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82.00 KB
- 文档页数:28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拟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该沿溪线路段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中各项指标均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一般值,其中路拱坡度为2%,土路肩横坡度为4%,纵断面设计采用路中心线处的标高。
该河流的水位分析成果见下表,在不考虑设置超高情况下,计算该路段纵断面设计控制标高应是多少?(取小数点后三位)()A.86.055mB.86.440mC.86.525mD.86.555m〖答案〗D〖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6.2.1条、第6.2.2条。
二级公路基本车道数为2,设计速度60km/h对应的车道宽度为3.5m。
根据第6.4.1条,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右侧硬路肩为0.75m,土路肩为0.75m。
根据第8.1.2条表8.1.2,二级公路采用1/50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边缘高程:84.82+0.69+0.43+0.5=86.44m。
设计控制标高:86.44+0.75×0.04+(3.5+0.75)×0.02=86.555m。
2.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一般路段路拱坡度为1.5%,其标准横断面如下图所示,其中在某一平曲线路段,超高横坡度为3%,缓和曲线长度为130m,超高过渡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方式,计算该路段的全缓和段超高渐变率应是多少?(渐变率分母取整数)()[注:本题暂缺图] A.1/150B.1/193C.1/257D.1/286〖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条文说明第7.5.7条。
超高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3+2×3.75+0.75=11.25m。
超高渐变率:P=Δi·B/L c=(0.015+0.03)×11.25/130=1/257。
场区沥青路面硬化施工方案1. 背景一、施工背景:某地区场区路面基础较为松软,存在路面塌陷、车辙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场内交通和货物运输,还给企业的生产带来极大不便,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技术要求:为了改善当前的路况,需要对场区路面进行硬化改造,提升场区的综合运输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2. 方案2.1 工程量估算本工程的设计内容主要涉及硬化路面的工程量估算,如下表所示:2.2 工程技术1. 路面硬化方案:采用沥青混凝土浇筑路面的方案,路面厚度10cm,基层为C25的混凝土,养护期为28天。
2. 填方方案:采用石方、黄土填筑方案。
其中,石方采用φ≤500mm大小的卵石,采用整体填筑法,压实度要求≥95%;黄土填筑采用沉土法。
3. 石方方案:主要使用石方用于护坡和路基填筑,以防止冲刷和塌方。
4. 地基处理:对较松软的地基进行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20。
2.3 工程周期本工程的预计工期为60个日历日,其中主体工程工期为45天,环境治理及其它配套设施的工期为15天。
3. 技术经济运用效益本工程的施工费用评估为200万元,预计在硬化完成后可为企业创造较好的运营环境,进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
4. 安全及环保措施本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生成的噪音、扬尘等污染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
5. 总结本次施工方案是基于对现有状况的全面研究之后,制定的经济、可行、安全生产、适用于场区路面改造的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保证了场区路面的安全、平稳、合理的使用,此方案可作为后续类似改造工程的参考。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掌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计算方法。
2、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南京地区某高速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1m,路基填土高度0.5m。
近期混合交通量为25350 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表2 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
该路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供应。
请设计合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2)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邓学钧主编,2008.5《路基路面工程》,沙爱民主编,2011.33、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1)根据自然区划、路基土类型和地下水位高度,确定土基回弹模量值;(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积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3)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合适的面层类型(包括面层材料级配类型);(4)拟定2 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计算参数;(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验算拟定的路面结构;4、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根据设计资料,初步拟定2 种路面方案,并对这2 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经济技术比较以初始修建费为依据,每种材料的单价见附录中表3 所示);(2)要求计算每种代表车型的轴载换算系数(共两种:一种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另一种为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
(3)拟定的路面结构方案,应明确标示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厚度和设计时使用的模量值。
并列出路面结构验算过程。
5、附录(1)2015 年材料单价表表3 2015 年材料单价表一、确定车道数序号汽车型号日交通量小客车转换系数当量小客车(pcu/d)1 桑塔纳6228.495 1 6228.4952 五十铃10723.05 1.5 16084.583 解放CA10B 5587.14 2.5 13967.854 黄河JN150 2284.035 2.5 5710.0885 黄河JN162 479.115 2.5 1197.7886 交通SH361 45.63 4 182.52合计43371.32设计年限末交通量设计年限小时交通量为(其中 D=0.5,K=12.5%)服务水平等级v/C值设计速度(km/h)120 100 80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一v/C≤0.35 750 730 700 二0.35< v/C≤0.551200 1150 1100三0.55<v/C≤0.751650 1600 1500四0.75< v/C≤0.901980 1850 1800五0.90<v/C≤1.002200 2100 2000 六v/C >1.00 0~2100 0~2200 0~2000结论:高速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则车道数取双向六车道故采用八车道。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路面工程,全长XX公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路面设计等级为B级,路面结构由基层、底基层、面层等组成。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路基处理、基层施工、底基层施工、面层施工、交通设施施工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
3.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4. 强化施工管理,降低施工成本。
5. 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绿色施工。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图纸、规范、标准,掌握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计划,提前采购、储备水泥、沥青、砂石等原材料,确保施工需求。
3. 机械设备准备:购置、租赁或维修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4. 人员准备:招聘、培训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5. 施工现场准备:平整场地、搭建临时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四、施工组织1. 施工顺序:路基处理→基层施工→底基层施工→面层施工→交通设施施工。
2. 施工方法:采用流水施工法,分阶段、分区域进行施工。
3. 施工进度:根据工程量、人员、设备等资源,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五、施工管理1. 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原材料、施工过程、检验检测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2. 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 进度管理: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成本管理:合理控制施工成本,降低工程成本。
5. 环境保护: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实现绿色施工。
六、施工保障措施1. 施工人员: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施工设备:定期检查、维护机械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原材料: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环境:优化施工现场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区新建公路,全长XX公里,路基宽度XX米,路面宽度XX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沿线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难度较大。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管理及质量控制。
(2)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执行。
(3)监理单位: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合同等方面的监督。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三、主要施工方案1. 路基施工(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质量,确保路基稳定性。
(3)排水:设置排水沟、涵洞等排水设施,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4)路基防护:采用边坡防护、路基边坡绿化等措施,提高路基抗滑、抗冲刷能力。
2. 路面施工(1)基层施工:采用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等基层材料,进行基层施工。
(2)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面层施工,确保路面平整、密实。
(3)路面结构层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结构层施工,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等。
3. 桥梁施工(1)桩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制桩等桩基础施工方法,确保桩基础质量。
(2)承台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方法,确保承台质量。
(3)墩柱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确保墩柱质量。
(4)梁板施工:采用预制梁板、现浇梁板等方法,确保梁板质量。
4. 涵洞施工(1)涵洞基础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方法,确保涵洞基础质量。
(2)涵洞主体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方法,确保涵洞主体质量。
(3)涵洞防水施工:采用防水材料,确保涵洞防水效果。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优质原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施工过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3. 工程验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施工完成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一、引言
沥青砼路面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具有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
等优点。
为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质量可控。
二、工程前期准备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施工
范围、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施工前期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基础处理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这包括清理基础表面、进行
平整和压实等步骤,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四、路面铺设
沥青砼路面的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路面铺设时,需要注
意施工温度、材料的比例、铺设厚度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五、养护维护
沥青砼路面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检查路面质量、清理路面杂物、及时修补路面损坏等工作,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结语
总的来说,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是确保沥青砼路面质量的关键一步。
只有
在施工前充分准备、基础处理到位、路面铺设规范、养护维护及时,才能保证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方案设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课程代码:题目: 南京某地区新建沥青路面设计年级/专业/班: 2011级交通工程1班学生姓名: 许明学号: 3122开始时间: 2013 年 10 月 14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 10 月 25 日课程设计成绩: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0)创新(5)说明书(计算书、图纸、分析报告)撰写质量(45)总分(10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交通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代码:___6010629__专业:交通工程年级:2011一、设计题目交通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某沥青路面设计子题目(自拟)或挡土墙设计(自拟)二、主要内容某地区拟新建一条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土,地下水位*m,路基填土高度*m。
在现有交通量构成及交通流量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特定的交通流量年平均增长率,预测新建路面使用年限内当量标准轴载。
当地沿河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沥青、粉煤灰供应。
根据所给的资料,拟定路面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计算,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符合要求,并确定路面方案。
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具体要求:1:熟悉设计资料,认真查阅规范,获取相关参数。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相关计算。
3:可利用程序计算。
4:绘制路面结构图。
5:将设计计算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上交。
提交材料: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电子文档(用姓名和学号建立压缩文件夹,每个小组1份)3.路面结构图一份(CAD图)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确定公路等级、路面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
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
3.确定路基干湿类型、土基回弹模量值。
4.拟定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
5.确定各层劈裂强度,计算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容许拉应力。
6.计算路面厚度。
(可用程序计算)五、进度安排1、第7周周四:开设计动员大会,分组并下发设计资料,与指导老师进行见面;2、第8周周一~8周周三:收集相关资料,初步选定题目并进行题目论证;3、第8周周四~9周周三:进行方案设计;4、第9周周四~9周周五:完成并提交设计报告、图纸。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一、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考本地区的经验和规范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如不满足要求,应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或调整材料配合比,提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再重新计算。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6)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路面结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结构组合设计后进行厚度计算,厚度计算应采用专业设计程序。
有关公路新建及改建路面设计方法、程序及相关要求详见《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二、计算示例(一)基本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地处Ⅱ2区,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图设计,填方路基高1.8m,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地下水位距路床表面2.4m,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
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0MPa。
3.预测交通量预测竣工年初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9-11.预测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二)根据交通量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 ,根据公路等级、面层、基层类型及Ne 计算设计弯沉值。
解:1.计算累计标准当量轴次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公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主要以中客车、大客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铰链挂车等的数量与轴重进行预测设计交通量,即除桑塔纳2000外均应进行换算。
算例一:无机结合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1.环境参数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00km/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5年。
所在地区自然区划属Ⅱ-2区,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属2-2区,年均降雨量607毫米,年平均气温11.6℃,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2℃,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4.8℃,多年最低气温为-20℃。
2.交通参数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层底拉应力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51×109次,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2.15×107次。
3.初拟路面结构表1.1 初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结构层材料类型厚度(mm)面层AC13 (SBS改性沥青) 40 AC20(90号道路石油沥青) 60 AC25(90号道路石油沥青) 80基层水泥稳定碎石380底基层级配碎石1804.材料参数⑴路基顶面回弹模量路基为受气候影响的干燥类,土质为低液限黏土。
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低液限黏土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7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 s取0.95,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0.8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3MPa,满足规范规定。
⑵级配碎石底基层模量根据试验测定结果,经湿度调整后,级配碎石底基层模量为300MPa。
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和弯拉强度根据试验测定结果,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弹性模量为24000MPa,乘以结构层模量调整系数0.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为12000MPa,弯拉强度为1.8MPa。
⑷沥青面层模量根据试验测定结果,20℃、10Hz时,SBS改性沥青AC13表面层模量为11000MPa,90号道路石油沥青AC20中面层和AC25下面层模量为10000MPa。
⑸泊松比根据规范表5.6.1,路基泊松比取0.40,级配碎石底基层取0.35,沥青混合料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取0.25。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新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旧路改建路面设计系(部)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系班级土木093桥一学生姓名罗绪昌学号0907112356 月 4 日至 6 月9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2012 年6月10日一、设计内容及要求:1、路基干湿类型及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2、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的选定与结构层厚度的计算;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方案的选定与结构层厚度的计算;4、旧路改建路面结构方案的确定及加铺层厚度的计算。
二、设计原始资料:1、新建沥青路面(1),基本设计资料某公路设计为高速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车速为120KM/H,车辆荷载按公路I级荷载。
(2),气象,地质资料公路地属高原,西南潮暖区Ⅴ4区,路段地质组为泥质砂岩,夹石英砂岩,上覆亚粘土。
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2.0m。
(3),交通资料交通调查资料为2002年(见下表),设计年限的起算年为2005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2005年后的交通量增长率为13%。
车型与交通量表序号汽车车型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组数后轴距 m作用次数次/日1 江淮AL6600 17 26.5 1 双10502 会客JT6912 31.2 65.6 1 双1803 跃进牌NJ131 20.2 38.2 1 双7004 东风牌EQ140 23.7 69.2 1 双5005 黄河牌JN-150 49 101.6 1 双5006 日野KB222 50.2 104 1 双1207 太脱拉138 51 80 2 双≤3 2802、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资料公路自然区划II4区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路基为粘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路面宽9m。
路床顶面距地表长期积水位2.3m。
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为1800。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10%,试设计该路面。
3、旧路改建资料广东省某二级公路,交通调查资料调查年为2003年,数值见表1所示,设计年限的起算年为2006年,交通量年增长率为10%,该路段路基属于干燥类型,在不利季节(干季)用标准轴测得的路段40个测点的弯沉值如表2,测定时路表温度与前5H平均气温之和为85`C,原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原有路面厚度为 36 cm 石灰土底层,1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6cm 沥青混凝土。
注:本文档为手算计算书文档,包含公式、计算过程在内,可供老师教学,可供学生学习。
下载本文档后请在作者个人中心中下载对应Excel计算过程。
(若还需要相关cad图纸或者有相关意见及建议,请私信作者!)团队成果,侵权必究!(温馨提示,本文档没有计算功能,请在作者个人中心中下载对应的Excel计算表格,填入基本参数后,Excel表格会计算出各分项结果,并显示计算过程!)新版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应用)1.设计资料湖南郴州某地区拟建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公路自然区划为Ⅳ5区,其中路基土质为粘性土,干湿状态为潮湿,稠度为0.95。
近期混合交通量如下表所示,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下表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0%。
请设计合适的沥青路面结构。
混合交通组成车型分类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2.交通量计算2.1车道数及交通荷载等级确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表3.3.2得到各车型的车辆折减系数,再根据设计资料中的参数,得到换算的小客车平均日交通量。
如下表: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以下简称沥青规范)中表3.0.2可知一级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与设计资料相符。
由上表知在设计年限内最大小客车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574辆/天,在15000~30000辆之间,需选用一级公路,与设计资料相符。
且符合四车道一级公路的适应范围,故本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
由沥青规范中条文A.2.5以及表A.2.5取车道系数LDF=0.75,由条文A.2.4取方向系数DDF=0.5。
根据沥青规范中表3.0.4可知8283336辆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对应的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重。
2.2车辆类型分布系数确定由于缺乏交通历史数据或经验数据,根据沥青规范中条文A.2.6,采用水平三确定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先按表A.2.6-1确定公路TTC分类为TTC5,再根据表A.2.6-2得TTC5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下表:车辆类型分布系数(%)2.3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根据沥青规范中条文A.3,采用水平三确定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2006- 1 - 1 发布 2006 - 1 - 1 实施目次1 总则2 术语及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一般规定3.1 交通量3.2 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4 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 结构层设计4.2 结构组合设计5 路基与垫层5.1 路基回弹模量5.2 垫层与抗冻设计6 基层、底基层6.1 半刚性基层6.2 柔性基层6.3 刚性基层7 沥青面层7.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2 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8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9 改建路面设计9.1 一般规定9.2 沥青路面加铺层9.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10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11 排水设计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其他路面工程附录A 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A.1 基本资料A.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A.3 路面厚度设计附录B 气候区有关资料附录C 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面层表C.1 各种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表表C.2- C.3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4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表C.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附录D 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表D.1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表D.2 级配砾石结构层的级配组成附录E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表E.1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表E.2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表E.3 碎砾石土设计参数附录F 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F.1 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表F.2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4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应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耐久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范例一、编制依据1 、×××程道路施工图2 、×××工程招投标文件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工程概况㈠设计概况1.设计标准计算行车速度:V 路段=4OKm/h设计标准轴载:BZZ- 100KN防洪标准100 年一遇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路面为30 年2.设计概况×××道路沥青砼摊铺工程是开辟区内南北向及东西向十字交叉的主要干线道路。
施工长度为1.292 公里。
沥青砼摊铺长度为1.156 公里。
东起××路,西至××路,施工长度为1.033 公里,沥青砼摊铺长度为0.967 公里。
横断面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6.5m 人行道+4.0m 绿化带+15m 车行道+4.0m 绿化带+6.5m 人行道,道路总宽度为36 m。
路面结构设计道路机动车道结构:4cmAC- 13I 细粒式沥青砼+7cmAC-25I 粗粒式沥青砼+lcm 沥青下封层+3Ocm 二灰碎石+20cm10%石灰土。
交叉口:8cm 马路块+31cm 二灰碎石+20cm10%石灰土。
本次工程中仅为路面结构层中的沥青砼摊铺,即4cmAC- 13I 细粒式沥青砼+7cmAC-25I 粗粒式沥青砼+lcm 沥青下封层,净宽度为14.52m。
本次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
㈡施工条件及周边环境1、沿线自然地貌本段xx 路基础已完成,道路沿线基本为农田和村庄,地势较为平整。
2、道路工程地质本段xx 路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具有第四纪地质特性,其土质特性自上而下分为五层:①常年耕植土或者杂填土;②淤泥质土;③粉质黏土;④黏土;⑤中液限黏土。
道路沿线地下水类型分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②淤泥质土和⑤中藏展转土层以上的①耕填土中,埋深在0.4-2 .0 米;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粉土层之间,主要补给源为大运河和长江水。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 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2.1.2 半刚性基层semi-rigid base 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2.1.3 刚性基层rigid base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棍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墓层。
2.1.4 柔性墓层flexible base 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人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
2.1.5 414 载借axte load spectrum 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概率分布。
2.1.6 当量轴次equivalent single axle loads 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l00kN 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
2.1.7 累计当量轴次cumulative equivalent axle loads 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
2.1.8 设计年限design period 在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时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3.1.8 交通量宜根据表3.1.8 的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
设计时可根据累计当量轴次Ne(次/车道)或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
表 3.1.8 交通等级I I I II交通等级I B2Z100累t.卜标准丨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丨丨丨轴次N.1次/车道)I〔辆厂(d •车邀)1 II I ------------------------ 1------------------------------------------ 1I轻交通I <3x1沪|< 600 II I ------------------------ 1------------------------------------------ 1I 中等交通I3 x !00 一121()7 I 600- 1500 II ---------- 1 ----------------------- 1------------------------------------------ 1I 重交通〔1.2x1 夕-2.5 x 1 口I1 500-3 000 II ---------- 1 ----------------------- 1------------------------------------------ 1} } > 3 000I 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UM U50-2006 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二、编制原则三、基本承诺四、服务目标五、协调目标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二、工程总说明三、本标段主要工程量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一、组织机构及任务安排二、资源配置三、施工准备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总体施工方案二、施工准备三、施工测量四、路基土方施工五、水泥板处理六、基层施工七、水泥砼面层八、沥青面层施工九、电缆沟及路灯工程十、人行道及附属工程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一、质量管理体系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三、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一、安全方针二、安全生产目标计划三、安全管理体系四、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的管理体系和措施一、文明施工目标计划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三、施工现场管理四、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五、卫生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和确保工期的措施一、控制目标二、工程进度安排原则三、工期保证体系四、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五、工程总进度表第九章主要资源配备计划一、主要物资供应计划及供应方案二、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三、劳动力使用计划第十章施工总平面图及临时用地表第十一章有必要说明的其他内容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图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根据十堰市神鹰一路伏龙口上跨襄渝线立交桥工程二标段工程施工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所列要求,我方经过认真阅读、研究,仔细考察工程施工现场和交通状况,组织了拟任项目经理及主要项目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分析,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关键重点工序间的衔接与协调和工期紧的特点。
在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按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与组织管理程序,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目前的施工技术,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的招标文件、招标补充文件;2、由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施工设计图;3、十堰市建委相关文件;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JGF40-2004);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10、市政工程有关施工验收标准(CJJ1—2008、CJJ3--2008)11、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其他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12、现行与工程有关的国家及行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验标”;有关“规程”、“规则”;以及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行业性工程施工的“机械台班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13、我单位长期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及施工能力,本项目拟上场施工队伍的素质、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机械车辆配备以及综合生产能力;14、本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系列文件。
某地区新建沥青路面设计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8234920题目: 某地区新建沥青路面设计年级/专业/班: 2011级交通工程2班学生姓名: 廖鸿江学号: 312011*********开始时间: 2013 年10 月26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11 月 6 日课程设计成绩: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0)创新(5)说明书(计算书、图纸、分析报告)撰写质量(45)总分(10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交通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代码:___8234920_____专业:交通工程年级:2011一、设计题目交通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某沥青路面设计子题目(自拟)二、主要内容某地区拟新建一条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土,地下水位*m,路基填土高度*m。
近期交通量:东风EQ140车1200辆/日,解放CA10B车900辆/日,黄河JN150车1100辆/日,太脱拉111s车800辆/日,小汽车斯柯达706R车1500辆/日,年平均增长率11.1%。
沿河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沥青、粉煤灰供应。
根据所给的资料,拟定路面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计算,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符合要求,并确定路面方案。
针对某一新建路面,通过调查查出路基土性质,地下水位状况,给出路基高度及调查的交通量情况、当地路用材料情况,例如:成都某地区拟建一条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2m,路基填土高度0.8m。
近期交通量:东风EQ140车350辆/日,解放CA10B车780辆/日,黄河JN150车89辆/日,太脱拉138车56辆/日,小汽车95辆/日,年平均增长率8~15%。
沿河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沥青、粉煤灰供应。
根据所给的资料,拟定路面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计算,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符合要求,并确定路面方案。
设计车辆在这里选择,其中交通量增长率,在8%-15%这个区间中自己选定,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具体要求:1:熟悉设计资料,认真查阅规范,获取相关参数。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相关计算。
3:可利用程序计算。
4:绘制路面结构图。
5:将设计计算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上交。
提交材料: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电子文档(用姓名和学号建立压缩文件夹,每个小组1份)3.路面结构图一份(CAD图)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确定公路等级、路面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
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
3.确定路基干湿类型、土基回弹模量值。
4.拟定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
5.确定各层劈裂强度,计算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容许拉应力。
6.计算路面厚度。
(可用程序计算)五、进度安排1、第16周周四:开设计动员大会,分组并下发设计资料,与指导老师进行见面;2、第17周周一~17周周三:收集相关资料,初步选定题目并进行题目论证;3、第17周周四~18周周三:进行方案设计;4、第18周周四~18周周五:完成并提交设计报告、图纸。
六、推荐参考资料(不少于3篇)1、《路基路面工程》教材(邓学均;梁富权);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3、《公路路基设计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6、《公路路面设计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2011年 12 月 10 日系主任审核日期 2011 年 12 月 10 日目录摘要............................................................... - 4 -1 任务分析及目的...................................................... - 6 -1.1任务分析 (6)1.2目的 (6)2路基路面工程基本知识................................................. - 6 - 3遂宁绕城高速基本情况................................................. - 7 -3.1自然条件 (7)3.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7)4轴载计算............................................................. - 8 -4.1代表轴载 (8)4.2轴载换算 (8)4.2.1弯层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力设计标准.............................. - 8 -4.2.2半刚性基层、基底层应力设计标准............................... - 10 -5.1路面结构 (11)5.2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 (12)5.2.1材料的确定.................................................. - 12 -5.2.2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 - 12 -6验算拟定方案........................................................ - 13 -6.1参数计算 (13)6.1.1计算各方案的弯层值 .......................................... - 13 -6.1.2计算各方案容许拉应力 ........................................ - 14 - 6.2路面结构层厚度的确定.. (16)6.3方案总结.......................................................... - 22 - 结论............................................................... - 23 - 致谢............................................................... - 24 - 参考文献............................................................. - 25 -摘要路面结构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过往交通的全部车辆载荷,通过它再将荷载传递给路基或桥涵构造物。
因此,路面结构是一种承重结构体系。
它必须具备承重结构所必备的各项条件,如在各种车辆荷载下路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针对遂宁市新建绕城高速进行路面设计,通过对交通量的预测求出15年后车辆的行车荷载,根据荷载的大小确定道路等级及路面结构,对路面结构的承受力进行检验。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检验1 任务分析及目的1.1 任务分析遂宁市准备新建绕城高速,据调查,近期交通量如表1-1-1所示。
根据此交通量,设计出此路段的道路等级,并根据15年后的交通量确定路面结构。
遂宁市修建道路近期交通量表1-1-1车型名称起始年日交通量(辆)东风EQ140 1000解放CA10B 700黄河JN150 800太脱拉138 30小汽车5001.2目的根据行车载荷确定遂宁市绕城高速的路面结构,设计出两种方案,并对此两种方案进行各参数验证,然后进行比较,确定出既能适应此交通量的发展,又经济实惠的路面。
2路基路面工程基本知识路基和路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
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性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路面结构层的存在又保护了路基,使之避免了直接经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3遂宁绕城高速基本情况3.1自然条件区,为双向四车道,拟定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图设计,新建高速公路位于V2沿线为粉质中液限粘土,稠度1.15,属于润湿状态,年降雨量达1000mm,七月平均气温大于30℃,年最低气温〉-9.0℃。
3.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为中液限粘土,运用查表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查二级自然区划土基回弹模量表得设计值为43.0MPa。
3.3交通量验算预计遂宁市绕城高速的交通量增长率为10%,设计年限为15年。
根据《道路勘测设计》公路分级要求: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专用公路。
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25000辆以上。
遂宁市绕城高速设计速度120km/h,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主线路基断面设计为:中央分隔带2m+左侧路缘带2×0.75 m +车行道2×2×3.75 m +紧急停靠2×2m+硬路肩2×3 m +土路肩2×0.75 m = 30m。
起始年日交通量表表3-3-1序号车型名称起始年日增长率第15年交通量(辆/天)交通量(辆)1 东风EQ140 1000 10% 3797.52 解放CA10B 700 10% 2658.23 黄河JN150 800 10% 3038.04 太脱拉138 30 10% 113.95 小汽车50010%1898.74轴载计算4.1代表轴载上述车辆轴载如下表:车辆轴载表 表3-4-1序号车辆类型前轴重力(KN ) 后轴重力(KN ) 后轴数 轮组数 后轮距(cm ) 交通量(辆/天) 1 东风EQ140 23.70 69.20 1 双 — 1000 2 解放CA10B 19.40 60.85 1 双 — 700 3 黄河JN150 49.00 101.60 1 双 — 800 4 太拖拉138 51.40 2×80.002 双 132.0 30 5小汽车——1双—5004.2轴载换算轴载换算以弯层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力和半刚性材料的底层拉力为设计标准。
4.2.1弯层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力设计标准k4.35i 12ii=1P N=C C n P ()式中:N — 相当于标准轴载100KN 的作用次数; n i — 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P i —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C1 —轴数系数,C1= 1 + 1.2(m – 1),m 为轴数;C2 —轮组系数,单轮组C2= 6.4;双轮组C2= 1.0;四轮组C2= 0.38(轴距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