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39
内圈m6 n6 p6 外圈H7 G7K7常内圈旋转的配合外圈旋转时内圈h6 k6三维网外圈M6 N6合一般不要采用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会跑外圈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0 前言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
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1 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三正确选择轴承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套圈是否旋转三维网技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
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什么公差原则一、引言在工程制造领域,滚动轴承是一种常用的零部件,用于支撑和旋转机械设备中的轴。
为了确保滚动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轴径与外壳孔之间的配合公差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滚动轴承与轴径配合公差原则1. 基本原理滚动轴承与轴径的配合公差原则需遵循ISO和GB标准,以确保轴承能够正确安装在轴上并具有良好的旋转性能。
根据ISO286-2和GB1800.1-1996标准,通常采用制轴径基准尺寸和制孔基准尺寸的形式进行配合。
制轴系列分为加置制轴系列、基准轴系列和负偏差制轴系列,制孔系列也分为加置制孔系列、基准孔系列和负偏差制孔系列。
在配合过程中,需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基准尺寸和公差等级。
2. 公差等级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轴径与滚动轴承的配合公差可分为一般配合、紧配合和松配合。
一般配合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轴承安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安装性。
紧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工况,具有较小的间隙,能够提高轴承的刚性和传动精度。
松配合适用于对中心位置要求不高的场合,具有较大的间隙,可以减小装配难度和提高装配效率。
三、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1. 基本原理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同样需遵循ISO和GB标准,以确保轴承能够正确安装在外壳孔中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H7制孔和h7轴的配合,其中H7代表基准孔系列,h7代表基准轴系列。
还需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
2. 公差等级与轴径配合类似,外壳孔与滚动轴承的配合公差也可分为一般配合、紧配合和松配合三种类型。
一般配合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孔安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安装性。
紧配合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工况,具有较小的间隙,能够提高外壳孔的刚性和稳定性。
松配合适用于对几何要求不高的场合,具有较大的间隙,可以减小装配难度和提高装配效率。
四、总结及个人观点通过以上对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外壳孔的配合公差原则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配合公差原则的选择对于轴承的安装和使用至关重要。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机械设计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机械设计中,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和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
公差配合直接影响着机械装配的质量和性能,合理的公差配合能够保证机械的运转精度和寿命,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机械设计中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和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的相关知识。
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是指在轴上加工一个与轴承相适配的孔,使轴承能够旋转并支撑轴的旋转。
公差配合可以分为过盈配合、干涉配合和游隙配合三类。
1.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轴承外圈的尺寸大于轴的尺寸,即轴承的公差大于轴的公差。
这种配合方式能够产生紧固力,提高轴承在轴上的固定力,增加轴与轴承的联接强度。
同时,过盈配合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对位移,提高机械的运转精度。
2.干涉配合干涉配合是指轴承外圈的尺寸小于轴的尺寸,即轴承的公差小于轴的公差。
这种配合方式能够产生压力,使轴承与轴更加紧密地配合在一起。
干涉配合适用于要求高精度、高速度、高负荷的场合,能够提高机械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3.游隙配合游隙配合是指在轴与轴承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使轴承能够在轴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游隙配合能够满足机械的运动要求,并且能够减小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安装变形和运动阻力,提高机械的效率和精度。
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是指在机械的孔上加工一个与轴承相适配的孔,使轴承能够安装在孔中并旋转。
与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相似,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也可以分为过盈配合、干涉配合和游隙配合三类。
1.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轴承外径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即轴承的公差大于孔的公差。
这种配合方式能够产生紧固力,使轴承和孔更加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提高机械的传动精度和可靠性。
2.干涉配合干涉配合是指轴承外径的尺寸小于孔的尺寸,即轴承的公差小于孔的公差。
这种配合方式能够产生压力,使轴承和孔之间形成紧密的连接,增加机械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3.游隙配合游隙配合是指在孔上保留一定的间隙,使轴承能够在孔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XX,轴公差配合的选择
首先要明白公差配合的知识,详细通过机械设计手册或相关书籍均有详细介绍,公差配合讲的就是配合关系的尺寸数据,举例,对于①40的孔,与①40 的轴配合:
一、当需要能够转动时,叫间隙配合
1、需要非常大的间隙,或着是农用机械:
可以选择H11/c11
2、需要间隙稍微小一点:
选择H9/d9
3、需要非常小的间隙:
选择H8/f7
二、当不需要转动时(包括轴承与轴的配合),叫过渡配合
1、紧密配合,用于定位:
H7/js6
2、轴承与轴的配合:
H7/k6
三、当需要轴、孔完全固联在一起时,叫过盈配合
1、过盈配合的孔要做得比轴要小,需要用压力机装配,或温差法装配
四、配合前面的字母由
A、B、C,,X、Y乙A级间隙最大,Z级间隙为负值(不仅没有间隙,而其轴比孔小)
五、字母后面的是精度等级,数字越小精度越高
六、基本尺寸是设计的基准值,相互配合的轴与孔都应该是同一个基准值
七、公差是以基本尺寸为基准的一系列配合形式
八、非刚性的过盈配合,可以选择过盈量大的配合,如:
H7/Z6 (这需要用压力机装配的)
九、设计顺序是:
首先要确定基本尺寸,而后再选择配合形式
比如“6 H7勺孔:6 H7中的H7表示基孔制7级精度,6表示其基本尺寸为6mm 的“孔槽”。
其加工控制尺寸要求为
6.000-
6.012 之间。
9—3 滚动轴承轴系结构设计滚动轴承轴系的结构设计,主要是解决轴承在机器中的固定、调整、预紧、配合、装拆、润滑与密封等问题。
一、支承部分的刚度和同轴度轴承在载荷的作用下应具有一定的旋转精度和寿命,这就要求轴承以及与轴承相配的轴、轴承座或箱体都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一般外壳及轴承座孔壁均应有足够的厚度,壁板上的轴承座的悬臂应尽可能地缩短,并用加强筋来增强支承部位的刚度 ( 图 9 - 12) 。
如果外壳是用轻合金或非金属制成的,安装轴承处应采用钢或铸铁制的套杯 ( 图 9 - 13) 。
对于一根轴上两个支承的座孔,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同心,以免轴承内外圈间产生过大的偏斜。
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整体结构的外壳,并把安装轴承的两个孔一次镗出。
如在一根轴上装有不同尺寸的轴承时,外壳上的轴承孔仍应一次镗出,这时可利用衬筒来安装尺寸较小的轴承。
当两个轴承孔分在两个外壳上时,则应把两个外壳组合在一起进行镗孔。
图 9—12 用加强筋增强轴承座孔刚度图 9—13 利用套杯安装轴承二、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包括轴承外圈与机座的固定和轴承内圈与轴的固定。
对这两种固定的要求取决于轴系 ( 轴、轴上零件、轴承与机座的组合 ) 的使用和布置情况。
一方面,轴和轴承相对于机座应有确定的位置,以保证轴上零件能正常地传递力和运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中轴和机座的温度不相等 ( 通常轴的温度高于机座的温度 ) ,而温差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为保证轴系中不致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应在适当的部位设置足够大的间隙,使轴可以自由伸缩。
常见的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形式有如下几种。
1 . 两端固定支承如图 9 - 14 所示,轴两端的轴承各限制轴在一个方向的轴向移动,合起来就限制轴的双向移动。
为补偿轴的受热伸长,轴承盖与外圈端面之间应留有 0.25 ~0.4mm 的补偿间隙 c (图 9 — 14b )。
间隙值可用改变轴承盖和箱体之间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
做非标这么久,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以及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一直都是用微小间隙配合即能实现功能,且好装好拆。
但是局部零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
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它是允许间隙到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一、公差等级的选择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
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
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二、公差带的选择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
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0.06C <P≤ 0.12C 重载荷0.12C <P1) 轴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
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
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三、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