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情绪情感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835.00 KB
- 文档页数:67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难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运用。
重要内容第一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第三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第一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所谓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纵向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
长者可达几十年,短则可以是几个月。
•短时的纵向研究一般只合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纵向研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问题。
假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可随时进行研究。
否则,研究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时间的间隔应当固定,间隔的长短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
年龄越小,心理的发展变化越大,间隔的时间应越短。
•所谓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待点。
•横断研究应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应慎重拟定研究对象的年龄及年龄组的划分。
要使研究对象达成足够的数量。
并且照顾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教育背景。
•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童年龄差距应越小,这样有助于发现心理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优缺陷。
•鉴于两种研究类型各有千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兼而用之,以取长补短。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一、前言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总学时理论60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认识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3.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4.了解当前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方法和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内化学说。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教师:王丽莉摘要: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如同躯体的生理发育一样,都未成熟,因此儿童的情感反应肤浅而短暂,鉴于情绪易变。
孩子的情绪表现不同一般,他们在某一时期里经常出现某种情绪状态,而部分家长和教师很难正确给予及时引导,这些情绪情感往往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早在1985年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上,特别呼吁从“智育中心”转向培养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在多种教育中增加情绪情感的教育内容,并在教育时特别强调情感性,用情感的手段实施教学,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的成长。
【1】关键词:情绪情感;不良情绪情感;健康的情感;情绪情感的表达前言情感,对孩子的智慧的发展,德行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雨露。
没有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
但是,孩子的情感生活并不是自发的。
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
”【2】幼儿的情感发展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所以发的消极的行为是不足为奇的,但如果在某一孩子身上,经常反复出现某一种或几种不良行为,则我们应该在其心理发展中去探寻原因,首推情绪情感。
一、情绪情感的一般概念(一)情绪情感的性质所谓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景及其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呼唤等内容。
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情感。
凡是不符合需要的或妨碍需要满足的失误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情感。
(二)情绪情感的作用情绪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情绪和行为的关系来看,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
情绪情感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适当的紧张和焦虑促使人积极思考和成功的解决问题。
其次,情绪因素既有致病因素又有治病因素。
长期的情绪困扰,会导致焦虑、压抑、引起某些身心疾病。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又叫年龄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年龄特征),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年龄特征),如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发展心理学涉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①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②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③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即连续性和阶段性);④关键期(受洛伦兹的“印刻现象”的启发)。
3、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
4、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被称为“青少年之父”。
5、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佛洛依德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因此这一时期又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又称心理断乳期,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人格渐成说):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其发展任务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主动性内疚感;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勤奋对自我;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自我综合对绝望。
第一章绪论1、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论述:P2-32、研究成年期和老年人心理发展的意义。
P33、试说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54、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请论述关于遗传与环境作用的理论)P9-11 &02、07年论述5、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什么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简述心理发展的时间模式中“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
P126、心理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又称为“普遍性和相对性之争”。
简答或论述题P147、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16 &048、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如何评价?P16-17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9、如何理解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什么是发生认识论?)P22-2310、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P25-2611、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34 &04论述12、什么是自我中心?P4613、在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4514、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自我中心的过程。
试分析说明他的观点。
P34 &01年论述15、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06论述16、评述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P37-3917、试比较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P37-P41 &03年论述18、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04年论述19、试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2-42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20、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
P4821、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22、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
P5423、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
P5624、说明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的异同.P56-5725、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
P56第四章产前发展26、为什么遗传疾病多为隐性遗传?P6227、简要说明性别的遗传过程。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观,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学生问题。
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有所理解,为后续的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三、先行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原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程难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理论解释;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研究设计及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3)发展心理学的进展。
2.重、难点提示(1) 教学重点:发展心理学的进展;(2) 教学难点: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种系心理的发展。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2)教学难点: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2学时)1.教学内容(1)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2)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4)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5)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主题9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探寻1 解析情绪与情感一、名词解释1.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追求真理时,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情感体验。
在客观世界中,凡是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事物都能引起美的体验。
二、单项选择题1.B2.B3.A4.A5.A三、填空题1. 心境、激情、应激2.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3. 信号、动机4. 需要5. 社会艺术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情绪并具有情境性、爆发性和不稳定性,而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内隐性。
2.积极的激情可以成为人们积极行动的巨大力量,有利于临场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消极的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进而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实现的。
4.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有时人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是因为这件事能够为其带来愉快与喜悦。
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情绪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
六、材料分析题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情绪的功能之一是健康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