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弧焊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46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能正确认识焊接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原理了解焊接电弧的工艺特性及电弧力的种类了解阴极斑点及阳极斑点的定义了解熔滴上的作用力掌握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能正确认识焊缝形成过程了解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了解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及防止二、教学重点:焊接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原理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三、教学难点:电离和激励极斑点及阳极斑点最小电压原理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及防止四、参考学时数:4~6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焊接电弧一、焊接电弧的物理基础(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它是带电粒子通过两电极之间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过程。
电弧有三个部分构成: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
(二)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1、气体的电离在外加能量作用下,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称为气体电离。
其本质是中性气体粒子吸收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电离种类:(1)热电离气体粒子受热的作用而产生电离的过程称为热电离。
其本质为粒子热运动激烈,相互碰撞产生的电离。
(2)场致电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其中的中性粒子发生非弹性膨胀而产生的电离。
电离程度:电离度:单位体积内电离的粒子数浴气体电离前粒子总数的比值称为电离度。
(3)光电离中性气体粒子受到光辐射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过程称为光电离。
2、阴极电子发射(1)电子发射:阴极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外加能量时从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称为电子发射。
其发射能力的大小用逸出功A w表示。
(2)阴极斑点阴极表面光亮的区域称为阴极斑点。
阴极斑点具有“阴极清理”(“阴极破碎”)作用,原因:由于氧化物的逸出功比纯金属低,因为阴极斑点会移向有氧化物的地方,将该氧化物清除。
(3)电子发射类型1)热发射阴极表面受热引起部分电子动能达到或超过逸出功时产生的电子发射。
热阴极以热发射为主要的发射形式。
电弧焊基础知识电弧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式,通过电流的通入使金属加热并熔化,然后让熔化的金属在电弧的作用下连接在一起。
它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连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焊接方法。
本文将介绍电弧焊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原理、设备和操作技巧。
1. 电弧焊的原理电弧焊的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相互接触的导电电极时,产生的电弧和热量将金属表面加热至熔点,以实现金属材料的连接。
电流通入导电电极形成电弧,同时使导电电极和工件之间形成可引燃的电弧空气。
2. 电弧焊的设备电弧焊的设备主要包括焊机、电极和接地夹。
焊机是产生和控制电弧焊所需电流的设备,通常采用直流或交流焊机。
电极是传递电流到工件的导电材料,常见的电极有炭化钨电极和钨钨极电极。
接地夹用于将接地电缆夹住,以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电接地。
3. 电弧焊的操作技巧3.1 准备工作:在进行电弧焊前,需要确认焊接材料的种类,选择适当的电极和焊接电流。
另外,还需要为焊接区域清洁,并将工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
3.2 焊接电流的选择:电弧焊时,焊接电流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电流过小会导致焊缝不够牢固,电流过大则会引起焊接材料的过热。
3.3 焊接技巧:在焊接时,应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使焊锡均匀地覆盖在焊缝上。
焊接要均匀、有节奏地进行,以保证焊接质量。
3.4 焊接安全:在进行电弧焊时,应注意避免电弧和烟雾对人体的伤害。
焊接时需要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电弧焊具有焊接速度快、连接牢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
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弧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焊接变形、裂纹等。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还需要加强焊接工艺的研究和改进。
总之,电弧焊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掌握电弧焊的基础知识,对于工程师和焊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电弧焊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技巧,可以更好地应用电弧焊技术,提高焊接质量,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项目一电弧焊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电弧物理基础和工艺特性;了解焊丝熔化特性与熔滴过渡形式;掌握母材熔化与焊缝成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电弧的热特性、机械特性;熔滴过渡的形式;焊缝成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熔滴过渡形式的掌握学习单元一焊接电弧一、焊接电弧的物理本质(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1.电弧的定义: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它是带电粒子通过两电极之间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过程。
2.气体导电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①两电极之间有带电粒子;②两电极之间有电场。
3.气体放电随电流的强弱而有不同的形式,如暗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等。
4.电弧放电的主要特点是电流最大、电压最低、温度最高、发光最强。
5.电弧的结构:由图可见,沿电弧长度方向的电场强度分布并不均匀。
按电场强度分布的特征可将电弧分为三个区域:阴极附近的区域为阴极区,其电压Uk称为阴极电压降;中间部分为弧柱区,其电压U c称为弧柱电压降;阳极附近的区域为阳极区,其电压U a称为阳极电压降。
阳极区和阴极区占整个电弧长度的尺寸皆很小,约为10-2~ 10 -6cm,故可近似认为弧柱长度即为电弧长度。
(二)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电弧两极间带电粒子产生的来源有:中性气体粒子的电离、金属电极发射电子、负离子形成等。
其中气体电离和阴极发射电子是电弧中产生带电粒子的两个基本物理过程。
1.气体的电离(1)电离:在外加能量作用下,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称为气体电离。
(2) 第一电离能:中性气体粒子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最小外加能量,电离能通常以电子伏(eV)为单位。
1电子伏就是指1个电子通过电位差为1V的两点间所需做的功;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依此类推。
电弧焊中的气体粒子电离现象主要是一次电离。
(3) 电离难易程度:当其他条件(如气体的解离性能、热物理性能等)一定时,气体电离电压的大小反映了带电粒子产生的难易程度。
电焊工基本知识电焊入门基础知识电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技术,它利用高温将金属材料融化并使其粘合在一起。
作为电焊工,掌握电焊的基本知识和入门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介绍电焊的基础知识,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电焊的工作原理1. 电弧的产生:电焊利用电弧产生高温来融化金属。
当两个导电材料(电极)间有足够的电压差时,电流通过电弧气体断开导电材料之间的空气,产生电弧。
电弧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摄氏度。
2. 焊接过程:在电弧的作用下,金属材料表面瞬间融化,形成一池熔融金属。
焊工通过控制电流和焊接过程来使两个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焊接完成后,熔融金属会逐渐冷却并形成坚固的焊缝。
二、电焊工具和设备1. 电焊机:电焊的核心设备是电焊机,它用来提供电流和电压。
根据不同的焊接需求,有直流电焊机和交流电焊机两种类型。
2. 电极和焊条:电焊时需要使用电极或焊条来传递电流和形成电弧。
不同类型的焊接作业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电极或焊条,如碳钢电极、不锈钢电极等。
3. 面罩和保护装备:焊接时产生的强光和高温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佩戴面罩、手套和防护服等保护装备。
三、不同类型的电焊1. 手工电焊:手工电焊是最常见的一种焊接方法。
它使用手工焊枪和电极或焊条进行焊接,适用于各种大小的金属材料。
2. 自动化电焊: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电焊技术逐渐兴起。
它利用机器来控制焊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
3. 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能够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喷射保护气体来防止氧气和杂质进入焊缝。
常见的气体保护焊方法有氩弧焊和氩弧焊。
四、电焊的安全注意事项1. 防护装备: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务必佩戴好面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以确保个人安全。
2. 通风环境:电焊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所以需要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以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3. 灭火设备:电焊作业过程中,要准备好灭火器等灭火设备,以防万一发生火灾。
电弧焊基础知识焊接工程基础一、对不同熔滴过渡形式进行比较,包括形成条件、熔滴过渡过程的不同特点、应用等内容。
答:电弧焊的熔滴过渡形式可以分为自由过渡、接触过渡和渣壁过渡。
1、自由过渡熔滴从焊丝端部脱落后,经电弧空间自由地的飞行二落入熔池,熔滴脱离焊丝末端一、前不与熔池接触。
按过渡形态不同分为滴状过渡、喷射过渡和爆炸过渡。
1)滴状过渡:(1)大滴过渡a、滴落过渡:高电压、小电流、MIG焊b、排斥过渡:高电压、小电流、CO2焊(2)细颗粒过渡:较大电流的CO2焊当电流较小时,在电弧作用力下,随着焊丝融化,熔滴逐渐长大,当熔滴的重力能够克服其表面张力的作用时,就以较大的颗粒脱离焊丝,落入熔池实现熔滴过渡。
电流较大,电磁收缩力增大,表面张力作用减小,熔滴在脱离焊丝之前就偏离了焊丝轴线,甚至上翘,脱离之后不能沿焊丝轴向过渡时,成为排斥过渡。
这两种过渡的熔滴都较大,一般大于焊丝直径,属于大滴过渡。
大滴过渡的熔滴大,行成时间长,影响电弧稳定性,焊缝成型粗糙,飞溅较多,生产中很少采用。
当电流较大时,电磁收缩力大,熔滴的表面张力减小,熔滴细化,其直径一般等于或略小于焊丝直径,熔滴向熔池过渡频率增加,飞溅少,电弧稳定,焊缝成形较好,这种过渡形式称为细颗粒过渡,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2)喷射过渡:(1)射滴过渡铝MIG焊及钢焊丝脉冲焊(2)亚射流过渡铝、镁及其合金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3)射滴过渡钢焊丝MIG焊(4)旋转射流过渡特大电流MIG焊电流增加时,熔滴的尺寸变得更小,过渡频率也急剧提高,在电弧力的的强制作用下,熔滴脱离焊丝沿焊丝轴向飞速的射向熔池,这种过渡形式称为喷射过渡。
射滴过渡是介于滴状过渡与连续射流过度之间的一种熔滴过渡形式,熔滴直径与焊丝直径相近,过渡时有明显的熔滴分离。
其工艺条件与连续射流过渡有相似之处,主要适用于钢焊丝脉冲焊及铝合金焊丝融化及气体保护焊。
亚射流过渡是介于短路过渡与舍滴过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形成条件:大电流,低电压,反极性,CO2气氛和粗焊丝。
《焊接工程基础》知识要点复习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及第二章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一焊接的概念: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加热或者加压,或者两者同时进行,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两个分离的固态物体产生原子(分子)间结合力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二电弧的概念:电弧是在一定条件下电荷通过电极间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三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电弧是由两个电极和它们之间的气体空间组成。
电弧中的带电粒子主要依靠两电极之间的气体电离和电极发射电子两个物理过程所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解离、激励、扩散、复合、负离子的产生等过程。
四电离与激励(一)电离:在一定条件下中性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的现象称为电离.电离的种类: 1 .热电离:高温下气体粒子受热的作用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电离称为热电离。
2. 电场电离:带电粒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通过碰撞而产生的电离过程称为电场作用下的电离。
3.光电离: 中性粒子接受光辐射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现象称为光电离。
(二)电子发射:金属表面接受一定的外加能量,自由电子冲破金属表面的约束而飞到电弧空间的现象.1、热发射金属表面承受热作用而产生的电子发射现象.热阴极:W、C 电极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沸点;冷阴极:Fe,Cu,Al,Mg等。
影响因素:温度、材质、表面形态2、电场发射:当金属表面空间存在一定强度的正电场时,金属内的自由电子受此电场静电库伦力的作用,当此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子可飞出金属表面,这种现象称电场发射。
对低沸点材料,电场发射对阴极区提供带电粒子起重要作用。
影响因素:温度、材质、电场大小3、光发射:当金属表面接受光辐射时,也可使金属表面自由电子能量增加,冲破金属表面的约束飞到金属外面来,这种现象称为光发射。
4、粒子碰撞发射:高速运动的粒子(电子或离子)碰撞金属表面时,将能量传给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使其能量增加而跑出金属表面,这种现象称为粒子碰撞发射。
在一定条件下,粒子碰撞发射是电弧阴极区提供导电所需电子的主要途径。