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讲动作神态描写
- 格式:doc
- 大小:78.51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讲表达方式之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一、动作描写:通过动作描写,写出父爱的典范作品: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作用: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人物描写——神态,动作一、学习目标:1、理解神态描写的含义及作用2、掌握神态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来3,理解动作描写的含义及作用4,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来二,教学难点重点:1,掌握神态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来2,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来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班级是个大家庭,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你一定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非常了解了。
请你模仿老师或同学,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二、什么是神态描写通过人的眉、眼、嘴等表情变化,可以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或者态度的变化。
神态描写: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变化。
(专指脸部表情)对其表情或精神状态的描写就是神态描写一)、神态描写的作用1,“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
”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内心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就会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锁2,下列神态能体现人物什么内心状态呢?(1)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2)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3)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4)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由此可见,神态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神态连连看:1、扬起嘴角微笑 A 爽朗活泼2、娇嗔地低眉浅笑 B 阴险狡猾3、仰起头,哈哈大笑 C 斯文有礼4、慢慢撩起眼皮,冷笑 D 腼腆害羞由此可见,神态能刻画人物性格练一练: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你的种子呢?“我问。
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1,找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2,这些句子刻画了小姑娘什么心理三)、写好神态描写有何妙招?妙招一:要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1.同一部位不同神态的表现:如眼睛高兴时:眯成一条缝、弯弯的悲伤时:泪花生气时:双眼瞪大害怕时:双眼紧闭、两眼发直吃惊时:两眼放大厌恶时:轻蔑2.看图片,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神态妙招二:精选动词、形容词,细致地描摹1,看图片,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神态妙招三:合理想象,巧用修辞妙招四:多种描写,配合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四)、课堂上练笔:当一位同学听到老师夸奖时:三.动作描写一),什么是动作描写?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下来,这就是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演讲时的神态和动作一、充满自信的演讲者在台上,演讲者笔直地站立着,双脚微微分开,展现出自信的姿态。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明亮,扫视着全场,与观众建立起一种默契的连接。
演讲者的手势有力而有节奏感,他们用手指着某个方向,或者挥动着手臂强调重点。
演讲者的微笑带着自信和亲和力,他们时不时地点头,与观众进行互动。
整个人的姿态和动作都流露出自信和决心,让人不由得对他们的演讲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充满激情的演讲者激情洋溢的演讲者充满活力,他们站在台上时,身体充满了动感。
他们会不时地跃动着,或者轻轻扭动身体,以表达内心的激情。
演讲者的眼神充满了热情,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时而紧盯着某个观众,时而扫视全场。
他们的手势夸张而有力,用手臂挥舞着,激发观众的共鸣。
演讲者的声音洪亮而有节奏感,激情澎湃地传达着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整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让观众感受到了演讲者内心的火焰。
三、沉稳自持的演讲者沉稳自持的演讲者站在台上时,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从容与稳定的气质。
他们的眼神深邃而沉静,注视着观众,传递着自己的思想。
演讲者的动作轻盈而舒缓,他们用手轻轻地指向某个地方,展示着自己的观点。
演讲者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语速适中,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平静与安定。
演讲者的微笑温和而自然,他们用平静的语调和亲切的姿态与观众进行互动。
整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透露着一种坚定和深思熟虑,给人以信心和安全感。
四、充满感染力的演讲者充满感染力的演讲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动力。
他们站在台上时,整个人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演讲者的眼神明亮而坚定,透露着一种热情和决心。
演讲者的手势自然而有力,他们用手臂挥动着,表达着内心的激情。
演讲者的声音激昂而有力,情感丰富,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演讲者的微笑灿烂而真诚,他们用热情的语言与观众进行互动。
整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充满了感染力和魅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演讲者的世界中。
五、自然真实的演讲者自然真实的演讲者不作作地展现自己,他们以真实的态度与观众交流。
小升初写作之动作神态描写(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动作神态描写在小升初的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所描述的情景和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下面将针对小升初写作中常见的几个动作神态进行详细的描写。
1. 走路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动作,因此在文章中出现频率也较高。
要想描写好人物的走路神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步态:描述人物走路的步态是描写走路神态最重要的一点。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写:①步幅大小:走路时,人物的步幅大小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有所区别。
比如,当人物走路紧张时,步幅可能会变小;当人物心情舒畅时,步幅则可能会变大。
因此,在描写人物的步幅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区分。
②步调节奏:步调节奏也是描述步态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人走路时,步调节奏会有所区别,有的人走得比较快,有的人走得比较慢,这些都会影响人物的神态。
③步姿优雅度:有些人走路时显得很优雅,而有些人则较为拘谨。
因此,在描写人物走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步姿的优雅度。
(2) 姿态:除了步态之外,人物的姿态也是描写走路神态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人在走路时的姿态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走得挺直,自信而有力;有的人则是佝偻着身子,显得较为无力。
在描写人物的姿态时,需要注意抓住具体情境和个性特征,尽可能地将人物身体语言展现出来。
(3) 神态:除了步态和姿态之外,人物的神态也是描写走路的重要方面之一。
人物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神态,比如自信、紧张、愉悦、懒散等等。
这些神态都能够通过描写人物走路时的眼神、表情和身体语言等方面来体现。
2. 坐姿坐姿是描述人物神态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具体来说,要想描写好人物的坐姿神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姿势:不同的人在坐姿时的姿势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人会坐得笔直,有的人则会稍微往后仰一些。
在描述坐姿神态时,需要注意人物姿势的细微差别,以便将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展现出来。
(2) 手脚:人物的手脚也是坐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讲表达方式之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一、动作描写:通过动作描写,写出父爱的典范作品: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作用: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扑向前,两手迅速地一扣。
哈哈,看你往哪里跑!爸爸点燃一支香烟,一丝白烟袅袅升起,如云烟,在空气中慢慢地散开。
烟味很快充满了整个客厅,我抬起埋在报纸里的头,轻轻咳了几声。
那声音很细微。
可爸爸却好象对此很敏感。
马上掐灭了香烟,还用手在空中扇了扇,对我抱歉一笑。
爸爸伸手把伞打在我头上,搂着我在雨中走来。
一路上带我绕开水坑,躲开车辆。
在快到校门口时,他用他那双温和的大手,把白伞递给我,转身走进了雨幕之中。
我仍坚持吃枣,奶奶无奈,把梨放在一旁的盘子里,起身,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步一步朝里屋走去,搬出个小方凳,放在枣树旁,先把一只脚踏了上去,手扶着树干,另一只脚弯曲着,十分费力地一蹬,整个身子便向一边倾斜,险些跌倒,她调整了下姿态,左腿稍向前移了一小步,右腿踏在树的粗干上,似乎想往上爬,但由于身体太过于肥胖,一连几次都未成功,奶奶便把腿收了回来,双脚踮起,两臂膀尽力向上伸,头昂起,手在叶子里拨动了一阵,枣子没下来一个,倒“刷刷”落下几层灰,几片枯死的树皮,落在奶奶灰白的头发上,奶奶打了几个喷嚏,身子踉跄着往后退,心头一紧。
幸好,只是略微退了几小步后,扶住了树枝,站稳了身子,然后再次踮脚,费力地摸索树上又小又青的枣子。
足球比赛开始了。
双方队员在场地上穿插跑动,其中刘强非常活跃。
只见他一会儿从容自若地带球突破,一会儿和小伙伴配合起来来个二过一,一会儿一个倒地铲球,接着一个鲤鱼打挺,又带球前进了。
在行进中,他突然起脚,一记远射,球应声入网!顿时,他和小伙伴们一齐高兴地跳了起来。
二、神态描写:华老师,你在哪里王蒙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班的级任老师(犹今之班主任)。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是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
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的。
那句子是:“下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教师的希望。
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打了,回家再去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
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的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
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了,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
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答:(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答: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一来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答:3、综观全文,说一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4、请在文中画出神态描写的句子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在本文中的作用。
答: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
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一个孩子眉毛弯弯的,嘴是弯弯的,拿着棒棒糖,用舌头小心的舔着。
他一下跳起来,焦急的跑来跑去,一会儿跑到草坪上,一会儿跑到小树丛中,眼睛左右的张望,他看到一个人,他拉着她的手,摇了摇,看了看他的面部,鼻子一皱,像受到惊吓了一样,逃跑了,他顿时哭了,泪流满面的他找不到爸爸了。
老师的眼里含着怒火,快要爆发了,鼻子“呼哧!呼哧!”的喘着气,牙齿咬着嘴唇,手握成了拳头。
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
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的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方法。
`二、要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王老师兴冲冲的到我们学校来,就像有什么秘密一样,神出鬼没,悄悄的跟我们说:“嘿,大家看着王老师,告诉你们,今天要来一个全国著名的导演……”话还没说完,全班沸腾了起来,他们太激动了,嘴巴张的老大,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鼻子拧成了肉团,眉毛都快翘到天上啦。
哈哈,我一想到要见到一个这么著名的导演,可是他是谁呢?我的手拖着头,眼睛直直的看着天空,眉毛都快碰到下面的眼睛上了!啊,想到了,我的眉毛霎时间“飞”了起来,嘴巴变成了弯弯的月牙,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能是张艺谋哦!三、要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相结合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买冰淇淋》在一个商场卖零食的货架前一个小孩拿着一根好吃的巧克力冰淇淋和妈妈在吵架。
小孩子说:“妈妈买了这根冰淇淋吧!我想吃!”妈妈气愤地说:“如果你不想让牙齿烂掉的话!那你就别想吃!”小孩子说:“妈妈!可怜,可怜我吧!我真的很想吃冰淇淋,呜呜!”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小孩子在哭着,他的嘴巴张的大大的,眼睛里面滚出无数滴泪珠,鼻子里流出了鼻涕,妈妈突然对孩子好心好气地说:“好吧!我给你买一根冰淇淋,但是,这是最后一次吃!”本来很伤心难过小孩子现在变得高兴起来,翘地高高的嘴巴一下子变成了镰刀,鼻子好像已经闻到了巧克力冰淇淋的香味,眼睛瞪地大大的,里面好像闪着冰淇淋,眉毛弯成了月亮,他兴高采烈地拿着那个冰淇淋和妈妈离开了零食专架。
一,请找出以下句子或段落中关于动作描写的关键字词,并圈出来。
1.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
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
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
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2、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3、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
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