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清单》
- 格式:docx
- 大小:23.04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中秋购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购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在具体的购物情景中,掌握基本的货币知识,学会简单的计算,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货币的基本知识,知道人民币的几种常见面额。
2. 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识别和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购物清单、人民币真实样币、购物篮子、计算器。
学具:购物清单、人民币仿真玩具、购物篮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超市导购员,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各种商品,引导幼儿关注商品价格。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购物例子,讲解人民币的识别和计算方法。
例:购买一瓶饮料,价格为3元,支付5元,应找回多少钱?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购物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常见面额:1元、5元、10元、20元(2)购物计算方法:总价=单价×数量,找零=支付金额总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瓶2元的饮料和一包5元的饼干,他支付了10元,请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2)请列举出你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2. 答案:(1)找回7元。
(2)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列举,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中秋购物主题,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购物实践,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购物清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购物清单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学准备•将购物清单制作成适合学生阅读的形式•准备购物清单上需要购买的物品•准备小组分工活动所需的物品•错误检查小组的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购物清单的概念,并讨论购物清单的作用和意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购物清单?”•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3.演示•展示一个购物清单给学生,解释清单上的各个部分,如物品名称、数量、价格等。
•强调清单的编写要有条理,让学生明确要购买的物品和数量。
4.学生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张购物清单的例子,并标注好物品名称、数量和价格。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并提出修改意见。
5.游戏活动•将购物清单上的物品提前标价,并告诉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预算。
•每个小组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购买尽可能多的物品,并计算购物清单上的总花费。
•最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购物清单和总花费报告给全班。
6.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购物清单和总花费。
•全班其他小组需要对购物清单进行错误检查,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7.数学计算•引导学生使用购物清单上的物品和价格进行数学计算练习,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教学总结•总结购物清单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强调物品名称、数量和价格在清单上的标注•提醒学生在购物时要合理安排预算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使用购物清单进行数学计算,如计算总花费、比较价格等。
•学生可以准备自己的购物清单,在家中进行实际购物的模拟练习。
参考资料无。
幼儿园购物清单练习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购物清单练习教学对象:幼儿园儿童教学时长:6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购物清单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掌握购物清单的内容及其书写方法。
3.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记忆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购物清单的内容及其书写方法。
2. 记忆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记住购物清单上的物品。
2. 如何使学生书写规范、清晰。
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黑板、白板、粉笔/板书笔3. 幼儿字帖、铅笔、橡皮4. 购物清单样板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主题,向学生介绍购物清单的作用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或家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购物清单。
3. 引导学生了解购物清单上通常包括什么内容。
Step 2:示范(10分钟)1. 展示购物清单样板,解释上面列出的物品和数量。
2. 演示书写购物清单的方法。
3. 强调书写规范、清晰。
Step 3:学生练习书写购物清单(30分钟)1. 让学生自己动手写购物清单,要求写出指定数量的每种物品。
2. 检查学生书写的规范、清晰程度,纠正错误和不妥之处。
3. 让学生交换清单进行检查并互相分享书写经验。
Step 4:记忆力练习(5分钟)1. 让学生自己用纸片挡住某一物品,试着回忆清单上缺少了哪一物品。
2. 继续增加缺少的物品数量,练习记忆力。
Step 5:复习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购物清单的新认识和体会。
教学实施要点:1.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书写习惯,掌握相关知识点。
2. 书写应规范、清晰、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错漏等问题。
3.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漏洞。
4.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育,让学生体会到购物清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评价:1. 对于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评定为合格。
2. 对于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完成书写任务的学生,视情况适当加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1《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理喻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
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
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场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促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于人民币的概念仍然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
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景,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
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元”。
2、物质准备:(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着个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清单》设计意图:小朋友们都喜欢逛超市,好吃好玩的尽管往篮子里拿,从不需要考虑今天要买什么,买多少。
这堂课我让小朋友们做一次“今天我当家”,通过故事小熊果果搬新家需要购买物品说起,从分析清单、归类、整理清单到购买物品、校对清单、统计数据,步步深入。
让孩子们学习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从小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3、培养孩子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活动准备:1、小图片若干,大图片若干,并在反面粘上磁铁,,签字笔一支。
2、空白的三份表格,“洗漱用品”,“文具”,“水果蔬菜”中文字牌。
3、零乱的购物清单一份,《三只熊》的音乐,二维图的作业单。
4、教室布置成超市样子,三块黑板用于分类摆放物品活动过程:一、引出购物清单,启发幼儿将清单整理归类师:小熊果果搬新家了。
星期天,果果和爸爸妈妈到超市大采购。
要买的东西可多啦。
因为怕忘记,妈妈特意列了一张购物清单,我们一起来看看。
物品名称牙膏数量苹果 3铅笔 8牙刷 10西瓜 3茶杯 6茄子 5笔袋 5毛巾 2剪刀 4胡萝卜 4作业本 3直尺 9师:要买的东西可真不少,果果得跑多少地方啊。
买完牙膏,买苹果,买完苹果,买铅笔,买完铅笔,买牙刷······累死了!小朋友们帮果果想想办法,怎样让果果买得又快又好呢?二、回忆超市购物经验,并将物品归类1、提问:超市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小朋友到超市是怎样购物的呢?(引导并启发幼儿超市物品是按照物品的功能分类摆放的,例如:水果和蔬菜会放了靠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教案一:购物游戏1. 教学目标:- 通过购物游戏,帮助幼儿了解货币概念和购物过程。
-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 零钱模型或卡片,模拟货币(例如:纸币和硬币)。
- 一些商品图片或实物(例如:水果、玩具等)。
- 购物篮或购物袋。
- 教室里的空间,可以划分为商品摆放区和购物区。
3. 教学过程:(1) 引入游戏:介绍今天的活动是购物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将要扮演顾客和店员的角色,体验购物的过程。
(2) 讲解规则:- 将商品摆放在商品摆放区,每个商品附以一个价格。
- 每个幼儿都有一定金额的模拟货币,用于购物。
- 每个幼儿轮流扮演店员和顾客。
- 店员的任务是告诉顾客商品的价格,并收取货款。
- 顾客的任务是选择商品并用适当的货币支付。
(3) 进行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每个小组包括一名店员和多名顾客。
- 店员将商品一件件地介绍给顾客,并告诉顾客价格。
- 顾客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并用适当的货币支付给店员。
- 店员核对数量和价钱,找零(如果有),然后把商品放入顾客的购物篮或购物袋中。
- 游戏结束后,幼儿们一起计算每个顾客的花费和找零。
(4) 游戏总结:- 引导幼儿讨论购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 指导幼儿总结货币的种类和用法,如纸币代表大额数目,硬币代表小额数目。
4. 拓展活动:- 给每个幼儿分发纸板、剪刀和贴纸,让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商店。
- 幼儿可以在纸板上画出喜欢的商品,并为每个商品标上一个价格。
- 幼儿可以轮流扮演店员和顾客,在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游戏。
5. 评价和反思:-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
- 评估幼儿对货币和购物过程的理解程度。
- 总结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改进。
大班数学超市购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阅读数学超市购物清单。
2. 学生能够理解、记忆购物清单上相关词汇。
3. 学生能够在数学超市内自主选购物品并计算价格。
二、教学内容1. 数学超市购物清单的阅读。
2. 数学超市购物相关的词汇。
3. 数学超市商品价格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介绍数学超市内容和购物方式。
2. 介绍购物清单的阅读方法。
3. 通过讨论、提问,梳理购物清单上相关词汇,如:水果、蔬菜、饮料、零食、日用品等。
4.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在数学超市内自由购物,并计算商品价格。
5.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整理等方式,认识到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6. 归纳总结购物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购物清单的内容,在数学超市内顺利完成购物任务。
2. 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数学词汇和计算方法,并形成良好的购物习惯。
3. 学生对购物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升,有利于日后的实际生活。
五、教学建议1. 小学数学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 班级可组织多次数学超市购物活动,巩固学生对购物相关知识的掌握。
3. 教师在进行数学超市购物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价值观教育。
4. 在购物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我抉择以及识别和应对物品的价格差异。
此外,让学生自己算账买单,以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了解。
5. 在购物过程中,可以设置几个小任务,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如找出最便宜的商品、计算超市中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等。
6. 在课堂结束时,可以让学生集体回顾购物经历,发表自己对购买过程、运算结果以及购物的经验教训等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思维和价值观,增加自信与体验,更好的体验到了解数学的一种娱乐方法。
7. 合理地安排购物时间,购物中可以加入一些轻松且互动性比较高的小游戏进行娱乐,比如,猜数游戏,口算计数游戏等。
大班数学《购物清单》教学反思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生活体会,《购物清单》这节活动将生活中的物品归类相结合,使幼儿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是幼儿能够依照物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并计数,且能够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在操作前,我出示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蔬果,让小孩们认真观看它们的外部特点,颜色、形状、大小的区分,在小孩们表述的时候,没有评判小孩们的发言,而是用图画来展现幼儿所描述的各类蔬菜的名称,在这一环节中,小孩们专门快就找出了蔬菜的颜色、形状的不同。
于是,我要求他们把小凯妈妈买的蔬果按颜色、数量进行分类。
小孩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
在操作环节,由于我在横向代表蔬菜种类这一块没有讲清楚,致使有个别小孩没有看明白统计表,操作的时候显现了点小问题。
小孩们的明白得程度整体分两个层次,多数小孩能够看懂统计表,但有个别小孩能够看懂表格横向和纵向代表的意思,但将种类与颜色统合在一路填在表格上时,就惊惶失措了。
在活动中没有照顾到小孩们的个体不同,大部份小孩听明白了,个别小孩还似懂非懂就终止了。
每一个小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会、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各有不同,以后在教学活动中要因势利导,注意细节方面的教学。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生活体会,《购物清单》这节活动将生活中的物品归类相结合,使幼儿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是幼儿能够依照物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并计数,且能够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在操作前,我出示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蔬果,让小孩们认真观看它们的外部特点,颜色、形状、大小的区分,在小孩们表述的时候,没有评判小孩们的发言,而是用图画来展现幼儿所描述的各类蔬菜的名称,在这一环节中,小孩们专门快就找出了蔬菜的颜色、形状的不同。
于是,我要求他们把小凯妈妈买的蔬果按颜色、数量进行分类。
小孩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
在操作环节,由于我在横向代表蔬菜种类这一块没有讲清楚,致使有个别小孩没有看明白统计表,操作的时候显现了点小问题。
幼儿园小朋友购物计划和清单
内容:
亲爱的家长:
我们的幼儿园将组织小朋友进行一次购物体验活动。
为了让这次活动顺利进行,我们特意制定了购物计划和清单,请您根据清单购买指定物品,并在指定日期前让孩子携带物品来园。
购物计划:
日期:月日(星期)
时间:上午9:00-11:00
地点:附近的超市
活动内容:每位小朋友将与一位老师一起,使用自己带来的钱进入超市,根据购物清单选择商品,体验购买的全过程。
注意事项:请给孩子准备约元的钱,购买清单上的商品。
另外,请提醒孩子购买时注意安全,听从老师的引导。
购物清单:
1. 牛奶 1 盒
2. 鸡蛋 1 盒
3. 面包 1 包
4.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等)2-3 个
谢谢您的配合,让我们一起给孩子创造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购物体验。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园方联系。
幼儿园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