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 练习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学到的化学用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延伸:通过讨论和实验等方式,拓展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参与实验等方式,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掌握和应用好化学用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化学用语复习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
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难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过程【引言】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国际性化学科技语言,因此熟练地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初中化学的关键之一。
我们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
【板书】一、有关原子的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设问】书写元素符号有哪些规则?【回答】书写元素符号注意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讲解】书写元素符号时,不要大写、小写不分。
也不要认为大写就是把字母写得大一些。
这些都是同学经常犯的错误。
还要注意小写字母不要互串,例如铜写成Cn,锌写成Zu。
我们要熟练掌握书上的27个常用的元素符号。
【设问】大写字母C能组成哪几种常见的元素符号?【回答】C(碳)、Cu(铜)、Ca(钙)、Cl(氯)等。
【练习】在下列第一排大写字母和第二排小写字母之间用短线连接(每个字母只能连接一次),表示五种常见的元素符号,并写出元素符号的名称。
A M S H PI g n b r【讲述】这是一道简单的元素符号练习题,看哪一位同学连得又快又正确。
请最快做好的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
【设问】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以O为例说明。
【回答】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一个氧原子。
【小结】元素符号是化学用语的字母,书写要规范,避免一些习惯性的错误。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带电的原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投影讲解。
)【练习】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硫原子的是______。
【回答】D【讲解】本题解题时先看核电荷数。
硫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6,B、C 可以排除。
初中化学用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3. 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教学难点】1. 熟练运用化学用语。
2. 理解化学用语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化学》。
2. PPT课件。
3. 化学实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PPT课件中的化学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用语的重要性。
2. 与学生讨论化学用语在实验中的作用,并提出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用语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逐一介绍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3. 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过程中,常见的化学用语。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道化学实验操作题目。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
3. 引导学生借助化学用语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2. 老师引导学生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整理并复习今天所学的化学用语。
2. 鼓励学生在日常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运用化学用语对其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用语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描述,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用语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能够正确书写和识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3. 能够运用化学用语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和问题分析。
教学重点:1. 化学式的书写和识别。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3. 化学用语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化学用语的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用语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化学用语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作用。
二、化学式的书写和识别(15分钟)1. 介绍化学式的基本规则,如元素符号、下标等。
2.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如分子的表示、化合价的表示等。
3. 进行化学式的识别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化学式。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15分钟)1.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反应条件的表示等。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如反应物的系数、生成物的系数等。
3.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让学生能够正确平衡化学方程式。
四、化学用语的应用(15分钟)1.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用语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溶液的浓度的表示、反应速率的表示等。
2. 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运用化学用语进行计算和分析。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安排复习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化学用语的进阶知识,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识别。
2. 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用语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用语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
初中化学用语教案课程名称: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化学用语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拼写、发音和意义;3. 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认知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化学用语的拼写、发音和意义;难点:部分化学用语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化学教科书;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3. 教学素材:化学用语图片、实验视频等;4. 学生:活动册、笔记本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引导学生猜测其含义;2. 通过简单的互动讨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逐个介绍常见的化学用语,包括元素、化合物、离子等;2. 讲解每个化学用语的拼写、发音和基本含义,帮助学生掌握;3. 结合实例和图片,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步:练习(20分钟)1. 完成一些小组练习和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用语的拼写和发音;2. 进行口头问答和互动,检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3. 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第四步:拓展(10分钟)1. 展示一些与化学用语相关的实验视频或案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2.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化学用语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五步:总结(5分钟)1. 综合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2. 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和应用化学用语,加深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练习和拓展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拼写、发音和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深化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用语》教案(第一课时)王奋红【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的书写方法和表示的意义;2、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能说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书写化学用语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学习方法】练习法、比较归纳法、启发法、讨论法【学习课时】 1课时【学习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用语。
那么什么是化学用语呢?就是在化学学科中专门使用的符号,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初中阶段我们要掌握的化学用语可概括为“三号、两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今天我们重点复习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第一课时)一、化学用语的书写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答案Ca S O C H Fe Al N He Hg【纠错】【师生共同归纳】书写元素符号的注意事项元素符号的书写:(1)国际上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字母表示元素(2)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学生活动】2、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1)铝离子(2)铵根离子(3)硫酸根离子(4)氯离子(5)钡离子(6)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7)Fe(OH)2中Fe的化合价(8)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纠错】【学生讨论】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符号在书写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生共同归纳】相同点:(1)元素符号相同(2)数值、正负相同不同点: (1)书写位置不同(2)数值与正负顺序不同(3)“1”的省留不同3、现有Fe、C 、O、Ca、H 、S六种元素,写出这六种元素中其中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纠错】【师生共同归纳】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单质化学式的书写:⑴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都直接用元素符号作为化学式。
化学用语的教案教案标题:化学用语的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化学用语,包括元素、化合物、反应、离子等的概念和定义。
2. 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实验和现象。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例如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等。
-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或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介绍(15分钟)- 介绍元素、化合物、反应、离子等基本化学用语的定义和概念。
- 使用图表、实物模型或幻灯片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确保他们理解这些概念的关系和应用。
3. 实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些化学实验或现象的实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行描述和解释。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化学用语进行合理解释。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理解。
-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确保他们对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
5. 拓展与延伸(10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资料、视频或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化学用语的应用。
-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疑惑,并引导他们主动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用语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应用。
-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下节课的预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化学用语知识。
教学资源:- 幻灯片或白板- 实物模型或化学实验装置- 练习题和答案- 拓展阅读资料、视频或实验材料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解释实验现象等。
【课堂检测】1.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 = ________。
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编号)。
①核电荷数②相对原子质量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⑤ 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2.含磷洗涤剂Na3P3O x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价,则x的值为()A.5 B.7 C.9 D.103.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的“2”的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O(NH2)2中括号外“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含有的NH2原子团是2B.2Fe3+中的“2”表示铁离子的个数是2C.Fe2+中的“2”表示铁离子的化合价是+2D.C2H5OH中的“2”表示乙醇分子含有的碳原子数是25.仿照下列化学方程式,写出(1)~(4)的化学方程式。
2Fe(OH)3△Fe2O3+3H2O Br2+2KI===I2+2KBrCO2+2NaOH===Na2CO3+H2O 3CO+ Fe2O3△2Fe+3 CO2①将氯气入溴化钠(NaBr)溶液中:②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锌:③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④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独立完成,后小组校对答案:1.17 、(2)2.C3.+44.C5.Cl2+2NaBr===Br2+2NaCl CO+ ZnO△Zn+ CO2SO2+2NaOH===Na2SO3+H2O Cu(OH)2△CuO+H2O教学反思化学用语是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系列符号或图式,化学用语不仅代表化表达特定化学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涵义则是化学用语教学的一个重生学习化学用语,记忆负担是较重的。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把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丰富联想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化学用语》教案
(第一课时)
王奋红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的书写方法和表示的意义;
2、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能说出化学式表示
的意义;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书写化学用语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品质;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
【学习方法】练习法、比较归纳法、启发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用语。
那么什么是化学用语呢?就是在化学学科中专门使用的符号,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初中阶段我们要掌握的
化学用语可概括为“三号、两式”: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第一课时)
一、化学用语的书写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答案Ca S O C H Fe Al N He Hg
【纠错】
【师生共同归纳】书写元素符号的注意事项
元素符号的书写:
(1)国际上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字母表示元素
(2)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
【学生活动】
2、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铝离子
(2)铵根离子
(3)硫酸根离子
(4)氯离子
(5)钡离子
(6)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7)Fe(OH)2中Fe的化合价
(8)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纠错】
【学生讨论】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符号在书写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归纳】
相同点:(1)元素符号相同
(2)数值、正负相同
不同点: (1)书写位置不同
(2)数值与正负顺序不同
(3)“1”的省留不同
3、现有Fe、C 、O、Ca、H 、S六种元素,写出这六种元素中其中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纠错】
【师生共同归纳】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⑴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都直接用元素符号作为化学式。
⑵对于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如气态非金属单质、少数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还要书写每个分子所含有的原子个数。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小公倍数法
⑴写出元素(原子团)符号,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⑵在元素(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⑶求出正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合价的绝对值得出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或者用十字交叉法)
+3
+2 ⑷数目写在相应的元素(原子团)的右下角;
⑸检查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零。
二、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1、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N______;
(2)H 2O_____;
(3)2CO______;
(4)MgO _______;
(5)Fe 2+______;
【纠错】
【师生共同归纳】 小结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2、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 Cu
(2) O
(3) 2O
(4) Al
(5) 2SO 42-
(6) 3H 2
(7) C 3H 6N 6(三聚氰胺)
【纠错】
【师生共同归纳】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1)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
(2)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离子。
★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
(1)表示一个分子(2)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构成
【学生活动】练习有关中考题
【课堂小结】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
【布置作业】自己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板书设计】
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